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
我分析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本单元教材分为: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二)和解决问题。

(出示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也是学生
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学习。

在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通过2~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同时,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或稍复杂的有关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二、新知识点
1、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学会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
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
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出示重难点)[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
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五、编排特点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

3.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
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4.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解决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成了本单元解决
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5.遵循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安排解决问题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9课时进行教学
七、教材分析及处理意见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由具体情景“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
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觉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技能。

1、主题图的教学
主题图展示的活动情境是欢乐节日的前奏。

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准备着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此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信息:(1)第一小组做了56面旗,要挂8行;(2)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3)第三小组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这些信息很自然、很顺畅地诱发学生思考:(1)平均每行挂几面?(2)平均每组分几颗?(3)可以摆几行?在学生提出诸如上面这些问题后,引入例1的教学。

使学生体会,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或实物投影仪,将主题图放在大屏幕上,引
导学生开展如下活动:(1)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观察整幅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2)然后分三个小画面依次仔细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3)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

2.例1的教学。

例1的教学情境是主题图的继续。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主题图提供的第1组信息“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
几面?”引出除数是8的除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用口诀计算56÷8的方法。

(2)变换上题中的一个条件,将“挂成8行”换成“挂成7行”,引出除数是7的除法,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56÷7。

(3)主题图提供的第2组、第3组信息供教师选用。

目的是引出除数是7、9的除法,使学生通过自主计算除数是7、9的除法,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可先组织学生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运算,唤起学生对已
有知识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用口诀求商的经验,参与计算56÷8、56÷7、49÷7、27÷9,并说一说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用
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与之匹配的练习题有:
1、例1之后的“做一做”,通过三组有密切联系的算式,揭示乘除法之间的
关系,使学生加深理解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形成比较牢固的用句乘
法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

2、练习十一的第1、2题,这两题都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不同的是,第1题中的除数是7、8或9,而第2题中的商是7、8或9。

练习时,可以采用人人参与和集体比赛同步的方式进行。

如,计算第1题时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大组完成左边9题,另一大组完成右边9题,比一比哪一大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然后交换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一次。

这样,每人都完成了
18道计算题,同时在竞争的氛围中提高练习的兴趣和信心。

计算第2题前,教师应向学生说明题意:小兔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

因此,学生必须帮助小兔算出每组算式的商,判定它是否与小兔身上的号码一致。

练习时,可将学生每3人分成一组,每人说一组得数,其余两人当评判员;也可采用如第1题的方式完成。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认知
规律。

设计了3个例题: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的一般方法;例4是综合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要找准中间量,也就是先算什么,它是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

1、例2的教学
例2是通过3个小朋友分别用5根、10根、15根小棒摆出1架、2架、3架飞机的活动,找出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和分析方法,初步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它包括以下两点:(1)是两个数量在比较;(2)用其中一个量作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它就是它的几倍。

第二,通过操作活动和积极思考,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
关系。

第三,注意学生之间的思维水平的差异。

对于理解15是5的几倍的教学问题,一部分学生要借助摆好的飞机模型,看出15根是5根的3倍;另一部分学生则在直观的基础上,将求15根是5根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5里面有几个5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得出15÷5=3的算式。

这两部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同步是正常的。

教学时,一方面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地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会应用所学除法的含义来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理解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与例2匹配的练习题有:
1、例2之后的“做一做”通过摆学具,引导学生摆一摆、说一说,使学生
加深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2、练习十二的第4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深化练习。

第(1)题是封闭型的,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第(2)题是开放型的,它放手让学生通过涂两种颜色的圆片,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为使学生的涂色活动减少盲目性,增强思维含量,可设计表格(如下图)让学生先完成填表。

然后自由选
择表中的某一种方法涂色,并根据涂色情况提出问题。

提问量应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可以将能提出倍的问题的与不能提出倍的问题的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你能提什么问题1
2
3
4
5
6
7
8
3、练习十二的第7题,结合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应用统计图中直观的数
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指导练习时,先让每位学生看清条形统计图,明确每格表示2个单位,然后在统计表中填上每种活动参加的人数和第
三种活动参加的总人数,最后让学生解决题中给定的问题。

2、例3的教学
例3是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问题。

教材以校园文艺演出为题材,以两位小观众的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数的跳舞人数
给出问题的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教材留出很大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用已初步构建的解题思路分析、推理,获得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维模式”。

教学例3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

第二,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初步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如表述例3的思考过程是:“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用除法计算。


与例3匹配的练习题有:
1、例3之后的“做一做”,以3组学生分别进行跑步、踢球、练武术为素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该题目是例3解题思路的模仿应用,同时也是一道开放题,
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

2、第1、2、3题,是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分析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

第1、3题,题中给出多个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
不同的问题。

3、第5题,是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基本练习。

4、第6题,是为例4的教学做准备的练习。

指导练习时,首先仍强调让学
生自读题意,根据题中出示的问题独立分析解答。

5、第8题,第(1)题是基本题,第(2)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提高题。

指导练习时,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
3、例4的教学
例4主要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它是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图是由两幅连续的图组成,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就是第二幅图的条件。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两幅图,真正理解图意,获取数学信息。

教学例4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理解题意。

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请每一位学生先观察两幅图,然后在组里说图意。

91)说第一幅图中有几条船,每条船上有几个人。

(2)第二幅图中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在小组说题意的基础上
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通过以上活动,不但使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第二,采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尝试进行解答。

第三,注重解题思路的交流、学习。

当每位学生尝试解答后,应组织学生在
班上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

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可引导:能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吗?”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
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

第四,通过该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与例4匹配的练习题有:
1、练习十三第1、2题是例4的巩固练习。

指导练习时,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解答。

2、第3题,是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

学生练习时,可直接在书上填结果,保证人人参与,做到计算正确、熟练。

(三)整理与复习(第63~66页)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通过两道习题概括本单元的内容。

两道习题分别对应着两部分的知识:一部分是用乘法口诀求商,另一部分应用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问题以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这两部分知识并非孤立成块,而是密切相联,其中用乘法口诀求商是解决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它不但影响着问题解决的终极结果,而且左右了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和良好数感的建立。

我对本单元的分析肯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