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关于心理咨询师 培训机构常说的五大谎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关于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常说的五大谎言
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已被搞得日益乌烟瘴气骗子横行。
很多培训机构为诱导学员缴费入坑,甚至不惜在招生宣传中故意欺骗大众。
以下这几大谎言最为常见。
1. 人才缺口130万+
很多培训机构会在招生宣传中列举各类国家政策文件,以此说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前景广阔,有的甚至宣称人才缺口达130万。
这显然是种误导。
实际上,我国心理咨询行业根本没有如此大的就业空间。
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心理学会(APA)劳动力中心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美获得从业执照的心理学家共有106500名。
人口方面,截止2016年,美国人口数为3.33亿人,中国人口数为14.12亿人。
将人口总数和经济总量纳入考量,按照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的比例,国内目前可以容纳的心理咨询师人数大概为60余万人。
202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律师工作人员57.4万人。
参考国内律师工作人员的数量和上述测算结果,可知60万大致即是目前国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合理存量。
而在前资格证书时代已有120万获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其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业内普遍认为不足10万人。
在100余万存量咨询师尚未消化的前提下,如何再增加130万就业人口?
2. 薪资高
“日入九千元,21世纪的金饭碗”,很多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都会被这样的宣传字眼所诱惑。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时薪高,并不意味着收入高。
心理咨询师确实是每次咨询都收费大几百,但并不意味着其天天都会有来访者。
多数新手咨询师一周只能接待1、2位来访者,他一周的咨询收入就只有几百元。
心理咨询师的真实收入情况如何?
2017年-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曾开展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现状的专项调查,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15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共1181名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了调研。
调查发现,全国心理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平均收入为 5685.43 元/月,其中华东地区平均收入为7247.44 元/月,中南地区平均收入为7076.55 元/月,西北地区平均收入为5517.86 元/月,东北地区平均收入为5391.17 元/月,西南地区平均收入为5290.59 元/月,华北地区平均收入为4589.22 元/月。
此前,某平台发布的《2021年心理健康行业年度报告》中针对心理咨询师群体的生存现状调查显示(n=560):48.74%的咨询师年收入低于5万元,64.94%的咨询师年收入低于10万元,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咨询师仅有18.15%。
咨询时数500小时以内的新手咨询师中,85%左右年收入不足5万元;咨询时数5000小时以内的咨询师中,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比例仍超过50%。
贫穷,才是中国心理咨询师群体的普遍状态。
3. 好就业
在培训机构招生宣传中,都会大肆宣扬心理咨询师前景广阔,医院、学校、企业、社区都需要心理咨询师。
这些单位确实都会招聘心理咨询师,但并不意味着随便考个证书就会被录取。
例如,多数省份的医院在招聘心理咨询师时,要求应聘者需具有临床心理学甚至医学专业学历。
成为中小学心理咨询师,要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再通过公招考试。
想要在高校从事专职心理咨询工作,至少需要具有心理学硕士学历,且同样需要参加公招考试。
而多数企业,社区并不会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多数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临时聘用机构的心理咨询师。
在就业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学历和专业远比一张所谓的“证书”更为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获证”者而言,成为心理咨询师意味着你需要自谋出路,也就是成为个体户,甚至临时工。
4. 证书含金量高
在前职业资格证书时代,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认证由人社部统一进行,考试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从业的凭证。
比如有些省市的法规明确规定,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必须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然而自2017年9月起人社部已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新的认证制度尚未出台,理论上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不存在任何“准入”门槛,任何人均可自称为心理咨询师。
于是,很多证书贩卖机构都在有意无意的打政策擦边球,声称自己颁发的证书是国家权威机构(部门)认证,同样可作为从业的凭证。
甚至打出某科研院所或国家级协会组织的名号以证明其证书的权威性。
实际上这些机构(协会组织)颁发的都只是培训证书(培训证明)。
培训和职业教育机构都可颁发此类培训证书(培训证明),目前市面上各个协会组织颁发的心理咨询类证书均属此性质。
而此类证书只能证明你参与完成后某项培训课程,并不能作为从业的凭证,真实含金量寥寥无几。
5. 拿证即可从业
很多人想要转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原因,在于以为心理咨询师跟律师等具有强行业准入门槛的职业一样,考取证书即具有了从业资质。
结果看到花几千块考个证书就能从事“高专业高收入”的心理咨询工作,乐此不疲纷纷入坑。
实际上作为一项助人工作,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受训经历和临床实践经验远比一张培训合格证书更为重要。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至少需具有临床心理/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完成数千小时的临床实践,接受数千小时的督导,然后再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方能从业。
这其实即是前资格证书时代120万获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中真正从业的不足10万人的原因。
很多人只是考了一张证书,但并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也没有任何临床实践经验,根本无法从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成为能够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只能继续缴纳高昂的学费去“补课”,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接受长期的督导甚至个人体验。
这些继续教育的成本,会数十倍于一张证书的费用。
而且,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是持续终身的。
某平台《2021年心理健康行业年度报告》显示,70%以上的咨询师近一年的学习支出(培训、督导、个人体验等)超过1万元, 41.28%的咨询师超过3万元。
咨询时数在100-500小时的新手咨询师中65.82%的学习支出在1万元以上,超过3万元的比例则为29.11%。
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心理咨询师每年的学习支出也在不断提升,从业5000-10000小时的咨询师中,每年学习支出超过3万元的比例为56.75%,超过5万元的比例为36.48%。
从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小白成长为一位具备足够胜任力专业心理咨询师,至少需要20万的学习成本。
培训机构惯用的这些谎言,往往围绕着“就业”、“高薪”、“零门槛”大做文章,以诱惑大众参加其培训课程,其目标群体与那些搞理财、保健品、微商甚至传销的骗子高度一致。
此前智联招聘与第一财经等机构发起的一项“年轻人理想工作大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咨询师成为30岁以下年轻人的理想职业TOP10。
众多80后将心理咨询师视为理想职业考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自由。
在他们眼中,心理咨询师似乎是一份有钱又悠闲的完美职业。
这似乎也印证了大众群体对心理咨询师的刻板印象。
在众多贩卖证书的培训机构的忽悠下,很多人都觉得花钱买个证书就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工作轻松又自由,坐在咨询室内动动嘴巴就能收入不菲。
在这样的误解下,成为咨询师似乎已逐渐成为诸多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寄托。
80后期望转行度过中年危机,90后期待兼职咨询增加收入,00后则希望依靠专业身份来获得自由。
他们都期待着成为咨询师能够解决自己当下面临的困境。
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低估了成功者为之付出的努力,而又高估了自己的恒心和毅力。
成为心理咨询师尤其是个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本质上等同于在进行一次自主创业。
只需投入几千块买个证书就能成为心理咨询师然后坐在家里等待来访者主动上门送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创业成功所需要的金钱、时间、毅力和机遇,在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是同样必需的。
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的工作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如同创业一般,能够达到理想执业状况咨询师也只是少数。
而那些抱着投机的心态跳进这个行业里来的从业者,多数都会铩羽而归。
因此,对于因待业、失业、择业等现实困境想要转行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们,在决心投身助人行业之前需要理智的考量清楚。
你是否为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但不限于20万的培训经费,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持之以恒的动力,而不只是投入几千块买个毫无含金量的证书。
如果没有,那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念头,通常会导致你沦为被培训机构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