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之学奴才过人之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资治通鉴》之学奴才过人之处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汉纪十
【原文】是岁,中大夫张汤为廷尉。

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

时上方乡文学,汤阳浮慕,事董仲舒、公孙弘等;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经平者;以千乘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

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上由是悦之。

汤于故人子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译文】这一年,中大夫张汤出任廷尉。

张汤为人十公狡诈,玩弄巧智驾御他人。

当时,武帝正倾心儒学,张汤就假装敬慕儒家大师的的样子,尊重董仲舒、公孙弘等人;他任用千乘人宽担任奏谳掾,用古代的法令和经义判决疑难案件。

张汤审判案件的手法是:倘若是皇上想加罪处治的人,就把他交给那些执法严苛的监、史审判;如果是皇上想要从宽解脱的人,就把他交给执法轻平的监、史审判;武帝因此对他很满意。

张汤对于老朋友的子弟,照顾得特别周到;他去诸公重臣家中问候请安,不避严厉寒酷暑。

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苛、心怀妒忌,断狱不公平,却博得了好名声。

【解析】在职场中,有一类人,他们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不被同事们喜欢,看起来没有一点实力,但是仍然能获得升职加薪,走在你前面。

很多人会背后议论这些人,说他们靠阿谀奉承,拍领导马屁混上去的。

说这些话的人,肯定
在职场都混的不如意。

真正看透人情世故,明晰职场规律的的人只会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资治通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自然少不了对这些人的记载,比如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张汤,为人冷酷无情,执法严苛,对犯人动辄处以极刑,杀人无数。

甚至发明了腹诽法:其实质是皇帝可以任意加罪臣僚,政府可以任意处罚百姓。

张汤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将西汉引入了酷吏统治的恐怖时期。

老百姓们对其怨声载道,众臣更是恨之入骨,可谓人人得而诛之。

可惜,事与愿违,张汤不但没倒霉,反而步步高升,最后官至御史大夫,成为监察系统的最高长官,位列三公。

那么问题来了。

张汤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以上《资治通鉴》节选材料,就给出了答案。

1汉朝初年,实行的主要是道家的黄老之术,其他百家思想兼而有之,朝堂中的道家的势力无疑是最强大的。

汉武帝早期想改变道家的思想,结果立刻遭到了窦太后的打击后来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才开始崇尚儒学,但早期面对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张汤揣摩圣意,马上见风使舵,作为一名司法官员,做出假装尊敬董仲舒、公孙弘这些儒学大家的样子得到他们的好感,同时任用儒家弟子到他的部门任职,判决案件故意引用儒学经典加以修饰。

汉武帝肯定的案件,便作为司法部门断案的法律依据。

如此迎合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当然可收割汉武帝的一波好感。

在职场中,领导
对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导个人的思想倾向,领导的心意想法,这些都会成为他人上升的手段,迎合领导想法,获取领导的好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成为领导的心腹,让咱们继续看看张汤的其他行为。

2曾经有个朋友想去高级会所上班,认为在那可以认识到一些高端的人脉资源。

当时我劝他别去,我告诉他:认识和获得之间还差着千沟万壑。

你作为会所的工作人员,确实能接触到不少有资源的人,但是仅仅是点头之交,如果触碰不到对方的核心利益,那么你就不能成为对方的核心人脉。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涉及到利益层面,才会产生质变,成为真正的核心人脉。

回到张汤的例子,如果他仅仅是迎合汉武帝对儒学的尊崇,那么也就是能获得汉武帝的好感。

这种关系还是浅层的,在张汤做了下面这些事后,张汤才获得了汉武帝真正的支持,成为心腹大臣。

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上由是悦之。

汤审判案件的手法是:倘若是皇上想加罪处治的人,就把他交给那些执法严苛的监、史审判;如果是皇上想要从宽解脱的人,就把他交给执法轻平的监、史审判;武帝因此对他很满意。

张汤此招一出,维护了武帝的核心利益,武帝看到他知上意,能办事,就把更多的涉及到核心利益的事交给他办,于是张汤成为了武帝的心腹大臣。

至此,张汤的地位得到巩固。

虽然他是个酷吏,但是有了汉武帝的支持,
大家只能敢怒不敢言。

扪心自问,各位能否涉及到领导的核心利益,获得领导的支持吗,还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关系上?
3说到这,公司、单位里的这号人基本可以横着走了,不把其他人当回事,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张汤何等人物,手段更高一筹。

汤于故人子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张汤对于老朋友的子弟,照顾得特别周到;他去诸公重臣家中问候请安,不避严厉寒酷暑。

得到了领导的信任还不够,张汤对权力中心的外围——朝廷重臣也搞好了关系,这些重臣既有权力,又是领导的亲近之臣。

有了他们的支持,张汤的地位更是稳固。

对于老朋友子弟的照顾,可以看出来张汤对身边人不同于对外人的冷酷无情,维护身边人的利益,也是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看到此处,大家是不是对你们公司的那个“张汤”有了新的认识。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们能做到那个位置,必是有过人之处,尤其对人性和关系的认识非常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