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5T03:53:44.92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9期作者:王丽
[导读]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强行记忆,而是让学生真正地开展自主学习。

黑龙江省大庆市万宝学校163000
摘要:新的时代带给人们的影响可以投射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和教育。

在此背景下,作为教师,应适时代的变化,主动学习各种全新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将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为学生们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

本文主要要探讨的就是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模式。

希望本文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能为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
一、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概述
1.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概念。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指,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数学老师的教育指导,结合自身的喜好、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在教师提供的数学研究课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进行研究。

这一研究过程需要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完成,因为它需要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最后由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相比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强行记忆,而是让学生真正地开展自主学习。

2.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1)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摆脱教师的依附者的身份,主动地对知识展开探索。

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在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体系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也就是说,长期被人们所诟病的,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将被打破。

此举将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习行为的功利性,减小对学生的强迫性。

(3)与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不同,研究性学习会围绕着某个问题学习新的知识。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再有固定的程序和模板,教师也能因材施教。

二、研究性学习当下存在问题及教学分析
1.教师不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充当主导地位,在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后,教师也很难立即理解和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此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用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和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包办选题,而不是让学生自主选择。

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大大降低,使研究性学习失去了对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目的。

(2)教师,尤其是从业多年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并且他们中大部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过去的经验,甚至成就被推翻,只能和其他新人教师一起从头开始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他们自然很难认同。

2.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重视。

(1)部分教师并没有将研究性学习视作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工具,只是将其视为上级发布下来的一项任务。

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知识单纯地套用下发的研究性学习资料,依据资料完成任务。

这样一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失去了自主能力,研究性学习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2)部分教师只注重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因此,将工作的中心放在了可以体现任务成效的学习报告上。

学生也因此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报告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学习过程。

3.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可能会忽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只专注于培养少数优等生。

由于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观点,因此,极有可能会忽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进展。

实际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更需要依靠研究性学习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方法
1.调整课堂结构,尊重学生自主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对课堂时间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以进行自主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

因此,在调整课堂时间分配的同时,教师也应改变原有的态度,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

教师也能因此更加了解学生的喜好,后续的研究性学习也能借此选择更好的、更能吸引学生的切入点。

2.设计教学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引导。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前期,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对数学的兴趣和生活情况后,将自己的了解融入对课题的设计之中。

教学内容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地开展。

在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就到了教学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新方法,吸引学生。

3.注重教学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将数学学科中原本就涵盖的科学、生活等领域加入到数学学习之中,让学生们摆脱仅仅只能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窘境。

因此,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再依赖书本这一单一的知识来源,应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动手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知识。

研究性学习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和探讨研究性教学模式,让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也为今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广胜谈积极开展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建议[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002),P.119-119。

[2]吴东升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J].学周刊,2020,000,(001),P.38-38。

[3]赵建民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3),0010-0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