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组是:(03年高考题)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日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问此变,因求假暂归
近五年考查过的虚词
年份和题号 01年第13题 实词 以、于、乃、因
称之罪大,尽灭桓氏可也。若以先王之故, 而使有后,君之惠也。若臣,则不可以入 矣。(左传·哀公) 至于
可见,“若”可以是连词,并可以表 示假设、并列和他转等关系
可翻译为“象那”、“至于那”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字的小结:
“若”当实词时可以作动词 “象”,作为虚词主要有代词和连 词的功能。
2.何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疑问代词,作谓语, 可翻译为”为什么” 疑问代词,作宾语 并前置,可译为 “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大王来何操?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琵琶行》
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 为“什么”
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 疑问副词,动词 前, 可译为“为 徐公何能及君也? 什么”、“怎 么” 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副词,形容词 前,可翻译为 “多么”
(即副词表判断)两种情况; 而作代词时常常为第二人称代词.
练习
1、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2、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 8、悉使蠃兵负草填之, 骑乃得过
1、第二人称代词,你
2、副词,只有
等同于现
代汉语“于 是”,表前 后句的承 接或因果 关系。
于是,余有叹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相当一个介宾短 语,可解释为 “在……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不能容于远近
介词,表被动
总结
于 ,是介词,可以表原因、对象、
比较,还可以表示被动。
练习
1、贫者语于富者曰 2、乃设九宾礼于庭 3、燕王欲结于君 4、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5、君幸于赵王 6、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7、业精于勤、荒于嬉 8、苛政猛于虎也 9、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10、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 1、对 2、在 3、与 4、在……方面 5、被 6、向 7、因为 8、比 9、在,至 10、从
位于句末,语 气助词,表疑 问、反问、揣 测、感叹等语 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于从政乎何有? 位于句中,为 助词:做形容 词词尾或舒缓 语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以后矣(捕蛇者说)
河水清且涟漪 何来谒上,上且喜且怒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递进 连词,表让步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
若也。 句首复音虚词,有发语功能,可译 为“况且”、“再说”等 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且如
复音虚词,可解释为“就象”
小结:“且”常见意义和作用有两个:
1.代词,他、他们、他的、他们的 ①共其乏困。 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代词,那些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代词,自己 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代词,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5.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其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 6.连词,是… …还是… … 其信然邪,其梦邪? 7.表揣测、反问的语气副词 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1、并且
2、尚且 3、又 4、暂且 5、将要 6、况且 7、边…边… 8、况且 9、又 10、将要
8.若
上善若水 天涯比若邻
若:动词,象
即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胜若, 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耶? 更若役,复若赋,何如? 若:人称代词,你, 你的,指示代词, 这样。
如果
或者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如果
1、副词,表祈使
2、副词,表揣测 3、副词,表反问 4、连词,表假设 5、副词,表反问
6、连词,表选择
7、副词,表祈使 8、补充音节,无 义
7、且
不出,火且尽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
民劳,未可,且待之
副词,可翻译为 “将”、“将 要”、“暂且”、 “将要”等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
3、副词,竟然 4、副词,才 5、副词,就是 6、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7、副词,竟然 8、副词,才
还“ 人 常他 称 其 用的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 第 的 从子将婚,戎遗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 指 , 三 主 示少 人 要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代 数 称 功 词情 ) 能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况 , 是 下译 代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表为 词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一他 主 人” 要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 称 、表 失操从事 , “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非词典用法) 2、常见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 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 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一、理解(能力层级B)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题型示例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代词,: “你”、“你 的”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指示代词:这样
【无乃】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乃尔】 表猜测,译为“恐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译为“就这样”
总结
乃:主要有副词和代词的功能.
