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释秘演诗集》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2)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2)教案

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 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 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 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 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 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 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
写景状物
记会
畅叙幽情
矣思

兰 亭 集 矣序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
点 :
慨叹 向之所欲,已为陈迹 死
等到向他们
过去,以
之自间然,已期为限陈迹,犹介不词能,因 不以
长短, 此处指人的寿命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 云:
第二段
概括内容要点。
人生感 作者所慨抒发的人生感慨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岂不痛哉!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
思绪和心境有了怎样的变
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 观。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
士,
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

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
碍他
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
逝才
如此悲叹。既然“修短随化,终期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 “人生短暂,世事无 常”“人生苦短,命 运难测”的痛惜。
•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 性——“情”“怀”出发,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
原因 文嗟
面对
明白,理解
看作一样 着
悼,不能喻之于通”怀故齐。”彭固,乃知,于一是死生为虚看 等诞作相,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优秀教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优秀教案.doc

第亭集秀教案 【教】 一、有感情课悟人生题的深切感慨。

二、【教点】 体会作者由 \"到\"悲\"的思想感情。

【时 【程】 时 入 问:大家是中国的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画作品: 王羲之亭序帖卷》。

精法作品感受到了术的美,中国象形 文字的古美。

王羲之有 圣 \"之美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 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亭(片) 。

与 下的流,王亭集序》 ,更 以其而脍炙人口。

今法要跟大家一起其文章的美。

二、朗读 1。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音。

注意:癸 (gu 丑ǐ)修楔 (x ì (s h ān g ) (c h ěn 趣(q ǚ舍)万( sh āng ) 2、读。

准字音上课文的印象。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亭盛况; (二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2、、找出中表达作者化的字— — 悲— — 痛。

四、文本研习 (析第一段 亭集会的盛先来的一个集会? 、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左右 作铿有言,写出了宴集美的光。

"崇 山峻岭高峻;茂林修竹,幽;清澈溪净明朗;湍急的流水, 玉 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 "曲水⋯ ⋯ "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的聚会免不了 "酒"", "酒"是感情的催,"是情感的品 ",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 的前就酒) ,竹 管,然而可以叙幽情 ",抱。

出示曲水片,伴白: , , 亭集会上, 仿佛看些儒雅 意人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千。

直到今天, 每年三 月三日法家、画家、文学家集此地曲水,借古人之地, 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

"仰⋯ ⋯ 俯⋯ ⋯ "。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欧阳修予少以进士游京师②,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③,休兵革④,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⑤,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⑥。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⑦,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⑧,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⑨,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⑩。

浮屠秘演者⑾,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⑿,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⒀,东之济、郓⒁,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⒂,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⒃。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⒄,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⒅,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释:佛教。

这里指佛教徒,即僧人,俗称和尚。

秘演,人名。

②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③国家:指当时的朝廷。

臣一:臣服,统一。

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在四海之中,故四海指全国。

④兵革:兵,武器。

革,将士作战用的甲盾,这里指战争。

养息:休养生息。

⑤山林屠贩:指隐居山林做屠夫、商贩的隐士。

⑥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诗人,他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

⑦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

⑧布衣:百姓。

野老:乡村老人。

酣嬉:尽情喝酒,尽情嬉游。

⑨庶几:或许。

【最新】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word版本 (4页)

【最新】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予少以进士游京师。

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惏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②,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注】①惏(qū):打开;橐(tuó):袋子。

②崛峍(lù):高峻陡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一:统一B.往往伏而不出伏:埋伏C.庶几狎而得之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D.无所合,困而归困:困顿解析:选B。

伏:隐匿,隐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①然喜为歌诗以自娱②以勇气闻于诸侯C.①东之济、郓②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D.①其胸中浩然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解析:选C。

