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摘要: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性,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县级财政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尤其近年来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的肆虐,县级财政更是承受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针对县级财政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困对策,更好的激发县级政府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县级财政困境对策
作为为基层百姓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其财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配置等民生服务,影响到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虽然作为国家最下层的政府服务部门,但是其发展水平对国家意义重大,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一、我国县级财政概况
1、县级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县级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为税收的缴纳,近年来,县级政府的收入均有下滑趋势,东北三省的下滑趋势尤其显著,甚至曾呈现断崖式下跌。
面对整体财政收入水平的下降,县级人均财政收入也呈下降趋势。
从支付方面进行分析,能明确县级财政的支出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是上升速率较缓,没有受到财政收入降低的影响,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
由于收入的降低,县级政府的民生保障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甚至曾经出现个别县级公务员工资被拖欠的情况。
近几年面对连续不段的疫情,社区的经费支出呈陡坡上升趋势,为保障稳定的运行、工作的持续开展,社区会垫付大量经费,形成很大的隐形支出,这也直接影响到县级政府的财政情况。
2、县级财政转移支付总体情况
为了省内经济的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协调,省级政府一般会出台县级政府转移支付的相关政策,政策中会明确不同层级的县级政府需转移定额比例的资金用
于补助困难群众,并需逐年增加定额比例的资金用于稳固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变。
从我国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方面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县级政府的财政转移金额是呈增长趋势的,甚至有的县级政府转移支付金额超出财政预算。
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的确能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并且能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县级财政的困境
1、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明确
我国首次财政改革,重点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收入,却未曾对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所以省级以下的政府行使事权与财权全靠省级政府的统筹规划。
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其所管辖区域的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以及经济事业发展所必需的支出,而其上属政府会因其自身发展需求将其财政收入归纳入省、市级财政收入中,当县级政府按规定申请转移支付或税收返还时,省、市级政府却常常出现支付不及时、资金不到位的情况。
2、县级财政收入严重不足
县级政府作为民生保障的基础部门,得不到有效的财政保障,必定会对民生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根据分税制改革将很多小税种的税收直接归纳于地方政府所有,但小税种的税基基数小,征收金额并不大,无法满足县级政府资金自给的状况。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都不能实现财政的自给,一般会处于省级政府财政自给的能力及稳定性高于县级的状况。
并且省级政府的财政依存度会比县级政府的财政依存度高,所以目前县级政府从地方经济中获取的财政收入仍然不足。
3、县级政府债务风险加剧
我国有很多县级政府为了保障刚性支出的稳定性,一般会采用举债的方式来维持资金的有效周转,导致债务增速水平明显提高,并且很多债务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不受监管,这也是很多县级政府采用这一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导致县级财政困境的因素
1、法律准则不明确
我国县级政府财政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便是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明确,而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法律准则不明确。
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与职责均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行使的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只是原则上的,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准则加以解释。
很多中央出台的指导文件中也只是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并没有明确指出各级政府的具体工作事项,所以各级政府只能接受上级政府的规划指导。
当执行联合项目时,会因各联署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项目难以有序、高效的开展。
2、县级财政收入不稳定
为保障省级政府税金的有效吸取,县级政府会将主要产业划分为省级政府税收税种,并且省级政府还会与县级政府共享部分税种收入。
而县级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较缓慢,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以农业为主,本身纳税源头便比较匮乏,还需将可能仅存的金融行业划分给省级政府,便加剧了县级财政收入不稳定的状况。
县级政府面对税收的不足,会寻找非税收的渠道,以维持财政资金的有效周转,非税收的收入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有效解决县级政府的资金困难,但是长时间必定会引发县级财政的风险。
四、解决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
1、明确划分县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
财政的支出责任是由事权决定的,所以解决县级财政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县级政府的事权。
事权的划分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公共设施及服务为基础。
应该避免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要保障低成本运行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县级政府的事权应该采用法律手段加以支撑运行。
同时应该对事权进行合理划分,对经济条件要求较高的事务应该划分至上一级政府。
2、改善县级政府的收入情况
县级政府拥有明确事权的同时也应该拥有充足的资金收入。
县级政府主要的产业一般为农业,应该凭借农业发展的优势,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招商
引资、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产业的发展,培养主体税种,增加税收的来源,扩充县级政府的收入。
其次,也应该对县级政府的税种进行合理划分,保留县级政府应该拥有的税种,适当调节税收分享比例,保证县级政府财力充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财政运行效果,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强县级财政债务的管控
地方举债现象普遍存在,为规避县级财政债务的风险,应加强债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应该强化财政纪律约束,制定科学、合理的债务标准,当债务触及警戒标准时,应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并且应该加强对县级政府的监督、管控,约束县级政府对举债的行为,降低对举债的依赖程度,应该以税收及财政转移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
四、总结
本文对县级财政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县级财政收支及财政转移支出两部分,通过财政的运行情况,对县级财政的困境进行总结,并对产生困境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为财政收入不稳定,没有明确的事权与财权。
为有效解决县级财政的困境,本文从明确县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为出发点,建议有明确的法律对县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加以支撑;并且县级政府应通过多途径增加财政资金的收入,降低举债行为,同时应通过奖惩制度对县级政府的举债行为进行监管。
[1]郭矜.东北三省县级财政困境及破解对策.党政干部学刊[J]. 2021,(03).
[2]杨志勇.中国财税改革战略思路选择研究.财贸经[J].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