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骨折后的并发症、后遗症,用中药可收到很好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方】骨折后的并发症、后遗症,用中药可收到很好效果!
中医治疗骨折原则中医传统方法治疗骨折,适用四肢、躯干各类型骨折,治疗原则包括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或外用、功能锻炼;对多种骨折,具有骨折复位好、愈合快、疗程短、功能恢复好、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1、整复原则:“早、一、好”。

“早”,即整复时间越早越好,最理想时间在伤后4小时内进行,这时局部肿胀初始,疼痛不太敏感,有利于手法整复,患者来诊后要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整复。

“一”,即整复时尽可能争取一次成功,因为多次整复容易伤及筋脉。

“好”,即要求对线要好,功能对位为主,不强求解剖对位,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为目的。

2、固定原则:“牢、适、少”。

“牢”,即固定要牢固。

“适”,即患者感觉舒适,又不影响牢固固定。

“少”,即在牢固的前提下,固定材料使用要少一些。

尽可能用轻便材料外固定,多采用不超关节外固定,关节内或靠近关节采用超关节固定。

3、练功原则:“早、常、好”。

“早”,即练功时间越早越好,整复固定以后即可开展功能锻炼。

“常”,即坚持经常性的锻炼。

“好”,即采用好的练功方法,早期以肢体肌肉收缩活动为主,中期可做关节活动,后期做生理范围内的各种活动。

4、内服中药原则:“破、和、补”。

“破”,即早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法。

“和”,即中期用和血生新、续筋接骨之法。

“补”,即后期用补肝肾、舒筋通络之法。

初期用复元活血汤;中期用陈术四物汤加骨碎补、自然铜、合欢皮、川断等;后期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骨折并发症、后遗症中药内治
骨折并发症、后遗症多是由于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或伤后缺乏相应的功能练习,或劳累过度,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所致;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中医辨证治疗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骨折后遗症是伤后数月仍存在的症状,多表现为虚证,以肾虚为主,兼有夹瘀、夹湿、夹寒,总的治疗原则是补肾祛瘀、通络。

强调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辨证分型:1、气血瘀滞型:肢体关节麻痛或剧痛难忍,夜间为甚,多见于中老年人,局部轻度肿或不肿,舌红苔薄或
薄白,脉细数。

治宜活血散瘀止痛。

方用痛安汤:丹参18g,白芍12g,两面针12g,田七9g,降香9g,煅龙骨30g,炙甘草5g,加土鳖虫6g,路路通9g,炮甲5g,白花蛇舌草12g。

2、阴虚肺热型:患肢肌萎缩,皮肤干燥、皲裂,伴乏力,或气喘,咳嗽痰少,腹胀,口干,舌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滋阴润肺理脾。

方用生地四物汤加桑白皮12g,石斛12g,麦冬12g,百合12g,沙参12g,党参12g,淮山15g。

3、风寒湿痹型:多为关节内骨折或脊柱骨折后遗症。

局部疼痛,畏寒,与天气变化有关,舌胖淡红,苔白腻,脉细滑。

治宜祛风散寒胜湿。

方用舒筋汤:当归12g,羌活6g,赤芍12g,白术12g,海桐皮12g,甘草5g,加独活12g,细辛3g,防风5g,土茯苓15g,千斤拔15g。

4、气阴失调型:患肢无力,自汗,畏寒,舌淡苔白,脉细弱,此多为阳虚;或患肢无力,畏热,盗汗多,舌红苔白,脉细数,此多为阴虚。

阳虚者治宜补气敛阳。

方用四君子汤: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5g,加浮小麦12g,麻黄根12g,北芪15g,合欢皮12g。

阴虚者治宜益阴固表。

方用大补阴丸:熟地12g,龟板15g,知母6g,黄柏6g,猪脊髓12g,加石斛12g,五味子6g,麻黄根12g。

5、肝肾亏损型:症见骨折迟缓,或不愈合,局部酸痛,腰腿酸软,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宜滋补肝肾。

如阴虚,方用六味地黄汤。

熟地12g,淮山15g,山萸肉12g,泽泻12g,丹皮12g,茯苓15g,加五味子6g,乌药12g。

如阳虚,方用附桂八味丸。

六味地黄汤加附子6g,肉桂3g,加巴戟天12g,菟丝子12g,杜仲12g。

6、骨蒸劳热型:关节胀痛发热,或兼手足心发热,舌红有瘀斑,苔黄,脉细数。

方用丹栀逍遥散。

丹皮12g、栀子12g、柴胡12g、白芍12g、枳壳6g、桑枝15g、地骨皮12g、当归12g、桑白皮12g,加石斛12g,麦冬12g。

上述中药用法:中药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随证加减。

每3~5天复诊1次,连续治疗1个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