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教育现状及思考-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孜藏区教育现状及思考
一、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权的含义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人权,在《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有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该如此。
”我国宪法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应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就我国而言,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
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有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人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权利。
甘孜藏区的少数民族子女,除了要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担负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责任。
因此,甘孜藏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是指甘孜藏区未成年人依法所享有的、国家通过各种具体的措施予以保障实现的,在各类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权利。
二、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的现状
甘孜藏区即指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巴或康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
全卅I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人口有98.3万人,其中未成年人有29.5万。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四川省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的投入,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寄宿制学校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甘孜藏区“两基”攻坚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还有2个“两基”攻坚县没有达到验收标准,已经达标的,其达标的水平还很低,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艰巨;另外,大部分县财政状况极差,严重地制约了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普九”负债累累。
这些都是当前甘孜藏区义务教育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
甘孜藏区教育由于历史欠账多,目前基本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普及阶段。
虽然甘孜藏区已有16个县完成了“普九”任务,验收“合格”,但部分学生仍然流失,特别是初中、高中的入学率仍然较低。
截至2005年,“初中的毛入学率为61.25%,高中的毛入学率为11.31%,15-50岁青壮年识字年限为4年”;部分县、乡“普初”扫盲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突击性痕迹也很重,辍学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普九”、“普初”后的巩固任务十分艰巨。
全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低于阿坝、凉山二州等省内民族地区水平。
由于自然条件和区域成本差异,造成藏区教育点多、面广、战线长、投入大、成效小、发展不平衡。
点多面广、战线长表现在:“甘孜藏区一所小学服务面积为152.33平方公里,一所中学服务面积为4520.59平方公里,每所小学平均有学生93.7人,每所中学平均有学生737人”。
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部优于南北部,城镇和公路干道沿线地区优于偏远农牧区,基础教育优于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发展快,成人专业技能提高性能力教育差,优质教育、龙头学校尚未形成;因不能满足城镇家长要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每年有上千生源流失到内地。
2.教育投入不足
民族文化差异增加了教育财政投入成本。
少数民族教育首先应是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民族地区自身文化发展了,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反映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用一定的经费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和开发,尤其是对民族教材等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对民族文化背景下“双语”教师尤其是本民族教师的培训,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事实上,以“普九”标准计算,2005-2010年甘孜藏区中小学校教学设备、危房改造、教师培训、中小学校职业教育基地、教学试验场所建设等的总投入需8亿多元。
而甘孜藏区教育投入则主要依靠《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的支持,两项计划从调查了解信息测算,未来5年内国家和四川省的两项计划的投人大概在5亿元左右,尚缺口3亿
多元。
而地方财政只能解决教师的工资,学校公用经费几乎无出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教育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使得该建的学校、校舍、设施无法建,至于更新教学设备就更是难上加难。
如康定县玉龙西村小学,坐落在贡嘎山下,海拔4100米,那里不生灌木,常年吃不到蔬菜。
学校共有28个学生,只有两间用石头和泥土垒成的房屋,一间是教室,一间是学生和老师共用的生活房间。
正因为硬件设施的缺乏,部分边远农牧区中心完小及县城初中尚有相当部分不具备寄宿制条件,造成读完村小二、三年级后无法升人乡中心校读小学高年级和小学毕业后无法升人县初中就读,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普初”巩固工作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在师资问题上,也因为财政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和生活环境差,出现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两难”局面,使本已奇缺的师资更是雪上加霜。
如康定县玉龙西村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一师一校”,建校以来只有唯一的一位老师吉嘎,28年来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
由于师资不足,当吉嘎老师给一个班上课时,其他班级的学生就只好上自习。
在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甘孜藏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3.师资队伍量少质弱且结构不合理
据2007年统计,甘孜藏区基础教育师资有5476人,尚缺4461人。
《甘孜州“十一五”规划》规定,到“十一32”规划
末,40%的初中教师和70%的高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如果再加上自然减员,仅中学教师的需求量每年就在1500人左右。
但由于甘孜藏区的自然条件极为艰苦,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如以巴塘县中学英语教师为例,全校在编英语教师共有6人,每人任教3个教学班,周课时人均达30多节,同时由于缺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师资,出现了这些课程开课不足甚至无法开课的现象。
而甘孜藏区藏文生物、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数学等专业课的教师也严重匮乏。
师资队伍质弱表现在:一是中小学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据2007年统计,在小学5476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1565人,初级职称3484人;初中教师1637人中,有高级职称141人,中级职称501人,初级职称799人,未评职称196人;高中教师436人中,有高级职称123人,中级职称145人,初级职称136人,未评职称32人”。
二是甘孜藏区教师的文化和专业学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第二学历比例高。
据笔者调查统计,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不到5%,“注水型”文凭较多,学非所教、学非所用、高学历低质量的现象不是个别,部分高中教师是通过提高型培训取得第二学历的。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缺乏。
