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业的现状和稳定发展湖州蚕丝业的思考浙江大学湖州南太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丝业的现状和稳定发展湖州蚕丝业的思考
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叶志毅教授
我国是世界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
早在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河南、山西、河北一带从事养蚕业。
殷周时代,养蚕与丝绸生产已发展到汉水、淮河及长江流域。
当时已能生产华美的暗花绸和著名的刺绣、罗纱、织锦等。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我国养蚕及丝绸生产已遍及全国。
从唐、宋直到20世纪初期,我国养蚕业与以它为原料生产的丝绸数量和质量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20世纪后,由于遭受人为破坏,蚕丝业曾一蹶不振。
至1949年,我国蚕丝产量不足300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蚕丝业。
至1970年,我国产茧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
蚕丝业的生产,除宁、青、藏外,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定规模的生产。
其中四川盆地、太湖流域和珠江三角洲是当时我国三个最大的植桑养蚕区。
湖州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丝绸产地之一,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绸文物表明,距今4700多年前,湖州先民已经从事种桑、养蚕、缫丝和织绸。
历史上看,明末清初是湖州蚕丝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南浔辑里湖丝品牌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海外,誉满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蚕丝业在科技兴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迎来了湖州蚕桑的黄金时期。
1992年,湖州桑园面积达到35万亩,产茧达到创纪录的4.1万吨,创造湖州蚕业辉煌的新篇章。
当时蚕茧产量占全省1/3,全国的1/10,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近1/4,以丝绸为主的纺织工业是湖州的支柱产
业,产值占工业的1/3,丝绸行业利税占全市财政预算内收入的4/10,蚕丝业对推动湖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近十年来,湖州市蚕丝业也面临了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蚕桑在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到了5%以下。
“十五”期间,湖州蚕业充分利用紧傍周边茧、丝绸、轻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传统蚕业产业基础优势,面对起伏的国内茧丝市场,实施“东优西拓”蚕桑发展战略:东部平原结合蚕桑规模小区建设和农桑系列桑品种的推广,抓优化改造;西部安吉蚕区在重点乡镇发展生态型效益蚕业。
通过改造蚕茧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了区域蚕桑生产布局,稳固了湖州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湖州农民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和习惯,并形成了种子种苗、蚕茧加工、产品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蚕茧产业是湖州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蚕丝业之所以能够成为长盛不衰,具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农民致富的经济功能、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传承历史的文化功能以及扩大就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社会功能。
一、蚕业生产现状
受美国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2008年全国真丝绸出口下降,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服装及制成品降幅较大。
据海关统计,全年真丝绸商品出口34.9亿美元,同比下降3.3%。
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2.6万吨,同比下降1.6%;出口金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0.9%。
真丝绸缎出口2.6亿米,同比增长2.1%;出口金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服装及制成品出口20.4亿美元,同比下降7.2%,其中对美国出口8.8亿美元,下降18.4%。
茧丝价格低位震荡。
据浙江省丝绸协会调查,2008年初,3A级生丝价格17万元/吨左右,年中最高达到近19万元/吨,10月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丝价格快速下跌至13.6万元/吨,后逐步回升,年底生丝价格维持在16万元/吨左右。
全国蚕茧产量、质量下降,蚕茧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据全国蚕业信息网调查,全国桑园面积为1269万亩,同比减少7.8%;桑蚕茧产量65.9万吨,同比减少16.3%。
从全国重点产区
