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十五小说阅读专题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小说阅读专题练
一、(2022·徐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
奔月
鲁迅
还没有走完高粱田,天色已经昏黑;蓝的空中现出明星来,长庚在西方格外灿烂。
马只能认着白色的田塍走,而且早已筋疲力竭,自然走得更慢了。
幸而月亮却在天际渐渐吐出银白的清辉。
“嫦娥一定生气了,你看今天多么晚。
”羿想。
“说不定要装怎样的脸给我看哩。
但幸而有这一只小母鸡,可以引她高兴。
”
他望见人家的灯火已在前面,一高兴便不再想下去了。
马也不待鞭策,自然飞奔。
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打猎回来时还有趣。
马自然而然地停在垃圾堆边;羿一看,仿佛觉得异样。
迎出来的也只有一个赵富。
“怎的?王升呢?”他奇怪地问。
“王升到姚家找太太去了。
”
“什么?太太到姚家去了么?”羿还呆坐在马上,问,“不是等不迭了,自己上饭馆去了么?”
“喳。
三个饭馆,小的都去问过了,没有在。
”
羿低了头,想着,往里面走,三个使女都惶惑地聚在堂前。
他便很诧异,大声的问道——“你们都在家么?姚家,太太一个人不是向来不去的么?”
她们不回答,只看看他的脸,便来给他解下弓袋和箭壶和装着小母鸡的网兜。
羿忽然心惊肉跳起来,觉得嫦娥是因为气愤寻了短见了,便叫女庚去叫赵富来,要他到后园的池里树上去看一遍。
但他一跨进房,便知道这推测是不确的了:房里也很乱,衣箱是开着,向床里一看,首先就看出失少了首饰箱。
他这时正如头上淋了一盆冷水,金珠自然不算什么,然而那道士送给他的仙药,也就放在这首饰箱里的。
羿转了两个圆圈,才看见王升站在门外面。
“回老爷,”王升说,“太太没有到姚家去;他们今天也不打牌。
”
羿看了他一眼,不开口。
王升就退出去了。
“老爷叫?……”赵富上来,问。
羿将头一摇,又用手一挥,叫他也退出去。
羿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想了些时,才问那呆立在下面的使女们道——“太太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掌灯时候就不看见了,”女乙说,“可是谁也没见她走出去。
”
“你们可见太太吃了那箱里的药没有?”
“那倒没有见。
但她下午要我倒水喝是有的。
”
羿急得站了起来,他似乎觉得,自己一个人被留在地上了。
“你们看见有什么向天上飞升的么?”他问。
“哦!”女辛想了一想,大悟似的说,“我点了灯出去的时候,的确看见一个黑影向这边飞去的,但我那时万想不到是太太……。
”于是她的脸色苍白了。
“一定是了!”羿在膝上一拍,即刻站起,走出屋外去,回头问着女辛道,“那边?”
女辛用手一指,他跟着看去时,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他依稀记得起来了。
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他忽然愤怒了。
从愤怒里又发了杀机,圆睁着眼睛,大声向使女们叱咤道——
“拿我的射日弓来!和三枝箭!”
女乙和女庚从堂屋中央取下那强大的弓,拂去尘埃,并三枝长箭都交在他手里。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
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支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别那声音。
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
但他为必中起见,这时却将手微微一动,使箭到时分成三点,有三个伤。
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
“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
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羿懒懒地将射日弓靠在堂门上,走进屋里去。
使女们也一齐跟着他。
“唉,”羿坐下,叹一口气,“那么,你们的太太就永远一个人快乐了。
她竟忍心撇了我独自飞升?莫非看得我老起来了?但她上月还说:并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
”
“这一定不是的。
”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
”女辛说。
“胡说!”
