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练习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威廉·配第是(B)的代表人物。

A 记述学派
B 政治算术学派
C 社会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
2.在1749年出版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称是(B)。

A约翰·格朗特 B 阿亨瓦尔 C 海门尔·康令 D 克尼斯
3.调查某一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是(B)。

A这个企业 B 这个企业的所有职工 C 每个职工 D 所有职工的健康状况
4.数量指标表现为(A)。

A相对数 B 平均数 C 绝对数 D 变异数
5.名义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A分类 B 比较大小C加减运算 D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A 比较是否相等
B 比较大小
C 进行加减运算
D 进行乘除运算
7.两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A 2个变量
B 2个标志
C 2个指标D2个标志值
8.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确定(A)。

A 与研究目的有关
B 与研究目的无关
C 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
D 与研究方法有关
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统计方法属于(A)。

A 推断统计学
B 描述统计学
C 数学
D 逻辑学
10.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

A 每一个人
B 每一个家庭
C 每一个地区
D 全国总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BCD)。

A 统计设计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科学
E 统计图表
2.下面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是(BCD)。

A数据收集 B 抽样调查 C 相关分析 D 假设检验 E 指数
3.下面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D)。

A合格率 B 价格 C 产量 D 出勤率 E 星球个数
4下列变量中属于比率级数据的有(DE)。

A 温度
B 海拔高度
C 考试分数
D 日产量
E 大桥长度
5.以下关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CD)。

A 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
B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
C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
D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E 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干
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CD)。

A 增加值
B 经济类型
C 失业人数
D 在校学生人数
E 机构部门
7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DE)。

A 文化程度
B 平均收教育年限
C 失业人数
D 经济类型
E 机构部门
8.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BE)。

A 增加值
B 销售额
C 失业人数
D 年末企业个数
E 建筑面积
9.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CE)。

A 设备台数
B 水稻产量
C 学生人数
D 煤炭保有储量
E 牲畜存栏头数
10.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CD)。

A 投资系数
B 销售额
C 劳动生产力
D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E 增加值
三.判断题
1.威廉·配第被欧美统计学界誉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错误
理由是:威廉·配是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

被誉为“近代统计学之父”的是凯特乐。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正确3.统计研究要在密切联系现象“量”的基础上来研究它的“质”,并通过“质”反映现象的“量”。

错误
理由是:统计定量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定性认识的基础上,统计研究要在密切联系现象“质”的基础上来研究它的“量”,并通过“量”反映现象的“质”。

4.统计研究的结论是在对现象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不仅对总体有效,对个体事物也一定有效。

错误
理由是: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各单位存在差异,统计研究的结论针对的是绝大部分,但不能避免偶然性,所以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总体有效,但对每个个体事物却不一定有效。

5.某一单位一旦确定为总体单位,就不再可能成为总体。

错误
理由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确定,要视研究目的和研究范围而定,同一单位在不同的研究范围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下,时而为总体,时而为总体单位。

6.总体单位的标志中至少要有一个不变标志,因为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的基础。

正确
7.序次级数据是品质变量的一种答案,是数据的最低级,即用不同值以区分变量的分类类型,没及序次关系。

错误理由是:数据的最低级是名义级数据。

名义级数据之间没有序次关系,不能比较次序和大小,而序次级数据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和次序。

8.比率级数据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正确
9.间距级数据本身不可以为零,零无意义。

错误理由是:间距级数据本身可以为零,零是有意义的,但间距级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比率级数据本身不能为零,零无意义。

10.间距级数据之间只能进行加,减法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正确
四.简答题
1.从不同角度理解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①古代:统计仅仅有数字总计的意思;
②现代意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概念,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原始的调查资料以及经过加工整理分析而成的系统的数据资料及图表;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学科。

关系: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
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统计资料的质量。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统计工作一方面受统计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对统计理论进行检验,从而促进统计理论的发展。

2.统计学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时期?代表学派和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时期: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

㈠古典时期:
1、“政治算术学派”——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
2、“国势学派”——门尔·康令
㈡近代时期:
1、“数理统计学派”——阿道夫·凯特勒
2、“社会统计学派”——克尼斯,恩格尔,梅尔
㈢现代时期:
葛尔登,皮尔逊,鲍莱,费歇尔。

3.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答: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单位。

当研究某市工业企业问题时,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是总体,该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单位。

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体现着全体与个体,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同一单位在不同的研究范围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下,时而为总体,时而为总体单位。

4.举例说明什么是品质变量和数值变量,以及它们形成的数据等级。

答:品质变量: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其形成的数据等级是:名义级数据、序次级数据
数值变量:月工资、年龄、身高、体重、产值、利润、生产费用等;其形成的数据等级是:间距级数据、比率级数据。

