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六页。
病理第二期:坏死期 发病第二周,肿胀的淋巴 组织在中心部发生灶性坏 死,逐步融合扩大,累及
粘膜表层。
第三十页,共七十六页。
病理第三期:溃疡期
发病第三周,坏死组织逐渐崩解脱落、 形成溃疡。溃疡边缘稍隆起,底部上下 不平。溃疡深及粘膜下层,严重者可深 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
副伤寒由副伤寒杆菌甲、乙或丙〔salmonella paratyphi A、 B or C〕感染引起,在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 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均与伤寒根本相同
第三页,共七十六页。
100年前临沂伤寒流行
112年前,30岁的瑞典安娜·拉森女 士,不远万里来到当时沂州府一个传教 站做医生。不幸的是,安娜·拉森女士 在1897年下半年感染了伤寒,并在当年 圣诞节前去世,她的遗体就葬于当时的 沂州府基督教墓地。她的遗物被送回了 瑞典老家,其中包括她拍摄的一批照片。
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按照致病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细菌经口到小肠,穿过粘膜上皮进入下层淋巴小结繁殖,局 部细菌到达肠系膜淋巴结
第二阶段: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后,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 症bacteremia〕,扩散到肝、脾、骨髓、胆囊等到部位大量繁殖
第三阶段:经大量繁殖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严重菌血症,释放内 毒素〔endotoxin〕,导致临床发病并逐渐加重
第十四页,共七十六页。
3. 易感人群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 持久的免疫力,预防接种亦可获得一 定的免疫力,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 叉免疫能力。
第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流行特征
地区性:多见于热带、亚热带 季节性:终年可见,夏秋季最多 流行形式:
散发性:多由于与轻型病人或慢性带菌者经常接触而引起 流行性:多见于水型或食物型
第六页,共七十六页。
一、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于沙门菌属D群,副伤寒甲、乙、丙分别属于沙门 菌属A、B、C群
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 身鞭毛,运动活泼,不产生芽胞,无荚膜
周身鞭毛〔↓〕
负染,*22500
第七页,共七十六页。
第八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杆菌
有菌体抗原“O〞、鞭毛“H〞抗原和 外表“Vi〞抗原,三种抗原都能产生相应 抗体,用能看出“O〞抗原和“H〞抗原, 可测定病人血清中的“O〞和“H〞抗体, 有助于临床诊断。
第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1.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末即可排 菌,病程2~4 周内传染性最强,局部患者 在恢复期仍继续排菌。排菌3个月以上者 称慢性带菌者,个别病例可带菌数年甚至 终身,慢性带菌者那么成为引起本病不断 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第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2. 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通过污染水、食物或日常生活 接触以及苍蝇和蟑螂传播。水源受污染是 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食物受污染亦可引 起流行。
重不一,典型病例通常可分为以下4 期:
1. 初期〔增剧期〕 病程第0 周。起病较缓慢,
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病症,常伴有全身不适,全身乏
力,咽痛与咳嗽等。食欲减退,体温逐渐上升,于
5~7天内,体温可达39~40℃,病情逐渐加重,初
发热时常有畏寒但少寒战,退热时不出汗或很少出
汗。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临床表现2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类型
4. 逍遥型 毒血病症轻或不明显, 患者常照常生活和工作而未觉察,局部患 者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病症。 5. 爆发型 起病急,病情重,可出 现过高热或体温不升,常并发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 DIC 等,如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抢救,仍可 治愈。
一个传教站当医生,工作之余用相机记录下了
当时沂州府的景观。5月18日,瑞典友人将这
局部珍贵的照片捐赠给临沂。这些照片对研究
当时临沂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同
时也是中瑞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见证。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六页。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 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假设入侵的 病菌较多,或胃酸缺乏时,在碱性环境 伤寒杆菌侵入肠粘膜,经淋巴管进入肠 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繁殖, 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 症。此阶段即潜伏期,患者可无病症。
2. 极期 相当病程第2~3周,临床上呈典型
的伤寒表现,常出现并发症。
〔1〕高热: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型,少数呈
弛张热或不规那么热型,持续10~14 天。
〔2〕消化系统病症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腹
部不适或腹胀、便秘或腹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极期
〔3〕神经系统症神志恍惚,反响迟钝, 表情冷淡,听力减退,重者胡言乱语, 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 膜炎〕。
4. 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 食欲好转,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恢复健康。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病程图
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六页。
临床类型
1. 轻型 发热38℃左右,全身中毒病症轻,病程较短,1~2周内可恢复健康。
2. 普通型 具有上述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等典型的临床经过。 3. 迁延型 起病初期表现与普通型相同,热型呈弛张热或间歇热,肝脾肿大显著。
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六页。
复发
少数患者退热。1~3 周后,临床病 症再度出现,与初次发病相似,血培养 阳性,称为复发。
可能由于治疗不彻底,机体抵抗力 下降,潜伏在病灶中或巨噬细胞内的伤 寒杆菌再度繁殖,再次侵入血流的缘故。
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再燃
发病2~3 周前后,当体温波动下降, 但未达正常时,热度又突然上升,持续5~ 7天后才正常,血培养阳性,称再燃。
Typhoid fever. Rose spots,small maculopapular erythematous
lesions usually seen on the abdomen. 伤寒玫瑰疹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临床表现4
3. 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 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 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本期内有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 险,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对饮食与活动要适当限制。
