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
基本功能(共52题)
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对钠离子通透的门控状态是
解析:略
答案:( D )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
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
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
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
2.影响细胞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
解析:略
答案:( ABD )
A.K+的平衡电位
B.膜两侧K+的浓度差
C.Na+平衡电位
D.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
3.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上皮刷状缘时是
解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刷状缘进入上皮细胞采用的方式是继发性主动转运(D对)。

单纯扩散(A错)主要介导脂溶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的物质转运,如O2、CO₂、N₂、NH₃、类固醇激素、乙醇、尿素、甘油、水等。

易化扩散(B错)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经通道易化扩散主要以离子通道的形式(如Na ⁺通道、K⁺通道等)进行物质转运,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此种方式;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等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进行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C错)通常以离子泵的形式(如Na⁺泵、Ca²⁺泵、H⁺泵等)转运各种带电离子,但其通过膜蛋白转运且为消耗能量的逆浓度运输。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4.下列关于骨骼肌收缩耦联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骨骼肌收缩耦联的过程(P48)为:①横管(T管)(A错)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激活肌膜(横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B对);②T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被激活后,L型钙通道的电压敏感肽段发生构象改变,产生“拔塞”样作用,使与T管膜对应的终池(即连接肌质网,JSR)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高浓度Ca²⁺顺浓度差释放到肌质中(C错);③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促使Ca²⁺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肌钙蛋白C)结合(D错),触发肌肉收缩。

答案:( B )
A.纵管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
B. 肌膜和横管膜L 型钙通道激活
C.终池内Ca2+ 逆浓度差进入胞质
D.Ca2+ 与肌动蛋白钙结合亚基结合
5.在引起和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是
解析: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作用的膜蛋白为钠泵,钠泵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中普遍存在的离子泵(C对)。

答案:( C )
A.通道
B.载体
C.离子泵
D.膜受体
6.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Na+平衡电位为+60mV,Na+的电化学驱动力则为
解析:钠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静息电位-钠离子的平衡电位=-70mV-(+60mV)= -130mV(A对)。

答案:( A )
A.-130mV
B.-10mV
C.+10mV
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前负荷,则骨骼肌收缩力学的改变是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前负荷即增加骨骼肌收缩前的初长度,骨骼肌收缩前的初长度增加,活化的横桥数量增多,骨骼肌收缩的主动张力增加(C对)。

答案:( C )
A.收缩速度加快
B.缩短长度增加
C.主动张力增大
D.缩短起始时间提前
8.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的后负荷,则骨骼肌收缩力学的改变是
解析:后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

骨骼肌后负荷增加时,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增加,为了克服阻力,骨骼肌收缩的主动张力增加(C对)。

后负荷增加,肌肉缩短起始时间推迟(D错),肌肉缩短长度减小(B错),肌肉收缩速度减慢(A错)。

答案:( C )
A.收缩速度加快
B.缩短长度增加
C.主动张力增大
D.缩短起始时间提前
9.下列物质跨膜转运中,属于出胞方式的有
解析: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肥大细胞脱颗粒(A对)、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B对)、神经末梢释放递质(D对)均属于出胞过程。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氢离子由质子泵介导,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C错)。

答案:( ABD )
A.肥大细胞脱颗粒
B.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
C.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
D.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10.当细胞膜去极化和复极化时,相关离子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解析:经通道易化扩散是带电离子在通道蛋白的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细胞去极化时的Na⁺内流(钠通道介导)和细胞膜复极化时K+外流(钾通道介导)均属于经通道易化扩散(D对)。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例如钠钾泵、钙泵、质子泵等(B错)。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例如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的吸收和在近端小管上皮的重吸收、Na⁺-Ca2换、Na⁺-H⁺交换等(C错)。

经载体易化扩散是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被动跨膜转运,如葡萄糖在一般细胞(除小肠黏膜上皮和肾近端小管上皮外)的跨膜转运(A错)。

答案:( D )
A.经载体易化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继发性主动转运
D.经通道易化扩散
11.下列情况下,明显延长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是
解析:从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完毕的这段时间,称为动作电位时程(APD)。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过程中,复极化的时间长于去极化的时间,因此影响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主要因素是复极化时间,而神经细胞复极化主要由K⁺外流引起,故部分阻断K⁺通道,可明显延长神经细胞复极化时间,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D对)。

神经细胞去极化主要由Na+内流引起,钠通道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动作电位产生的幅度,部分阻断钠通道后,可明显使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但是动作电位时程受到的影响不大(A错)。

