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专题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 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地理环境
含义: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 影响经济发展
• 影响生活质量
• 提供活动场所
人口因素
含义:指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身体的 和文化的)及其变化规律 作用: ☆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年龄结构问题、人口素质问题、性别比例问题) ☆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政治法律设施。(军队、警察、法庭、监 狱、政权机关等国家机器)。 政治法律制度。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体 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社 会管理体制。 政治组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 组织和社会组织。(共产党、共青团,妇联、 工会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p107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 发展
唯物史观 与 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 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某种精神力量决定社会历 史发展。 英雄创造历史。 社会历史运动无规律, 是英雄思想动机决定的偶 然事件堆积。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 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
1、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表现为—为我—排他。
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 量和思想影响千方百计 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 巩固、发展服务。 极力同有害于自己经济 基础的因素作斗争。旧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 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萌芽。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p107:
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一、人类对破解历史之谜的探索
全部社会历史是上 •帝信徒和魔鬼信徒 1、近代之前,神本位的历史观一直占 据统治地位 之间斗争的历史, 人类是上帝创造的, 斗争的结局是上帝 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 奴隶主贵族是“神” 的信徒取胜,并且 在地上建立起永恒 是在上帝支配之下的。 用“金子”做的,具 的王国,因此世俗 有统治能力;农民和 统治者就是上帝在 手工业者是“神”用 人间的代表。
• 含义: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 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 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有 机整体。
• 主要特征:以人群为主体;以人们的物 质生活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 纽带。
人类社会的本质
• 社会本质上是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 高级的运动形式。 • • • • 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 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社 会 基 本 要 素
经济 政治 文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 上层建筑 思想 上层建筑
经 济 基 础 上 层 建 筑
历史唯物主义本质是社会唯物主义
•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 考察; • 历史是社会运动的纵断面;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横断面; • 列宁曾经用社会唯物主义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历 史观
“铜”和“铁”做的, 只能被人统治。
2、文艺复兴后,用人的观点看待历史
维科的《新科学》提出“ 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 可以被认识的。但认为一切 民族都要经历神的时代、英 雄时代和人的时代,并把它 绝对化,最终还是导致了一 种唯心主义的先验历史观。
3、地理环境决定论
法国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 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 度、组织设施的总和。
政治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社会意识形态
社 会 意 识 形 式
道 宗 艺
德 教 术
(思想 上层建 筑)
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 管理科学 语 言 学 逻 辑 学
非 意识 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 包括三部分:
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适应、改造和 利用自然, 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 力量 。
生产力
劳动 资料
劳动 对象
劳动 者
科学 技术
智力 资本
实体性部分
非实体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石器 原始 青铜器 奴隶 铁器 封建 大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
经 济 基 础
决定
反作用
上 层 建 筑
适合 经济
适合
基础
不适合
生产力
促进 作用
经济基础
阻碍 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在当代中国,不仅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 产关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有不占主 体地位的非公有生产关系(私有经济、港澳台 经济、外资经济)。两大类别,五种成分。构 成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 各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不均衡,其中有 一种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决定 经济结构的性质。
封建制上建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滞后 阻碍 变革 上层建筑 适应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机器生产
(形式) 上层建筑
适 经济基础 应 (内容) 封建制生产关系 铁 器
不适应 发展
问一个为什么?
1、为什么生产关系
必须适应生产力?生 产力无嘴无手,谁在
要求适应?
2、为什么上层建筑 要适应经济基础?
1、社会是人的领域,所以,当然是人要求生产关系 适应生产力。是与生产力发展利益相关的人,即从 2、与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相关者,往往代表新生产 生产力发展获利的人。所谓生产力反抗生产关系, 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它必然要改变原有的财产关 就是代表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反对旧的所有制的代 系和分配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生产力 3、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情况更为复 表者。离开了人们在生产方式中的地位,离开了物 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表现为人与人的矛盾。生产 杂。经济上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和文化上就必然占据 质利益,就理解二者的关系。 力的要求通过某个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表现出来, 统治地位。 并通过他们的斗争来实现。这就是规律。
封建制 滞后
不适合
生产关系
适合
变革 发展
生产关系
适合
生产力
(内容)
生产力 铁 器
青铜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奴隶制 (形式) 生产关系 适 生产力 合 (内容) 青铜器 铁 器 滞后 阻碍 变革 生产关系 适合 生产力 封建制
不适合 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 产 资 料
地
主
所
有
封 建 社 会
公 有 制 社 会
资 本 家 所 有
资本主义社会
全社会共同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
所有制形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平等互助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 按需分配 相互关系 平等关系 全人身依附关系 半人身依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分配关系 平均分配 全部占有 贡赋、地租 利润
三、人的需要形成了社会的基本领域
1、人的需要与社会结构
经济领域 人对物质生活资 经济活动 料需要 人对社会秩序的 政治活动 政治领域 “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臵在它的真 需要 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
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 人对生活意义的 精神活动 文化领域 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 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 需要 和哲学等等。”
生产工具也是区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马克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 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 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 结成的、 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 况相适应的、 必然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它所表 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 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应当区分:历史事件(单一 )、历史现象(规律外在表现,广泛性)、规 律(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有重复性)
四、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 产 力
决定
反作用
生 产 关 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 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 发展起阻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 社会意识的产生要以社会存在为物质基础
B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
社会意识的产生要以社会存在为物质基础
B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 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 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太婆 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 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 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 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按劳分配来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
决定
性质和形式 生产关系 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 反作用 生产关系
推动 阻碍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变化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 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奴隶制
(形式) 阻碍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扬弃
资 本 沉淀 主 义 意 识
扬弃
社 会 沉淀 主 义 意 识
扬弃
原始 社会 意识
奴隶 社会 意识
封建 社会 意识
资本 主义 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 社会意识 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 落后的
社会意识
促进 作用
阻碍 作用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 1、实现了历史解释原则的创新。在社会历史领域,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前,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虽然曾 有思想家尝试用物质解释社会历史,但都没有成功。 马克思在探究人类思想动机背后的原因时,找到用社 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解释社会发展。既 重视经济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承认政治、文化的作用 。 • 2、发现和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为无 产阶级的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由空想变为科学 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静态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 分配
动态
消费 交换
的制 基关 础系 其 和构 中 核成 生 心了 产 。生 资 产料 关所 系有
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奴 隶 主 所 有
原 始 社 会
奴 隶 社 会 私 有 制 社 会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生产方式的作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的变革 和发展
资本主 义社会
封建 社会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社会心理、 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和哲学 等各种基本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C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任何一 种社会 条件下 都有三 种水平 的基本 意识 超 前 意 识
同 步 意 识 落 后 意 识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原 始 沉淀 社 会 意 识 奴 隶 沉淀 社 会 意 识
扬弃
封 建 沉淀 社 会 意 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 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 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的作用
第六专题: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 展之谜的破解
主要内容
• 一、人类社会及社会历史 之谜的探究 •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 三、人的需要与社会结构 • 四、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怎样理解社会
什么是 社会?
1、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运行是否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 2、个人与社会间什么关系? 社会发展与 个体幸福有何关联? 3、人在历史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 责任? 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
孟德斯鸠
德国
拉采尔
4、人口决定论
英国
马尔萨斯
5、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宇宙精神是历 史必然性的基 础,历史人物 不过是“宇宙 精神”的受托 人。
二、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本质规律的揭示
(一)社会历史解释原则的变革
“唯物主义历史观,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 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 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 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 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 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 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 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 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