5.举例说明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如何区分它们?
答: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指标。

如:职工人数、国民收入、利润额;
质量指标: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和一般水平的指标。

如:平均工资、销售利润率、发展速度。

不同空间下得数量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并且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呈同方向变化。

质量指标的数值是通过相除求商得到,不同空间下的质量指标的数值不能直接相加,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无直接对应关系。

第二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可分为(B)。

A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 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2.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D)。

A 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
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
C 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3.经常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 调查的组织形式
B 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 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 调查资料的来源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5.普查工作可以(D)。

A 经常运行
B 只能组织一次
C 普查进行
D 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6 填报单位是指(C)。

A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B 构成调查对象的具体单位
C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D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
7.调查期限是指(A)。

A 进行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B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 登记资料的时间
D 报送资料的时间
8.普查的标准时点是(A)。

A 调查人员进行登记时的统一时刻
B 普查登记工作所进行的时间
C 普查工作的期限
D 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
9.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国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D)。

A 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0.统计调查中的登记误差(C)。

A 只有在全面调查中才会发生
B 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会发生
C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D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不可能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ADE)。

A 准确
B 全面
C 规范
D 及时
E 完整
2.下列统计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专门调查的是(CDE)。

A 统计报表
B普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E 抽样调查
3.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

A 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 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ABD)。

A 关于全国冶金企业炼钢设备的情况调查
B 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调查
C 城镇家庭生活水平调查
D 学校教学设备普查
E 城市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
5.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0时,下列人口现象不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的是(CE)。

A 2012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
B 201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C 201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D 201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
E 201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
三、判断题
1、非全面调查的目的是为取得不完全的调查资料。

错误
理由是:非全面调查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中一部分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式;它也是为了取得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资料。

2、重点调查既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经常性调查。

正确
理由是:因为概念不冲突。

3、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因而无法推算得到总体的全面资料。

错误
理由是:抽样误差可以进行测算,它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普查和抽样调查同属于专门调查。

正确
理由是:专门调查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调查。

这种调查多属于一次性的,如重
点调查,类型调查,普查等都属于专门调查。

5、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个概念。

错误
理由是:调查单位可以是人、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

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数一定在全部单位数中占绝大比重。

错误
理由是: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在调查总体中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

这些单位虽然个数不多,但在所调查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绝大部分,能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

7、调查时间就是具体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

错误
理由是: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具体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是指调查期限。

8、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采用报告法收集资料的。

错误
理由是:采用报告法收集资料的是统计调查制度。

9、统计数据都是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的。

错误
理由是:取得统计数据的主要手段是统计调查,但并非是唯一的手段。

10、由于全面调查中只存在登记性误差,而非全面调查中除存在登记性误差外,还存在代表性误差,因而全面调查中的误差一定比非全面调查的误差小。

错误
理由是:因为当全面调查的总体单位特别多时,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也会随之增大。

四、简答题
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确定调查目的(即统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⑵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即明确向谁作调查,由谁来提供统计资料);
⑶拟定调查提纲(即按既定的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项目,向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具体
内容);
⑷制定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表是指在统计调查中用以对调查对象进行登记,收集原
始统计资料的表格);
⑸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⑹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要使调查工作井然有序,必须有组织和措施上的保证)。

2、三中非全面调查有何区别?
答:⑴对象不同:
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典型调查:从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
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总体中应用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

⑵显示结果真实度不同:
重点调查最能反映总体情况,典型调查次之,抽样调查最差。

3、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如何区别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答:⑴调查对象:就是所要研究的现象总体,即统计总体,它是由若干个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就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单位,在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是调查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即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或提供统计资料的单位。

⑵区别:调查单位可以是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

报告单位一般是子啊行政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

4、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了什么样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借鉴国际上的成功做法,我国已经确立了“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济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5、什么是统计调查误差?简述不同统计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⑴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结果所得的统计指标与调查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
⑵原因:
①登记性误差: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标准而造成的,如计量、录
入、计算等错误;
②代表性误差:用部分调查单位统计资料计算出得指标值(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
体指标值(总体参数)所产生的误差。

一组
组长:缪刚
组员:刘强刘春罗许艳永杨洋赵梦玉张爱丽杨春菊杨荣平吴娜
各成员分配任务如下:
第一章选择题:刘强、刘春罗
第一章判断题:许艳永、吴娜
第一章简单题:杨洋
第二章选择题:赵梦玉、张爱丽
第二章判断题:杨春菊
第二章简答题:杨荣平
整理:缪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