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的“消渴”、“水肿”、“虚劳”等范畴。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是由于消渴日久,肾气受损,固摄无权,气化失司,精微外泄,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四肢,甚则氯损及阳,脏气渐衰,水湿浊毒内蕴,阻遏脏腑功能,弥漫三焦,导致关格、神昏等危象。

病位以肾为中心,主要涉及肝、脾、心等脏,其病机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阴阳两虚为本,以燥热内生,水果稽留,湿浊内蕴为标实,总属本虚标实证。

患者初起多为肺脾燥热、阴津亏耗,多为正虚邪实证,病至后期,精气俱损,肝肾两伤;可发展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阳虚水泛,终更正衰邪实,阴竭阳亡。

二、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糖尿病肾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故其辨证,应辨脏腑、阴阳、气血及标本主次。

初期多饮、多食、多尿、尿浊,当辨肺燥,胃的偏盛及阴津亏耗之不足。

病至后期,脏腑虚损,以正虚为主,或兼辨邪实,须辨气虚、阳虚和阴虚、精亏及浊、瘀、浊之各异。

若病程久延,出现面黄乏力,呕恶肤痒,腹胀肿满、心悸喘促、尿少尿闭者,多属正气衰败、浊邪壅盛、预后险恶。

其次注意眼部疾患,如视物昏蒙、失眠等,以助辨别虚实、血虚、血瘀。

2、论治原则
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初期以滋阴为主。

病情发展。

渐损及
气阴、精血和元气,后期可致阳虚水泛,治疗当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滋肾固精,或温肾健脾和、化气行水之法。

另外,阴虚血液黏稠,易致阴虚血瘀,故治宜养阴瘀血,化瘀通络。

3、治法运用
(1)瘀阻清热法:适用于阴虚内热证。

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尿色混黄,身体水轮气虚血少症叟,舌红苔黄,脉洪数。

饮食不节,积热于胃,热久伤阴,津液耗伤,欲饮水自救,则烦渴引饮;饮水虽多,但脾失运化输布,津液自趋下泄,则尿频量多;内热伤肾,肾失封藏,精微下泄,故尿色混黄;肺脾两虚,皮肤肌肉失其濡养,故形体消瘦。

舌永为阴虚内热之象。

方以白虎汤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知母、人参、生甘草、山药、天花粉、沙参、黄连、麦冬)。

方中以生石膏辛寒清胃热,知母苦寒清泄肺胃之热;人参、山药、天花粉、沙参、麦冬益气溯黄连清热;甘草调和诸药。

口渴多饮者,加生地、石斛;口鼻干燥者,加桑白皮。

(2)健脾益气,滋阴清热法: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口渴欲饮,尿频尼泊金,舌尖红,苔白,脉细数无力。

阴虚内热耗气伤血,气血两亏,不能上容于面则面色无华,气血不足以养心,故心悸气短;筋脉肌肉失养,故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血虚则口渴欲饮,气虚致津液自趋下泄,故尿频量多。

舌尖红,脉沉细数无力皆为气阴两虚之征。

方以生脉散合玉女煎加减(人参、麦冬、山药、黄芪、生地、玄参、天花粉、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竹叶)。

方以人参、山药、黄芪健
脾益气;生地、麦冬、玄参、天花粉滋阴生津;石膏、知母、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化瘀;竹叶清心除烦。

口渴欲饮者,加玉竹、山茱萸;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大黄。

(3)滋补肝肾,养血润燥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梦遗精,尿频尼泊金,浊如脂膏,视物昏蒙,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消渴日久,耗伤精血,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以上承,则头昏耳鸣,视物昏莹筋脉失养,则腰膝酸软;阴虚火旺,肝阳上扰,故头晕目眩;肝肾阴虚,疏泄过度,肾失封藏,致精微下泄,津液真趋膀胱,则尿频量多,浊如脂膏;精血亏虚,引动相火,则多梦遗精。

舌红少苔,脉细弦数为肝肾阴虚之征。

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知母、当归、玉竹)。

方中重地、山萸肉滋补肝肾;山药、茯苓健脾渗湿;丹皮、知母清热;当归、玉竹养血润燥。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者,加菊花、枸杞;咽干不适者,加麦冬、玄参。

(4)温补肾阳,滋肾固精法:适用于阴阳两虚证。

临床表现为面黑憔悴,耳轮干枯,咽干舌燥,腰膝酸软,阳痿或阳强,畏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尿频失禁或尿量短少,下肢水肿,舌质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或伴恶心呕吐。

消渴日久,脏腑虚衰,气血耗竭,阴阳俱虚,湿浊蕴盛,即见五心烦热、咽干舌燥、阳强之阴亏证,又有畏寒肢冷、阳痿、和、水肿之阳虚证,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肤痒、昏迷等湿浊邪毒壅盛之标实证。

舌脉为阴阳两虚之象。

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片、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桑
螵蛸、覆盆子、赤芍、红花)。

方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补肾阴;桑螵蛸、覆盆子补肾固精;赤芍、红花活血化瘀。

阳痿早泄者,加仙灵脾、金樱子;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者,去附片、肉桂,加黄柏、知母。

(5)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法:适用阳虚水泛证。

临床表现为全身不同程度水肿,腰以下为主,甚至腹部肿大,胸闷气促,腰膝酸困,四肢不温,神疲法寒,小便短少,腹胀纳差,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无力。

水湿日久,阴血亏耗,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脾不制水,肾失开合,水液不循常道,稽留于体内,外溢于肌肤,而致水肿尿少;阳气不足,故神疲怯寒,四肢不温;脾失运化,则腹胀纳差,肾阳不足,则腰膝酸困。

舌脉为脾肾阳虚之易用。

方以真武汤加减(附子、白术、巫、生姜、白芍、健脾、杜仲、益母草、丹参、山药、芡实)。

方以附子助阳温肾;白术、茯苓健脾行水;生姜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卫;健脾、杜仲补肾阳而助气化;益母草、丹参化瘀而助心阳;山药、芡实固精。

水肿甚者,尿少不利者,加车前子,冬瓜皮;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