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影视专业常考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必背目录
【蒙太奇的种类】软性电影
【蒙太奇的句型】国防电影
蒙太奇主旋律电影
库里肖夫效应十七年电影
作者电影台湾电影
诗电影香港新浪潮
左岸派新德国/日本/苏联电影
电影眼睛派新德国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日本电影
超现实主义苏联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白色电话”电影
法国印象派电影新好莱坞电影
布莱顿学派 DOGMA宣言
新现实主义 DOGMA纯洁誓言
新浪潮《海斯法典》
真实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杂耍蒙太奇电影符号学
同期录音维尔托夫和记录电影
《想象的能指》女权主义电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电影真理报
独立制片安东尼奥尼
长镜头理论爱森斯坦
景深镜头先锋派电影
升、降格大卫•格里菲斯
升格/降格《一个国家的诞生》
副光《党同伐异》
借位拍摄经典好莱坞的基本特征
跳切真实电影
声画对位直接电影
180度表演区法国新浪潮
场面调度艺术电影
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塔尔科夫斯基
规定情境戈达尔
格式塔心理美国“作者电影”理论
情节点马丁•斯科西斯
套层结构独立电影
生活流
画外空间
类型电影
理性电影
黑色电影
左翼电影
蒙太奇
法文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
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的种类】
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两类蒙太奇模式,它们分别是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1.叙述蒙太奇
叙述蒙太奇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时间顺序,把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情节,展示一系列事件的剪接方法。

叙述蒙太奇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几种。

2.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又称为“列蒙太奇”,是根据画面的内在联系,通过画面与画面以及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变化与冲击,造成单个画面本身无法产生的概念与寓意,激发观众联想。

表现蒙太奇细分为并列式、交叉式、对比式、象征比喻式等几种。

目前,在影视节目制作中,不重视蒙太奇规律的现象很多,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动画制作中一个镜头到底的现象。

这往往会破坏节目的节奏,使观众产生厌倦。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式和独特的表现手段,不仅对节目中的视、音频处理有指导作用,而且对节目整体结构的把握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蒙太奇,蒙太奇应该怎样来分类,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普多夫金的分类比较具体。

他认为有5种不同的蒙太奇:一是对比蒙太奇,例如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焚毁小麦与饥饿儿童镜头的连接。

二是平行蒙太奇,例如普多夫金拍的《母亲》中,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与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镜头的平行描绘。

三是比拟或象征蒙太奇,即今天常称为“隐喻”的蒙太奇,例如以飞翔的海鸥象征对自由的向往等。

四是交叉性或“动作同时发展”的蒙太奇,例如《赖婚》中那个最后一秒钟的营救。

五是“主题反复出现”的蒙太奇,即代表着一定主题意义的事物,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在银幕上。

爱森斯坦、贝拉·巴拉兹、爱因汉姆都有过不同的蒙太奇分类法,有多至36种的,也有人认为过分繁琐的分类是徒劳无功的。

艺术手段千变万化,不可能把它归纳成若干文法规范,随时会有艺术家创造出新的手法。

正是因此,马尔丹最后把蒙太奇归纳为3类,即叙事的蒙太奇、思维的蒙太奇和节奏的蒙太奇。

当代法国的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认为:蒙太奇的目的只是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之集中在被表现的事物上,首先是通过情节本身,通过情节所要求的生动的叙事来表达含义,其次是抒情,绘声绘色地抒发,墨酣情切地渲染。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把蒙太奇归结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象征的、对比的、隐喻的)3大类,而在这三者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往往是在叙述的同时,也抒发了感情,或者传达了作者的思想。

【蒙太奇的句型】
在电影,电视镜头组接中,由一系列镜头经有机组合而成的逻辑连贯、富于节奏、含义相对完整的影视片断。

蒙太奇句型--前进式、后退式、环型、穿插式和等同式句型前进式句型。

按全景一中景一近景一特写的顺序组接镜头。

后退式句型。

按特写一近景一中景一全景的顺序组接镜头。

环型句型。

这种句型是将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句型结合起来。

穿插式句型。

句型的景别变化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远近交替的。

等同式句型。

就是在一个句子当中景别不发生变化。

库里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了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且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碗烫,游戏的孩子和老妇的尸体接在一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认为莫兹尤辛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除了饥饿,愉悦及悲伤的感情。

