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修正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动物和人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卵黄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精子、卵子的遗传物质和体细胞不同)
5、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也是胚胎开始发育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6、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意: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新的生命体(只有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发育,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注意: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7、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
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8、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9、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
10、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
管中完成。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11、女孩的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2、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若切除睾丸或卵巢后就会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体重不是第二性征)
13、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初潮
14、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15、衰老最终结果是死亡,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死亡最主要依据是脑死亡)。

16、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有蛹期)
例如:两栖类(青蛙),有些昆虫(如:蚕、蝶、蛾、蚊、蝇、蜜蜂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无蛹期)
例如:有些昆虫(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蟑螂、臭虫等):
17、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有受精卵和利用种子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动物生殖的多样性
①卵生: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鸭嘴兽(哺乳)等;(鱼类,青蛙是体外受精)
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体外,营养来源是卵细胞中的卵黄.
②哺乳类(鸭嘴兽除外),特点:哺乳、胎生。

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由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供给 .
④卵胎生:如鲨、蝮蛇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无关 (或很少),而是
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
⑤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⑥出芽生殖:即母体能产生一些芽体,这些芽体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就可以长成新个体。

(如水螅)
19、植物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植物种类及特性由胚决定。

胚受损不能萌发。

20、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种子不能分成两半(观察时需纵切)
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种子能分成两半。

(观察时掰开即可)
21、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22、种子萌发时需要的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缺一不可)
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条件: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特征:种子萌发时,总质量会增加(主要是吸水),但有机物的总质量会减少.长出叶后质量才会增加。

23、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转绿。

(光合作用之前,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胚乳或子叶)
24、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一般会消失(提供营养)
25、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

26、顶端优势:顶芽发育较快,会抑制侧芽的发育。

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如果树,绿化带等)
27、传粉: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豌豆花)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28、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一般大花是虫媒,小花为风媒)
注意:人工授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9、被子植物受精过程: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伸入子房,一直到
达胚珠 .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0、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凋落.(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
31、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实中除种子外),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32、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1粒种子,如桃子等。

(银杏或白果不是果实,是种子)
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多粒种子,如西瓜等。

33、植物的无性生殖
(1)孢子繁殖:蕨类、苔藓类(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
(2)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分根(夹竹桃、腊梅)、压条(桑、夹竹桃)、扦插(月季、柳树、葡萄)和嫁接(橘、桃)。

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接穗与钻木上长的植物种类不同
营养繁殖的优点: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

注:组织培养也为植物的无性生殖
34、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细菌无叶绿体,一般依赖有机物生活;
细菌通过分裂繁殖;为单细胞生物(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35、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一般无叶绿体,依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如蘑菇)。

36、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37、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38、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39、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
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40、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41、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42
43、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固体中最快)
44、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4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46、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47、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48、光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
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
49、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50、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1、光的反射定律: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不是光线和反射面的夹角)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

5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等距的虚像,(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收集的,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
5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54、光的折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①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②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55、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会变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会变高。

(原因的光的折射的缘故)
56、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因为折射)。

(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因为反射)
57、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因为折射)(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因为反射)
58、眼球与折光系统: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59、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睫状体调节眼球的曲度。

60、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原因矫正
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
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
第三章:运动和力
1、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
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就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⑵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4、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量(与路程和时间没关系)
公式:速度(v)=路程(s)/时间(t)即:v = s / t
变型: 路程 = 速度x时间即:s = v。

t 时间 = 路程/速度即:t = s /v
5、单位:主单位:米/秒,符号:m/s,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换算:1米/秒=3。

6千米/时
6、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没有物体,一定没有力)
7、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磁
铁;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水平面上相互挨着的课桌)
8、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10、力的单位:主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表示.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
11、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弹性限度内,拉力和伸长长度成正比)
1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挂钩
受力.(在太空中失重情况先不能测重力,不能使用天平,但可以测拉力、摩擦力等)
注意: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1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任意一个要素不相同,力就不相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不
同,主要是力的三要素不相同)
14、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说的物体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
15、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管物体在斜面还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运动还是向各个方向运动或静止
时,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16、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注: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②重心位置不随物体放置方式及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17、重力公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 = m。

g 变型:m = G/g (m的单位一定要是千克)
18、没有重力的情况:不能倒水,人一跳能离开地球,不能测重力,但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19、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0、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不受力可做匀速直线运动)
21、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注意:(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都具有惯性)
(2)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

(3)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惯性和运动状态,速度都无关)
22、平衡力: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
平衡。

23、二力平衡的条件:①两力大小相等,②两个力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④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
有同时满足4个条件的两个力,才是平衡力)(计算摩擦力和阻力的大小时一般都是利用二力平衡)
2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
力。

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25、摩擦力的分类
①滑动摩擦(光滑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为0)②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③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
只要物体保持静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随推力变化而变化)
26、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仅仅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接触面大小无关)
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相同时)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动摩擦力大小
与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8、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加压力③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②减小压力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
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
29、压力作用效果: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观察作用效果通常是用转换法,如海绵的凹陷程度)
30、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31、压强公式:P = F/S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ρ:液体密度,g:9。

8牛/千克,h:液体深度)
m)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Pa) F:表示压力,单位:牛(N )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米2(2
单位换算: 1m2 = 10000cm2 1cm2 = 0.0001m2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42。

改变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钉鞋、啄木鸟的喙),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如:坦克履带、沙发、骆驼的脚趾),减小压力
43、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在各
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4、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深度:到液面的距离)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1、太阳:恒星(核聚变释放能量)分三层: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
2、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3、月球: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月陆),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背面较多,正面较少,主
要是受地球大气摩擦的影响)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月球自传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
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

(南顺北逆)
9、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出现月食。

(不是昼夜交替)
1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1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1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由于地球公转)
13、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熟记节气图)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1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15、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16、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熟记月相图)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注:①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17、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因为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 5°左右的夹角。

(地球挡住月亮,即月食,在十五十六,满月;月亮挡住太阳,即日食,在初一,新月)注:①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
②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③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