作副词用时有作状语和相当于谓语
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
“考纲”解读
2007年“考试大纲”要求:
总体把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3、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4、第三人称代词,他
5、代词,其中 6、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7、指示代词,那个,这个 8、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1、安陵君其许寡人 2、则齐国其庶几乎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4、其若是,孰能御之 5、国无主,其能久乎 6、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7、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 8、霰雪纷其无垠兮
1、表揣测语气 2、表反问语气 3、表疑问语气 4、表商量语气
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表反问语气 6、表疑问语气 7、表商量语气 8、表感叹语气
1、吾尝疑乎是
2、伤乎矢也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幽独处乎山中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介词,对 2、介词,被 3、介词,比 4、介词,在 5、词尾,“然”、 “地”
1、大王来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疑问代词,什么 2、疑问代词,为什 么 3、疑问代词,哪里 4、副词,多么 5、副词,多么 6、通“呵”,喝问
3.乎
儿寒乎?欲食乎?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日饮食得无衰乎?
①老妇侍辇而行。 ②位尊而无功 ③蟹六跪而二螯 ④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⑦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 兵先击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课堂练习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掩口胡卢而笑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0、军惊而坏都舍 1、连词,表假设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结果 4、连词,表并列 5、连词,表承接 6、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假设 8、连词,表转折 9、代词,你的 10、动词,如同
位于名词或名 词短语之前, 作介词,相当 于“于”。
以吾一日长乎尔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战国策)
总结:“乎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介词和助词。
作介词用,相当于“于”;作助词又有语气助词和 舒缓语气和充当形容词词尾的不同作用。
1、日食饮得无衰乎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在国乎 3、壮士,能复饮乎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无以,则王乎?
02年
第12题 以、会、既、无
第13题 之 为、以、焉、因 于、之、则、其
03年第12题 04年第12题
05年第 题
与、且、以、而
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1.代词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2.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递进、修 饰、假设、因果等关系
6.其
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子其勉之
(推测、估计)或许、 大概 (祈使)可要、应当
国无主,其能久乎?
(反问)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婉商)还是……
副 词 ( 作 状 语 )
特殊 用法, 见识 一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助词,无意义
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若是,孰 能御之? 词,表假设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复音虚词,解释为“多 么”。
“其” 字的主要意义 小结
一、代词
三、连词
二、副词
四、助词
高考试题对应练习
05’重庆卷11题B项
(田颜死,目不瞑.) 人曰: 其待侯 君乎?(侯,侯可,人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意义和用法 相同吗?
(你能区别什么情况下是代词,什么情况 下是副词吗?)
“其”字的意义小 结
2.代词,那些 3.代词,自己 4.代词,其中的
1.代词,他、他们、他的、他们的
5.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6.连词,是… …还是… … 7.语气副词,表揣测、反问的语气
完成下列练习
2、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4、吾有卿之名, 而无其实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亦各言其志也 7、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8、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2、指示代词,那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可翻译“怎么样”,代 词 可翻译为“为什么”, 代词
不为者与不能之形何以异
何乃太区区?
可翻译为“怎么”, 副词
可翻译为“怎能”、“怎么 能”副词
小结:“何”的三种用法: 1 疑问代词(作谓语、宾语、定语) 2 疑问副词(作状语), 3 复音虚词。
练习
6、词尾,“然”、 “地”
羽化而登仙
6、忽乎吾将行兮
4.于
设九宾礼于廷

在……方面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业精于勤,荒于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燕王欲结于君
在 由于 对于
与,跟
比较下面句中的“于是”,分析其意义 和用法是否相同?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 长安君约车百余乘,质于齐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则噪而相逐
乃,副词,可 解释为“才”、 “只”、 “就”、“竟” 等意。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5.乃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 君。今君乃亡赵走燕。
“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冯谖客孟尝君)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副词,表判断,可解 释为“就是”。
一个是当副词表“将要”、“暂且”讲;
一个是当连词表并列以及让步、递进等关系。
高考试题对应
练习
05浙江卷12题C项
“且”字的意义 和用法相同吗
今朝廷既已轻任刺史、县 令,……且刺史、县令远者 三岁一更 且放白鹿青崖间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且己久疲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4、存者且偷生 5、今且九十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7、且战且退 8、且吾不以一眚(shěng 过失)掩大 德 9、河水清且涟漪 10、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