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复杂的血液凝血失控症状,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急性血液系统疾病和外伤。

在DIC发生时,机体内产生大量的血栓,并导致出血。

过去的研究表明DIC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纠正促凝和抗凝因子的失衡。

目前的研究进展突出了与DIC相关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首先,炎症反应在DIC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IC患者通常伴随血液中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增加。

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是治疗DIC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显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例如TNF-α拮抗剂)和炎症反应抑制剂(例如抑制凝血酶、凝血酶原激活剂和组织因子拮抗剂)可以有效地改善DIC的预后。

其次,免疫反应也是DIC治疗的重点之一、DIC的发生与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抗淋巴细胞抗体和抗补体剂)可以抑制DIC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在DIC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同病因导致的DIC可能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病程。

因此,对每个患者根据其病因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对感染导致的DIC,静脉血清或抗生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对肿瘤相关的DIC,抗肿瘤治疗是重要的。

此外,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早期诊断DIC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症状和体征常常与其他疾病相似。

但是,随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例如组织因子、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肽A)已经被发现在DIC的早期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早期干预和治疗也被认为可以改善DIC的预后。

总的来说,DIC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在不断的进展中。

在炎症、免疫反应、个体化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为DI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由于DIC的病因复杂且多样,以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DIC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诊断和治疗策略。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 引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内广泛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血液内出血。

近年来,DIC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本指南旨在提供DIC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DIC患者。

2. 诊断DIC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凝血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凝血酶原活化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差等指标,可以反映早期DIC的出现。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是DIC的典型表现。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形态学评估:DIC患者常常伴有贫血和红细胞破坏。

•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是DIC的标志性指标,可以作为DIC的筛查指标之一。

3. 分类与分期根据DIC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DIC和继发性DIC。

原发性DIC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感染、恶性肿瘤等。

继发性DIC则是由于系统性感染、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原因引起的。

根据DIC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分期:•分期0: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仅检测到一些DIC相关指标异常。

•分期1: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减少。

•分期2:出现中度到重度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伴有出血倾向。

•分期3: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广泛出血。

不同分期的DIC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4. 治疗治疗DIC的目标主要包括控制病因、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和治疗出血等。

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治疗病因:对于继发性DIC,治疗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

•输注凝血因子:对于DIC伴有明显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等凝血因子。

DIC的诊断与评价

DIC的诊断与评价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查和观察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DIC的典型症状。
临床评估
实验室检查
特殊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凝血障碍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如纤溶活性检测、凝血因子消耗试验等,有助于进一步确诊DIC。
03
02
01
03
CHAPTER
DIC的评价
包括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
dic的诊断与评价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DIC概述DIC的诊断DIC的评价DIC的预防与治疗DIC的预后与随访
01
CHAPTER
DIC概述
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导致全身各部位出血、微血栓形成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DIC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因素的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形成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最终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和出血。
CHAPTER
DIC的预后与随访
病情严重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DIC的预后。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血栓栓塞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关注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03
04
包括补充血容量、稳定内环境、纠正酸碱平衡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针对引起DIC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肿瘤、抗免疫等。
在DIC的不同阶段,根据凝血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它可以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全身血管内异常活化,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DIC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DIC的诊断标准及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DIC患者常表现为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两种相反的症状。

出血表现包括皮肤和黏膜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血栓形成表现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微血管血栓形成等。

2. 实验室检查。

DIC患者的血液常常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异常指标。

此外,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也是DIC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

3. 病因诊断。

DIC可以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恶性肿瘤、严重创伤等。

因此,对潜在的病因进行诊断也是DIC诊断的重要部分。

二、治疗方法。

1. 基础疾病治疗。

对于DIC的患者,首先需要治疗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肿瘤等。

控制病因可以有效减轻DIC的症状。

2. 血栓形成和出血的治疗。

对于DIC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需要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对于出血,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以有效止血。

