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满释放⼈员的就业案例
/doc/d39e0eee81c758f5f61f674a.html 2008年02⽉01⽇11:25 民主与法制杂志
王⼴星邹志远
2007年10⽉24⽇,⼀名⾐冠楚楚的中年男⼦⾛进了河南省第⼆监狱教育科,向监狱的教育科长郭克建提出了⼀个奇怪的请求:希望监狱给他推荐⼏名悔罪服法、技术熟练的服刑⼈员,他的企业将同他们签订帮教和刑释就业⽤⼯协议。
他是谁?为什么要到监狱⾥要⼈
呢?
为治母病孝⼦⾏凶⼊狱
这名男⼦名叫肖兴克(化名),现为豫西某民营企业的董事长,资产逾亿。
有谁会想到,这位成功⼈⼠是个刑满释放的⼈员
呢?“对我来说,最珍贵的财富还是在狱内修成的精湛职
业技术和诚信做⼈的道德观。
”肖兴克说。
29年前,20岁出头的肖兴克还是河南省第⼆监狱的⼀名焦躁的、有越狱倾向的重刑犯。
肖兴克出⽣于⼀个普通的⼯⼈家庭,⽗亲为县机械⼚的⼀名普通⼯⼈,母亲⽆职业,⼩兴克在这个贫寒的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17岁那年,⽗亲患上肺癌,这对于⼀个勉强维持温饱的⼯⼈家庭来讲⽆疑是灭顶之灾。
为治⽗亲的病,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借了⼀圈⼦的债。
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亲。
临死时,⽗亲紧紧抓住了肖兴克的⼿,竭尽全⼒地嘱咐他⼀定照顾好多病的母亲,做家⾥的顶梁柱,⼩兴克含泪点了点头。
⽗亲死后,全家就靠⽗亲的⼀点抚恤⾦和母亲打点⼉零⼯勉强度⽇。
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履⾏对⽗亲的承诺,读⾼⼀的肖
兴克含泪离开了⼼爱的学校。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没能给“肖兴克们”提供⾜够的、赖以养家糊⼝的⼯作岗位。
忧伤和操劳击倒了母亲,为给母亲治病,肖兴克借遍了亲戚和⽗亲⽣前的同事好友,由于负债很多,亲戚家普遍都很穷,渐渐变得求告⽆门。
从那时起肖兴克⽇渐激愤起来,整天诅咒⽼
天的不公、世态之炎凉。
终于,在⼀个⽉⿊风⾼的夜⾥,肖兴克操起⾃⼰磨制的尖⼑,⼲起了“剪径”的勾当。
但第⼀次打劫就碰上了⼀个顽强的对⼿,那名貌似柔弱的⼥⼦为保护⾃⼰的⾃⾏车,与肖兴克搏⽃并⼤声疾呼起来。
慌了⼿脚的肖兴克⽆意识地挥了⼀下尖⼑。
那⼥⼦喷出的鲜⾎唤醒了肖兴克的良知,他忙扔下尖⼑⼤声喊⼈来抢救,但为时已晚,被扎中要害的⼥⼦最终因抢救⽆效于第⼆天凌晨死亡,肖兴克也因抢劫杀⼈被处以死缓,于
1978年押⼊河南省第⼆监狱服刑。
危险犯转变为科技协会会员
据当年的管教⼲部回忆,在服刑初期,肖兴克情绪极不稳定,时⽽深感罪孽深重,常在夜⾥做噩梦,掉进痛苦深渊不能⾃拔,想以⼀死洗清⾃⼰的罪过;时⽽因最好⼈⽣时光要在
监狱度过看不到出路⽽悲观、绝望、焦虑不安。
监管安全部门是这样描述肖兴克的:既有悔
罪服法表现,也有⾃杀倾向以及越狱的危险。
⼼病还得⼼药医。
管教民警看透了肖兴克的⼼结。
⼀位年长的民警循循善诱地对肖兴克说:死,并不是洗清罪孽的最好⽅式,既然法律没有判定⼀个罪⼈该死,他就应好好活着,⽤回报社会来偿还⾃⼰的罪债。
如何回报社会呢?⽼民警说:好好学习⽣产技术,多为社会创造财富。
⽼民警指着⼀位服刑⼈员对肖兴克说:“你应该向⽼关学习,成为监狱⾥的技术