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

同样的镜头后面接了不同内容的镜头。

观众认为那个特写镜头中的人的表情变了。

(1919,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库里肖夫使用沙俄时代演员伊万•摩朱金的镜头,将他的同一个面部特写分别与三个镜头剪辑在一起,先是连接一个热汤的镜头,然后连接一个死去的女人躺在棺材里,最后连接一个小女孩玩玩具熊。

摩朱金中性的表情在三个剪辑中都产生了涵义,并置的素材激发了观众的理念和情感,然后观众又把这种情理赋予演员自身。

单靠剪辑就能创造场景、场景的情感内容和涵义,甚至将平庸的表演化腐朽为神奇,这一著名的实验被称为“库”。


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

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
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

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诗电影
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

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人物被喻为“银幕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著述,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认为“应当摆脱与情节的任何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带来恶果”,甚至说注重情节的小说,其价值并不高于“在厨房里阅读的、流传在书摊和地铁的畅销书”。

他们还把“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的同义语。

同一时期,苏联电影界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也对电影中的诗的语言特别是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他们虽没有像法国先锋派那样陷入极端,即宣称“梦幻、迷醉与精神错乱是电影诗的真正内容”,但在一段时期内也倾向于否定情节。

爱森斯坦就发表过题名《打倒情节和故事》的文章(1924),而“结构诗学”学派的首领史克洛夫斯基则宣称“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是诗的电影”,并讥笑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半人半马怪物”。

然而苏联电影家们探索诗的语言及富于诗意的隐喻是为了更有感染力地反映客观现实。

《战舰波将金号》(1925)的出现,奠定了苏联电影“诗派”的地位,也说明他们走着与先锋派的“诗电影”截然不同的道路。

由于他们强调蒙太奇的隐喻性及影响作用,这一派的作品也被称为“蒙太奇诗电影”。

苏联20世纪50年代主张“诗的电影”的导演有卡拉托佐夫、塔尔科夫斯基、卡立克、帕拉让诺夫等。

70年代以来,按照“诗的电影”理论进行创作的导演有约谢里阿尼、阿布拉泽、曼苏洛夫、纳尔里耶夫、伊里因科等,他们的作品《落叶》、《愿望树》、《带黑斑的白鸟》、《牧歌》等都具有较强烈的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色调鲜明。

此外,苏联“诗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创作应从本民族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

具有深厚传统的民间文艺(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民歌、民族舞蹈)应成为“诗的电影”创作的源泉。

“诗的电影”在艺术手法上也应借鉴民间文艺中的表现手段。

电影从默片阶段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艺术散文语言的运用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很少再有人对“诗的语言”进行孤立的探索了。

但包括先锋派在内的早期电影艺术家们对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的探索成果,构成了现代电影表现手段的有机部分。

现代的诗电影一般都能注意到隐喻因素和叙述因素的较好结合。

左岸派
60 年代中期,法国“新浪潮”电影转入后期,以阿仑·雷乃、瓦尔达、罗伯 - 格里叶等为代表的“左岸派”(因居住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而德名)声誉日隆。

他们的影片更着重于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本身,很少直接表现浪漫主义的抒情主题;更多地热衷于进行各种心理实验,向体现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方面进了一大步,并吸纳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布莱希特的戏剧技巧。

由于他们与新浪潮电影导演的风格非常接近,有时也被归于新浪潮电影名下。

但“左岸派”却公开拒绝被贴上“新浪潮”的标签。

然而,由于 1959 年《广岛之恋》的出现正好赶上“新浪潮”的幸福之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看作“新浪潮”的一部分。

“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有《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两片的导演都是阿仑·雷乃。

