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前准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前准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第一篇:小学生课前准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小学生课前准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情况分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与辨别是非能力差,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
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从课前准备开始。
具体做法:
一、从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1、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
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跟学生讲清楚了:课间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摆好书本、削好铅笔、拿好本子……”这样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而且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说理诱导,让学生明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
事实上,以说理诱导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从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入手,从孩子们入学开始便着手抓课前习惯的培养,我常以“温和的据理劝说”,让学生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
记得一节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王艺洁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
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待大家坐定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
不过有几个孩子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
”果然,话还没说完,王艺洁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
二、规范行为,让课前准备在学生中生根发芽。
,尤其是小学生十分好动,自我束缚能力不强。
要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正确的引导,还必须有其他方法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1、形成约定,共同遵守。
在我们班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一节上课前都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本节课后只能在自己座位上玩,以示惩罚。
此约定人人遵守,无一例外,大家共同监督执行。
这样让“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入学生之心。
2、首次练习受益终生。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材的首次学习,他认为,“学习教材的第一堂课应成为特别的一课”因为“首次学习,就是从不知向知,向理解事实、现象、品质、特征的实质迈出的第一大步”。
学生的第一次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影响终身。
但是,一旦操作不慎,或马虎了事,其后果同样惨重。
因此,形成约定后的第一天,我每节课前都特地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什么课,帮他们做好课前准备。
3、树立“课前准备模范”,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榜样来自何方?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
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另外榜样同样来自于学生这个群体的本身。
所以,我还在班里树立“课前准备模范”,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三、反复训练,让学生的课桌井然有序。
1、在反复练习中规范言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事实就是如此,要养成学生书写不用橡皮的习惯,首次训练固然重要,但是,以后经常地提醒、反复地要求必不可少。
课前准备虽小,但却可看出一个人当天的学习状态,再者,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所以,我反复训练,每一节课都要先检查学生的课桌。
2、在轮流管理中训练自己。
管理是一门学问,在管理中我们往往能发现问题,并以此来警示自己。
为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于是,我让大家轮流管理课前情况。
当上课铃响后,轮到管理的学生迅速检查同学是否已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学习用品,而且是否已摆放整齐;如发现未准备妥善者,则去提醒他。
其实,他们在提醒同学的同时就是再一次告诉自己该如何做好课前准备,这样以后更会强化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养成良好习惯。
3、制定行之有效奖罚制度,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奖励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良好行为的强化物,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要坚持表扬为主。
我把课前准备与班里的争星、得章结合起来。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刚开始,我在当天能全部做好课前准备的孩子的书上画一朵小红花,而后换成奖章贴在争章栏上。
渐渐地,大部分学生的行为已得到强化,于是,我让管理的学生按小组在评比栏上打上五角星。
现在,做好课前准备已成了我们班大部分孩子的自觉行为。
学生犹如一棵幼苗,要促使其茁壮健康成长,不能只给予它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仅仅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温暖的阳光还是远远不够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性不仅仅是善的,也不仅仅是恶的。
赏与罚、
奖与惩总是相对出现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畸形的。
惩罚之于教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所以,当学生在约定后有时没做好课前准备,那么,当堂下课后我会让他在座位上坐几分钟不许出去玩,以此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之后,慢慢地,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做好准备,任课老师都说到我们上课总能看到孩子们摆放整齐的课桌。
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学生课前准备这一良好学习习惯呈现眼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
任何一个人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时的冲动,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在于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在训练学生行为习惯时,既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至难;更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长时期地循序渐进地练习。
不仅如此,训练必须严格。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但是这只是一个平均数。
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个习惯就要坚持,不仅是21天,更是任何时刻都要学生明白充分的准备、整齐的摆放的重要性,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抓,想不起来就不抓。
培养习惯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
最后效果:
通过将进一个月的培养,同学们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好课前准备。
学习积极性比以前更高了,更加懂事。
课前准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与辨别是非能力差,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从课前准备开始。
具体做法:
首先从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
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1、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
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跟学生讲清楚了:课间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摆好书本、削好铅笔、拿好本子……”这样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而且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说理诱导,让学生明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
事实上,以说理诱导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从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入手,从孩子们入学开始便着手抓课前习惯的培养,我常以“温和的据理劝说”,让学生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
记得一节数学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范某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
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待大家坐定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
不过有几个孩子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
”果然,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
养成良好习惯,做好课前准备
少儿养成学习用品习惯美术课教育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才能成为课堂教
学中真正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
我想,这样的习惯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之后,有的学生还迟迟没有拿出书来;科学课上,因为没按老师要求准备必要的实验用品,小组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作为班主任,使学生养成做好课前准备好习惯尤为重要。
于是,我和我的学生便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养成良好习惯,做好课前准备。
一、你我约定共同遵守
开学伊始,我通过召开主题队会,引导学生讨论:不做课前准备有哪些危害呢?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不做好课前准备,浪费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习质量;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一系列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了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接着,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应做好哪些课前准备。
