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5_诗词曲复习课件PPT课件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 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3.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 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4.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 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 经书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 ,起兵抗元。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
叙事 抒情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诗文 有《东坡文集》等。
1. 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 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 到已非旧时光景。
3.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 木争春。
4.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 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 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 限悲痛怅惘之意。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境界?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 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是抒发 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 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八下25_诗词曲复习课件PPT 课件
诗词曲五首
字梦得,唐代诗人。河南洛 阳人,永贞元年和柳宗元等 积极参与王叔文等的政治革 新运动失败后,常期被贬.
刘 禹 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东风不与周 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怀才 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 气。
《过零丁洋》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在频繁的 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 借景抒情
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情景交融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 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周郎”是谁?“东风不与周郎便” 指什么历史事件?
• “周郎”指周瑜。 • “东风”句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
风用火攻大败曹兵。
上页 返回 下页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 “铜雀” 代表什么?“二乔” 代表什么?
• “铜雀” 代表曹操 (曹魏)。
• “二乔”代表东吴 的命运。
上页 返回 下页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积
归来感慨 用典 世事变迁
怀恋、怅惘
极 进 取
、
感叹身世 比喻
乐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 积极、昂扬
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 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
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 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 “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 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就是相反的结 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 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 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 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 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未销蚀的铁戟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 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 了表人达生美哲好理祝,愿这的句句词子也是成:为“名但句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流 传千古的名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理解] 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 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 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 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 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 深刻警策。
世称“杜舍人”。尤长于七绝,人 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 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 川文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 乃周瑜之妻。
3.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 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4.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 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 经书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 ,起兵抗元。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
叙事 抒情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诗文 有《东坡文集》等。
1. 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 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 到已非旧时光景。
3.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 木争春。
4.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 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 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 限悲痛怅惘之意。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境界?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 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是抒发 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 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八下25_诗词曲复习课件PPT 课件
诗词曲五首
字梦得,唐代诗人。河南洛 阳人,永贞元年和柳宗元等 积极参与王叔文等的政治革 新运动失败后,常期被贬.
刘 禹 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东风不与周 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怀才 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 气。
《过零丁洋》诗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在频繁的 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 借景抒情
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情景交融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 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周郎”是谁?“东风不与周郎便” 指什么历史事件?
• “周郎”指周瑜。 • “东风”句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
风用火攻大败曹兵。
上页 返回 下页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 “铜雀” 代表什么?“二乔” 代表什么?
• “铜雀” 代表曹操 (曹魏)。
• “二乔”代表东吴 的命运。
上页 返回 下页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积
归来感慨 用典 世事变迁
怀恋、怅惘
极 进 取
、
感叹身世 比喻
乐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 积极、昂扬
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 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
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 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人个“惶恐”两个 “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 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就是相反的结 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 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 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 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 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未销蚀的铁戟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 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 了表人达生美哲好理祝,愿这的句句词子也是成:为“名但句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流 传千古的名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理解] 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 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 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 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 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 深刻警策。
世称“杜舍人”。尤长于七绝,人 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 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 川文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 乃周瑜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