“那豹皮褥子脱毛的地方,我去剪一点靠墙的脚上的皮来补一补罢,怪不好看的。
”女辛就往房里走。
“且慢,”羿说着,想了一想,“那倒不忙。
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
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
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节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羿回到家后发现妻子嫦娥不在家而产生的一些猜测,可以影射出夫妻二人关系的异常,同时也使情节的发展有了更多不确定性。
B.小说写羿打猎归家后的猎物——小母鸡,与前文“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中的“大猎”比照,射日英雄的没落感隐约而出。
C.羿确定妻子嫦娥偷吃仙药“私”奔月亮后,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狐疑不安到确认后的愤怒,甚至有了射月的念头。
D.羿射月失败后,使女们一直跟着他,给他鼓励,希望他能从失妻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像从前一样做一个战士,羿却更加萎靡了。
答案:D。
“羿却更加萎靡了”与原文内容不符。
【解析】有结尾羿的话语“……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
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可以看出他不仅没有萎靡,而且还在为继续追月准备。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开头先写羿因晚归而心烦意乱,但当人家的灯火出现在他眼前时,又用马的自然飞奔和月照前途烘托出他归家的急迫与喜悦。
B.小说善于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开头通过羿与赵富的一番对话,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赵富一副奸诈而机敏的仆人形象。
C.小说多处运用短句,表达简练而又不失准确,如写羿射月时的两段几乎都是短句,拉弓、射箭、连射三箭,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D.小说构思巧妙,作者将大众熟知的神话故事改编成文人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既有对神话故事的继承,又有创新。
答案:B。
“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赵富一副奸诈而机敏的仆人形象”错。
【解析】应是勾勒出赵富一副忠诚而机敏的仆人形象。
3.小说中多处写到月,极富意味,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用意。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月是小说的重要线索,多处写到月,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有助于展现羿的复杂性格,同时照应了题目,使小说结构更为紧凑。
4.神话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在这篇小说中,也有普通人的一面,结合你学过的鲁迅作品,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塑造人物的意义。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话中的羿是射日英雄,但改编后的小说更多展现了其普通人的一面,这使得英雄更加具有真实的生活基础,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与接受。
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激烈变革之时,作为一位文化战士,鲁迅有英雄的气概与追求,但现实让他认识到英雄作为普通人一面的无奈,如《祝福》中“我”的形象。
二、(2022·沈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
文本一: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伟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
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褡裢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
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
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
那石匠其时已将一根纸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
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头上,看出其人的不凡。
水碾子正要凿槽咧。
很快讲定了工价。
无争无吵。
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
那石匠绕碾子转了三圏,也并不发表阔论高谈。
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
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
先前这水碾子终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韵悠扬,好比寨前的四妹子,不紧不慢,打出好听的山歌来。
后来,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声一声闷如沉雷了。
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
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
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
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
像一尊石雕。
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
”我说:“好。
”爹放不下心,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
”我说:
“好。
”
我就同他打扇,将酽茶斟得满满的,双手稳稳递与他。
请他歇憩。
请他喝茶。
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
我想同他谈讲。
只想他是见过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头是个什么模样呢?
默默喝茶,默默吸烟,默默歇憩。
从鼻孔里口角里喷出的烟云浓浓的,辣辣的,也是默默的。
但几分钟以后他又拿起了锤子。
烟蒂在脚边断续着残烟几缕。
山谷里,飞着钢与石的回音。
很长的一声一声。
仿佛四山里万人千人在凿岩取石,你呼我应。
又歇憩的时候,我急切地同他说:“说个故事我听吧。
说个故事!”