学生纷纷表示,不但要准备好学习用品,还要做好精神准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老师讲课。
二、抓紧抓好首次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材的首次学习。
他认为,“学习教材的第一堂课应成为特别的一课。
”因为“首次学习,就是从不知向知,向理解事实、现象、品质、特征的实质迈出的第一大步。
”学生的第一次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影响终身。
但是,一旦操作不慎,或马虎了事,其后果同样惨重。
因此,形成约定后的第一天,我每节课前都特地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什么课,帮他们做好课前准备。
三、落实行动持之以恒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虽然学生已经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能够做好,还必须依赖于行为强化训练。
有的学生前脚答应,后脚就出去活动了,早就把做好课前准备的是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学生才能摸到门道,才能按规则去做,进而养成习惯。
在晨会课上,我创设一个情景:下课了,下一节课是美术课,你该怎么做准备工作?美术课上可能要进行手工制作,你要准备些什么学习用品?……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如同游戏的训练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
“课前准备”。
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反复演练,让学生做到又快又好。
四、温馨提示你我共享
下课了,美妙的音乐声响起,学生的心已经飞到外面去了,哪还会想起什么“课前准备”有没有做?我就在“老师再见”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一句“温馨提示”——“下节课是什么?你做好准备了吗?”一说完这句话,他们就恍然大悟,做这些准备工作了。
其实有时候,他们并不是不做,而是真的没有想到。
起初,老师多一些这样的提醒,学生就很容易形成习惯了。
五、共同参与检查激励
按座位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天各排由一名同担任值日组长检查大家的课前准备情况。
检查时,发现不好的,尽量避开批评,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并指导学生具体地去做。
当学生做得规范时,并连续几天都做得很好,就给予奖励。
久而久之,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就养成了。
六、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其实,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其他科任教师的配合。
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氛围,我们要努力营造“以养成好习惯为荣”的氛围。
这种氛围的创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每个孩子都会拥有。
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当我们每次走到教室门口,一定会欣赏到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我从事低年级教学已经几年了。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不懂事,如上课坐不住,肯讲话,好动。
思想开小差等坏习惯,要不断进行组织教学,上一节课至少要组织教学十来次。
还不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教育能否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还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
为使小学教育能够真正的促使儿童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其中我认为儿童的习惯养成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想,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
轮课改。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作为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所谓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
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本人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首先要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
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时做作业时定让学生养成细心,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让学生懂得在平时作业时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
首先看一看有哪几种运算符号,看看一共有哪几级运算,有没有括号,所以最后决定先算8×3=24,然后再做4+24=28。
接着把四则运算顺序加以简单说说,首先看有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有哪几种运算顺序。
让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在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说说写字的姿势,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课桌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
大家都能异口同声地背出来。
同时讲一些危害性。
如,我们身边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腰是怎么驮的?一些戴眼睛的叔叔,阿姨,他们是多么的难看。
如果拿掉眼镜会像瞎子一样,甚至严重的还会摔倒。
是多么的危险啊﹗听了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
第三篇:从课前准备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从课前准备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高新二小康兆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经常性倾向。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臵。
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将是麻烦的。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
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
我们作为一年级的启蒙老师,要常常思考:孩子们刚进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同时还应教会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善于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课前准备开始。
一、晓之以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1、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
我的做法是
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跟学生讲清楚了:课间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摆好书本、削好铅笔、拿好本子……”这样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而且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
事实上,以说理诱导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我从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入手,从孩子们入学开始便着手抓课前习惯的培养,我常以“温和的据理劝说”,让学生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
记得一节语文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
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赵冠儒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
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于是,待大家坐定
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
不过有几个孩子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
”果然,话还没说完,伍威丞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
二、规之以行,让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学生中成为可能。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好动,自我束缚能力不强。
要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正确的引导,还必须有其他方法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1、你我约定,共同遵守。
在我们班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一节上课前都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本节课后只能在自己座位上玩,以示惩罚。
此约定人人遵守,
无一例外,大家共同监督执行。
这样让“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入学生之心。
2、抓紧抓好首次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材的首次学习,他认为,“学习教材的第一堂课应成为特别的一课”因为“首次学习,就是从不知向知,向理解事实、现象、品质、特征的实质迈出的第一大步”。
学生的第一次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影响终身。
但是,一旦操作不慎,或马虎了事,其后果同样惨重。
因此,形成约定后的第一天,我每节课前都特地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什么课,帮他们做好课前准备。
3、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榜样来自何方?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另外榜样同样来自于学生这个群体的本身。
所以,我还在班里树立“课前准备模范”,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三、练之有素,让学生的课桌井然有序。
1、反复训练,在练习中规范言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事实就是如此,要养成学生书写不用橡皮的习惯,首次训练固然重要,但是,以后经常地提醒、反复地要求必不可少。
课前准备虽小,但却可看出一个人当天的学习状态,再者,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所以,我反复训练,每一节课都要先检查学生的课桌。
2、轮流管理,在管理中训练自己。
管理是一门学问,在管理中我们往往能发现问题,并以此来警示自己。
为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于是,我让大家轮流管理课前情况。
当上课铃响后,轮到管理的学生迅速检查同学是否已准备好课堂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