3. 对症支持治疗。

DIC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症治疗也是治疗DIC的重要环节。

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支持治疗。

4. 抗凝和纤溶治疗。

对于DIC患者,抗凝和纤溶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和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改善DIC的症状。

5.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DIC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DIC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纠正异常指标,控制基础疾病,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DIC患者的预后。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紊乱性疾病,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DIC表现为异常活化的凝血过程导致全身性小血管中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引起出血的倾向。

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需要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DIC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凝血异常和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紫癜、黏膜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降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碎片(schistocytes)的存在,都有助于DIC的诊断。

此外,了解患者的病因也对诊断DIC至关重要,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

DIC的治疗主要分为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首先,需及时识别和处理DIC的病因,如治疗感染、手术或化疗等。

其次,通过控制凝血,减慢或停止凝血过程的进行,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

这可以通过静脉给予肝素、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来实现。

对于出血倾向,需要进行积极的出血控制。

在血小板计数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来解决。

对于DIC伴有广泛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

此外,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浓缩液。

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和控制凝血外,还应提供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维持液体平衡、促进组织修复、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等。

此外,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诊断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进行评估。

治疗上,需要同时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按照其具体情况来制定,并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dic应急预案程序及处理

dic应急预案程序及处理

dic应急预案程序及处理DIC 应急预案程序及处理一、DIC 的概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DIC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危及患者生命。

二、DIC 应急预案程序(一)早期识别与诊断1、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不明原因的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休克或微循环障碍(如皮肤湿冷、少尿、呼吸困难等)、微血管栓塞(如皮肤发绀、器官功能障碍等)以及原发病难以解释的溶血现象等。

2、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等。

若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PT 和 APTT 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应高度怀疑 DIC。

(二)启动应急预案一旦怀疑或确诊 DIC,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迅速组建应急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

2、通知相关科室(如检验科、血库等)做好配合准备。

(三)治疗措施1、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引发 DIC 的基础疾病,这是控制 DIC 的关键。

例如,对于感染导致的 DIC,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产科并发症引起的 DIC,应及时处理产科问题等。

2、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但应注意,补充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补充导致血栓形成。

3、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肝素能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阻止微血栓的形成。

使用肝素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具有出血风险较小的优点,但作用相对较弱。

4、纤溶抑制治疗在 DIC 晚期,纤溶亢进成为主要问题时,可考虑使用纤溶抑制剂,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

DIC的诊断及治疗教学课

DIC的诊断及治疗教学课

2023《Dic的诊断及治疗教学课件ppt》•什么是Dic?•Dic的诊断方法•Dic的治疗方法•Dic的预防措施•Dic的案例分析目•Dic的总结与展望录01什么是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指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下,微血管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血栓的主要成分:微血管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纤维蛋白和红细胞。

血栓的形成:在Dic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微血管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ic的定义由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手术或创伤等因素导致的Dic。

初级型由免疫相关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遗传缺陷等因素导致的Dic。

次级型Dic的分类皮肤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等。

Dic的症状出血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

休克呼吸窘迫、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02Dic的诊断方法询问病史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有助于判断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询问患者是否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对排除其他疾病及判断病情有帮助。

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手术、外伤、感染等诱因,有助于判断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进行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排除其他疾病。

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有助于判断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情况及排除其他心脏病。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及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了解血管情况及排除其他血管疾病。

影像学检查03Dic的治疗方法使用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抗炎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使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病情。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重症感染DIC诊断与治疗2讲座

