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自考题-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税制自考题-16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1.现代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形式是______
(分数:1.00)
A.企业上缴利润
B.税收√
C.各种规费
D.国债
解析:[解析]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税收是现代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2.国家以各种形式规定的税收法规的总称是______
(分数:1.00)
A.税法
B.税收
C.税制√
D.税收法律关系
解析:[解析] 税收制度简称为“税制”,税制是国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
3.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是______
(分数:1.00)
A.从价税
B.直接税√
C.间接税
D.从量税
解析:[解析] 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企业的所得税、财产税等就属于直接税。
4.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可分为______
(分数:1.00)
A.从量税和从价税√
B.中央税和地方税
C.实物税和货币税
D.直接税和间接税
解析:[解析] 按计税依据对税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类:(1)从价税;(2)从量税。
5.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______
(分数:1.00)
A.加强法制原则
B.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C.坚持公平原则
D.遵循财政原则
解析:[解析] 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6.1959年“税利合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分数:1.00)
A.以利代税√
B.以税代利
C.取消税利
D.税利并重
解析:[解析] 1959年上半年开始,在成都、南京、武汉、石家庄等七个城市试点实行“税利合一”的改革,实行“以利代税”,取消税收。
7.1958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方针是______
(分数:1.00)
A.基本上在原有税负基础上简化税制√
B.公平税负,简化税制
C.稳定负担,增值不增税
D.保证税收,简化税制
解析:[解析] 1958年对工商业税制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改革的方针是“基本上在原有税负基础上简化税制”。
8.在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过程中,国营大中型企业交纳所得税的比例税率是______
(分数:1.00)
A.45%
B.50%
C.55% √
D.60%
解析:[解析] 1984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国营大中型企业按55%的比例税率交纳所得税,其税后利润还要征收调节税。
9.关于1994年税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B.统一了外资企业所得税
C.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
D.统一了城乡企业所得税
解析:[解析] 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内容中,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改革是:从1994年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以后待条件成熟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10.我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发生______行为,视同销售。
(分数:1.00)
A.将进口、购进货物用于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或固定资产建设项目
B.将进口、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C.将进口、购进时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D.将进口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经营者√
解析:[解析] 税法规定,将进口、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和赠送的,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将进口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经营者的行为属于视同销售的行为。
11.当月,某厂商将同一种商品分别以20元、22元、10元(税务部门认定10元为偏低价格)的单价销售给批发商甲、乙、丙各100件,则当月该厂商的销售额在计算其销项税额时应被核定为______
(分数:1.00)
A.4300元
B.6000元
C.6300元√
D.6600元
解析:[解析] 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有售价但售价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平均售价确定收入,当月销售额为:20×100+22×100+(20+22)÷2×100=6300元。
12.某生产企业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已入库,支付运输企业的运输费800元;(发票上注明运输费600元,保险费60元,装卸费120元,建设基金20元)。
则其准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______
(分数:1.00)
A.17056
B.17043 √
C.17050
D.17062
解析:[解析] 能进行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0×17%+(600+20)×7%=17043.40(元)。
13.下列不属于增值税免税项目的是______
(分数:1.00)
A.药厂生产销售的避孕药具
B.药店零售的避孕药具
C.个体户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D.新华书店代销的古旧图书
解析:[解析] 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属于免税货物,但是个体户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不属于免税货物。
14.下列产品中,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是______
(分数:1.00)
A.黄酒
B.烟丝√
C.汽油
D.啤酒
解析:[解析] 烟丝采用从价定率的办法征收消费税,黄酒、啤酒、成品油等应采取从量定额办法征收消费税。
15.《内资税法》和《外资税法》,“两法合并”于______
(分数:1.00)
A.2008年1月1日
B.2007年3月16日√
C.2006年3月16日
D.2007年1月1日
解析:[解析]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也称“两法合并”)。
16.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进行利润分配,应当______
(分数:1.00)
A.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B.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
C.以合理开支应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D.视同公司支付给员工的福利,不计入纳税额
解析:[解析]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进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
17.在企业所得税中,外购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______
(分数:1.00)
A.购买价格和相关税费√
B.实际支出
C.购买价格
D.购买价格和手续费
解析:[解析] 在2009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之前,我国税法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按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等作为计税基础,相关税费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印花税等。