阈电位指刚好能触发膜去极化与Na⁺电导之间形成正反馈的膜电位水平,升高细胞膜阈电位与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有关,与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无关(B错)。

细胞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减小刺激强度时,要么动作电位不发生(无),要么动作电位发生以后幅度和时程与减小刺激强度前保持一致(全)(C错)。

答案:( D )
A.部分阻断钠通道
B.升高细胞膜阈电位
C.减小刺激的强度
D.部分阻断钾通道
12.具有ATP 酶活性,属于分子马达的肌丝成分是
解析:横纹肌的收缩机制一般用肌丝滑行理论来解释,即肌肉的缩短和伸长系粗肌丝与细肌丝在肌节内相互滑行所致,而粗细肌丝本身长度不改变。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肌凝蛋白)组成,肌球蛋白头部向外伸出的部位称为横桥,横桥具有ATP酶活性,并能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分解ATP时产生能量,能拉动肌动蛋白运动,因此粗肌丝的肌球蛋白为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指细胞内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物质运输或细胞运动的蛋白质分子)(A对)。

答案:( A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13.具有结合位点,能与横桥结合而引发肌丝滑行的肌丝成分是
解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蛋白质组成。

肌动蛋白分子上有能与粗肌丝横桥结合的位点(B对),但是在肌肉舒张状态时,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被原肌球蛋白所掩盖,当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时,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使肌钙蛋白构象改变,促使与肌钙蛋白结合的原肌球蛋白发生移动,暴露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导致肌肉收缩。

答案:( B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14.下列物质中,可作用于酶联型受体而实现信号转导的配体有
解析:细胞的信号转导是指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①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是一类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的膜蛋白,以离子通道型受体而实现信号转导的配体包括乙酰胆碱、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②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是指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G蛋白,然后引发一系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应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一类受体。

激活这类受体的配体包括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错)、5-羟色胺、乙酰胆碱、氨基酸类递质以及几乎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类递质和(或)激素(钠尿肽家族除外),还有光子、嗅质和味质等;③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是指其自身就具有酶的活性或能与酶结合的膜受体,这类受体的主要类型有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鸟氨酸环化酶受体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

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配体主要包括各种生长因子,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A对)等。

激活鸟氨酸环化酶受体的主要是心房钠尿肽(B对)、脑钠尿肽和一氧化氮;④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招募型受体分子的胞内域没有任何酶的活性,故不能进行生物信号的放大,但招募型受体的胞外域一旦与配体结合,其胞内域即可在胞质侧招募激酶或转接蛋白,激活下游不涉及经典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通路。

招募型受体的主要配体是细胞因子等,受体涉及细胞因子受体、整联蛋白受体、Toll及Toll-like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细胞受体等众多种类;⑤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核受体为胞内受体(包括核受体本身和胞质受体两种类型),其实质上是激素调控特定蛋白质转录的一大类转录调节因子。

核受体的主要配体包括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生素D₃、甲状腺激素(C错)和维甲酸等。

答案:( AD )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心房钠尿肽
15.葡萄糖在肾小管管腔面被重吸收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解析:①肾小管小管液中的葡萄糖是通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顶端膜中的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以继发性主动转动的方式被重吸收的(B)。

②由于葡萄糖跨膜转运的动力并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钠泵活动建立的Na+的跨膜浓度梯度,因此不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而是继发性主动转运,故不答A。

入胞是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而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故不答C。

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载体)完成的,因此不是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故不答D。

答案:( B )
A.经通道易化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继发性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16.下列情况下,能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的是
解析:①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30倍,膜外Na+浓度为膜内10倍。

当神经冲动传来,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Na+快速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上升支,其动作电位幅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Na+平衡电位(ENa),而静息电位主要由K+平衡电位决定,因此动作电位幅度主要与Na+平衡电位有关。

根据Nernst公式:Na+的平衡电位ENa=60lg([Na+]0/[Na+]i)。

式中,[Na+]0和[Na+]i分别是细胞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

由此可知,Na+的平衡电位与[Na+]。

正相关,与[Na+],负相关。

因此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Na+]0),其Na+平衡ENa将增大,去极化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将增大,答案为C。

②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属于刺激量的参数。

根据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只要刺激强度达到阈值,都可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因此延长刺激持续时间、增大刺激强度均不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故不答AD。