重症感染DIC诊断与治疗2讲座

02 DIC的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01
02
03
临床指标
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休 克、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 以及是否有引起DIC的原 发疾病或感染。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手术、 创伤、肿瘤、感染等可能 导致DIC的病史。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出血点、 淤斑、器官功能不全等体 征。
实验室诊断
血小板计数
重症感染DIC诊断与治疗2讲座
目 录
• 重症感染DIC概述 • DIC的诊断方法 • DIC的治疗方法 • DIC的预防与护理 • DIC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重症感染DIC概述
DIC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 碍综合征。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针对 可能引发DIC的疾病(如恶性肿瘤、
感染等)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和干预。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可能引发DIC的基 础疾病,如感染、肿瘤等,以降低 DIC发生的风险。
避免医源性损伤
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医 源性损伤,如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和 创伤,以降低DIC发生的风险。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等,这些方法在 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起到一 定的作用。
免疫治疗主要针对某些由自身 免疫性疾病引起的DIC,通过 调节免疫系统来控制病情的发 展。
血液净化治疗主要适用于某些 由中毒引起的DIC,通过清除 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来控制病情 的发展。
04 DIC的预防与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以提高 身体免疫力。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

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

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者生命。

一、DIC的定义ISTH/SSC2001年公布DIC定义为:“DIC是指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综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体系受损而致,又可导致微血管体系损伤,严重损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需要强调的是,DIC是一种病理过程,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众多疾病复杂的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其往往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产科并发症、严重输血反应和中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从而引发凝血因子的消耗以及纤溶系统活化,最终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DIC的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始终是以凝血酶的生成为中心关键环节,因此DIC的诊断与治疗也围绕于此。

同时这一定义还有以下特点:①强调微血管体系在DIC发生中的地位;②DIC为各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DIC终末损害多为器官功能衰竭;③纤溶并非DIC的必要条件,因为DIC的纤溶属继发性,DIC早期多无纤溶现象。

二、DIC的诊断1.引起DIC的原发病DIC定义指出DIC是“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因此诊断DIC的前提是确定导致DIC原发病的证据,如败血症、严重创伤、肿瘤、病理产科等是DIC几大常见病因。

无基础疾病的DIC诊断不能成立。

2.临床表现DIC原发病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情况下,临床医生在诊治专科基础疾病时,易忽视DIC早期表现,错失DIC抢救的黄金时机,因而临床医生应在下列症状出现时提高警惕:不明原因的呼吸浅快、低氧血症;少尿、无尿;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皮肤黏膜坏死;注射、穿刺部位大片瘀斑或出血不止;产科倾倒性大出血等。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紊乱,导致血液在全身血管内凝结和纤溶的过程中出现异常。

DI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等情况下。

准确诊断DIC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DIC的诊断方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

一、实验室诊断标准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判断DIC发生程度和预测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消耗增加,因此常伴随着血小板计数下降。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对比之前测定值可判断出DIC发生。

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因此,PT延长是DIC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评估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纤溶系统激活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增加,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测定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4. D-二聚体D-二聚体是评估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状态的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体内广泛形成小血栓和微小栓子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诊断DIC以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5. 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是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物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发生和严重程度。

二、DIC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DIC常常伴随着出血、血栓、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和体征。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
人类卵黄囊旋回培养中造血岛
四、临床体现
DIC特殊体征
出血点 紫癜 血泡 周围性紫癜 暴发性坏疽
外科伤口出血 外伤伤口出血 静脉穿刺部位出血 动脉渗血 皮下血肿
人骨髓CD34+ c-Kit low 细胞(LTC-IC)
DIC微血栓所致旳终末器官功能紊乱
器官系统
皮肤 肺 肾 垂体后叶 肝脏 肾上腺 心脏
4)PT↑/↓>3S(肝病>5S);APTT↑/↓>10S
5)AT-III活性<60%或蛋白C活性↓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 7)因子VIII:C<50%(肝病必备) 8)FT-1>80ng/L/凝血酶调整蛋白(TM)>正常2倍
2 疑难或特殊病例应有下列2项以上异常
1) 血浆凝血酶原碎片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 复合物(TAT)或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
正常
正常或↓
正常 +
明显缩短
正常
八、治疗原则(急性DIC)
1、原发病治疗、抗感染、休克、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2、抗血小板汇集及疏通微循环——潘生丁及低右 3、抗凝治疗——首选肝素 4、非抗凝疗法——蛋白酶克制剂、蛋白C、
Ketoconazole|、 Nafamostat mesilate等 5、凝血因子补充——洗涤浓缩RBC、PLT、新鲜冰冻血 浆、冷沉淀(国外强调肝素治疗开始时补充AT-III),达
PLT降 低消耗
广泛血管内凝血
继发性 纤亢进
消耗凝血因子 (I II VIII X XII )
凝血机制障碍
低纤维蛋 白质血症
Fib降解 FDP↑