第十六页,共七十六页。
某灾区发生伤寒流行
第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美国伤寒流行
伤寒杆菌在1880年被发现,在1906 年以前,根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就有2.5 万人死于该病。玛丽·梅隆曾得过伤寒病, 但随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但是一件 “怪事〞发生了,她到哪家给人做饭, 哪家就有人被查出得了伤寒病,在10年 期间她换了8个东家,被她传染而得病的 人到达50多人,也有记载称有200多人。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玫瑰疹
〔6〕 皮疹:局部患者在病程7~14天, 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玫瑰疹〕, 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数目多在 6~10 个,分批出现,分布于胸腹部或 背部,多在2~3 天内消失。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六页。
第四十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的玫瑰疹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六页。
病变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的小结节称伤寒小结,也叫伤寒肉芽肿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病理第一期:髓样肿胀期
发病第一周,回肠下段淋巴 组织明显肿胀,凸出于粘膜 外表,色灰红,质软。其中 以集合淋巴小结肿胀最为突
出。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肾活检组织作免疫荧光检测可发现有免疫球蛋白
IgG、IgM及补体 沉着,肾小球还有Vi抗原沉着,肾
脏病变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 胆囊内可有伤寒杆菌,形成慢性胆囊炎,患者成为慢
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病理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六页。
四、临床表现 1
Hale Waihona Puke 潜伏期7~23日,一般10 ~14 日。临床表现轻
上述病症的轻重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所致,常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临床表现 3
〔4〕 循环系统病症:可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 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脉搏可反而加快。
〔5〕 肝脾肿大: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可触及 脾脏,质软或具有压痛。少数患者〔30%~40%〕肝脏亦 肿大,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改变,提示有中毒性肝炎存 在。
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六页。
病理第四期:愈合期:相当于发病后的第四周。溃疡面坏死组织 已完全脱落干净,并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然后由溃疡边缘的上皮 再生覆盖而愈合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病理变化
脾肿大显著,包膜紧张,质软。
肝脏亦肿大,镜下可见肝细胞混浊肿胀、变性和 坏死。
伤寒杆菌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可 释放出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第九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杆菌在培养皿
第十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杆菌
第十一页,共七十六页。
二、 流行病学
伤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热带 和亚热带多见,在开展中国家仍有地区 性或爆发流行,我国伤寒已显著减少, 但仍有散发病例,少数地区仍有爆发流 行。
第十九页,共七十六页。
玛丽·梅隆被判监禁
纽约市卫生官员最终
查出是由这位厨娘传播的
伤寒病后,就以危害公共
健康罪而逮捕了玛丽,最
终玛丽·梅隆被判监禁,被
隔离在一个孤岛上长达20
多年,直到她在65岁时得
中风死去。
第二十页,共七十六页。
临沂的伤寒安娜·拉森女士
临沂日报5月19日讯:100多年前,一位瑞
典女士来到当时的沂州府〔现在的临沂〕,在
再燃时病症加重,可能与菌血症尚未被 完全控制有关。
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六、 并发症
1. 肠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2. 肠穿孔:为最严重并发症,占3%~ 4%;。 3. 中毒性心肌炎: 见于严重毒血症者, 4.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 5. 中毒性肝炎 6. 溶血尿毒素综合征 7. 急性胆囊炎、中毒性脑病、血栓性静脉 炎 、肾盂肾炎等
伤寒〔Typhoid fever〕
典型病例:李某,男,23岁.发热.头痛.腹胀5天于 2003年6月16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第二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和副伤寒的概念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感染引起的一种急 性肠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病症、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 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六页。
七、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减少,一般在〔3~5〕×109/L 之间, 重者减少更为显著。 〔2〕尿:病程第2周开始可有轻度蛋白尿或少量管型。 〔3〕粪:在肠出血时有便血或隐血试验阳性。
第四阶段:恢复阶段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六页。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病理变化
第一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 突起。
第二周肿大的淋巴组织坏死。 第三周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形成溃疡。 第四周溃疡逐渐愈合,无疤痕形成。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 巨噬细胞胞质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 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 ,是本病的特征性
第四页,共七十六页。
2003年临沂的副伤寒流行
2003年5月,正值全国防非典关键时刻,我校发现 了副伤寒的流行。
数十名学生发病。
细菌培养副伤寒菌阳性。 用头孢抗生素类和奎诺酮类药物治疗有效。
接种三联菌苗和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此病 有效。
第五页,共七十六页。
一、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Salmonella〕中 的D 族,革兰阴性杆菌,无荚膜、芽胞,有 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胆汁培 养基上生长良好。伤寒杆菌在水中能存活 2~3周,在粪中可生存1~2个月,在牛奶中 尚能繁殖。对光、热、枯燥及消毒剂抵抗力 较弱,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立即灭活。
第十八页,共七十六页。
伤寒玛丽的悲惨境遇
被称为“伤寒玛丽〞的玛丽·梅隆,这位爱尔兰厨娘和许多爱
尔兰人一样在15岁时移居到美国寻找幸福生活,她在纽约找到了
一份厨师的工作。这位因伤寒杆菌而知名的女士,生于1869年9
月23日,在当时医学非常不兴旺的20世纪初,玛丽·梅隆一直
“健健康康〞地生活。以后她作为传染源引起100余人发病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