本地高学历人才极度短缺,外地具有高学历和真才实学的教师又引不进来,定向培养师资的力度不够,造成教师队伍结构
不合理。
尽管近年来为了“两基”攻坚招聘了大量的教师,但图画、音乐、体育、外语、电脑等课程的教师却招聘得很少,教师专业不合理问题已出现端倪,目前绝大多数农牧区小学由于没有外语师资而无法开设外语课。
另外,由于教师分布不合理,又造成了本来相对紧缺的教师资源更加紧张。
教师一般主要集中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学校和交通便利的农村小学,部分农牧区小学则难以保障师资力量;在农牧区学校,有的课程虽然在课程表上有安排,但实际上由于没有师资力量而无法开设,如计算机课程等;还有的课程,如图画、音乐、体育,目前基本上都是由其他任课老师临时开设。
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是甘孜藏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又一个大问题。
一方面,小学尤其是乡镇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大多数被当地初中挖走,乡镇初中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基本被高中学校挖走;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待遇比行政干部低,也使得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教育工作而改行干行政,如某县一次就有7位骨干教师考入公务员队伍。
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中小学校骨干教师严重缺乏和流失,给甘孜藏区农牧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教学模式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国民族教育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
农村牧区的乡级中学,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上好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
……使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中小学学生毕业时,既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从小养成劳动观念和习惯。
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发展规划、改革步骤、目标要求、办学形式、教学用语、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等方面因民族、因地区制宜”。
事实上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农牧区,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家里,从事生产劳动,他们将成为民族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但现在的基础教育普遍只重视文化教育,而缺乏专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文化人,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生产生活不相适应。
正如一位农民说的:“花这么多钱培养了一个初中生,学了一些用不上的知识,反而把农村的活计都忘了。
”甚至有些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或大中专的农牧民子女由于在学校里只学科学文化知识,缺少劳动锻炼,回家后怕脏、怕累、怕劳动,不愿上山采药、下地干农活,更不会放牧。
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与教育法规相违背。
农牧区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生活水平有什么直接关系,严重地挫伤了他们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所以甘孜藏区某些县的小学学生入学率呈金字塔形,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有些学校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达24、25人,到了五、六年级却只有几个人,学生学习的巩固率相当低。
5.农牧区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和短期功利意识强烈
农牧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城镇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存在着较大差距。
城镇学生家长普遍重视子女学习,对他们的培养不惜代价。
而有些农牧区学生家长为了家人的生存忙碌着,顾不上关心子女的学习,认为子女上学后,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了。
有些家长虽然关心孩子的学习,但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无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这也导致某些孩子学习差,对学习没兴趣乃至逃学以及“小学研究生”的现象。
另外,我国现今的教育制度不能摆脱封闭办学的模式去主动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育与职业需要相脱节、毕业生就业难等方面。
这种现状对于举尽全家之力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农牧区家庭来说是打击很大的。
许多农牧民家长认为送子女上学就是要找到一份他们认为非常体面的工作,而就业的现实又使得他们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的近期利益也影响着农牧区家长的思想,有些孩子不上学,一年可以通过挖药材、捡野山菌为家里挣回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就使得那些精打细算的农牧民极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从而造成很多农牧区家庭在孩子上学问题上表现得不积极,即使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对他们也没有一点诱惑力。
6.较低的经济收入难以承担昂贵的教育费用
甘孜藏区受自然条件差、社会交往范围狭小、信息载体缺乏等因素制约,又受几千年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传统
观念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农牧区家庭都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
如果他们同时上学,有的甚至是上大学,那么对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不言而喻。
据笔者调查,目前甘孜藏区中小学寄宿制学生每月需承担50元的生活费和近1吨的柴火,三年高中就需花费近两万元,四年大学就得用去五、六万元,这笔巨大的开支对年均收入只有1000余元的农牧民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加之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下农牧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相对不高,这也使得农牧民家庭在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方面意识非常淡薄。
三、对甘孜藏区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快制定单行教育条例
江泽民同志说过:“民族、宗教无小事”。
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根据民族自身具有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抓紧实行民族教育的超常规立法,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法’等与民族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弥补以往立法层次低、立法有空白点的缺憾,为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甘孜藏区来讲,应根据该州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出台前,加快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单行教育条例,从而保护甘孜藏区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推进甘孜藏区依法治教,以教兴州的战略目标。
2.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改革
民族教育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改
革。
目前我国民族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办学主体单一、投资体制单一、办学效益不高。
而且长期以来国家包办教育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教育体制的转变。
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现实状况,适当地引入个人和社会力量办学,是解决目前民族教育办学主体单一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甘孜藏区虽然在职业教育上已启动了民营办学机制,但数量非常有限,还不能满足甘孜藏区的需求。