高中语文(梅圣俞诗集序)资料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教案

高中语文(梅圣俞诗集序)资料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教案

《梅圣俞诗集序》教案资料一、朗读与浅析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bi4)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xian4)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yue4)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生平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某某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ju4)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duo1)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梅圣俞诗集序》浅析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②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③;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④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⑤穷者而后工也。

高中语文必修五《兰亭集序》宗雪珍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高中语文必修五《兰亭集序》宗雪珍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 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 “书圣”。
❖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 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 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 帖》、《丧乱帖》等。
❖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第一段 段落大意
❖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暮春之初。
❖ 活动:群贤在风光秀美、 曲水环绕的会稽山阴兰 亭举行禊事。流觞曲水, 畅叙幽情。
第2自然段
一俯一仰之间
助词,引起下文
之于 通“晤”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的人
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通己“取,”快然自足不,一不样知老
之将至;对及…其事所情之既倦一,时情随高事兴迁的,样感子慨系满之足矣。向
之所欣,等俯到仰之到间达,已为陈迹,犹不能不附以着之兴过怀去,
因 指“向之”句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自然
到、及
岂不痛哉!
❖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 圣地的“兰亭”,位 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 南部,春秋时越王勾 践植兰于此,汉代时 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 虽然不大,却为中外 游人所瞩目。
“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 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 劫后余生,遂成残字。
流觞曲水 茂林修竹
参考译文
❖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 (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 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 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 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 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 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 今莫二”的高度。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

八、《兰亭集序》教案汪凯【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4.背诵全文5.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理解由这次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理解“死生亦大矣”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1.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 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评法【教学设想】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

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

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

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

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简介作家: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绍兴),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

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

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

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王羲之为人耿直,有傲骨,素不喜入朝为官,更看不起王述(骠骑将军,得王导器重,太原人),后王述为其上司,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托病离开,到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为官。

58岁病卒,朝廷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子坚辞不受。

三、简介背景:唐诗晋字汉文章。

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赏析优选篇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赏析优选篇

释秘演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赏析优选篇释秘演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赏析 1原文:释秘演诗集序宋代:欧阳修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翻译: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

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

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教案:诗歌鉴赏精编版

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教案:诗歌鉴赏精编版

课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难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形象鉴赏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

借助ppt,教师导入新课。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真题演练(投影PPT)演练体悟古诗形象知识梳理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方法探究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人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人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入手。

答题的一般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物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物象题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阕)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原文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①。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②。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③。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④。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⑤。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⑥。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⑦。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⑧。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⑨。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释①以进士:凭考中进士的身份。

②石曼卿(994—1041):名延年,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曾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宋史》有传,称他“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又任气节,喜剧饮,而“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当”。

欧阳修对他的诗文极其推许,与之结为挚友,并写有《石曼卿墓表》《祭石曼卿文》等悼念文章。

③廓然:广阔貌,这里指胸襟阔大。

④“酣嬉”句:形容醉中狂态。

颠倒:反复,多次。

⑤庶几:也许可以。

表示希望之辞。

狎而得之:意谓亲近石曼卿这样的人,进而找到那些“伏而不见者”。

阴求:暗中寻求。

高中语文-高中100篇文言文翻译——释秘演诗集序

高中语文-高中100篇文言文翻译——释秘演诗集序

高中语文-高中100篇文言文翻译——释秘演诗集序我年轻的时候,以进士的身份游京城,因而能广泛交结当时的贤人豪杰。

但我还是认为,国家统一天下,停止战争,使天下休养生息,太平无事,已经有四十年,而一些智谋杰出、极不平凡的人物,没地方施展他们的才能的,往往隐居不出。

山林隐士中,屠夫商人里,一定有许多这样的人,直到老死而不被世人发现。

我想追随他们,可是到处寻求不到。

后来,我终于找到我那现已死去的朋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宽宏旷达,志向远大。

当时的人不能使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卑躬屈节去求得别人的欢心。

他没地方施展自己的抱负,便常常和一些平民野老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喝酒游玩,到了颠狂的程度也不满足。