2023年关于1DIC的诊断与治疗

2023年关于1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为两篇,首先是DIC的诊断方法与标准,接着是典型DIC的治疗方法与策略。

第一篇:DIC的诊断方法与标准DIC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疾病,需要准确的诊断才能实施有效的治疗。

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诊断DIC:1. 临床特征:DIC患者常出现出血、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典型症状。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初步怀疑DIC,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

2. 凝血指标:DIC患者的凝血功能常常紊乱,常见的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供DIC的支持性证据,但不能作为诊断DIC的唯一依据。

3. 血栓溶解指标:DIC的发生与血栓溶解系统的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对血栓溶解相关指标的观察也是诊断DIC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指标包括D-二聚体、纤溶酶原、抗纤维蛋白溶酶原等。

4. 病因分析:DIC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继发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的病史和病因进行分析也是诊断DIC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DIC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创伤等。

根据以上方法,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DIC的诊断标准,包括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标准、日本DIC协会标准等。

其中,ISTH标准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标准,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凝血功能、血栓溶解指标和病因进行综合评估,判断DIC的概率和程度。

然而,DIC的诊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多项指标和临床特征,避免误诊和漏诊。

因此,对于DIC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标准和方法,并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诊断。

第二篇:典型DIC的治疗方法与策略DIC的治疗策略应该针对病因和机制,以达到控制凝血功能异常、纠正血栓溶解紊乱、维护微循环稳定的目标。

以下是典型DIC的治疗方法与策略:1. 治疗病因:DIC的发生通常是一种基础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特征是血液在血管内大量凝固,同时出现明显的出血。

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感染、肿瘤、休克、严重创伤等。

DIC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诊断:1.临床表现:DIC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不愈的出血、皮肤瘀点、纳差、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症状并非DIC的特异性表现,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

2.实验室检测:a.血液凝固功能: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等指标可以反映血液的凝固功能。

b.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凝血因子的活性可以客观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c.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DIC常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

d.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浓度的增加可以提示DIC的存在。

治疗:1.原发病治疗:首先需要针对DIC的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肿瘤等。

2.止血治疗:a.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减少是DIC的常见表现,输注新鲜血小板可以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帮助止血。

b.凝血因子输注: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需要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常用的有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物等。

c.抗纤溶治疗:DIC时,纤溶系统活化,导致纤维蛋白降解,抗纤溶药物可以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化,从而减少出血。

3.抑制凝血治疗:a.抗凝剂:肝素、阿加曲班等药物可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减少血栓形成。

b.血液稀释剂:血液稀释剂如新鲜冰冻血浆、血浆置换等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

4.对症治疗:a.保持水电解质平衡:DIC时,大量血液凝固和出血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适当给予输液来维持平衡。

b.监测和纠正凝血功能:经常监测凝血功能指标,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措施。

c.营养支持:DIC患者往往营养不良,需要合理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DIC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应同时考虑到止血和抑制凝血的双重治疗原则。

DIC

DIC

出血
广泛、多个部位 出血,不能用原 发疾病解释;
常伴有DIC的其它 临床表现,如休 克等;
常规的止血药无 效。
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于 微血栓形成!
累及脏器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
心肌


