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基本知识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者基本知识培训
一、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3、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
4、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学习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8、扩宽社交圈子: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13、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15、赶潮流,追时尚;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研究所得知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有以上数种,其统计来源结果可能与本地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有多少的出入,不过,这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借鉴而已!
研究者们对于普通人为何参与志愿活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于某些朋友为何不参与志愿活动作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结果:
1、没有空余时间参与:
2、以自我中心,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不感兴趣去关注: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
3、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一员,那就应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对于志愿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高,而是积极参于,努力完成;
4、希望发挥一己所长:
这类朋友多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要求参与能发挥自己专项所长的志愿服务,而对于不对应的服务一般不感兴趣;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类朋友要求在志愿者服务或志愿者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或社会得认同;
6、学习新技能;
这类朋友对于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参加志愿者活
动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这类朋友对于时间的利用观点比较重视,活动中对于一些如迟到等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
8、扩宽社交圈子:
这类朋友只要是有能见到新面孔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趣,有时注意力不在志愿服务上,而可能转向了志愿者或其他人身上,志愿活动后会积极保持与人联系;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这类朋友希望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得认知称赞等,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争得到领导者的角色;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经历,容易对一些人或事情产生留恋或回味情绪,对于失败挫折难以放开;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这类朋友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较大;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这类朋友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经常忽视某些重要问题;
13、为未来工作准备;
这类朋友可能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较小的志愿工作就有可能不愿参加;
15、赶潮流,追时尚;
这类朋友喜欢新潮事物,盲目跟随,见到有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去做志愿服务,自己也赶去凑热闹玩新鲜;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
这类朋友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样的,如智力落后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或者觉得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会去体验一下。
以上所述,是作为志愿者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所考虑的因素。
如果能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经过细心思考而做出决定的话,这才是明智及有意义的行为。
再者,这样也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助,协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
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能有的表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和培养,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
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侧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现实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尝试解决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和事需要帮助,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一点帮助。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者团体中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参与动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控,不然,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不一,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
解决的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就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
第一章义工概要
第一节义务工作的概念以及内容
1、什么是义务工作者(志愿者)?
“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无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和物质的人。
“义工”是有情有义的,完全出自欢喜的发心,用心甘情愿、满怀喜悦、无怨无尤的胸怀为他人社会服务,并且是全力以赴从事义务性的工作,以服务人群、造福社会为目的,因此虽然没有领薪,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是无价的;虽然默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
义工无所为而为,是指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是基于某种道德、信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港台地区和美国等地叫义工)。
志愿服务或义务工作都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
在日常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会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怜心,
会产生要帮助、协助他人的行为。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碰到一些热心助人的人,有的人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来换取别人的幸福。
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在此比较一下利他行为和自愿者—义工间的异同)。
2、我们中国义务工作者(志愿者)
在我们中国义工发展没有欧美国家的早,但是我们规模也是很大,共青团组织的志愿者估计是全世界人数最多的义工团队。
从1993年后,全国各地的社会服务活动纷纷统一称为“志愿服务”,但1989年成立的深圳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坚持使用原名,沿用与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接轨的“义工”称谓,逐渐形成两种模式并行发展的局面。
但是中国毕竟只有一个共青团,而民间的NGO发展在中国还不到10年时间。
以海外国际组织兴办的义工协会毕竟能力有限,在中国最需要的还是本地NGO。
并且义工这个概念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义工这个volunteer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像香港;美国,每年给社会奉献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通过这种的奉献,一方面挖掘了资源,这个是经济上面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人们通过这种义务的奉献。
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变成一种非常好的人际的沟通。
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一个社会要建立起对这样的一种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的理念的话。
这个社会应该说是比较和谐的社会。
在我们国家东边的日本,它的义工团队有一个机构类似我们现在国内的劳动
局,劳动服务公司这种。
它是有一个机构专门管理,义工每次参加活动,它那些机构就会给义工证明证实你参加义工工作多长时间,到了你所需要社会对你关心支持的时候,这个就是好像储蓄一样政府包括整个社会,那些机构就必须为你服务。
3、如何成为一个志愿者(即义工)----志愿者需具备五大条件1)、是自愿。
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2)、是不图物质报酬。
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3)、是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
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同时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获得的服务(困难群体除外),一般不能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4)、是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
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的人是志愿者外,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
5)、是非本职职责范围内。
比如煤气公司修理的职工,如果他正在值班、正在岗位上,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修理煤气服务,那是本职工作,不是志愿服务;如果他不在值班、不在岗位上,是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了修理煤气管的服务,那他就是志愿者了。
从上述五个方面界定志愿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很多思路。
比如针对“自愿”来说,少年儿童就不能做志愿者,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自主
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再比如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也应按此理进一步理清,以使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加健康。
4、义务工作:
义务工作指的是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而提供的义务服务。
5、义务工作的五个特性:
自愿性、无偿性、业余性、公益性、组织性。
6、义工的口号:
一份爱心、一份责任
7、义工的精神是什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8、做义工应该具备?
