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把握活动课程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活动课程特点,上好数学活动课
广东省南雄市黎灿学校邓秋莲
内容摘要: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受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读透教材,明确目标,把握活动课程特点。
要因材、因时施教。
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对象,把数学活动课分成不同课型来组织。
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与习惯。
关键词:
数学活动课把握精心指导分工细化探索鼓励挖掘创新潜能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受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课有着自己的特点。
它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
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比课堂教学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能够加深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勇于追求新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它不同于小学数学知识传授课,也不是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
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呢?
第一、读透教材,明确目标,把握活动课程特点。
实践活动课在总体目标上非常强调联系生活和综合知识。
所以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中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拓展的范围,除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在**常生活中的作用外,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确定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分析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到数学活动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据,保持其应有的“数学”味。
例如,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本节课中既有统计知识和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又渗透了家校之间的联系。
鼻子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儿童的
心理需求:双休日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是我双休日最愿意做的?其他小朋友们双休日都在干什么?这可能是三年级小朋友经常会思考的问题。
正确引导儿童校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外特别是在双休日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要因材、因时施教。
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对象,把数学活动课分成不同课型来组织。
(一)拓展延伸课。
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本上的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讨、去解答,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
在《小小商店》活动中,我把学生们带来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标上价格,放在教室里,把教室设成一个模拟超市,选出几位学生当“小营业员”,给每个学生发了模拟人民币。
让他们尽情地去购物,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交易的过程。
(二)故事活动课。
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讲一些数学故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典故、蕴含数学知识的童话和寓言故事,也可以引导学生自编数学故事。
(三)实践操作课。
指导学生制作或操作学具,进行实际测量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剪剪、折折、量量》的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等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关系,以及剪出的各个图形边长之间关系。
看着通过自己双手操作发现的知识奥妙,他们心里喜滋滋的。
学生们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学习中,不但没有觉得学习累,反而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强烈。
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我上了一节活动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于是,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了一个漂亮的蛋糕,并且很细心地把蛋糕切成了同样大的四块,把其中的一块涂上了不同的着色;喜欢折纸的同学用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了四份;还有同学把一堆小棒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结合以上的操作,我让学生完成了以下的填空练习: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2、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3、把我班同学平均分成3队,每队是我班人数的()。
通过以上的操作、练习、讲解,使学生在活动中对“把单位一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这一定义有较深的理解,也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
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是极有益处的。
(四)游戏活动课。
数学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辨别能力和反应灵敏度,是一种很好的益智活动。
在《“24点”——看谁算得快》的游戏活动中,我先让学生明白游戏规则,然后分组进行,学生的劲头很足,大家一起玩一起探索。
通过这种游戏,学生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学会加、减、乘、除的灵活应用,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引导为主,收放自如
实践活动课因其开放性,为教师的课堂提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还要适时引导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总结概括。
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收得太紧,学生可能受到约束无法达到主动动手操作,发现不了问题,如果放得大远,学生有可能就玩了一节课,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学到。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想一想,摆一摆》这一节,如果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而没有引导好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那学生玩着手上的学具开心得不得了。
管课堂纪律就要花上半节课的时间。
(1)要帮助学生把活动中的分工细化。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一般会将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在活动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及学生个体情况,为小组中的每个人布置具体任务。
比如有的人负责动手操作,有的人汇报结果,有的人负责结果记录,有的人负责检验,等等。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
也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
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并能面向全体,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
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做几项活动,还可以作进一步的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的活动过程的体验。
真正使每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小主人,并有所收获。
(2)要预见活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在实践活动课的开始,过程中,甚至最后,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活动的最初学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小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设计成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入要解决的问题中心去,让学生自主、积极思维的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发现,感受数学间的联系。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小组成员对问题意见不统一发生争论,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帮助他们找出理清问题所在,联系实际,相互启发,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增长才干。
(3)精心指导,学会主动探索
在活动中教师起指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换句话说,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活动,两者相铺相成。
教师要善于指导,这是数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只能告诉结论,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
如“换角度思考问题”中,我先准备一只装半瓶水用软塞赛住的瓶子,让学生思考:不能拔塞子,不能敲瓶子,不用任何工具怎样喝到水?学生讨论后提示:将塞子按入瓶子后就可以喝到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果从正向考虑比较困难,可以从逆向去思考,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跳出了习惯性的思维框框。
然后我拿一根线,先师范后让学生操作:把线对半剪开,再取其中的一半又剪开,这样共剪3次,最后剪成的这段是2厘米,问:你能算出这根线多长吗?让学生讨论,可以用语言、图表等方法来说明,比一比哪一组讲的好?同学们讨论后得出方向推算的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在实践中获得了“反向推算”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索。
第四、大胆鼓励,挖掘学生潜能
现在的教育关注正在发展中的学生,他们的创新潜能特别需要挖掘。
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和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积极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制作,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再创造者”。
通过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来挖掘其创造潜能。
1. 一题多解,发展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的多向性,也就是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可以采用一道题目多种解法、一道题目多种答案的方法。
2.灵活解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活动课中,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操作、不同方法的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我给学生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要求学生摆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要想更轻松地上好数学活动课,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
因为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
活动的教学,拓宽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空间,增强数学学习的意义。
体现了数学最本质的教育意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