肾脏

休克
回心血量减少 心输出量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
肿瘤性疾病
消化系统 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血液系统 白血病
泌尿系统 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
女性生殖系统 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 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
妇产科疾病
妊娠中毒症 子痫及先兆子痫 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宫内死胎
创伤及手术
诊断
在DIC诊断中,基础疾病和临床表现是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不可 或缺,同时还要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任何单一的常规实验 室指标用于诊断DIC价值十分有限。国内早在1986年就首次提出 了DIC的诊断标准,2012年修订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 疗中国专家共识》在全国各家医疗机构广泛使用,推进了临床诊 治DIC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能精确定量等缺点。近年来, 日本及欧美相继不断制定出多指标的DIC积分诊断系统,包括国 际血栓与止血协会标准(ISTH)、日本卫生福利部标准 (JMHW)、日本急诊医学学会标准(JAAM),但这三大标准的 准确性和实用性仍存在很大争议,临床使用比较混乱。2014年中 华医学会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前瞻性大样本研究建立了中国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积分诊断系统(CDSS)。
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 时,微循环内血流缓慢,血 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滞。红 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加之在原始动因(如菌血症 与内毒素血症)或严重缺氧、 酸中毒和炎症介质作用下使 EC受损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流行病学情况
发病率和死亡率
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 是在重症患者中。DIC通常发生在 严重感染、创伤、肿瘤和产科并 发症等情况下。
地域和人群差异
DIC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存在差异,可能与医疗资源、疾 病负担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DIC的发病机制
触发因素
DIC的发病通常由一些触发因素 引起,如感染、组织损伤、肿瘤 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组织因子
风险。
02 DIC的诊断
临床诊断标准
存在易引起DIC的基 础疾病,如感染、恶 性肿瘤、手术及创伤 等。
存在微循环障碍和休 克表现,如四肢厥冷、 尿少、血压下降等。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 出血表现,如皮肤瘀 斑、牙龈出血、消化 道出血等。
实验室诊断标志物
01
02
03
04
血小板计数下降
DIC时血小板消耗过多,计数 常低于100×10^9/L。
更改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03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
心理健康等,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重症肺炎合并DIC病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重症 肺炎入院,病情迅速恶化 ,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 症状。
DIC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 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 产物增加,确诊为DIC。
纠正酸碱平衡
监测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保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 等,抑制凝血过程,预防血栓形
成。
溶栓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溶栓药物,如 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已形成的 血栓。

DIC的诊断及治疗

DIC的诊断及治疗
凝血酶原活化肽、纤维蛋白肽A/纤维蛋白肽B、可溶性纤维蛋白 单体复合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
4、活化的凝血纤溶因子-抑制物复合物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 复合物、纤维蛋白溶酶-a2纤维蛋白溶酶和 抑制因子复合物等
近年DIC及Pre-DIC的实验室检查
★凝血酶调节蛋白(TM)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DIC时常有
病因
医源性疾病:药物/肿瘤放化疗/溶血性输血反 应等
全身系统疾病:恶性高血压/肺心病/ARDS/坏 死性胰腺炎/重症肝炎/急进性肾炎/酮症酸中 毒/SLE/溶贫/GVHD等
诱因
下列因素可促进或加重DIC的发生、发展: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抑制:重症肝炎、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抗凝、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高凝状态: 妊娠、肾病综合症 可使DIC启动阀下降的因素:缺氧、酸中
TM↑,伴器官衰竭或预后差者↑更明显
★组织因子(TF)
—— TF进入血管是DIC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DIC
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不能诊断DIC而TF活性阳 性或抗原浓度增加者应考虑Pre-DIC
★内皮素(ET-1)
—— 内皮细胞因子,可用于估计DIC预后
近年DIC及Pre-DIC的实验室检查
★血浆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抑制物-1(PAI-1) ——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评定DIC患
① 正常操作条件下,采集血标本易凝固,或PT缩 短3s以上
② 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β-TG、PF4、 TXB2、P选择素等)含量增加
③ 凝血激活分子标记物(F1+2、TAT、FPA、 SFMC等)含量增加
④ 抗凝活性降低:AT活性降低 ⑤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分子标志物(ET-1、TM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临床上非常严重的病理状态,其特征为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溶解异常以及全身微血管栓塞。

