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考改革形势下的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探讨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高考改革形势下的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20T01:30:33.938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10期作者:丘碧霞
[导读] 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改革的实际发展,完善教师作业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广东省东源县 517500
摘要: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新高考改革的开始。高考新政出台的教育评价政策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从以前只看考点,到注重考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生物;作业设置;评价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经济、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考是我国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高考"一考定一生"的弊端,许多研究者正在研究如何改革高考,使其更加公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考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途径【1】。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改革的实际发展,完善教师作业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
一、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现状
通过对生物作业的设置和评价,一些学校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突出问题有分配时间不足、工作量大、生物作业形式单一、理论环节实践不足等等,由于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被忽视。
二、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原则
家庭作业和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要精心规划,准确定位,选择好的操作路径,在学生的思想配合下组织和保证作业质量。逐步提高"四个融合",即课堂与课后融合、知识与生活融合、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融合、教学与教育的融合。
(一)综合性原则
学科作业的设置和评价,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渗透培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的基础上,注入教师以及学生的个人活力,激发学生主动性,激活学生创造力,达到作业教学的教学目的,促进德育教学在作业的渗透教育。
(二)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教师要合理树立短期和长期目标,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进行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扩大学习范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规划学生作业学习时间和方向【2】。师生紧密交流,确保作业布置能够有效进行,得到有利反馈,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规划意识,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发展。这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为学生的全面、个人发展做出贡献。
(三)丰富性和适度性并存原则
在设置和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主体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制定改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要引导学生如何开心学习,围绕学生的多要素的选择,进行分类设计和布置,努力使作业有吸引力、层次化、丰富,在控制总量的同时,找好学生的"最新发展空间",发展学生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负担,作业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作业方向的正确性。
(四)科学全面评价原则
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综合评价,更加注重评价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科学的培养规律建立评价机制,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学生的特长。在家庭作业和学生之间增加多样性和匹配性,创建和改进反馈和评估中的作业设计和布置。
三、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的注意事项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由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共同努力,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学科作业改革的核心战略,优化作业设置、整改和考核。要坚持选择和设计作业作为整体备课活动的重要课题,使之制度化、过程化。在小组备课活动中,要分享家庭作业改革的经验,相互学习。
(二)加强针对性研究,依据实际,确定作业类型以及内容
研究表明,高中学生喜欢的课后作业类型有: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基于家庭作业查询的作业,可用于社会实践、调查工作、个性特征展示和特殊作业展示。
在目前高中生物学中常用的功能结构中,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整合部分,学生通过实例或复习课堂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对个人困难知识进行组织或梳理,实现对不足和所学知识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总结和善于将新能力集成到知识系统中的能力。本部分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并使用多种格式来保持学生的参与度【3】。
第二部分是拓展作业,教师应加强课堂覆盖,确定培训方法和技术,提高作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设计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关爱学生,为各类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以免损害学生的兴趣。
第三部分是探索合作作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从模仿转向研究,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探索知识和技能,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发现、积极学习、乐于实践创新。在设计本部分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学生水平的差异,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向。
(三)运用多种形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评价效果
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着好坏习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评价中应注重提高评价的效率。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师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可采用教师审批、自改互改、共同讨论一般作业等方式。当任务繁重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矫正作业的形式。一般来说,无论怎样的作业检查形式,目的都是要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展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育的效率【4】。对于作业检查结果,应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使评价根据教学能力进行,不仅要善于询问和倾听,保持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为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无论作业质量是高还是低,都必须基于学生本身进行评价与反馈。
结语
高考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改革的实际发展,完善教师作业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注重考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异地高考的“负外部性”及其治理路径[J].郭中凯.教学与管理.2017(10)
[2]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 : 高考改革不能操之过急[J].张璐晶.中国经济周刊 .2014(10)
[3]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单由行政主导决策[J].协商论坛 .2014(03)
[4]高考改革之于教育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读刘海峰教授的《高考改革论》[J].胡建华.教育研究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