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心理健康》人教版 3.4 珍视亲情 学会感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珍视亲情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孝敬;知道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了解怎样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

学会身体力行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调查,“爱的冲突”,“化解冲突小锦囊”,情境表演等活动,既让学生从内心感同身受父母对我们的爱并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

在具体问题的碰撞反思中了解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能在今后把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情感,养成为父母尽心的良好行为习惯,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怎样把在家庭生活中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慰籍父母落实在具体行动。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请全班每一位同学提一个同父母相处中感到困惑而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老师经挑选、修改,最终选定五个问题。

2.两个情境小品课前请同学编排好,老师适当指导。

3.寄出给父母的信,并在收到的回信中加以挑选,选择典型。

4.在全班教唱《妈妈的吻》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播放故事孔融让梨]
导入新课
老师: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听完了,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孔融能不能吃大梨?
(注意避免以前经常性的问法,如你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等。

稍有突破
传统的问法,学生相对就有较大的兴趣。

回答起来也不会泛泛而谈了)
学生(1):能。

因为大家让他先挑,理所当然可以挑个最大的。

学生(1):能。

因为他是家中年龄较小的,完全有理由挑个最好的。

学生回答:(略)……
老师:孔融作为家中年纪较小的,又是在大家允许他先挑的情况下,挑了个最小的,他
要把大的,好的梨让给爸爸、妈妈、弟弟们吃。

可见,他是一个孝敬父母落实在
具体细小的事情上的一个小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父母为我们
的付出。

那么作为子女,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父母呢?
学生(1):平时处处也能想着父母
学生(2):体贴父母,关爱父母
学生(3):……
老师:作为小辈,子女应该懂得孝敬父母,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孝敬我们的父母呢?
[多媒体显示]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板书)
[讲授新课]
老师: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多孝敬父母的感动故事。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非常感动的子女孝敬父母的故事。

现在就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寻找我们知道的孝感动天的故事“作交流。

[学生活动]抽三至五组同学用简要语言交流孝敬父母的故事,应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老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子女的孝敬之心,那么到底什么是孝敬呢?
[多媒体显示课题]什么是孝敬(板书)
老师:孝敬就是对长辈或父母的孝顺和尊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把孝敬之心化为孝
敬之行呢?下面,我们在课堂上先做一个小调查──“我对父母知多少。


你真的了解父母吗?
我爸爸妈妈的生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爸爸妈妈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妈妈喜欢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妈妈喜欢吃的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爸爸最擅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爸爸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完成课堂小调查当场交流]略
老师:通过刚才的课堂小调查,我发现有的同学对爸爸妈妈的生日,喜好,愿望非常了解,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不清记不得父母的生日,喜好。

这说明有些同学平时对父母关心、体察不够。

你们的父母平时对你们关怀备至,关爱有加,生怕你们哪里不舒服,哪里有闪失,生怕你们感冒着凉。

然而年幼不太懂事的你们,却厌烦父母的唠叨,罗嗦。

于是在大家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你们同父母的各种各样的“冲突”。

在课前,老师在全班范围内公开征集了五个“爱的冲突”。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班同学身上的小小矛盾。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每位同学提一个同父母相处中感到困惑而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经过老师的挑选、修改、合并类似的问题。

课前完成)
1.妈妈三番五次打电话到班主任那里了解我的学习成绩,每次考完试她都要问这问那。

2.周末我已经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功课,当我提出能否上网,遭到父母反对,他们叫我多做一些课外习题。

3.虽然我是走读生,但想着联系方面一些,我提出能否购买一部手机,妈妈以我会乱打电话为由拒绝。

4.每次同学打电话到家,妈妈总是先在电话中拷问对方同学:“你找她有什么事。

”我觉得很尴尬。

,认为妈妈有点过分。

5.妈妈一边帮我收拾房间,洗衣做饭,一边唠唠叨叨家务繁重,唠叨我不懂事。

[多媒体显示]“爱的冲突”
请同学们完成表格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课堂活动]如何化解“爱的冲突”──大家谈化解冲突小锦囊。