情况看,年产1万吨以上的广西、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山东、安徽、陕西、重庆、湖南和河南等11个省(市、区)减产,其中年产5万吨以上的广西、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市、区)蚕茧产量分别为17.1万吨、9.5万吨、7.4万吨、6.9万吨和6.2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6.7%、8.8%、18.2%、23.3%、23.5%;云南省平产,蚕茧产量3.5万吨。
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对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部分蚕茧主产区域的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结果上车茧率为86.5%,平均干壳量为9.3克,核定蚕茧等级为12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据商务部调查,全年桑蚕茧平均收购价格818元/50公斤,同比下降7.1%。
浙江是全国最大的丝绸生产出口基地,2008年真丝绸出口14.9亿美元,同比下降4.8%,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2.5%,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2008年,全省各级蚕桑业务部门继续组织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大力开展信息和技术服务,努力减轻环境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
但由于茧丝行情低迷以及重点蚕期春蚕和中秋蚕上蔟的关键时期遭遇高温闷热天气,蚕茧产质量受到较大影响,蚕农收益继续下降。
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全省桑园总面积113万亩,比上年减少3%。
全年饲养蚕种1918866张,同比减少16.8%,生产蚕茧82159吨,同比下降14.7%。
其中:春蚕饲养量959869张,下降9.8%;蚕茧产量45257吨,下降10.0%。
夏蚕饲养量102885张,下降24.9%;蚕茧产量4002吨,下降21.2%。
秋蚕饲养量856112张,下降22.5%;蚕茧产量32900吨,下降23.0%。
据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对送检的春茧样品检测,春茧上车茧率77.6%,下降4.8个百分点,上茧率68.4%,下降4.8个百分点,解舒率56.7%,下降12.9个百分点,茧级9.7级,下降3.6个等级。
我省优质茧产区淳安县中秋茧上茧率87.2%,下降4.3个百分点,解舒率64.3%,下降7.4个百分点,嘉湖蚕区中秋茧基本无法缫丝。
全省有蚕桑生产的10个市中,除衢州市增产外,其余市均减产,重点蚕区杭州、嘉兴和湖州的蚕茧产量分别为18987吨、33908吨和17373吨,分别比上年下降6.9%、18.0%和15.5%。
据浙江省蚕桑业务部门调查,全省每50公斤鲜茧年平均收购价879元,比上年下降25元,下降2.8%。
其中:春茧992元/50公斤,夏茧863元/50公斤,早秋茧1041元/50公斤,中秋茧628元/50公斤,晚秋茧726
元/50公斤。
特别是嘉湖蚕区的中晚秋茧收购价格降幅较大,中秋茧每50公斤鲜茧收购价仅有475.8元,晚秋茧也仅有587.0元。
全年蚕农养蚕收入14.4亿元,同比减少3.3亿元,下降18.6%。
全省606069户蚕农户均养蚕收入2383元,同比减少455元。
湖州蚕桑生产由于受茧丝绸市场行情、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因素影响,出现了明显的调整态势。
2001年全市桑园面积2.14万hm2,年饲养蚕种64.07万张,年产蚕茧25211t;2003年全市桑园面积2.01万hm2,加上夏蚕饲养量锐减和取消早秋蚕饲养的布局调整,年饲养蚕种39.3万张,年产蚕茧16782t;2004年始,蚕桑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在桑园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年饲养蚕种45.49万张,年产蚕茧19537t;2005年饲养蚕种45.94万张,年产蚕茧18981t;2006年全市桑园面积1.98万hm2,年饲养蚕种49.3万张,年产蚕茧21591t;2007年饲养蚕种49.27万张,年产蚕茧20462t;2008年蚕桑又出现了回调,饲养蚕种39.77万张,年产蚕茧17373t。
2009年湖州全市共饲养春蚕18.00万张,比08年同期减少5.36万张,减幅达22.95%。
但由于09年气候正常及蚕农精心管理,张产总体有所提高,春蚕每张单产为52.50公斤,比08年同期略增4.30公斤,增幅为8.92%。
二、目前蚕丝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低,竞争力下降
蚕茧生产包含栽桑和养蚕两个生产环节,是大农业中设施和设备投入多、专用性强的产业。
由于养蚕生产要受桑树生长期的制约,湖州一般一年只饲三季蚕。
蚕室、蚕具等设备利用时间一年只有5个月左右.闲臵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使用效率低,养蚕成本高。
而近年来粮食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国家对种粮户采取了多种补贴,蚕茧与粮食、水果、肉类等农产品的比价大幅度下降。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单位土地上种植的作物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成本的计算,而更看重产品的现金收益,因此农民更倾向于种植单位面积现金收入更高的作物。
在每亩土地的农产品现金收
益中,蚕茧的收益大于粮食、棉花、油菜;但比葡萄、草莓、蔬菜、特种花卉苗木、茶叶等的收益低。
这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蚕桑生产,比种植粮食、棉花、油菜更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目前蚕桑业在湖州仍然广泛存在的重要原因。
