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二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二下期末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带电粒子M和N,先后以不同的速度沿P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不计重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带正电,N带负电B.M和N都带正电
C.M带负电,N带正电D.M和N都带负电
2、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m/s2,则()
A.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仍为零
B.小球的加速度为0
C.小球的加速度为8m/s2
D.小球的加速度为10m/s2
3、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
A.躺着比坐着时F1大B.坐着比躺着时F1大
C.坐着比躺着时F2大D.躺着比坐着时F2大
4、如图2—3所示的矩形线框abcd放置在水平面内,磁场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已知sinθ= 4/5,回路面积为S,磁感应强度为B,则通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A.BS
B.4BS/5
C.3BS/5
D.3BS/4
5、若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则该物体一定是()
A.加速度不为0 B.位移为0
C.合力可能不为0 D.合力为0
6、两个相同的电阻R1、R2和两个相同的灯泡A1、A2与两个线圈L连接成如下甲、乙两电路,在实验过程中灯泡均没有烧毁,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自感系数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路甲中,S闭合,灯泡A1逐渐变亮,并能稳定发光
B.在电路甲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灯泡A1不亮
C.在电路乙中,S闭合,灯泡A2逐渐变亮,直到稳定发光
D.在电路乙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灯泡A2将闪一下,再熄灭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有关黑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A.黑体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B.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能够很好的解释黑体辐射规律
C.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减小
D.温度升高,黑体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E.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9、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为“聚变发动机”,通过燃烧石头获得能量,其燃烧石头指的是石头里的
28 14Si原子核聚变生成56
26
Fe原子核.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即平均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2
1H核比4
2
He核更稳定
B.4
2
He核的结合能约为28MeV
C.28
14Si核的比结合能比56
26
Fe核大
D.28
14Si核聚变生成56
26
Fe核的过程要释放能量
10、如图所示,向上匀速运动的电梯中有一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电梯下侧.另外一端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与电梯上侧接触并发生挤压.当电梯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A始终没有和电梯上壁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下侧所受弹簧的压力不变
B.电梯下侧所受弹簧的压力变小
C.电梯上侧所受物体的压力变大
D.电梯上侧所受物体的压力变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Ⅰ.取油酸1.00mL注入1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1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Ⅱ.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Ⅲ.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待水面稳定后将痱子粉均匀地洒在水面上,静置后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
Ⅳ.待油膜稳定后,测得此油膜面积为3.60×101cm1.
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形,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是由单层油酸分子组成,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求:
① 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②油酸分子直径是__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③某学生在做该实验时,发现计算的直径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痱子粉撒的过多
B.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C.计算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
D.在滴入量筒之前,配制的溶液在空气中搁置了较长时间.
12.(12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_____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1)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1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利用图线的斜率k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可求得g=_________m/s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13.(10分)在某介质中波源P 、Q 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相距d=12m ,t=0时两者同时开始上下振动,P 只振动了半个周期,Q 连续振动,它们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06t s 时两波相遇,求:
(1)波源Q 振动的表达式;
(2)P 、Q 之间第二次出现正向位移是0.7m 的时刻.
14.(16分)如图所示,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放置A 、B 、C 三个物块,A 、B 两物块质量均为m ,C 物块质量为2m ,B 物块的右端装有一轻弹簧,现让A 物块以水平速度0v 向右运动,与B 碰后粘在一起,再向右运动推动C (弹簧与C 不粘连),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求:
(1)A 与B 碰撞中的动能损失;
(2)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5.(12分)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三个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像,其中,BC 段对应的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部分,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为T 0,求:
(i )气体在状态C 时的温度和体积;
(ii )若气体从B 到C 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 ,则气体在A→B→C→A 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024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N 向上偏转,则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上,粒子带正电;粒子M 向下偏转,则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粒子带负电;故选C.
考点:左手定则
2、C
【答案解析】
A .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
F =mg tan45°=10×1=10N ,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然为10N ,小球此时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作用,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不为零,故A 错误;
BCD .小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μmg =0.2×10N =2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
21028m /s 1
F f a m --===.合力方向向左,故C 正确,BD 错误。
3、B
【答案解析】
人躺着时,两个绳子夹角较大,合力等于人的重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A 对;无论躺着还是坐着吊床给人的作用力始终与重力平衡,D 对;
4、B
【答案解析】
矩形线圈abcd 水平放置,匀强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向上,因此可将磁感应强度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所以,则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是,故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点睛:对于匀强磁场中磁通量的求解,可以根据一般的计算公式
(是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来分析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平行两个特殊情况。
5、D
【答案解析】
ACD.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一定为零,故AC 错误D 正确。
B.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不为0,故B 错误。
6、C
【答案解析】
A. 在电路甲中,开关闭合瞬间,由于线圈自感系数很大,电流为零,A1灯立刻变亮;通过线圈的电流逐渐增大,由于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最后线圈将灯泡A1短路,灯泡逐渐熄灭,故A错误;
B. 在电路甲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由于自感作用,自感线圈中电流逐渐减小,线圈和灯泡A1、电阻R1组成回路,灯泡A1发光,故B错误;
C.在电路乙中,S闭合瞬间,由于磁能量增大,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这个自感电动势将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通过A2灯的电流逐渐增大,灯泡A2逐渐变亮,直到稳定发光,故C正确;
D.在电路乙中,S先闭合待稳定后再断开的瞬间,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所以此瞬间通过
A2灯的电流不会比开关闭合稳定时大,灯泡A2不会闪一下再熄灭,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去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但阻碍不等于阻止,只能使其慢慢的变化.以次判断电流的大小,确定灯泡亮度的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BD
【答案解析】
A.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辐射而无反射,这种物体就叫做黑体;黑体可以辐射出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选项A错误.