“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锤子。
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晓得这个世界有哪样一些故事。
于是我说:“随便你同我讲点什么吧。
反正我什么都不晓得。
”
“等你长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了,你就会什么都晓得的。
用不着别人讲。
”他将那多茧的厚实的手掌放在我的脑壳上,“唉,你还小,你还不懂事。
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
讲不出。
生活里头没有故事。
”
好久了我才说:“那就打一个山歌吧。
”歉意地一笑,摇摇头,他又去凿那磨槽。
洁白的石砾在錾子尖上跳跃,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裤褶缝里,如一层层雪粉。
直到黄昏从山沟里溢了出来,才将那叮叮咚咚的锤声淹没掉。
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
掌灯吃夜饭时,他累了,倦了。
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麂子腿。
那麂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
好肥的麂子。
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
爹问他这问他那。
爹这人,就景仰见过世界的人。
那石匠总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
你总觉得他不肯说出来的东西必定深奥。
他那紫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使你感觉到他是一部书,但谁也无法打开。
爹只好死劲地敬酒。
“多谢。
明日赶早,我还要行路。
”
“往哪边走?岩陀,还是檀木坡?”
“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
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
”
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
有雪白的牙齿。
起身,打一轮拱手,他晃晃地朝东厢房走去。
第二日天刚放明,爬起来我就要去找石匠。
要问他,见了世界的人,为什么不会讲故事?
爹朝水闸走去,说:“这时候才起来,石匠他走了咧!”
跑到高处,朝雾中的石板路望去,终于看见了他那朦朦胧胧的背影。
其实无法说那是背影,整个的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了。
那黑点,在这迷蒙的天地之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消失在雾之中了。
他走了,同他来时一样,同他吸烟凿石时一样,是默默的,无声无臭的。
天和地,好大呵!
哗啦!——爹把水扯开了。
蓄了一夜的溪水,扑过来,攀住染满了青苔的木轮子,木轮子就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地带动了水磨。
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
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
悠扬。
娓娓地,悄悄地,向你叙述着什么。
长大后,我一直觉得,这水碾子的声音,是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长很长的歌,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06期,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是最受我重视的文学体裁。
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到文坛普遍关注的,正是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
受关注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它的实验性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
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
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
汪曾祺先生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
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
皆是解人语也。
我是喜欢唐诗,尤喜绝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短得不能再短,但每每是一幅历史的图卷,浩浩沧桑,尽寓其中,意蕴深长。
譬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把整个唐朝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从全盛到衰落的历史图景,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便勾勒了出来。
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
当其时,文坛大多的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
(节选自何立伟《<白色鸟>自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对了解“世界”的问题很是急切,但因为年纪小,又不知应该了解这个世界的什么,不知如何向石匠发问。
B.“爹”对石匠热情招待,目的是想通过见过世界的石匠了解外面的世界,但那个石匠却看不起“爹”,不愿回答。
C.石匠“赤膊”凿槽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石匠身体的健壮,也展现了生命阳刚之美,更暗含劳动塑造人生的思想。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只是叙写了一个石匠来为“我”家修理水碾与“爹”与“我”想通过见
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
答案:B。
“看不起‘爹’,不愿回答”错。
【解析】原文有“不发表阔论高谈”,而不是“看不起‘爹’,不愿回答”。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烟丝”和“纸烟”两物,分别代表了山内、山外两种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
B.“桃花寨”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成的关系,是读者探寻小说命题的线索。
C.说话“很有分寸”的石匠没有讲出外面的世界,造成了小说叙述结构的明显残缺。
D.“我”和“爹”的“问”与石匠的默默辛勤的錾凿,构成了小说深层的问答关系。
答案:C。
“造成了小说叙述结构的明显残缺”错。
【解析】应为“构成了小说的叙述空白”。
3.小说中的“水碾”经过石匠的修理,由声音“闷如沉雷”变得声音“清越悠扬”,这样写表现了怎样的深刻思想?(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水碾是传统生产工具,代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代表传统的文化与文明。
②水碾经过石匠的修理获得新生,表现了传统的文化经过改造依然会焕发生机。
4.如欲以“一则‘绝句式’的小说”为题写一则《石匠留下的歌》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故事短小,不以宏大曲折取胜,以小写大,意蕴深长。
②以“我”的诗性视角叙写,突出主观感受,使小说富有情韵美。
③以诗性思维写物写人,将人与物变成诗的意象,处处充满了意境美。
④语言多用短句,言简义丰,富有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