目前国内外对于DIC的诊断标准、治疗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此,中国专家团队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供对于DIC的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的指导。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a.原发性DIC:增加的血栓栓塞事件伴有纤维蛋白原下降或严重出血的临床病例。

b.继发性DIC: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创伤等)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标异常。

c.伴有血栓栓塞事件的DIC:根据D-dimer、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数量等诊断DIC。

2.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a.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提示DIC的可能性。

b.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c.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d.D-dimer升高:提示纤维蛋白溶解增加。

3.DIC的诊断策略:a.初步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b.详细诊断:根据检测指标的异常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等进行判断。

4.DIC的分级:a.分级的目的:便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b.分为四级,从分级Ⅰ到Ⅳ代表DIC的严重程度依次增加。

5.DIC的治疗策略:a.抢救和治疗原发病:解除诱因和积极抢救原发病。

b.对症治疗:积极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等。

c.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数量和D-dimer水平决定是否需输注血小板。

d.抗凝治疗:如华法林等药物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综上所述,中国专家共识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DIC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在实验室诊断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凝血功能检测。

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在DIC患者中,PT和APTT通常会延长,反映了凝血功能的异常。

2.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

PTA的下降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值的降低反映了凝血功能的受损。

3. 凝血酶原复合物(TAT)水平升高。

TAT是DIC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DIC的发生。

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

1. FDP水平升高。

FDP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DIC的存在。

2. 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

D-Dimer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其水平的升高也可以提示DIC的发生。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1. 血小板计数下降。

在DIC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通常会下降,反映了血小板的功能异常。

2. 血小板形态异常。

血小板在DIC患者中可能出现形态异常,这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红细胞功能检测。

1. 红细胞计数下降。

DIC患者中,红细胞计数也会下降,反映了红细胞的功能异常。

2. 红细胞形态异常。

红细胞在DIC患者中可能出现形态异常,这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

以上就是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通过对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小板功能和红细胞功能的检测,可以准确诊断DIC,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这些标准,提高对DIC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它是一种继发性
凝血异常,常常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

DIC的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特定
的指南,以确保有效地管理该疾病。

一旦诊断为DIC,治疗应该立即展开。

DIC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血栓形成、控制出血和纠正原发疾病。

治疗DIC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体外抗凝:在部分DIC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凝血现象。

因此,
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并减少进一步的凝血。

3.替代治疗:DIC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因此
替代治疗是DI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替代治疗措施包括输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制品等。

4.补充纤维蛋白原:补充纤维蛋白原可以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强
止血作用。

5.对症治疗:DIC时往往伴有严重的出血和血栓形成,因此需要给予
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应用止血药物、纠正出血原因、使用血清或药物纠正
凝血异常等。

在DIC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累积消耗产品等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指标的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总之,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它需要根据特定的指南进行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控制原发病发展、体外抗凝、替代治疗、补充纤
维蛋白原和对症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DIC,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命质量。

然而,由于DIC的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和注重个体化治疗,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C的诊断与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

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

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患者生命。

一、DIC的定义ISTH/SSC2001年公布DIC定义为:“DIC是指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综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体系受损而致,又可导致微血管体系损伤,严重损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需要强调的是,DIC是一种病理过程,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众多疾病复杂的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其往往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产科并发症、严重输血反应和中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从而引发凝血因子的消耗以及纤溶系统活化,最终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DIC的发病机制虽然复杂,但始终是以凝血酶的生成为中心关键环节,因此DIC的诊断与治疗也围绕于此。

同时这一定义还有以下特点:①强调微血管体系在DIC发生中的地位;②DIC为各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DIC终末损害多为器官功能衰竭;③纤溶并非DIC的必要条件,因为DIC的纤溶属继发性,DIC早期多无纤溶现象。