B.普朗克借助于能量子假说,完美的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B正确.CD.当黑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各个频率的部分的强度均变大,同时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C 错误,D正确.
8、CDE
【答案解析】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因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根据
l
x
d
λ
∆=可知,干涉条纹
间距变宽,故B不符合题意;
C、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则P点的振动是加强的,振幅最大,但P的位移不是始终最大,故C符合题意;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E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造成的色散现象,故E 符合题意;
9、BD
【答案解析】
A.比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42He 核比2
1H 核的比结合能大,所以42He 核更稳定;故A 错误.
B .根据图象知42He 核的比结合能约为7Mev ,所以结合能△E =7×4=28MeV;故B 正确.
C .根据图象得,5626Fe 核比2814Si 核的比结合能大;故C 错误.
D .轻核聚变成重核会放出能量,所以2814Si 核聚变生成5626Fe 核要释放出能量;故D 正确.
10、AD
【答案解析】
AB.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电梯下侧所受弹簧的压力不变,故A 正确,B 错误.
CD.当电梯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电梯上侧对物体向下的支持力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电梯上侧所受物体的压力变小,故C 错误,D 正确.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① 4.0×
10-5 ② 1.1×10-9 ③ AB 【答案解析】
① 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51 4.010250100
-=⨯⨯ mL ; ② 油酸分子直径是56
9244.01010 1.1103.601010
V D m m S ----⨯⨯===⨯⨯⨯. ③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量的面积S 偏小,导致结果计算偏大,故A 正确;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则测量的面积S 偏小,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故B 错误;计算每滴体积时,l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则计算得到的每滴油滴的体积偏小,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C 错误;滴入量筒之前,配制的溶液在空气中搁置了较长时间,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D 错误;故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的原理,知道实验中认为油酸分子是一个个紧挨着排列开的,油膜的厚度即为分子直径.
12、低 2
4k
π 9.86 【答案解析】
(1)小球的偏角α在很小(α<5°)时,小球的振动才近似看成简谐运动.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产生的时间误差较小.
(1)由单摆的周期公式为:2T =,变形得224T l g π=,则2T l -函数的斜率24k g π=,解得重力加速度24g k
π=,代入图象的数据可得4k =,解得2
24 3.149.86m/s 4
g ⨯=≈. 【答案点睛】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求解重力加速度时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2sin 2y t m π=﹣
();(2)37.375t s =; 【答案解析】
(1)由图乙可知,质点Q 的振动周期为1s ,则角速度为22/rad s T
πωπ== 波源Q 振动的表达式为:sin
y A t m ωπ=+(), 则0.2sin 2y t m π=﹣
() (2)由于介质相同,所以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相遇经过的距离均为6m ,因此波速大小为0
1/s v m s t =
= 其中P 波宽度为:112L vt m ==
Q 波波长为21vT m λ== 0t 时刻P 波的波峰和Q 波的第二个波峰相距12724
L x λ∆=+ 302x t t v
∆=+ 解得:37.375t s =
14、 (1)2014k E mv ∆= (2)2018p E mv = 【答案解析】
在A 与B 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它们碰撞后的速度,再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动能损失;当
A 、
B 、
C 有共同速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题目详解】
(1)A 与B 碰撞过程中,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mv mv = 得012
v v =,
A 与
B 碰撞中的动能损失2220101112224
k E mv mv mv ∆=-⨯= (2)当、、A B C 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12222mv m m v =+ 由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得,最大弹性势能为22212011124228p E mv mv mv =
⨯-⨯= 15、(1)01
3T ; 013
V (2)吸热00'2Q p V Q =- 【答案解析】(i )由于BC 段对应的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一部分,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此过程为等位变化过程,所以B C T T =
气体在A→B 过程为等容过程,有0003B p p T T =,解得013
C T T = 在B→C 过程问等温过程,有0003C p V p V =,求得013C V V =
(ii )气体在B→C 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由于放出热量为Q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BC W Q =
气体在A→B→C→A 的过程中内能不变,从A 到B 不做功,即0AB W =,从C 到A 气体对外做功为()CA C A C W P V V =-,解得002CA W p V =
由P-V 图像面积法可知,气体对外做功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CA BC W W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气体在A→B→C→A 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吸收热量为00'2Q p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