我疑心那些隐居不出的人,好象只有亲近他们,学他们那样做,才能和他们交上朋友。

因此,我常常喜欢和曼卿一块游玩,想通过他来暗暗访求天下出奇的人物。

有个名叫秘演的和尚,与曼卿交游最久,也能抛开一切世俗的念头,以讲究气节来自守清高。

他们两人交情很好,没有一点隔阂。

曼卿不愿做官,一心喝酒,秘演把做和尚当作自己隐身的所在,都是出奇的人物。

然而,他们都喜欢作诗来自求欢乐,当他们放开酒量痛饮,喝得醺醺大醉的时候,便吟诗歌唱,笑呀叫呀,来尽心享受天地间无限的乐趣,该是多么神气!当时的贤人,都愿意与他们交游,我也经常到他们家去。

十年里,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合意的事,不得志地回到家乡。

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年老多病。

唉!这两个人,我是看着他们从壮盛走到衰老的,那我自己也快要老啰!曼卿的诗辞,十分清爽,可是他最赞赏秘演的诗作,认为秘演的诗作高雅雄健,有《诗经》作者的意味。

秘演的模样雄壮威武,胸怀阔大,他学过佛学,没地方使用,只有他的诗可以流传世上,可是他又懒散,不去保藏珍惜。

到他老了的时候,打开他的诗袋子,仍搜得三四百篇,都是叫人喜爱的好诗。

曼卿死后,秘演孤独寂寞,没有一定的去向,听说东南一带山水很多,那山顶的悬崖高峻突兀,江中的波涛汹涌澎湃,非常壮观,便想到那里去游玩。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第八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1.《阁夜》杜甫(见《蜀相》相关介绍)。

2.《李凭箜篌引》李贺(约791-817),字长吉,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3.《虞美人》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玉楼春》《长相思》等。

4.《苏幕遮》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其作品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释秘演诗集序》赏析

《释秘演诗集序》赏析

《释秘演诗集序》赏析第1篇:《释秘演诗集序》赏析原文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v,*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日庐陵欧阳修序。

译文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释秘演诗集序》阅读*欧阳修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释秘演诗集》序

《释秘演诗集》序

《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期刊名称】《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年(卷),期】2003(000)010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欧阳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抵达神性草地的语词交叉秘径——简析阿信诗集《那些年,在桑多河边》中的草原意象 [J], 安少龙
2.少林秘谱:三十六抓解脱法释秘(上) [J], 史明
3.少林秘谱:三十六抓解脱法释秘(下) [J], 史明
4.欧阳修《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笔法通解 [J], 钟志伟;
5.“文”相远而“道”相近——《报任安书》《送孟东野序》《梅圣俞诗集序》异同说 [J], 殷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王玉婵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王玉婵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王玉婵|嬉笑怒骂皆文章一讥一讽尽关情——走进《高祖还乡》的讽刺世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文独特的叙述视角和以漫画式的讽刺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掌握本文寓庄于谐的语言风格;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诵读、品味、赏析,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人民群众敢于蔑视斥责统治者这一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掌握本文独特的叙述视角和以漫画式的讽刺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通过诵读、品味、赏析,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戏曲文学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独特的叙述视角和以漫画式的讽刺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汉高祖刘邦曾写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慷慨雄壮,哪位同学知道刘邦这首诗作于何时?什么情况下?《史记》记载,刘邦趁平定淮南王叛乱的机会回到故乡,并写了一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无比慷慨雄壮。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帝王和士大夫都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他们在拼命爬上统治者的宝座以后,都要“荣归”故里,以显示自己的荣华富贵,借以“显耀门庭、光宗耀祖”,向劳动人民示威。