18.下列各项中,应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______
(分数:1.00)
A.赠予社会公益事业的房地产
B.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的房地产
C.抵押期满权属转让给债权人的房地产√
D.兼并企业从被兼并企业得到的房地产
解析:[解析] 公益性捐赠和个人互换自由住房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兼并企业从被兼并企业得到的房地产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19.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______
(分数:1.00)
A.1
B.5%
C.10%
D.12% √
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房产税税率的考查,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其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其税率为12%。
20.印花税税率的设计原则是______
(分数:1.00)
A.掌握重点税源
B.税负从轻√
C.条文规定从简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解析] 印花税的税率是本着税负从轻的原则设计的,印花税占企业利润的比例很低。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21.税收的财政职能的特点有______
(分数:2.00)
A.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B.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C.社会财富的调节性
D.资源配置的调节性
E.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解析:[解析] 税收的财政职能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适用范围的广泛性;(2)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3)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22.纳税环节的确定应当根据______
(分数:2.00)
A.纯收入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
B.符合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产品的经营特点√
C.有利于经济发展√
D.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E.便于征收、管理和监督√
解析:[解析] 纳税环节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纯收入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分布状况而定;要符合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产品的经营特点,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要便于征收、管理和监督。
23.下列属于西斯蒙第税收原则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公平、确实、便利、节约√
B.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C.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D.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
E.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解析:[解析] 西斯蒙第赞成公平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及节约原则,然后又从经济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税收不可侵及资本、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和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的原则。
24.下列属于西方税收原则的有______
(分数:2.00)
A.公平原则√
B.效率原则√
C.国家集中分配原则
D.稳定原则√
E.体现产业政策原则
解析:[解析] 当代西方学者在综合前人提出的税收原则基础上提出了的三项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25.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包括______
(分数:2.00)
A.税负公平√
B.机会均等√
C.分散税权
D.分散税政
E.集中税权
解析:[解析] 税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税收公平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它包含两个层次:税负公平、机会均等。
26.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在于______
(分数:2.00)
A.有利于宏观调控√
B.有利于经济改革√
C.有利于理顺分配关系√
D.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E.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
解析:[解析] 税制改革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宏观调控;(3)税制改革是当前整个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进行税制改革有利于经济的改革;(4)现在的分配关系既不合理,也不规范,进行税制改革有利于理顺分配关系;(5)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进行税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27.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分数:2.00)
A.统一税法,公平税负√
B.简化税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体系√
C.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
D.保障财政收入√
E.以上答案都对√
解析:[解析]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28.我国现行流转税制主要设置的税种有______
(分数:2.00)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E.所得税
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流转税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烟叶税;(4)营业税;
(5)关税。
29.下列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有______
(分数:2.00)
A.提供加工劳务√
B.销售小汽车√
C.将生产的电视机无偿赠送给敬老院√
E.转让无形资产
解析:[解析] AB属于销售货物的行为,C项视同销售,都应该征收增值税。
销售房屋和转让无形资产应征收营业税。
30.下列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适用零税率的有______
(分数:2.00)
A.农业√
B.林业√
C.交通√
D.有色金属
E.化工
解析:[解析] 农、林、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科教、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等基础产业和薄弱环节的部分项目投资适用零税率。
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
31.简述税法的分类。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按照税法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
(2)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
(3)按照具体税法在税法体系中法律地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税收通则法和税收单行法。
(4)按照税收管辖权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
32.简述1994年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
(4)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
