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训练: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
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这是我国当时()A.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2、1952年9月||,“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
这说明当时的外国来华留学()
A、是相邻国家间的教育交流
B、突出鲜明的睦邻友好关系
C、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D、体现出世界对汉语的青睐
3、新中国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下表中的成就||,主要是因为()
1965年学校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
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
量
比旧中国最多
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所 1.1倍67.4万人 3.3倍
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 6.9倍
小学1681939所 4.9倍11626.9万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4、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
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 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5、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
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
这则材料的历史背景是()
A.平反昭雪工作已在全国展开B.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局面结束
C.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
6、1968年中国农村不少村一级办的小学升格为初中||,这些初中缩短学制至7年(即小学5年||,初中2年)||,公社(乡镇)一级办的中学学制缩短为9年(即小学为5年||,初高中各2年).这一学制改革||,()
A.为农村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B.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较大
C.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降低了高考招生的录取率
7、读《1957—1960年各级各类学校增长情况(单位:所)》||。
从表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B.“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教育怪像
C.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当时国情的举措D.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要求
8、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此他
①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强调“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④恢复了高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
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
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0、创办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于1952年到1953年间进行了彻底改组||,医学院、工学院先后从山西大学分离出去;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北京大学和中
国人民大学;冶金工程系划归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
这次院系调整反映了()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建设时期对专业化人才的需要D.实施“教育大革命”政策的结果
11、(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
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政治导向D.发展急于求成
1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说:“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方针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3、《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根据此方针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
A.普及义务教育B.恢复高考
C.开展工农教育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标志着党从此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的典型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
C.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D.为涉及人数最多的右派分子平反
15、“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了‘文革’的莘莘学子有说不尽的‘感恩情结’||。
这一举措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
”这是对哪一项政策的评价()A.“双百”方针B.“上山下乡”
C.恢复高考D.“三个面向”
16、“第十一条:父母或者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这是我国哪
部法律的规定()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7、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18、下面是新中国成立至2019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表
上表说明()
①1949~201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时期②2019~201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③2019~201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④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近0.5%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②③④D.③④
19、某中学一名学生参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演讲活动||,她要演讲的主题是新时期文教战线发生的巨大变化||。
请你帮她筛选以下典型材料||,找出需要修正或替换的那一项()
A.“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让我们的社会更美
B.恢复高考制度||,让荒芜的心灵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C.“反思文学”“伤痕文学”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D.“希望工程”“211工程”让适龄儿童吃了定心丸
20、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
其中195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
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
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
……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
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
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1978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9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材料二日本1952~1961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学习工科人数最多、比例最大||,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因此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我国当时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故答案为C项||。
“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不能反映工科人数最多的原因||,排除||。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2年9月”和“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得知||,当时来华留学的主要是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这体现了浓厚的“冷战”色彩||,故本题选项C正确;A、B两项表述与材料不符;D项表述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1965年新中国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考查学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65年新中国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提出于20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实现于20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教育为经济服务||,受政治影响||,故D项正确;A与材料思想内容相违背;材料无法体现B;材料无法体现C||。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77年”||,A项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 项是1976年10月||,符合题干时间||,符合题意.C项是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1978年5月||,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B.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文革时期教育事业的状况.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时间和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可运用排除法.依据题干“1968年”处于文革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文革时期由于左倾错误泛滥||,使得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缩短学制主要是受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故B项正确.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文革时期高考制度被停止||,故D项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与材料“1957—1960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197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从1958年开始||,从小学到高校数量都有迅猛增长||,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影响||,教育界开展大革命||,违背教育规律||,故C项正确;1957—1960年学校数量增加||,不能反映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要求||,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提出了“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错误||,排除;其余②恢复了高考、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强调“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法正确||。
故此题应选D项||。
9、B
10、【答案】C
【解析】由山西大学的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得知||,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并未提高||,故A项错误;50年代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不涉及中小学及其它教育方面的改革||,故B项错误;冶金工程系划归北京钢铁学院、纺织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实际上是更加突出了学科的专业性||,故C项正确;“教育大革命”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兴起的一场“教育革命”||,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新中国教育经验缺乏||,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师资、教材不足等问题||,可见基础相当薄弱||,故A项正确;建国初期的教育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借助苏联经验||,而非照搬||,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建国初期的教育强调政治导向||,故C项错误;也没有反映出发展教育急于求成||,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考察中国的教育||。
“三个面向”方针是总的教育方针||,不能体现题干的含义||。
故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C||。
13、【答案】C
【解析】从“大众的文化教育”可知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4、C
15、【答案】C
【解析】根据“经历文革”、“莘莘学子”、“改变命运”等信息可知||,题干评价的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从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16、【答案】B
【解析】联系材料A、C两项比较容易排除||,从“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等信息判断||,这部法律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7、【答案】C
【解析】2019年中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符合“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要求||,C项正确;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与题干中“进一步提出”不符||,A项错误;“三个面向”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D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可以排除B项||。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表格材料及对计量史学题的初步分析、理解、运算能力||。
通过计算可知||,①叙述正确||,当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1%;②叙述正确||,这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340万人;2019~2019年53.5万人||,故③表述不正确;④表述不正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增长率为0.39%||,不到0.5%||。
19、【答案】D
【解析】新中国的文化教育||。
211工程是意思是国家重点在21世纪建设的100所大学||,并非基础教育||,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ABC项均明显正确||。
20、
二、非选择题
21.(1)相同点:都是政府出资||,都是为了国家发展和富强||。
不同点: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
年龄小||,涉及领域窄||,大多是沿海地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年龄大||,涉及领域宽||。
(2)原因:洋务运动时期: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贫穷||,无力负担巨额的留学经费;顽固派的阻挠破坏;科举制下追逐功名的影响||。
改革开放时期: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影响: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和材料二中“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得出都是政府派遣||,都派往美国学习||。
从材料一“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材料二的图表可以出都侧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通过发展科技增强国力||,并且留学生回国后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年龄、来源等不同||,根据材料二中“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得出新中国的留学竞争激烈||,而清政府时期竞争不激烈||。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当时的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我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以分析得出||,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22. 评分说明:概括特点基本准确||,根据史实对特点形成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不得少于两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6分||,特点2分||,原因4分||。
示例一:
特点: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
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
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
示例二:
特点:2019年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
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
23.(1)关系: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展;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而这又依赖教育的发展||。
(2)现象:反映了当今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
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