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讲义(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

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

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

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淡化情节
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

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

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

这类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

这类小说也不存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虚化人物
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的本真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
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中。

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4.突出情调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二、认真读好“这一个”文本
考场上散文化小说阅读,首先存在一个文体确认问题。

一般而言,命题者会在题干中或以其他方式告诉你它是一篇小说,而到底是不是散文化小说,则要靠你自己判断。

可以根据作者去断定,如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有郁达夫、废名、沈从文、师陀、萧红、汪曾祺等,以及当代作家贾平凹、钟阿城、何立伟等。

但主要还是应依据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去判断。

阅读时,既要关照散文化小说的“散文”与“小说”特质,又要认认真真地读好“这一个”文本,因为小说命题总体上虽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

所以,确认文体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还是读懂“这一个”文本。

既要整体把握,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等;又要精读细读,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等。

三、精准答题
散文化小说从命题上与其他小说无异,但鉴于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命题的重点多放在人物形象和主旨意蕴两个方面。

因此,要特别关注这两方面的问题。

人物形象题既注意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作整体分析或概括;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某处描写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情感、心理活动的分析),更突出局部。

既注意直接与间接,更突出间接(即借助其他非人物分析概括题,如情节作用题、物象题、艺术赏析题等来考查人物形象)。

这类题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的人物形象题的思路去答。

因为命题较灵活,所以应特别注意审准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主旨意蕴题是散文化小说阅读题中最难的。

因为它要突出情调,而情调感情之类是最难把握的,说不清,道不明,又无明确语句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此,我们既要紧紧扣住人物性格、命运来认识,又要注意感受作者在小说中氛围的渲染,如小说中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人间百态,以及景物描写,要把人物放在这种自然、历史的氛围中去观照,去思考。

另外,有部分探究题是针对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特征设题的,如2012年江苏卷小说阅读《邮差先生》的探究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对此,必须结合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探究。

四、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熟藕
汪曾祺
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

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

酱菜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包在荷叶里。

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是很咸,白嘴就可以吃。

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家了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

隔壁是杨家香店。

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家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

这家卖的东西真杂。

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

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

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

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

”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什么别的事。

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走到门口闲着。

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里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

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上了浆的纱条,叫作“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

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

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

刘小红从小爱吃零嘴,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

她最爱吃的是熟藕。

正对刘家绒线店的是一个土地祠。

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

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

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个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

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

他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

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

小红十一岁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

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

她吃不下东西。

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她送来,她都不吃,摇头。

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尖了,妈妈非常心疼。

一天,她忽然叫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


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面?”
小红摇头。

“冲一碗焦屑?”
小红摇头。

“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
小红摇头。

“那你想吃什么?”
“熟藕。


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
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

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
小红吃了热藕,躺下来,睡着了。

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十了,出嫁了。

婆家姓翟,也是开绒线店的。

翟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

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翟家生意很好。

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
桌,对小红也很好。

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

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
小红红着脸说:“有了。


“一定是个白胖小子!”
“托您的福。


王老死了。

早上来买熟藕的看看,一锅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

推开门看看,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

小红正在坐月子,来不了。

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请”了三股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

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

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

(选自《长江文艺》,有删改)
1.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各家店铺,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小说中的人物提供生活背景,渲染淳朴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社会环境。

②营造了一种平实温和的氛围,为揭示小说对淳朴敦厚民风的深情怀念和呼唤的主题做铺垫。

③以调侃的笔调写周家南货店的老板,与王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王老的形象。

2.小说结尾说“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请结合作品分析“香味”有哪些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熟藕的香味;②美好甜蜜的生活;③人与人之间美好真挚的情感;④勤劳善良的品质;⑤淳朴的民风。

3.汪曾祺的小说颇有其师沈从文的遗风,具有一种散文化的风格。

请结合文本,分别从语言、情节、人物三个方面分析这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言淡雅、朴素、自然、洁净,却又韵味十足。

②情节结构从容舒缓、散漫随便,没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小说先以刘小红起头,却不接下去写刘小红,而是宕开一笔,写街上的各家店铺,然后才写刘小红家的绒线店,最后才写到卖熟藕的王老。

③在塑造人物方面,人物着色浅淡,绝少铅华,不作故意的褒贬和抑扬。

如作者以调侃的口气写到“白水窦章”,说他是有点不近人情的守财奴,但也绝非大奸大恶之人。

备讲题目
4.小说的主人公是王老,但刻画刘小红的文字偏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说叙写小红得了伤寒,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她送来,小红
最终因吃了熟藕得以好转,间接表现了王老的热心善良。

②作者描写小红帮王老拆洗衣服的细节,表现了小红对王老有亲人般的关爱。

③作者记述王老与婚后小红的一段对话,从正面表现了王老对小红有着父亲般的关爱。

④作者明写小红,暗写王老,使小说更有情趣。

⑤小说用更多笔墨描写小红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淳朴民风以及人情之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

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

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

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

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

很久,没有人答应。

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

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

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
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

谁不想富贵呀。

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

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

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

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

他的名字不惹人。

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

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

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

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

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

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

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

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

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

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

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答案 B
解析原文“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的大名,并非“榆木”“木叉”等名字不正经。

6.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俗(从众)心理。

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的从俗(从众)心理。

②狭隘自私心理。

冯三大名冯得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
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

③封闭的心理。

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

④冷漠的心理。

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

7.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淡化情节。

小说只有冯七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

②虚化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

③营造意境。

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④抒情性味浓。

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者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