③降低细胞膜阈电位,则细胞更易兴奋,但动作电位幅度不变,故不答B。

答案:( C )
A.增大刺激强度
B.延长刺激持续时间
C.降低细胞膜阈电位
D.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
17.在心肌兴奋-收缩耦联中,由肌质网释放的Ca2+占胞质Ca2+增量的百分比是
解析:略
答案:( C )
A.30%~40%
B.50%~60%
C.80%~90%
D.1
18.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由肌质网释放的Ca2+占胞质Ca2+增量的百分比是
解析:在横纹肌,由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转变为肌细胞的收缩需经历如下步骤:①T管膜的动作电位传导;②终池(JSR)内Ca2+的释放:在骨骼肌,肌膜的去极化可引起JSR 膜中的钙通道歼放、JSR内的Ca2+顺浓度差释放到胞质中;在心肌,肌膜的去极化可引起L型钙通道激活而出现少量Ca2+内流,进入胞质的Ca2+与JSR膜中的钙结合位点结合,再引起JSR膜中的钙通道开放,即钙触发钙释放(CICR),结果使胞质内的Ca2+浓度迅速升高百倍以上;③胞质内的Ca2+浓度升高触发肌肉收缩;④JSR回收Ca2+。

在骨骼肌的一次收缩中,肌膜和T管膜中L型钙通道的激活几乎不引起Ca2+内流,胞质内增加的Ca2+几乎100%由JSR释放。

而在心肌,由JSR释放的Ca2+仅占80% ~90%/,另有10%-20%的Ca2+则由细胞外经L型钙通道内流而来。

当骨骼肌舒张时,胞质内增加的Ca2+几乎全部经LSR膜中的钙泵活动被回收;而心肌胞质中的Ca2+大部分经LSR膜中的钙泵活动被回收,尚有lO%~20%Ca2+则由肌膜中的Na+-Ca2+交换体和钙泵排除体外。

答案:( D )
A.30%~40%
B.50%~60%
C.80%~90%
D.1
19.既可作用于C蛋白耦联受体又可作用于通道型受体的配体有
解析:①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可激活骨骼肌终板膜中的ACh受体阳性离子通道,引起Na+内流,导致膜电位改变,最终引起肌细胞兴奋。

神经元膜上的γ-氨基丁酸受体是CI-通道,在被神经递质激活后可使通道开放,引起CI-内流,对突觚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

②G蛋白耦联受体分布广泛,能激活这类受体的配体包括乙酰胆碱、γ-氨基J-酸、儿茶盼胺、5-羟色胺、几乎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类递质、激素(钠尿肽除外)等。

可见,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既可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又可作用于通道型受体,答案为BC。

③心房钠尿肽主要通过cGMP-PKG途径进行信号转导,既不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又不作用于通道型受体。

肾上腺素主要通过cAMP-PKA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可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但不作用于通道型受体,故不答AD。

答案:( AB )
A.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γ-氨基丁酸
D.心房钠尿肽
20.葡萄糖从肠道进入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解析:①葡萄糖从肠道进入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伴随N+重吸收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图)。

它是由N+-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的藕联活动完成的:上皮细胞胞基底侧膜上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低N+,并在顶端膜的内,外形成N+的浓度差。

顶端膜上的N+-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利用膜两侧N+浓度梯度的化学驱动力,将肠腔中的N+和葡萄糖分子一起转运至上皮细胞内。

在这一转运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转运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②人胞为大分子物质跨膜转运方式,而葡萄橱为小分子物质,故不答。

单纯扩散多为脂溶性气体分子的跨膜转运方式,故不答。

红细胞和普通细胞摄取葡萄糖是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答案:( D )
A.入胞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21.神经冲动到达肌接头前膜时,引起开放通道的是
解析:骨骼肌的神经-肌接头由接头前膜一接头间隙一接头后膜(终板膜)组成。

终板膜上有h受体,即N2型h受体阳离子通道。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2+通透性增加→2+通道开放,2+内流→-h囊泡破裂释放→h进入接头间隙→终板膜上的h受体阳离子通道被h 激活--终板膜对N2+通透性增高→N+ 内流--产生终板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膜动作电位,可见神经冲动到到达肌接头前膜时,引起开放2+ 通道开放()。

答案:( B )
A. Na+通道
B. Ca2+通道
C. K+通道
D.CI-通道
22.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①阈值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因此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只能引起去极化,而不会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②根据动作电位“全或尤”特性,可兴奋细胞接受阈(上)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大③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的,而不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以电紧张传播是局部电位的特点。

④根据动作电位不衰减传导的特性,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处产生后,可沿细胞膜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

答案:( D )
A.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传导距离较长时,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23.人体的NH3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解析:ABCD均是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NH3脂溶性高且分子量小,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膜对其通透性高,因此能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进行单纯扩散,完成其跨膜转运,不需要膜蛋白的帮助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运。

