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3号线北延项目盾构施工进度节点管理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13号线北延项目盾构施工进度节点管理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4T06:37:43.69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曹太波
[导读] 城市地铁工程的民生工程,施工进度是施工方最重要一项履约内容之一。
目前,盾构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对盾构施工进度管理的认知水平。
下村站~长春北路站区间左线是深圳市13号线北延(二期)工程全线第一个始发和第一个接收的盾构区间,通过总结施工节点设置、前期资源组织和重要风险的管理经验,提出了进度管控的指标,对于统一和提高盾构施工进度节点的认识有指导意义,对于企业盾构项目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曹太波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区域公司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城市地铁工程的民生工程,施工进度是施工方最重要一项履约内容之一。
目前,盾构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对盾构施工进度管理的认知水平。
下村站~长春北路站区间左线是深圳市13号线北延(二期)工程全线第一个始发和第一个接收的盾构区间,通过总结施工节点设置、前期资源组织和重要风险的管理经验,提出了进度管控的指标,对于统一和提高盾构施工进度节点的认识有指导意义,对于企业盾构项目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盾构施工;进度;节点管理;实践
1 前言
深圳市13号线北延下村站~公明北站区间全长1027.259双延米。
采用1台直径6480m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机从下村站始发,在公明北站吊出。
过程中下穿公明北环大道、茅洲河、多栋沿街房屋和多个高压电线塔等重大风险源。
为实现进度履约,深圳13号线北延四工区项目重点从以下3方面入手:1.确定总控计划,根据下村站移交基地建设的时间,长春北路站移交接收场地时间确定始发和接收两个总节点;2.确定前期准备计划,按照始发节点倒推,对盾构选型与准入,材料招采,管片生产,始发基地和渣土处理场地建设,风险预控等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3.确定重大风险应对计划,结合区间下穿北环大道,茅洲河,高压铁塔,居民房、厂房等多个Ⅱ级管控风险点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2 总控计划管理
2.1 总控计划的确定
总控计划包含3个方面,①始发时间节点,②施工强度与工期,③接收时间节点。
基于盾构、车站均衡施工要求,理顺这三者的关系:
(1)先确定②施工强度与工期:
t1=L/V;
t1-施工工期,192d;
L-区间下村站~长春北路站长度,取值1010m;
V-盾构团队既有业绩和行业平均水平估测的日均进尺指标,5.25m/d。
(2)再确定①始发时间节点和③接收时间节点:
基于车站制定的初设始发节点T10和初设接收节点T20。
T10-车站提供的始发场地节点+30d;
T20-车站提供的始发场地节点+15d;
避免误工,修正①始发时间节点T1和③接收时间节点T2。
当接收站点受控时,应使:
T1=T2-t1
上式是最优始发时间节点T1,接收节点T2或者施工强度及工期t1根据上式进行调整,避免误工。
当始发站点受控时,则接收节点为T2=T1+t1。
2.2 实施指标与总计划对比
表1 施工总进度计划与实测进度表
通过a初步计划、b总控计划、c实际对比,发现始发站滞后2个月,接收车站滞后近1个月。
施工项目进行的进度管控是:1.始发节点受控,以保接收节点为目的,总控计划调整了始发节点和日进尺指标。
2.始发节点、接收节点把控遵循T2=T1+t1的基本原理,通过调整始发节点,加快日进尺速度保接收节点;3.过程日均进尺指标由5.25m/d到8.21m/d(提升56%),实际进尺指标达到7.5m/d。
3 前期准备与指标
3.1 前期准备与计划指标
前期准备是保障始发、掘进进度的必要条件。
前期准备工作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手续复杂、耗时长。
项目前期通过梳理100余项具体工作,分析出协同单位多、流程长、耗时久的重要工作,结合标准规范、经验和市场特点。
理顺盾构选型及准入、大电接入、管片生产、钢套筒、门式起重机的一般工作流程,并提出始发前具体工作的时间指标ti,保证各项工作开始节点Ti合理。
即:
T1≥max{Ti+ti}
T1-盾构始发节点;
Ti-某项具体工作开始节点;
ti-某项具体工作持续时间。
并使T1-(Ti+ti)结果尽可能小,避免资源浪费。
盾构机、盾构大电、管片、钢套筒、门式起重机使用的一般工作流程和持续时间见下表。
表2 具体工作的一般流程及持续时间ti表
通过对比发现,除c管片外的其他具体工作的实际时间和计划工期偏差处于0.95%-12.82%之间,工作a、b、d、e的偏差情况小。
c管片的实际工期比较计划工期少73d,工期波动达到32.44%,反馈的原因是管片蓝图滞后近2个月,压缩了后续工作时间,反馈采取的措施是管片厂多投入3套6m级生产线到长下区间的管片生产。
4 穿越重要风险源的进度控制
4.1进度与相关指标
盾构掘进参数与穿越风险源安全直接关联。
而进度与穿越风险源安全的直接关联度相对较弱,但业内对于盾构穿越风险源的普遍认知是: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应快速、匀速通过风险源。
13号线北延项目常规风险地段与重要风险地段的地质较均匀、埋深基本一致
(排除茅洲河段埋深不一致地情况ZDK40+704.37~ ZDK40+787.01);且在掘进参数和施工质量质量稳定,施工人员未更换的情况下,宏观地分析常规风险地段和重要风险地段的:设备故障率-掘进进度;掘进进度-注浆量-地表沉降量的关联情况。
4.2 设备故障率-掘进进度
统计13号线北延项目左线盾构穿越常规风险地段和穿越重大风险地段两个时间段的主要设备故障率和进度指标,设备选取盾构机、砂浆站、龙门吊、电瓶车作为故障率统计对象,仅统计影响盾构停机的设备故障时间,不叠加因盾构停机后再重启的准备时间,以减少其他因素影响。
4.3 掘进进度-注浆量-地表沉降量
为了评价掘进速度提高情况下,过重大安全风险的质量情况。
对比普通风险地段和重大风险地段最终地表沉降值。
并且分析是否采取增大注浆量来控制地表沉降。
5 结论与建议
基于深圳地铁6m级的盾构施工进度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进度管理量化指标,对于盾构工程的管理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不同直径、不同类型的盾构项目可以结合地方要求、行业标准、市场规律对量化的进度管理指标进行修正,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分析数据,对于评价盾构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明确行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