能⼿。
”
⽼民警告诉肖兴克,服刑⼈员甚⾄政府⼲部们称呼罪犯关⼤强(化名)为“⽼关”⽽不直呼其名,也是出于对⼀名技术⼈才的尊重。
⽼关有很多的绝技,作为监狱成品质检组的⼈员,他对于车、铣、刨、磨、维修、电焊、电⽓各⼯种⽆⼀不精,将12台新组装的内燃机⼀齐开启,凭⽿朵⼀听,就能判断哪台不合格。
他从开动的机床前路过,就能听出哪台机床要出
⽑病。
肖兴克听得眼珠⼦都要瞪出来。
更让他兴奋的是,监狱民警让他和另外的两名服刑⼈员同⽼关编在⼀个组,让他们跟⽼关学技术。
肖兴克暗暗发誓:⼀定要把⽼关的技术学到⼿。
功夫不负有⼼⼈。
⼗年过去了,年轻的肖兴克也渐渐被犯⼈和民警们尊称为“⽼肖”。
⽼关的绝技⼀项也没有因为他的出狱⽽带⾛。
由于有⼀定的⽂字功底,在⼀群⼯科科班出⾝的警官的指点下,肖兴克甚⾄学会了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监狱⾥许多简捷⽽实⽤的机械⼯具就出⾃他的那双巧⼿。
他以最⾼的票数当选为河南省第⼆监狱服刑⼈员科学技术协会的会
员。
⼀名刑释⼈员救活⼀群乡镇企业
是锥⼦总要露出头⾓。
1990年,监狱从洛阳市某企业购买的⼀台价值数⼗万元的设备坏了。
接到监狱的传真,该企业的技术⼚长、设计师忙带领技术精英们赶赴河南省第⼆监狱,拆开设备进⾏检修。
半个⽉过去了,技术⼈员最终放弃了对⾃⼰设计、⾃⼰制造的设备进⾏
维修的努⼒,告诉监狱:设备报废了。
肖兴克带着服刑⼈员科技协会的⼏名⾻⼲,向⼤队长请战:他们要靠⾃⼰的⼒量修理设备。
报告很快被递到监狱长的⼿⾥。
听说⼏名犯⼈要修理连制造⼚家都修不好的设备,监狱长简直怀疑⾃⼰的⽿朵是否出了⽑病。
但熟知肖兴克能⼒的民警极⼒地让监狱长相信,没准肖兴克真能创造奇迹。
监狱长只好说:那就试试吧。
⼀个星期过去了,肖兴克真的创造了奇迹!河南省第⼆监狱全体服刑⼈员都沸腾了,已被制造⼚家判处死刑的设备经他的⼿后⼜能投⼊⽣产,为国家创造财富了。
消息传到洛阳,制造⼚家的⼚长坐不住了,连声感叹:“⼈才难得!⼈才难得!”⾮得亲⾃到新乡,见识
见识那双神奇的⼿。
1994年,经历三次减刑后,肖兴克以优异的改造表现完成了⼈格⼈性的重塑。
由于他在业内获得的盛名,在他刑满释放前,⼴东珠海⼀家机械制造公司的经理亲⾃驱车来到河南
省第⼆监狱与他⾯谈,许以⾼薪和完善的养⽼、医疗保险,要把肖兴克接到珠海,做他企业
的技术总监。
出狱那天,监狱教育科的警官⼜领来⼏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据介绍,他们竟然是肖兴克⽼家县⾥主管⼯业的副县长、乡镇企业局的局长和⼏家乡镇企业的⼚长经理,是来请肖兴克回家乡效⼒的。
副县长说,⽼家县⾥有近⼗家⼩机械⼚,由于缺乏技术⼈才,产品⼀直过不了质量关,渐渐市场急剧萎缩,都快濒临倒闭了。
由于连⼯⼈的⼯资都⽆法正常开⽀,⾼等院校的⼯科毕业⽣谁也不愿到这个⼯业落后的县城去就业。
他们是慕名⽽来,希望肖兴克看在⼏百个快要下岗没饭吃的⼯⼈的份⼉上,带出⼀帮技术⼯⼈来,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
法了。
肖兴克⾮常感动,他说,能为过去的罪孽做出些补偿,是⼀个刑释⼈员最⼤的荣幸。
虽然他⼀⽆所有,急需⽤钱,但还是婉⾔谢绝了珠海⼚家的⾼薪聘请,回到家乡效⼒。
珠海商⼈也很为肖兴克的义⽓和⼈品折服,表⽰虽不能成为同事,也能成为商业上的伙伴,并承诺
帮肖兴克打开产品的销路。
⼏年过去了,肖兴克终于不负众望,⽤他过⼈的技术和营销才⼲,将⼏个濒临倒闭的乡镇⼩⼚经营得红红⽕⽕、蒸蒸⽇上。