答案:( A )
B. 易化扩散
C. 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24.微终板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解析:骨骼肌的神经-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组成。

接头前的神经轴突末梢中有许多囊泡,每个囊泡内约含有l万个乙酰胆碱(ACh)分子。

在接头后的终板膜上有N2型ACh受体。

①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囊泡内ACh大致释放(至少250个突触囊泡)。

经接头间隙扩散至终板膜,引起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

②在静息状态下,无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仍然有个别囊泡自发释放ACh到达终板膜上,并与膜上受体结合,使少量Na+和K+通道开放,使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电位。

答案:( C )
A. 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 肌接头后膜上单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 单囊泡递质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 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25.与粗肌丝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小节缩短的蛋白质是
解析:根据肌丝滑行理论,横纹肌的缩短和伸长是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相互滑动发生的。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上有牵引肌丝滑动的横桥: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构成。

当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胞质中Ca2+浓度升高时,Ca2+与细肌丝上的钙受体(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球蛋白分子发生改变,将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肌动蛋白暴露出来,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使肌丝滑动、肌肉收缩。

答案:( B )
A. 肌球蛋白
B. 肌动蛋白
C. 原肌球蛋白
D. 肌钙蛋白
26.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
解析: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称为扩散通量(flux),是指某物质在每秒钟内通过每cm2平面的摩尔数,扩散通量与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还取决于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②由于细胞膜是处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只有脂溶性物质,才有可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侧扩散,因此物质的扩散通量还取决于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③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

请参阅2版生理学Pl6。

A. 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梯度
B. 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
C. 该离子的化学性质
D. 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27.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实现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是
解析:①骨骼肌的神经一肌接头由接头前膜一接头间隙一接头后膜(终板膜)组成。

终板膜上有ACh受体,即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ACh囊泡破裂释放→ACh进入接头间隙→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阳离子通道被ACh激活→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产生终板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时→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可见,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实现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是离子通道受体途径。

②受体G蛋白-AC途径和受体-G 蛋白-PLC途径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属于酶链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答案:( C )
A. 受体-G蛋白-AC途径
B.受体-G蛋白-PLC途径
C.离子通道受体途径
D.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
28.与Nernst公式计算所得相比,实际测得的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
解析:略
答案:( D )
A. 恰等于K+平衡电位
B.恰等于Na+平衡电位
C.多近于Na+平衡电位
D.接近于K+平衡电位
29.需要依靠细胞内cAMP来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膜受体是
解析:根据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为三类,即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B)、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口C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涉及的信号蛋白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本身、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等,其中,cAMP为其传导途径中的第二信使。

酪氨酸激酶受体(C)和鸟苷酸环化酶受体(D)都属于酶联型受体介导信号转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
A.G蛋白耦联受体
B.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30.外加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是
解析:①兴奋是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阈值是指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阈下刺激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只有刺激足够强,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

②刺激要能使细胞发生兴奋,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即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③局部电位即使发生总和,只要没有达到阈电位水平,仍然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 C )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
B.刺激达到一定的持续时间
C.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D.局部兴奋必须发生总和
3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小的离子是
解析: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是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产生的离子基础。

某离子的跨膜扩散主要受膜两侧电位差和该该离子浓度差两种力量的驱使,因此,离子在膜两侧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是由该离子在膜两侧溶液中的浓度和膜电位共同决定的。

即电化学驱动力应为膜电位(Em)与该离子的平衡电位(Eχ)之差的绝对值。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不能按7版生理学P23所说的–70mV计算而得出相反结论,因为–70mV为枪乌鲗的,哺乳动物的为–90mV至–100mV),Na+、K+、Ca2+、CL—的平衡电位分别为+56mV、-102mV、+125mV和-76mV,则电化学驱动力分别为146mV、12mV、152. 5mV和14mV(Ca2+为二价离子,按Nernst公式,应为–90–125/2 =–152. 5),因此Ca2+的电化学驱动力最大,K+的电化学驱动力最小。

答案:( B )
A.Na+
B.K+
C.Ca2+
D.CI-
32.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大的离子是
解析: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是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产生的离子基础。

某离子的跨膜扩散主要受膜两侧电位差和该该离子浓度差两种力量的驱使,因此,离子在膜两侧受到的电化学驱动力是由该离子在膜两侧溶液中的浓度和膜电位共同决定的。

即电化学驱动力应为膜电位(Em)与该离子的平衡电位(Eχ)之差的绝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