(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33.简述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更好的体现了公平税负和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和完善。
(2)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是应对世界性减税浪潮的必要措施。
(3)对税收优惠的规范和调整将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府调控。
34.简述改革城建税的必要性和原则。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必要性:收入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城镇维护建设的基本需要;产业结构不同的城市,城建资金多寡不均;城建资金的负担和城市设施的收益脱节;税率设计不合理;涉外企业不纳
(2)修改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原则:体现公平税负,负担和收益基本一致的原则;适度扩大收入规模的原则;应当充分体现地方管理的特点,在纳税和减免税的规定上给予地方较大的权限,以适应地方的不同情况,调动地方征税管理的积极性。
四、计算题(总题数:5,分数:30.00)
35.某食品加工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6月发生下列业务:
(1)销售食品150吨,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中不合税价款300000元,款项收讫。
(2)从某农场购入小麦1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不含税价款100000元。
(3)从农民个人收购玉米50吨,支付价款51000元,收购时厂方均按规定开具了由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收购凭证。
(4)将自产食品一批以福利形式发放给本厂职工,该批食品成本价20000元。
要求:计算该食品厂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解:(1)该厂本月销项税额=300000×17%+20000×(1+10%)×17%=54740(元)
(2)该厂本月进项税额=100000×13%+51000×13%=19630(元)
(3)该厂本月应纳增值税额=54740-19630=35110(元)
36.甲化妆品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7月份主要经营业务如下:
(1)本月初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0元、增值税款51000元;当取出将该批材料全部发往设在某县城的乙企业委托其加工一批香水精,本月加工完毕,全部收回,其消费税已由乙企业代收代缴。
支付加工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不合税加工费15000元;乙企业无同类香水精销售价格。
甲公司本月收回后直接销售,取得不合税销售额400000元。
(2)当月销售自产化妆品,取得不合税销售额800000元。
化妆品消费税税率30%。
要求:计算甲、乙公司的相关消费税和增值税。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解:(1)计算乙企业代收代缴的消费税额:
代收代缴消费税额=(300000+15000)÷(1-30%)×30%
=135000(元)
(2)计算甲公司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本月销项税额=400000×17%+800000×17%=204000(元)
本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15000×17%=53550(元)
应纳税额=204000-53550=150450(元)
(3)计算甲公司当月应纳的消费税额:
应纳税额800000×30%=240000(元)
37.某酒厂3月份销售情况如下:
(1)销售粮食白酒取得销售额5.8万元,现金收讫存入银行。
(2)销售粮食白酒8.3万元,随同产品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价款1.6万元,代垫运杂费400元,承运部门将发票开给购货方。
收到购货方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价值9.94万元,承兑期三个月。
(3)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粮食白酒,价款为6万元,其他酒的价款为3万元。
按合同规定收款期已到,但货款尚未收到。
(4)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给某市烟酒公司粮食白酒,价款为10万元,货发出,已办妥托收手续,但货款尚未收到。
(5)用粮食白酒和其他酒组成礼品盒做广告样品分送给有关单位,价值1.6万元。
(6)收回委托加工的药酒,价值为8万元,由加工单位代收代缴消费税。
收回后直接销售部分药酒,取得销
货款6万元。
另一部分药酒赠给客户,价值2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计算酒厂应缴纳的消费税额。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解:(1)5.8×20%=1.16(万元)
(2)(8.3+1.6)×20%=1.98(万元)
(3)6×20%+3×10%=1.5(万元)
(4)10×20%=2(万元)
(5)1.6×20%=0.32(万元)
(6)8×10%=0.8(万元)(此税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直接销售时不再交消费税。
酒厂收回的药酒直接销售的6万元和赠送的2万元均不再交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总额=1.16+1.98+1.5+2+0.32=6.96(万元)
38.2010年3月1日起,甲乙两人共同承包了某车间,实现利润的50%上缴发包单位,剩余部分两人按照6:4分成。
承包人每月还可领取3500元的工资。
已知2010年年底该车间实现税后利润50万元,已知承包经营所得,超过5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750元。
要求:计算甲乙两人2010年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解:(1)承包人可分配的利润=50×50%=25(万元)
其中,甲应分得25×60%=15(万元)
乙应分得25×40%=10(万元)
(2)甲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150000+10×(3500-2000)]×35%-6750=51000(元)
(3)乙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100000+10×(3500-2000)]×35%-6750=33500(元)
39.某企业为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优惠税率为18%,该企业2008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2009年预计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
要求:计算2008年和2009年预计应交纳的所得税。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解:2008年应纳税额=1000×18%=180(万元)
2009年应纳税额为1200×20%=240(万元)
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
40.如何正确评价利改税?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利改税方向正确、成绩显著。
利改税的核心是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对国营企业不能征收所得税的理论禁区,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重大突破。
利改税有利于国营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利改税过程中还进行了一次对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建立了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利改税还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转轨性的变化,税收地位得到提高,税务机构大大加强。
(2)利改税的失误有主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主要是税制改革超前,而与之相适应的同步配套的各种改革没跟上。
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时利改税的理论准备不足,也造成了利改税的失误,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
(3)在税制改革过程中,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