但是,从年际间变化来看,单位土地面积(每亩)产蚕茧的现金收益与其他农产品相比较均呈现下滑的趋势,表明蚕茧生产的比较效益在下降,蚕桑业与主要经济作物相比,比较优势逐渐下降,从而造成农民的养蚕积极性不高,进而引起整个行业竞争力的下降。
2008年,湖州市春蚕发种量降到了自1992年以来的新低,夏秋蚕期没有促使生产复苏的有利因素,蚕种饲养量继续呈现大幅下滑,秋蚕发种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多。
主要原因是蚕茧价格逐年下降:每担鲜上茧平均收购价,2006年,春蚕茧1245元,夏蚕茧1050元,秋蚕茧茧价分别为早秋1245元、中秋1550元、晚秋1350元。
而到了2008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春蚕茧茧价为930元,夏蚕茧茧价为400元;秋蚕茧茧价分别为早秋350元、中秋420元、晚秋500元左右。
茧丝行情的不稳定直接影响蚕农生产的积极性。
在2007年茧价持续低迷情况下,蚕农期望2008年春茧价格趋稳,但由于种种因素,春茧价格同比2007年又降9%,使蚕桑产业雪上加霜;夏蚕、早秋茧价格每担仅400元左右,生产风险增加,经营效益甚微。
从2006年中秋蚕茧价格每担1550多元,到2008年春蚕每担900元左右,下降43.8%,严重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给蚕桑生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市场行情成了蚕桑生产的“晴雨表”:当行情上涨,刺激生产,蚕种饲养量增加,以致出现供大于求现象;一旦行情下滑,则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
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占全世界的70%以上,蚕丝业产量的国际指导地位日益显现。
湖州市是丝绸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发展丝绸产业对扩大劳动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行业调整期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业内普遍期盼着今年能走出困境。
然而,这良好的愿望与残酷的现实很可能有距离。
(二)行业的特殊性与风险性
茧丝绸业与一般的产业不同,它是一个农工贸、产供销紧密联系的系统,生产过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多个环节,产品还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征。
因此,行业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行业管理的复杂性比一般的行业要大得多,具体表现为:蚕茧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丝绸工业生产则要求原料源源不断,使蚕茧供应和丝绸上游产业链的配合不时会出现矛盾,供需不平衡就会阻碍产业的发展。
蚕茧用途的单一性和缫丝原料的唯一性,使蚕茧的供求平衡对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我国蚕茧的产量约占世界的70%以上,蚕茧的短缺很难由进口弥补,蚕茧的供需平衡主要靠国内市场调节,相反,丝绸业最终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
中国丝绸产品70%以上依赖出口,从而造成国际市场生丝价格的波动直接反映到国内市场,影响到国内蚕茧价格波动并左右蚕茧的供需。
而在蚕茧生产环节,蚕农从育苗栽桑到投产需要2-3年时间,对市场反应严重滞后,在市场波动时企业可以随行就市降低亏损,市场风险被直接转嫁到蚕农身上。
加之鲜茧存放期只有一星期左右,蚕农没有烘茧、储茧的能力,无法抵抗市场风险。
他们常常在价格高时栽桑,价格低时毁桑,导致原料茧供应紧张。
由于蚕桑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用途的单一性,使周期内蚕茧的供给弹性很小,存在较大的投机空间,这也加剧了茧丝绸行业的市场风险。
(三)湖州民营经济发达,行业对劳动力争夺激烈
虽然在农业产业中每667m2蚕茧产值均高于水稻和普通水果作物等,但蚕桑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和劳动季节性强,工值相对不高,直接影响了从事该产业的积极性。
种桑养蚕一直是湖州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传统产业。
应该说,蚕桑业不仅成就了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而且为当地百姓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市拥有蚕桑种植面积29万亩,收益最高年份的2006年全市蚕桑产业创造的收入达到5.9亿元。
但是,也不能回避这样的一组现实:全市蚕桑种植面积正在减小,随着比较效益的下降,减少的幅度还在继续扩大;来自蚕桑业的总收入呈逐年下降
态势,2007年全市蚕桑业总收入3.7亿元,2008年总收入只有2.8亿元,与2006年的5.9亿元相比,减幅在50%以上,2009年的春蚕饲养量,又比2008年减少20%以上;2008年中秋张种产值仅336元/张,按张种用工20工/张计,每工仅值16.8元,远低于全市劳动力的价格水平;蚕桑养殖主要靠手工劳动,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从而导致这一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四)环境污染严重,养蚕风险增大
近年来,湖州市蚕茧主产区随着工业企业排污大量增多和农业自身污染,家蚕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轻则减产减收,重则绝收。
而且预警、检测并确定污染源难度较大,这既增大了养蚕风险,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湖州市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的农业产业结构分布,粮、桑作物混栽,形成了稻田围桑园、桑园围稻田的作物格局。