学生1:时常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闹对立
学生2:经常主动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学生3:有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父母不太放心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张。

学生4:提出购买物品的要求时,先要了解家庭的支付能力以及反复权衡购买物品的必要性。

学生5: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面对的压力。

学生6:……略
[教师归纳](多媒体显示双赢沟通四大法宝)
1.尊重父母:尊重的人格和情感,体贴孝敬,尊重父母教育和劳动,少用命令式口气,少
撒娇、任性,多用商量的语气。

例如:我能不能,这样可以吗?
2.理解父母: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苦心,及时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面对父母的老大派,要多想想父母对我的期待。

3.体谅父母: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凡事想着父母,协助父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慰籍父母:在父母遇到困难时,要尽作子女的力量,为父母分忧解难。

[课堂活动]就”爱的冲突”中“同学打电话到我家”请两组同学表演女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老师:同学们,从两组同学的表演中,我们体悟到一方面父母对我们爱护有加,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多理解父母、面对冲突,我们不是光发脾气,或冷战,应该找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法。

[课堂活动]亲情对对碰
在《养家的父母最辛苦》内容时,我布置学生利用课堂时间给父母写一封信,题为:“妈妈(爸爸)想对你说……”
学生们通过回忆表达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情。

更有孩子真诚地向父母忏悔了以往的不当言行,信写好后,我请同学自己写好地址并统一封好,一一寄给了家长。

并要求家长在收到孩子信后的二周之内尽快给孩子回信。

二周之后,学生们陆续收到了妈妈(爸爸)的回信。

经同学同意,我挑选了几封较好的来信,并选择一组信件在课堂反映。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一封信]
[多媒体展示该家长的回信]播放该家长在班内为同学读这封短信的录音(播放音乐《秋日私语》)
“孩子,你给我的信已经收到,妈妈看后非常高兴,我为有一个像你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高兴,自从你的父亲去世后,我对你的教育有点心急,有时方法也不对头,老是拿你的缺点去和别人家的孩子长处比,老是放大你的缺点而缩小你的优点,心情不好时,还把自己的怨气转嫁给你。

但今天妈妈收到你的信,心理非常安慰,感到你已经张大,不再是以前那个不讲道理的任性女了。

爸爸走后,妈妈最担心的是你,怕照顾不好你而有愧于爸爸,你怕妈妈闷,每天讲很多学校的笑话逗我开心,妈妈很感动,你说长大后买首饰送给妈妈你的孝心妈妈明白,但是在妈妈心里一直认为,你努力读书就是对妈妈的最大报答……”
(老师总结)感谢妈妈的来信,让全班同学为你送上一首歌曲《妈妈的吻》;听着父母的肺腑之言,我们仿佛在一起重温父母对我们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生育养育之恩,不倦教诲之恩,无私奉献之恩。

我们将深深记在心中,满怀一颗感恩的心,牢记父母给予的一切,用真情回报父母的辛劳和恩情。

[布置作业]快乐总动员
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准备__________方式
给父母一个惊喜,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

并在新年来临之际,向父母献上一份自制的礼物。

五、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对入选课堂“爱的冲突”给予评价,并给予表扬
2.对课堂上交流发言,老师及时表扬和鼓励。

3.对“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完成情况给予肯定,并计入考评。

4.对“父母的回信”的配合,在课堂上适当表达对家长工作配合的感谢。

六、教学设计说明
1.本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前一框内容是很透彻地分析了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所以本框的内容紧紧围绕怎样孝敬父母,特别指导同学如何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本教学设计请同学交流孝感动天的故事,为的是激发崇尚孝敬父母的情感,为懂得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提供情感支撑。

3.本教学设计创意了一对母女的信的感应,目的是让同学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父母的爱要大声说出。

并将孝敬之心化为孝敬之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