前者编剧是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后者编剧是罗伯 - 格里叶。

两位编剧都参与设计了导演构思。

由于“左岸派”导演和文学有深切的渊源关系,所以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有时偏离电影固有的形式太远,像杜拉斯后来独立拍摄的电影,往往是一些静态的画面,配上文学性极强的话外音(如《印度之歌》,1975;《阿迦塔》,1981),因此被称为“非电影”。

但阿仑·雷乃在视觉和语言之间却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平衡。

电影眼睛派
是苏联纪录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于二十年代初提出,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即“电影眼睛派”。

他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演,甚至一般的反对表演的影片(故事片)。

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带摄像机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

这些影片都以取自生活的正式素材,通过巧妙的蒙太奇处理,充满激情的表现了苏维埃新社会的本质方面。

维尔托夫没有把电影的任务归结为只是单纯的摄录现实,他认为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创作阶段,对后来的电影工作者及五六十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今的电视发展正是延伸了他的“电影眼睛”理论——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

电影眼睛派的发展,促进了“剪辑片”的问世和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学派的诞生。

后来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也深受眼睛派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

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电影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盖努茵》,《三生记》,《泥人哥连》,《演皮影戏的人》,《蜡人馆》(1924),《圣女贞德的激情》(1928)。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

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

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注:不能与超级现实主义混为一谈,超级现实主义又称照相主义,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不同。

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

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

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

阿杜-基洛的《电影中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

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超现实主义电影公然反对叙事体。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

性欲和高潮,暴力和渎神,以及怪异幽默,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用来与传统电影形式抗衡的题材。

影片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用自由的电影形式,来激发观众潜在心底最深处的冲动。

布努艾尔曾宣称《一条安达鲁狗》是“向谋杀热情地呼唤”。

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

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年)、《眩晕》 f1958年)、《西北偏北》(1959年)、《精神变态者》(1962年)和《群鸟》 f1963年),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法国印象派电影
法国印象派电影即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德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阿贝尔·冈斯、杰尔曼·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路易·德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

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

由于路易·德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重要作品有阿贝尔·冈斯的《车轮》(1922)、路易·德吕克的《狂热》(1921)、杰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布莱顿学派
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20世纪初英国布莱顿地区。

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

现实主义的萌芽。

多视点时空观念。

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玛丽珍妮的灾难》,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西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英国“布莱顿学派”是世界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术流派。

因起源于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莱顿,故而得名。

“布
莱顿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为摄影师,如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和希赛尔·海普华斯等。

该学派不仅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现,尤其对重大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和表现。

在表现形式和拍摄节奏方面,布莱顿学派给电影带来了早期蒙太奇,从而通过电影画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电影开始具备了属于自己所独有的叙事语言。

该学派反对梅里爱提出的“银幕即舞台”的主张,反对在剧场中和摄影棚里记录奢华的舞台剧和营造虚幻的电影魔术,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把镜头对准社会、瞄准生活,在露天的场景中拍摄真实的生活片段。

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眼前”的口号下,“布莱顿学派”的主将们拍出了一些历史文献片和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短片,对世界电影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

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

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注意,甚至令人震惊,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电影学派竟然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电影的部分传统或陈规。

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口号既走出摄影棚,到故事的实际发生地去拍摄,多拍实景和外景不用或少用人工搭制场景,取消舞台化的照明技术和摄影陈规,并注意让演员保持自然状态,充分调动演员的创造性,尽力去掉"表演"的痕迹,这一系列的坚持写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方法,使意大利电影抛开了过去那种浮夸的形式,转向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对于世界电影艺术朝着更加切近生活的方向迈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流程,虽然早已结束了,但是它所倡导的纪实主义和让普通人成为银幕的主人公等美学思想将是永存的,它具有革命意义的美学观念将长久地影响电影艺术的发展。

新浪潮
(法语:Nouvelle Vague,英语:New Wave),来自法语La Nouvelle Vague,意为“新的波浪”的意思,特指从上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发生的一场电影运动,后来“新浪潮”一词被广泛用于其他电影史上其他国家在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兴电影运动。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

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

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

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

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

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

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

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
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

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电影诞生的背景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的彷徨苦闷。

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

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新浪潮电影的拍摄主题:非政治性的电影。

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

《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

否定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