因稻田与桑园的防病治虫交叉进行,相互污染,如遇异常高温气候条件、稻田防治病虫害次数多、用药量大和两高农药使用多及农药质量不够标准,再加上废气污染等,存在发生家蚕大面积中毒的危险。
同时近年来,工业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也较大,产业风险难以排除。
(五)蚕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进程不快
由于蚕业经营规模起于桑园面积。
湖州市人多地少的现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桑园土地均等分配,使蚕业经营者所承包的桑园过于零散,难于形成规模经营。
我国的蚕桑生产有数千年历史,千百年来形成的分户栽桑养蚕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直未有根本性改变。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蚕农基本上按国家的计划生产和按国家的收购价格出售。
国家的计划安排形成了一堵无形的防波堤,使蚕农免受国外市场波动的直接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蚕茧生产和收购实行指导性计划,蚕农可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自行决定饲养和出售蚕茧;同时,自己承担起市场波动的风险。
由于分散经营,规模很小,市场意识低,信息不及时,盲目性很大,市场好时一哄而上。
反之,又大幅度减少。
因此造成供需上的大上大下,“蚕茧大战”时有发生。
小农的分散经营方式,在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单薄,无力进行桑蚕品种改良,病虫
害防治等基础方面的技术改造。
因而我们茧丝质量的提高落后于一些新兴的蚕桑生产国家。
(六)蚕茧收烘体制不合理,蚕农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蚕茧收购体制、蚕农质量意识等原因,造成目前蚕农、蚕茧收购单位、蚕茧使用单位叫苦连连的状况。
目前的鲜茧收购办法,严重挫伤了蚕农提高蚕茧质量的积极性。
蚕茧收购中的“眼看手摸、嘴喊价”的做法,使卖优质茧的得不到优质价,导致蚕农卖潮茧、卖毛脚茧等,影响了蚕茧的质量。
广大蚕农普遍表示不满,并对收购中的秩序混乱、缺斤少两、扣水分、除黄斑,压级压价等现象十分反感。
举个简单例子,去年春蚕茧每担收烘价为930元,毛脚茧也有900元,优劣茧价差别不大。
前几年,蚕桑技术干部在蚕农中推广方格蔟养蚕法,但在实际收茧时,方格蔟茧与柴龙茧(即普通茧)价格相差仅10元、20元,蚕农嫌前者麻烦,积极性不高。
加上茧贩存在、蚕农自收自烘现象泛滥,严重扰乱蚕茧市场秩序,茧站无法与茧贩子抗衡。
蚕茧的应有价值难以体现,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蚕农不愿在蚕茧质量上花费心思,以致蚕茧的产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缫丝企业对蚕茧质量尤其敏感。
毛脚茧多,导致吨丝原料成本上涨,收购价格不稳,这是丝厂不愿收购本地茧的一大原因,企业宁愿舍近求远,到广西、云南一带采购。
据了解,外地茧毛折270公斤,本地茧毛折达360公斤。
上茧率下降明显,湖州蚕茧与几年前相比,下降了10%。
值得一提的是,湖州蚕茧内在质量好,可缫出高品位白厂丝,但从去年开始,这一优势也不明显。
目前的蚕茧收购体制拉高了本地茧子价格,从根本上削弱了本地茧与外地茧的竞争力。
三、稳定发展湖州蚕丝业的思考
(一)进一步调整蚕桑生产布局,建设高效生态园区
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又可突出地方特色,避免一哄而上,同时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湖州蚕桑以南浔区西南部和德清县东部为主,以安吉、长兴、吴兴为辅的产业带基本形成。
其中南浔区和德清县桑园面积和产茧,占全市蚕茧产量的70%以上,以南浔区的练市、双林、善琏、石淙、千金、菱湖、和孚和德清县的新市、雷甸、新安、乾元、钟管等老区乡镇蚕业生产基本稳定,以安吉的地铺、梅溪等平原兜区乡镇和长兴泗安等西进乡镇的产业优势正在不断形成,经济发达的织里、南浔和湖州城郊的工业发达地区蚕业正在萎缩。
湖州的蚕桑生产还需加快专业化、集约化的步伐,努力探索桑园流转机制,寻求桑园集中连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高效生态园区建设,蚕茧产业化经营,优质蚕茧技术应用”为核心,继续实施蚕桑优化改造工程,在无工业污染的区域,建设集中连片具备667m2桑产茧150kg生产能力的标准化生态桑园园区,开展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一防控,积极应用机械化生产设备,迸一步提高蚕茧单产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茧丝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社,推进蚕茧产业化进程,带动蚕农采用标准化优质蚕茧生产技术,通过提高质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逐渐形成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格局。
(二)发展高效生态蚕业,实现蚕丝业可持续发展
整个蚕业生产过程当中,蚕桑资源利用率极低,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空间极大、前景广阔。
要提供优惠条件,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联合办厂、联合攻关等措施,加大桑条、桑皮、桑葚、蚕粪、蚕蛹、蚕蛾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低潮时期,引导蚕农采用桑—菜、桑—菌、桑—粮、桑—薯、桑—鸡等种植、养殖模式提高桑园的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在茧价降低时亦能使蚕农获的稳定收益。
如重庆市潼南县开发的“桑(蚕)一枝(菇)一粪(气)”高效生态蚕业模式,充分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蚕沙发酵沼气、沼气废渣作为有机肥再返还到桑园,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年亩桑综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
