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案【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月歌教案【优秀8篇】
峨眉山月歌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我们学过不少古诗,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峨眉山月歌》优秀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熟读成诵,读中理解感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解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课堂作业》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板书课题)
2、解题。

《峨眉山月歌》
(1)简介"蛾眉山'。

(2)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①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
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夜里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

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

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范读、指名读。

5.指导背诵。

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

(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近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

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

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

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


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

(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

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⑴、不理解的地方?
⑴、指导性交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

"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

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

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⑴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

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

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

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

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解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教学目标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峨眉山月歌》优秀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案篇八
古诗诵读
峨眉山月歌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峨、羌、渝'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借助解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行思乡思友之情。

二、学习重点
了解诗句含义,感受"月'代表的思想含义,进一步感受诗人思乡思友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诗人简介
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来聊聊一位大家熟知的诗人李白。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游历。

不信,来看看他的诗,请几位同学来读读。

(诗文略)
感受到什么?
(李白足迹遍布九州,去过不少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这既是李白,他时常在路上。

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他的一首《峨眉山月歌》,随它去领略名山大川之美,感受旅者之思吧!
(二)初读释题,把握节奏韵味。

谁来读诗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描写了峨眉山月的景
色)
齐读诗题。

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来。

正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自主探究解诗意,品读感悟入诗境。

1、勾画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边画边想,诗人一路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月'半轮;"山'高大雄伟。

同学们,有了高山相伴的月亮,你们还确信它的形状就是"半轮'吗?有没有可能是的呢?你以为是哪种?为什么?
小结:远远望去,这不就是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请男生读。

再读读,这月亮还有什么特点?"亮'
从何可见?"秋'
这青山吐出的还是月亮吗?吐出的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啊!美吗?
全班女生一起读。

2、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初次出游,加之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联想一下你们出去游玩时的心情,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兴奋、高兴、已被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他特别期待看到更多的美景,他看到了吗?找到了吗?请用诗句回答我。

"影入平羌江水流'怎么个美法?
江水流动,水波荡漾之美!读
月亮照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动,显得很美!
师质疑:这行没有写月啊,你们怎么知道月光在江中呢?
"影'指月亮的影子。


能用一个词或句子来表现这种美景吗?
虽不是渔火,但月影入江,李白似乎也可以体会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妙处吧!一起读。

3、看看插图,我们的诗人此时在哪呢?
人在船上,船在江中,随江而下,结合插图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观察点。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随感受夜行江景之美吧!
4、看看你们圈画的地名,再读读诗文的三、四行,看看还有什么发生的变化?诗人除了陶醉于美景之外,心情会不会有变化呢?赶快读读后两行,感受一下。

发现什么有变化?(地点发生了变化)
感受到什么?(离家越来越远了)家在哪里?那高大雄伟的峨眉山也渐渐看不见了,谁来读?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还有谁读?
你读出了什么?(一丝不舍、想念)离家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渐盛。

女生一起读。

继续往下读,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想念与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这里的"君'指谁?(亲人)
他会想念亲人的什么呢?
还能见到么?为什么?
是啊,思亲不见亲,还有谁读?
除了亲人,这里的"君'还指谁?(朋友)
李白一生爱交友,与友人情谊之深,在他的诗中也可见一斑,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你们知道,李白最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吗?"喝酒'
是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可现在呢?
他是多么想和朋友把酒言欢啊,请男生读。

5、随着船儿渐行渐远,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渐渐被愈演愈烈的思乡之情所取代。

来,请一、二组同学读一二行,三、四组同学读三四行。

老师读课题,我们合作来读读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来。

6、同学们,随着五个地点的依次出现,诗人似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图。

我们随着他一起欣赏美景,沉醉其中;一起思乡思友,依恋不舍;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的思念之情真的是从"夜发清溪向三峡'开始的吗?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是啊,月亮常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

诗人行至路上,看到家乡的山月之景,思乡之意已顿然而起。

这也是为什么诗文短短28个字,连用了五个地名,但诗题却取之其一,名为《峨眉山月歌》之故啊!
让我们齐读古诗,再一次感受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吧!
理解之后的背诵更有效率,自由背诵。

9、李白写"月'的诗句不少,也常常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意,课下,也请同学们多读多积累。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