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务合同的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劳务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务合同,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对未签订劳务合同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一、法律责任
1.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2. 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行政处罚
1. 警告:对于未签订劳务合同的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并责令
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
2. 罚款:如用人单位逾期不改正,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强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强制其与劳
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三、民事责任
1. 补偿: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
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支付赔偿金、赔偿劳动者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遭受的其他损失等。
2. 返还押金: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收取劳动者押
金的,应当返还押金。
四、其他措施
1. 社会信用记录:未签订劳务合同的用人单位,其违法行为将被记录在社会信用
体系中,影响其今后的经营活动。
2. 限制招投标:对于未签订劳务合同的用人单位,有关部门可以限制其参与招投
标活动。
总之,未签订劳务合同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
我国对这种行为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