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反思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即:“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强调“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基于这一变化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新教材与新课标,认真解读课标,用课标眼光看教材,积极落实“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功能,以“健全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树立新语文观、新教育思想,按学科核心素养实施教学,综合落实任务群教学,适时给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合理设置典型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方能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其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语文教学应先从“文字”开始,然后进入“文章”,诵读,感悟,思考,质疑,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然后有一点点创见,使学生的感情由疏离文本到情怀激荡,应该是语文基本的学习路径。
受此启发,我的教学设计包含了预习检测、文本梳理、体悟情感、思维拓展四个环节。
预习检测环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正确翻译文本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意境,使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摘取”。
文本梳理环节关键在于通过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概括出文本的主
要内容。
体悟情感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彼此交流,生生互动,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具体的探究,从而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师只做适时点拨。
思维拓展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由陶渊明这个个体上升到古代士大夫这个群体,启迪学生,让学生明白陶渊明的价值在于为古往今来仕途失意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总之,这节课就是想让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与作者平行对话,让学生体验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沉醉感,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快乐,从而达到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贯彻到教学全过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