因而,他们把“衣锦还乡”当做一种大典。

今天读的这篇《高祖还乡》所描写的也是“衣锦荣归”,而且正是刘邦的“衣锦还乡”。

他的地位之显耀,权势之威赫,更为一般封建官僚所不及。

我们已经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那么在咱们大家看来,是不是也感受到帝王荣归故里时的庄重、威严?感受到了那种凌人的气势,产生对帝王的畏惧感呢?没有,那咱们大家感受到的这场“衣锦还乡”的大典给你一种什么感觉?那你觉得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板书)归乡大典——滑稽可笑高祖刘邦——无赖流氓|高祖还乡应该是“威加海内”的,而我们读出来是滑稽可笑的;高祖应该是个大英雄,我们读出来的是个大无赖。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诗与禅(节选)》7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诗与禅(节选)》7

佛理禅趣教案一、组织教学:听佛教歌曲《梵唱心经》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刚的那首音乐好听吗?那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了呢?(学生自由发挥)好的,这首禅音梵呗是《梵唱心经》。

《心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那么我们对于佛教又有什么样的了解呢?(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下不一样的佛教,共同感悟一下“佛之理”和“禅之趣”吧!三、研习新课:(一)佛之理:佛与宗教1、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它的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

该神秘力量或神秘实体因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的权威,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2、佛教:严格地定义,佛教应该属于教育体系,而不是宗教体系。

因为其一,它并不相信有一个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者神秘实体的存在;其二,它的一切造像都是表法的。

3、教育体系:(1)对于佛、菩萨,我们的确应该恭敬,但他们是人,他们不是神。

因为他们是觉悟了的人,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2)教师:A、弥勒菩萨:当我们踏入寺院时,第一眼就会看到一位和蔼慈祥、满面笑容的讲师,他就是弥勒菩萨。

说他是讲师,很显然他就要讲授专业的课程。

那么他是讲授哪门课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弥勒菩萨两旁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其实,他只教授两门课程——大度包容和笑对人生。

弥勒菩萨用自身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造型来劝喻世人,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要学会包容,凡事要看得惯,能包容。

这样,我们的人生就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释然;同时还要学会笑对人生,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能够让人生的“不如意”变成“如意”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想得开,不计较,要用“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圆满。

所以,弥勒菩萨用宽广胸怀和乐观态度来诠释了看得惯、想得开的人生才是圆满、极乐的人生。

B、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8 兰亭集序》4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8 兰亭集序》4

兰亭集序铜陵市第三中学徐云教学目标:1、介绍宴集序的特点,分析创作缘由。

2、整体感知全文,思考“兰亭”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难点:1、体会兰亭盛会描叙中作者丰富的情感。

2、如何理解作者的悲痛情感。

3、知人论世,探讨创作缘由。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以篆体“序”导入,介绍序的体裁特点,重点介绍“宴集序”。

文序、赠序、宴集序二、兰亭集会的盛况(1)盛在人、景、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借修禊事也为名,王羲之与诸位好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盛在情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用了一个“信”,来强调这份发自内心深处的性灵之乐。

三、分析《兰亭集序》的创作缘由。

(一)研读三四节文字,思考作者的悲慨之情;(朗诵:情感生成)1、因何而痛?缘何而悲?痛:a所之既倦;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瞬間),已为陈(旧)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况(人的寿命)修(长)短随化,终期(至)于尽。

2、背景挖掘A、魏晋时期的生命观投影宗白华语:“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风流”B、文人雅士王羲之《晋书》本传载:“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万里,遍游东中诸郡,穷渚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生命意识觉醒的人,他的敏锐,他的自由,他的智慧都源于他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也正因为他的敏锐与丰富,他在参加聚会时,才会比一般人更多了些思考,多了些悲慨。

“生命意识的觉醒”四、总结作者的创作缘由兰亭聚会就是一群有着生命意识觉醒的人在表达着对生命意识的思考,他们在直面人生的悲剧性,发现理智无法做出解答时,内心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