诚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信心。
第二节义务工作的主要价值和意义
1、义务工作对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是有助于建立健康社会。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2)、有助于全面提升协会的服务
义工来自各行各业,活跃在各个服务领域的第一线,展开积极的服务、宣传以及信息反馈。
并通过他们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义工团队的服务得以加强、改善、和提升。
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有助于提高义工团队的知名度以及广大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认识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工,在从事义务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影响到亲人以及周围的朋友、同事,有助于社会各界对义务工作的认识,并且通过义工与弱势群体的亲密接触,让社会更加了解弱势群体不为人知的实际情况。
使广大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从而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工的队伍中来。
4)、有助于发掘和培养领导人才
义工在多样的服务领域参与活动,从筹划到实施,都可以锻炼出大批对服务工作有一定专业知识、具有丰富义务工作经验的义工。
团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该服务领域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2、义务工作对义工自身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义工自身的价值只要体现在:
1)、尽公民责任,无偿奉献以及回馈社会。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2)、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公益活动是丰富生活体验。
志愿者利用闲
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充实业余生活,丰富生活体验,扩大社会交际圈子,是提供学习的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
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3、义务工作对服务对象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只要体现在:
1)、提供个人化的服务,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2)、有助于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义务工作对社会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2)、建立和谐的社会;
3)、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进步。
不论个人或社会都可透过参与义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
个人: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学习新技能、得到满足感。
机构:提升员工士气及公司形象、促进团队精神和生产。
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们带来希望、温暖和改改;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强市民的归属感。
第三节义工应具备的素质
1、义工应该以什么样工作态度来展开工作?
1)、对团队:
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义工,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
因此,义工对团队应抱建设性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
2)、对工作:
①义工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②义工不可轻率作出承诺,但对承诺了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覆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③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④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⑤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3)、对服务对象:
①应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心理和"救世主"的态度;
②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需要,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
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③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应随意公开服务对象的情况或资料;
④要尽量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
4)、对服务机构:
①尊重服务机构的文化及服务模式;
②要虚心听取服务机构的意见,在服务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与服务机构的联系;
③对服务机构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对服务机构的人和事,在没彻底了解之前不宜妄加批评;
④积极参与工作培训、交流等活动,并客观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主动反映自己对机构的建设性意见。
2、一个优秀的义工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条件: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
2)、具有自我分析的能力;
3)、有影响服务对象的能力;
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
5)、需要相当的勇气;
6)、应该有相当的敏感度
第四节义工的服务范围和领域以及团队功能服务组别
1、义工的服务范围是广大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凭借自身能力,长期不能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困难,或者暂时存在较为严重困难的人群,他们包括现时较受重视的弱势群体,如智障人士、聋哑人士、肢体残疾人士、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
2、也包括如长期病患者、有心理问题的人士、失足青少年、农村文盲、外来民工、下岗贫困家庭等,还可包括诸如有医疗服务需要的社区居民、有法律援助需要的人群等。
3、因此值得提出的是,义工对象不仅仅是弱势群体,还包括庞大的居民群体。
其中包括: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农民工、老龄与高龄人口、五保户等。
****义工口号:有需求,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义工活动主题:真诚奉献,服务社会,教育自我,传播文明。
****义工的特征: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
****义工精神:参与、互助、奉献、进步。
第五节非服务性义工
1、非服务性义工的概念
“非服务性义工”这个名次是我杜撰出来的(星河首创),也是为了给义工内部的分类和讨论方便而为之的,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先对这个概念做一个简单阐述。
义工有直接服务于被服务对象(社会上一些需要
关注的弱势群体),还有一种就是非直接服务于具体的某些人,而是为了整个世界的更美好而参加义工的。
比如关注环境;身体力行或宣扬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义务扫马路等具体改善周边环境的行动;捐献身体或者身体一部分;制作绿地图和其他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事情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性义工和非服务性义工之间的差别应该是服务对象了,服务性义工以社会上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而非服务性义工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
2、非服务性义工和服务性义工的不同
服务性义工主要以人为服务对象,在大笼统上可称之为人文关怀一派别,主观性强,服务对象的主体反馈对整个服务的效果影响较大,对义工的个人人际交流等有较大要求,如果在有义工大学的话,应该被划分到文科。
而非服务性义工则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象,在对服务对象的了解程度上有较大要求,客观性强,在技术层面上要求较高,可被划分到理工科。
尽管有这么多不同,义工的本源还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