四川省邛崃市推行“桑—草—兔”模式,开展“桑—粮”、“桑—菜”间作,使全市桑园亩平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四川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利用桑枝养菇,每亩增收4000多元;四川金堂县龙腾丝绸有限公司实施桑园养鸡综合开发项目,每亩桑园增加收入2000元;四川宁南县在桑园中套种黄豆、花生、洋芋、豌豆、胡豆、蔬菜等不同季节的低秆作物,每年为农民创收5000万元以上。
因此.发展高效生态蚕业,是实现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湖州也在探索蚕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如利用湖州拥有国内最大的杂木地板生产市场的优势,用桑枝条加工木地板;湖州的果桑产业已发展到3000多亩的规模,已成为重要的桑椹原料生产基地。
但这些仅是企业赚钱,对于多数的蚕农来说,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三)完善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地方蚕茧交易市场
要突破蚕茧收购渠道单一的制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蚕茧经营竞争机制,采取优质优价的评茧方法。
要真正实现蚕茧经营的市场化,在流通中充分体现蚕茧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公平交易”,应继续加大蚕茧流通体制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开对蚕茧经营的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在湖州市的各区县建立干茧交易市场,引导蚕农直接出售干茧,鼓励缫丝企业直接在干茧交易市场上收购干茧,逐步形成由市场决定蚕茧价格的定价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导向作用。
允许蚕农直接出售干茧,对提高蚕茧质量和增加蚕农养蚕收入有重要作用。
第一,不管市场行情好坏,蚕农都不会为了增加鲜茧重量而提早采“毛脚茧”,而且会主动改善上蔟环境,延迟采茧、烘茧,提高蚕茧质量;第二,由于干茧可以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出现卖茧难的问题,蚕农会根据市场的行情,选择适当的时机以自己满意的价格出售蚕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促进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蚕茧经营放开以后,缫丝企业可以在蚕茧市场设立收购站,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按质论价,随行就市,减少中间环节,不再有“茧贩子”、“蚕茧大战”和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发生。
提倡蚕农出售干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将蚕农组织起来,建立蚕农合作社。
由蚕农合作社提供小型烘茧设备为蚕农代烘蚕茧,以保证蚕茧质量。
二是要建立干茧交易市场和蚕茧质量检验站,为蚕农提供交易场所和质检机构,保证公平交易。
从今后长远来看,高质量的茧丝价格会相对较高。
湖州市的支农项目要重点扶持蚕农合作社或茧丝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通过优质优价引导优质蚕茧生产。
蚕业管理部门,要引导蚕农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组织,按标准进行生产,通过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收入,并提高自身对蚕茧价格的话语权。
工商部门积极支持自产自销或多元合作,支持有收购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市场准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茧资格下放到县区农民合作社主管部门审核。
物价、质监等部门要加强蚕茧价格和质量的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蚕茧价格决策机制,可采取一次收购、二次结算的办法,维护农、工、贸三者的合理分配。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目前,在蚕业低潮形势下,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对蚕桑产业的冲击是全球性的,蚕茧价格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
总结蚕桑产业发展历程,起起落落,呈波浪式前进,高潮之后随之就是低潮,低潮之后紧跟着又是高潮,这样的起伏波动几乎是3-5年一个周期。
从蚕农的心里需求分析,在低潮时期最需要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扶持。
政府要积极引导蚕农理性对待茧丝市场波动,多从有利方面宣传引导,加强与蚕农的沟通和交流,大力宣传“毁桑容易栽桑难”的理念,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挖桑毁桑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做好桑园的稳定和巩固工作。
倡导桑园间作套种,种粮种菜弥补损失,增加收入。
正面引导蚕农理性把握发展规律,树立“低潮发展、高潮见效”的发展理念,坚定发展蚕桑产业信心不动摇。
建立蚕茧风险基金,在市场低迷茧价低于保护价时给予补贴,按保护价收购蚕茧,确保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茧价低时,加快老桑园的改造,对土地整理、老鱼荡改造的桑园按规划种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