于是,他们或者走向宗教,或者借助艺术寻求安慰,在审美的陶醉中体验那超越时空的“其致一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秘演诗集》序
古代文化
1224 1319
《释秘演诗集》序①
欧阳修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②,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③,休兵革④,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⑤,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⑥。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⑦,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⑧,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⑨,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⑩。

浮屠秘演者⑾,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⑿,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⒀,东之济、郓⒁,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⒂,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⒃。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⒄,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⒅,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释】
①释:佛教。

这里指佛教徒,即僧人,俗称和尚。

秘演,人名。

②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③国家:指当时的朝廷。

臣一:臣服,统一。

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在四海之中,故四海指全国。

④兵革:兵,武器。

革,将士作战用的甲盾,这里指战争。

养息:休养生息。

⑤山林屠贩:指隐居山林做屠夫、商贩的隐士。

⑥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诗人,他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

⑦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

⑧布衣:百姓。

野老:乡村老人。

酣嬉:尽情喝酒,尽情嬉游。

⑨庶几:或许。

狎:打近而且态度随便。

⑩阴求:暗中寻求。

⑾浮屠:佛教,也称和尚。

也作“浮图”。

⑿遗外:超脱。

即抛弃世俗的功名富贵。

⒀河:黄河。

⒁济、郓:济州、郓州。

都在今山东省。

⒂清绝:清新绝顶。

即特别清新。

⒃浩然:刚直正大之气。

⒄胠(qū):打开。

橐(tuó:袋子)
⒅崛峍(lù):高峻陡峭。

【译文】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

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

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

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的玩乐中得到。

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

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

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

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

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

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

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

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

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

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

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

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

便想到那儿去游玩。

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

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解析】
提及九四年,居然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那年的春天,东商到福建出差,在泉州的广化寺中,我看到禅房外一个小黑版上有这样的话:“人有两个眼睛,一只是理智,一只是慈悲,用理智看世界,就会没有爱,而只用感性看世界,就失去理智,所以,人要用两只眼睛看世界。


现在对专门搞文学的人,社会是有点“偏见”的。

而究其原因,却和我上面讲的小故事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中一些朋友太执着于感性来看问题了。

其实传统的“文学型”文人不是这样的,这点我们有幸可以在欧阳文忠公的这篇《释秘演诗集序》中看到。

高僧大多姓释,不光现在如此,何时开始我们无从所知,但据此文可知起码是在宋朝就是这样了。

欧阳文忠公的朋友,一个叫做秘演的文化僧人,让人感到一股强烈的“气场”。

北宋建国几十年了,由于修兵革,国家不尚武备,许多“智谋雄伟之士,无所用其能,往往伏而不出。

”作为副宰相的欧阳公,一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也是出于体察这些异能之士,用于施政安邦的考虑而与他们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然而,朋友是有感情的。

欧阳公是以文会友,久而久之,这样文学朋友的高风也深深地感染了他。

秘演诗文雅健,深受朋友们赞赏,虽然才品极高,“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欧阳公的好朋友石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后来十年之间,秘演北渡黄河,向东到过山东济郓两州,此时,他的好友曼卿去世了,秘演既老且病,然而,此时的秘演胸中依然有着浩然之气。

好朋友去世后,他听说“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

”还坚持要去壮游。

到了生命的垂暮之年,仍然是一种“老而志在”的状态。

读起这篇欧阳公纪念好友的文章,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位宋代才子的高古之风。

过去的读书人,大多受孟子所说的“吾善养我浩然之气”的影响很深。

小苏又云“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作为不为世用的文人,秘演大师自始至终,无时不焕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浩然之气。

每读斯文,小子无不为之感仰钦佩!
受朋友们的鼓励,自去年始,我也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小小游历,受祖国壮美山川,人文遗风的感召,小子也神往着今后能有所长进,能修炼出一股浩然之气来。

这样,到了我老得走不动的时侯,回顾的一生,也许可以给自己游学历程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小的“壮”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