2003年,肖兴克效⼒过的那⼏个乡镇企业进⾏企业改制,肖兴克以他的能⼒和声望,当选为这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
“⼀个刑释⼈员救活⼀群乡镇企业”,现已作为⼀个传奇,时时刻刻激励着河南省第⼆监狱的服刑⼈员,把刑期当学期,努⼒学习职业技术,争取早⽇回归社会,重新成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爱⼼回报社会
在服刑期间,肖兴克就对天发下誓愿:如果能有⼀天重获⾃由,就⽤⼀⽣⼴做善事,为过去的⾃⼰赎罪。
回归社会后,肖兴克在为他所在的企业尽⼼尽⼒的同时,租房开了个家电维修点,⽽开这个维修点的初衷,就是要回报社会。
由于他技术⾼,⼤多数家电⽑病都能⼿到病除,⽽他只收⼀点成本费⽤。
遇到鳏寡孤独、⾝有残疾的⼈,他甚⾄分⽂不取。
事业有成后,肖兴克更是把慈善⽂化当作⾃⼰企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家乡修桥铺路,他乐意出资;为贫寒学⼦资助学费,他愿意掏钱;他还是家乡⼀家养⽼院和⼀家智障⼉童学校的重要资助⼈。
他说,在青年时少不更事,犯了弥天⼤错,政府不仅没有抛弃他,还给了他重新做⼈的机会。
只有知恩图报,为政府分忧,才能做⼀个⼤写的“⼈”。
今年,他⼜⼀次回到他曾服刑的河南省第⼆监狱,希望能为那些刑满释放的⼈员提供⼀个回归社会的
出路,以爱⼼回报社会。
男⼦出狱后组织上百刑满释放⼈员就业
(图)
/doc/d39e0eee81c758f5f61f674a.html 2009年02⽉11⽇14:31 中国青年报
纪耀宏
这是⼀个极为特殊的搬运队。
这⼉的上百名成员,全都是刑满释放⼈员——曾经的盗窃犯、吸毒者和⿊帮成员,他们的队长纪耀宏,也有着同样的⾝份,此前,他曾因伤害罪,在监狱⾥待过5年。
10年来,这个⼈们眼中的“道上⽼⼤”,却在汕头地区带出了⼀个集搬运、制⾐、洗车场、养猪场、彩票销售、幼⼉园、施⼯队于⼀体的经济实体。
这⾥先后安置了上百名刑释⼈员就业,他们没有⼀个⼈重新犯罪。
“如果当⽉不犯错误,奖励100元;如果接到投诉,扣掉50元的保证⾦。
”⾯前这位江湖⽓⼗⾜、只有⼩学3年级⽂化程度的“⽼⼤”,颇有条理地讲述着⾃⼰的奖惩机制。
年轻时,纪耀宏就以好打架、管闲事闻名乡⾥。
1992年,因为与隔壁商铺有地⽪纠纷,他⽤⼑致⼈重伤,被判刑5年6个⽉。
那年,纪耀宏25岁,妻⼦王美玲肚⼦⾥已经怀着第⼆个孩⼦了。
在妻⼦和孩⼦的感召下,纪耀宏决定洗⼼⾰⾯,重新做⼈,不断争取表现减刑。
他被推选为“室代表”,管理着监舍40多⼈,还带领⼤家获得过“最佳⽂明监仓”的流动锦旗。
在监狱⾥,纪耀宏第⼀次知道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管理,他开始利⽤这段时间,学习⽂化,练习普通话,这样,“东⼭再起时,才不⾄于那么寒碜。
”
“我希望从这⾥出去,找⼀份开出租车的⼯作,⽩天载客,晚上搭着妻⼉去兜风。
”纪耀宏在狱中憧憬着以后的幸福⽣活。
1996年1⽉,纪耀宏重获⾃由。
可是,出狱后的种种遭遇,给了他当头⼀棒。
社会上对刑释⼈员的歧视,让他处处碰壁,甚⾄让这位“道上⽼⼤”第⼀次感觉
到“⾃卑”。
有⼀次,他到市区⼀家塑料⼚⾯试当⼯⼈。
他并未多想,就把这段不光彩的经历填在了履历上,可⽼板娘看到后想都没想,便⼀⼝拒绝了。
此时,⼀些娱乐城的⽼板想借助他在“道上”的名声为他们看场,每天只需到场⼦⾥坐⼀坐、⾛⼀⾛,每个⽉就有2000元的收⼊,但是他拒绝了。