二、DIC的诊断1.引起DIC的原发病DIC定义指出DIC是“危重疾病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因此诊断DIC的前提是确定导致DIC原发病的证据,如败血症、严重创伤、肿瘤、病理产科等是DIC几大常见病因。

无基础疾病的DIC诊断不能成立。

2.临床表现DIC原发病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情况下,临床医生在诊治专科基础疾病时,易忽视DIC早期表现,错失DIC抢救的黄金时机,因而临床医生应在下列症状出现时提高警惕:不明原因的呼吸浅快、低氧血症;少尿、无尿;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皮肤黏膜坏死;注射、穿刺部位大片瘀斑或出血不止;产科倾倒性大出血等。

3.DIC诊断的实验室依据DIC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反映止血功能的变化,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酶时间(APTT)或血小板计数,这些信息可反映凝血因子消耗程度和活化程度。

二是纤溶系统的活化,其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D-二聚体)来间接评价。

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减少或进行性下降是诊断DIC敏感但非特异的指标,98%的DIC存在血小板减少,其中大约50%计数低于50×109/L。

血小板计数低与凝血酶生成密切相关,因血小板消耗是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所致。

但单次血小板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因为其可能在正常范围,而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对诊断DIC更有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血小板计数减少还可见于未合并DIC的急性白血病或败血症。

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反映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指标中,临床最常用者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测定。

FDP是纤维蛋白原和绞链纤维蛋白单体的降解产物,而D-二聚体仅为绞链纤维蛋白单体被纤溶酶降解的产物,故后者对诊断DIC 更有特异性。

但由于在外伤、近期手术或静脉血栓栓塞时FDP和D-二聚体均会升高;且FDP可经肝脏代谢与肾脏分泌,肝肾功能异常可干扰FDP的水平,因此这两项指标不宜作为单独诊断DIC的标准,必须结合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时间的改变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3.纤维蛋白原(Fbg)Fbg测定对DIC的诊断帮助不大,因Fbg属急性期反应蛋白,尽管持续消耗,但在血浆中的水平仍可在正常范围。

在临床上,低Fbg的敏感性在DIC中为28%,并且仅在极为严重的DIC患者存在低Fbg血症。

Fbg水平在高达57%DIC患者处于正常水平。

三、DIC的诊断标准中国DIC诊断标准DIC诊断标准修订方案(第八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2001年,中国武汉)1、一般标准(1)存在易于引起DIC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广泛性皮肤、黏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④抗凝治疗有效。

(3)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①血小板小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大于4.0g/L;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大于2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④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或APTT延长10秒以上;⑤疑难或其他特殊患者,可考虑行AT、FⅧ:C以及凝血、纤溶、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测定:血浆纤溶酶原(PLG)<300mg/L;抗凝血酶(AT)活性小于60%或蛋白C(PC)活性降低;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大于8pg/ml或凝血酶调节蛋白(TM)增高;血浆凝血酶碎片1+2(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或纤维蛋白肽(FPA)水平增高;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含量增高;血浆纤溶酶-纤溶酶抑制复合物(PIC)水平增高;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增高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下降。

2、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1)血小板小于5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血小板活化,代谢产物升高;(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0g/L;(3)血浆因子Ⅷ:C活性小于50%(必备);(4)PT延长5秒以上;(5)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大于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

3、白血病合并DIC实验室诊断标准(1)血小板小于5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血小板活化,代谢产物升高;(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8g/L;(3)PT延长5秒以上或进行性延长;(4)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大于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

4、基层医疗单位DIC实验诊断参考标准(具备以下3项以上指标异常)(1)血小板小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5g/L或进行性下降;(5)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大于20mg/L;(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5)外周血破碎红细胞大于10%;(6)血沉低于10mm/h。

四、DIC的治疗DIC治疗原则:目前的观点认为,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的最为关键和根本的治疗措施。

