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针对患者症状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土汤加味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
消化性溃疡[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较为严重的疾病。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病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形成有各种因素,其基本因素是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
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酸分泌过多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发病特点主要为周期性上腹疼痛且反复发作。
长期下来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9例,对其部分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均经纤维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男186例,女53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1.2±0.6)岁;溃疡史病程1~21年,平均病程(6.5±0.6)年;十二指肠溃疡者59例,胃溃疡95例,复合性溃疡85例;就诊前有黑便史11例,呕血史22例;排除孕妇、严重心肺疾病者,上消化道原因出血不明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患者症状采取常规治疗,对出血量大的患者给予输血、输液以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输液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即奥美拉唑
4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另外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 g/次,3次/d;谷氨酰胺颗粒口服,0.67 g/次,3次/d。
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黄土汤加味治疗,组方:焦白术15 g,伏龙肝煎汤代水100 g,炮姜炭、生甘草、阿胶、生地各9 g,熟附子、黄芩、三七粉各7 g,白及、党参各25 g,法半夏、蒲黄炭各12 g。
水煎服,除三七粉单独口服其余用水煎浓缩至450 mL,150 ml/次,3次/d,连续服用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呕血停止,黑便消失转为黄色,且经大便潜血检查为阴性;有效:患者呕血停止,黑便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呕血停止但仍有黑便现象,或呕血症状仍存在。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高烧3例,乏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3]为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情较重,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造成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对此病的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止血为主,但疗效不显著,长期应用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传统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吐血”范畴[4],血是由患者胃部产生,同时患者的大便呈黑色。
患者出现此类症状,与其肝、肾、胃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患者吐血颜色常为鲜红色,有时颜色较重为咖啡色;大便呈黑色,舌苔较黄。
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活血化瘀、去火散热为主。
黄土汤具有温中摄血之功,在此基础上加入法半夏、炮姜炭可达到温中止呕、温脾化阳的作用[5];党参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白及、蒲黄炭、三七、花蕊石可固涩止血、补中益气。
诸药
合用,可达到温运脾阳、滋阴养血、止血祛瘀的作用[6]。
减少单独应用西药对胃黏膜的刺激及耐药性,使得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江龙,郭子山,梁嘉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分析[J].湖北潜江市县医院,2014,33(26):148-151.
[2] 黄任慧,马丽丽,默古东.西医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浙江人民医院附属医院,2013,
19(22):97-100.
[3] 王佳佳,路海涛,彭媛媛.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恶化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J].现在临床医药杂志出版社,2012,25(66):44-48.
[4] 刘进军,刘西岗,于海山.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院,2013,40(55):255-258.
[5] 马云山,李志国,聂云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情况[J].安徽人民医院出版社,2013,58(91):689-672.
[6] 牛小菊.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进展分析[J].北京消化内科杂志社,2014,39(7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