因此,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办学体制是进一步保障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新途径。
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
从现实看,要切实保障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子女的受教育权,就要重视基础教育、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和对特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经费不足的问题往往成为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大障碍,这一问题解决不了,基础设施薄弱,师资紧缺的现状就无法改变,少数民族子女受教育的状况更难以改观。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就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人力度。
笔者以为,鉴于甘孜藏区县级财政的实际状况,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不宜过大,否则,县级财政很难承担。
对5个纯牧业县应实行“四包”,即包学费、包书费、包文具费、包生活费的政策,使其尽快实现“普九”目标和保持验收标准。
还要建立县级教育债务监控机制,强化上级政府在偿还债务方面的责任。
最后要强化县级行政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师资的配置权,
上级财政部门应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起主导作用,切实解决教师均衡配置和教师队伍稳定问题。
4.切实保障教师合法利益,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只有维护了教师的权益,才能提高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才能使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益得到保护。
首先要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是确保甘孜藏区广大农牧区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数万农牧区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各级政府要在确保农牧区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农牧区教师的待遇。
要关心农牧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采取积极措施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实际问题,对贫困和边远地区教师实施特殊津贴制度,以鼓励教师扎根农牧区教育。
其次要培养适应甘孜藏区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可采用以下办法:(1)定向培训和引进教师,一方面定向选送优秀双语教师到民族院校培训文理科藏文双语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从各民族院校藏文专业应届及往届毕业生中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双语中小学教师队伍中;(2)实行教师轮换制度,建立县内城乡之间、不同基础的校际之间的教师的轮换机制,保证每所学校都有机会轮到优质师资;(3)实施州内对口支援政策,在州内基础较好的县与农牧区县之间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开展以支教挂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对口支援,加大州内好学校的辐射力度;(4)广开师资门路,打破地区界线,引进初高中部分紧缺学科的具有本科以上
学历的教师和双语初高中紧缺学科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双语
教师,鼓励非师范院校双语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双语中小学任教;(5)构建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并举、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5.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当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实用性的改革。
农牧区义务教育的内容要以适应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因此,在各科内容中要适当渗透职业技术课程内容,增加农牧区应用知识,如在政治课中增加党的藏区政策和生产管理知识等实用内容;在语文课程中加强应用文的写作、农牧区文化建设等内容;在数学课程中增加土地丈量、生产统计等内容。
同时,应对学生加强“热爱藏区、奉献藏区”的教育,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
其次要改进以往“抄抄背背”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举办讲演、辩论和娱乐等形式鼓励孩子们思考、回答和讨论问题。
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信心,达到教育的目的。
200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世界各国隆重推出一本书,名叫《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它提到现代教育具有四大支柱,一是学会认知,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四是学会发展。
这四条都涉及了智力与能力的问题。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我们不但要有知
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在困境中生存与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6.积极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甘孜藏区学生辍学除受家庭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就是发展职业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多一种职业选择,因此职业技术专长有利于他们将来就业,可让他们转变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
而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城市模式的应试教育误区,职业教育举步维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7条规定:“未成年人已经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因此,应遵循民族地区教育的客观规律,逐步实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创业、就业、升学并重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做到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回家能劳动。
具体来说,首先,中小学教师要按照课程计划,在提高学生传统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开设适合本地生产生活实际的地方职业技术课程,传授如农、牧、林果等的种植、改良、管理实用技术,退耕还林还草管护技术,农牧林防灾抗灾技术,土特产品保储、加工、营销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的职业技能。
其次,可在农牧区初中建设“一校多功能”的综合中学,在高中开办职业教育班,聘请民间工匠技师授课,传授民族手工艺
传统技术。
最后,职业教育要依托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手工艺,把藏民族五明学科中的“工巧明”学科纳入职业教育学科课程内容,开设绘画、雕刻、建筑、金银铜铁玉石木骨加工等课程。
7.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针对甘孜藏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必须走寄宿制办学道路,因为寄宿制是解决人口高度分散与教育需要相对集中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甘孜藏区小学生每月基本伙食费至少需120元,初中生需150元,其余的费用还要靠国家补贴。
因此,为了切实保护群众支持寄宿制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寄宿制学校要不怕麻烦,按市价收取学生家长交来的洋芋、苞谷、荞子、干酸菜、柴火等物品,折抵寄宿制学生应缴的50元生活费,调剂学生生活。
在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和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相对偏低,离孩子们身体发育成长的基本需要还有差距。
因此笔者建议:一是要提高寄宿制学校生活补助标准和解决管理人员、炊勤人员和医务人员的编制;二是加快寄宿制小学校的小农场、小牧场建设步伐,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小卖部、小果园、小蔬菜地、小修理厂,以改善学生生活条件;三是设施建设、设备配备要向寄宿制学校倾斜,为寄宿制教育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