在某些情况下,凡是病因能迅速去除或控制的DIC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往往能自行纠正。

但多数情况下,相应的支持治疗,特别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是缓解疾病的重要措施。

DIC的主要治疗措施:①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的诱因;②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③恢复正常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水平;④抗纤溶治疗;⑤对症和支持治疗。

1.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大量证据表明,凡是病因能迅速去除或者控制的DIC患者,其治疗较易获得疗效。

譬如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是DIC最常见病因,重症感染诱发的DIC患者,主张“重锤出击”的抗感染策略,抗生素应用宜早期、广谱、足量,经验性用药则应采取“降阶梯”原则,尽早减轻感染对微血管系统损害;又如在胎盘早剥等病理产科导致DIC发生的患者,终止妊娠往往能有效扭转病情。

相反,如原发病不予去除或难以控制者,则DIC虽经积极治疗,仍难控制其病情发展或易于复发。

感染、休克、酸中毒及缺氧状态等是导致或促发DIC的重要因素,积极消除这些诱发因素,可以预防或阻止DIC发生、发展,为人体正常凝血-抗凝血平衡恢复创造条件。

2.干预DIC病理生理过程的治疗措施DIC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病理过程,治疗方法即使是对同一病例,亦必须根据DIC 不同型、期及其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故DIC治疗宜采取分期治疗原则,需要指出的是,临床所见DIC患者下述分期多存在一定重叠,故在治疗上需紧密结合患者临床过程及实验室改变进行判断,采取综合措施。

3.根据DIC临床分期的进行分层治疗:3.1DIC早期(弥散性微血栓形成期)以微血栓形成为主,此期治疗目的在于抑制广泛性微血栓形成,防止血小板及各种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因此治疗以抗凝为主,未进行充分抗凝治疗的DIC患者,不宜单纯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无明显继发性纤溶亢进者,不论是否已进行肝素或其他抗凝治疗,不宜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肝素自1959年即开始用于DIC抗凝治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肝素分为沿用已久的标准肝素亦称“普通肝素”和由酶解法等获得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

肝素使用的适应证,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1)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采血极易凝固的情况时;凝血时间(CT)、PT、APTT缩短;(2)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急骤或进行性下降,迅速出现紫癜、淤斑和其他部位出血倾向;(3)明显多发性栓塞现象,如皮肤、黏膜栓塞性坏死、急性肾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等;(4)顽固性休克伴其他循环衰竭症状和体征,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不明显。

感染性DIC,重症肝病所致DIC和新生儿DIC时标准肝素的使用,目前仍存在争议。

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为一组由标准肝素裂解或分离出的低分子碎片,各厂家产品分子量不一,但均在3000~6000道尔顿之间。

由于其具有某些药物学优势,近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取代标准肝素之势:(1)药理学特点与标准肝素相比,LMWH有以下药理学特点:①抗因子Ⅹa作用更强,其抗因子Ⅹa与抗凝血酶活性之比例为4∶1,而标准肝素为1∶1。

一般认为抗因子Ⅹa活性,与其抗血栓形成之能力密切相关;而抗凝血酶活性则与用药后的出血并发症有关;②LMWH去除了部分与血小板结合之部位,因此用药后诱发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者相对少见;③用量较小,对AT的依赖性较低,且不诱发AT水平下降,此点在DIC治疗中特别具有重要意义;④皮下注射吸收率高达90%(标准肝素<50%),抗因子Ⅹa作用可持续24小时(标准肝素0.68小时),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满足抗凝治疗需要,用药方便;⑤促内皮细胞释放t-PA作用强,促纤溶活性高于标准肝素,此对早、中期DIC治疗有利;⑥与内皮细胞的亲和力较弱,诱发HITT者较标准肝素少见;⑦与鱼精蛋白结合速度较快,且结合后仍保持其抗因子Ⅹa之活性;⑧引起骨质疏松之报道迄今尚为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