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复习策略
在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对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我在不长的高三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近年来高考命题虽然以能力测试为主,但绝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削弱和否定。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这座大厦就会丧失基石。很多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都有类似的错误认识:高考又不考书上的内容,课本看与不看都一样。于是将课本“束之高阁”,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多如牛毛”的课外复习资料上,一味盲目、重复地做题,复习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其结果不但不能巩固基础知识,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在高考中基础题丢分,能力题也拿不到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夯实基础为前提,充分重视教材,要让学生明白,课本才是最好的教学参考书,是知识和能力的源泉。高考题目常出常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复习内容,始终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才能随时提取和灵活运用。其中,对生物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不要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在生物学知识中,有许多相似的概念、生理、结构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混淆,张冠李戴。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经常采用比较法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自养和自生;抗原和过敏原等。通过比较法,把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梳理清楚,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异同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某种方法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章节的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复习其他章节内容,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增强生物学术语表达的准确性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做题时错字连篇,书写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些基本功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怕出现问题,而是要有意设置考题让学生尽可能暴露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例如:从新陈代谢角度看,高温能杀死细菌,是由于。
很多同学语言表达不确切,答成:“高温能使酶致死”。而正确的答案应是:“高温使酶的活性丧失”。
有些同学做题只爱做选择题,不爱做主观题,即使做也只是粗略想想,不愿写出答案,嫌麻烦,这显然不利于主观题答题能力的提高。现行高考试题中的主观题占总分值的一半还多,为避免主观题成为同学们的弱项,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答案写出来,再对照标准答案,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接近出题者。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勤加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就能做到表述准确、简练。
三、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一般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关注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生物学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学用结合才是生物学的重要教学目的。我们的学生长期在书堆题海中死读书、读死书,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势。因此,教师要注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重点、轻热点的复习方法,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将实际问题探究化;要使课堂保持充分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尽量发动学生自己回答和解决;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留心收集有关生物科技方面的信息;要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找到最佳结合点,活学活用。
四、精练精析,提高复习效率
少而精的练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高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有些学生用做题代替读书,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希望能与高考题撞上。高考试题杜绝陈题,学生盲目沉溺于“题海”中不但费时费力,对高考帮助有限,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为达到精练高效的效果,教师一方面要精心挑选一本练习册,并作适当修改、删减,分层次让学生认真完成;另一方面还要精心设计习题、考题,避免重复,或采用“老题新做”,以便更好地反映教与学的情况并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复习中,可采用讲练结合,练中有评来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力求做到“解析一道题,解决一类问题”。在习题讲评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启发学生分析清楚基本原理后再作变化。不要满足于就题论题,而应该借题发挥,一题多变,触类旁通。
另外,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答或不会作答的情况,而这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方面,师生要共同、及时地对错题进行分析,有目标、有重点地追根求源,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教育学生要勤于归纳,善于整理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