“⼀旦做了那种‘保镖’,我⼜要和‘道上’的⼈打交道了。
我要抬起头来,重新做⼈。
”他说。
他的选择,是回乡做泥⽡⼯,每天⼯作12个⼩时以上,每⽉⼯资900元,许多⼈都认为他“很傻”,但纪耀宏却有着⾃⼰的打算。
1999年,纪耀宏和另外4名刑释⼈员(两个抢劫犯、两个盗窃犯)商量,打算成⽴⼀⽀搬运队。
因为刑释⼈员⼤多书读得不多,本钱也少,只能从做点体⼒活⼉开始。
与纪耀宏⼀起创业的刑释⼈员纪传坤有些⽆奈地说:“我们这样的⼈去找⼯作,根本没有单位愿意接收。
与其去哀求别⼈,不如⾃⼰出来做点事吧。
”
令这些刑释⼈员没有想到的是,⼯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运管执照等⼀系列证件,竟在⼀周后就办好了。
这是汕头市第⼀家由刑释⼈员组成的过渡性安置实体。
不但⼀路绿灯,汕头市运管处马上就⽀持了他们15辆带牌照的⼈⼒三轮车。
创业之初,纪耀宏能够接到的活⼉很少,有时甚⾄是⼊不敷出。
⼈家听说他们的底细,都不愿意把活⼉交给他们⼲。
于是,他主动找到⼀个农副市场的负责⼈,在答应“试⽤3个⽉”后,纪耀宏的团队全情投⼊,他们主动为货主着想,配合治安⼈员维护市场治安环境,帮助附近的孤寡⽼⼈打扫卫⽣,逐渐取得了⼤家的信任。
3个⽉后,该负责⼈把搬运、保安队、寄管单车的活⼉,都⼀股脑⼉交给了纪耀宏。
当然,因为是⼀群“刺头”,搬运队的管理也出过乱⼦。
起初,搬运队⼀些⼈被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有⼈把单车和东西看丢了,还有⼈向纪耀宏谎称家⾥需要钱,结果拿去赌博……
这个搬运队也曾引起⼀些市民的担⼼。
以前,汕头就有⼈刻意招收刑释⼈员作为打⼿,危害邻⾥,他们对纪耀宏及其搬运队抱有恐惧,担⼼他们在⼀起,会发展成犯罪团伙。
“不仅他们担⼼,连我也担⼼,这样的⼈多了,万⼀控制不住,怎么办?”纪耀宏说起他开始时的顾虑,“很多⼈都私下认为,我们聚在⼀起,就像⼀个⽕药桶,⼀旦爆炸,我也⾃⾝难保。
”
于是,纪耀宏制定了⼀套严格的制度:对每位“新⼈”,他都要了解其⾝世背景,然后与他做⼀次促膝长谈,以⾃⼰的亲⾝经历⿎励对⽅重新做⼈;每位新⼈在进⼊搬运队前都要写下⼀份保证书,并且每个⽉要扣缴50元的保证⾦,如果在⼯作期间没有打架、盗窃等违法⾏为,除了发还保证⾦外,还可以视表现情况奖励50元到100元。
刑释招聘会齐某因抢劫罪被判刑14年,于2000年投⼊监狱服刑,经过积极改造和争取减刑,他的服刑期即将结束。
凭借在监狱内多年的勤学苦练,齐某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车⼯、铣⼯、电⼯等多项技能。
2006年6⽉,他还取得了中级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在这次推介会上,有3家企业向他表达了招聘意向。
齐某经过权衡后,他最终选择了与⾃⼰现在的专业结合得⽐较紧的⼀家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并与该公司签下就业意向书。
明年服刑期满后,他就可以进⼊该公司⼯作,预计每个⽉⼯资在2000元以上。
安徽省司法厅开展的“双向定点联系”⼯作制度给许多服刑⼈员的未来带来了希望,30岁的服刑⼈员张某就是其中⼀员,他于2004年9⽉⼊狱,刑期还有1年6个⽉。
由于张某电焊技术过硬,在这次推介会上,他获得了数家企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