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唯象理论方法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学临床体系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5期 -29-
应用唯象理论方法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学临床体系刍议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TCM psychiatry clinical system by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魏代金
(安康市残联精神病医院,陕西安康,725018)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5-0029-证型:A
【摘要】论文简要介绍了唯象概念、学术研究概况、学科背景及蹊径,并提出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临床学科的八点建议,对于促进本学科的超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唯象理论;中医精神病;临床体系;刍议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f phenomenology, academic research profiles, subject background and the way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ight-point proposa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psychiatric clinical disciplines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dvanc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Keywords】Phenomenological theory; TCM psychosis; Clinical system; Discussio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5.015
作者长期从事精神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首次提出运用唯象理论和方法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学临床体系的设想,主张临床以精神病原发中医证候学与继发的药源性症状学的两个方面为核心内容的研究对象,[1]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语言,集以中、西医药学研究成果综合性方法,从现象上总结和概括其基本规律,形成系统有效实用的临床经验,探索治疗康复精神病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建立以唯象中医精神病学为特色的现代临床与护理的理论方法体系。

1唯象概论
唯象一词见于英语词汇“现象学”(Phenomenology)牛津哲学词典,其基本的解释与共识是“人们经过自身意向的考虑,对于经验和意识抽象化的描述”、“人们从直接经验,经思想加工而得到对世界的认识”,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由之构成的理论称之为唯象理论。

因此唯象理论是“在解释物质世界现象时,不去追究微观(或背后的)原因,而是由(感官意象直接)经验总结和概括实验事实,得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作出演绎的推论”的学说。

即是说通过对客观事物宏观理性思维方式,不考虑系统内部(背后的)机制,直接利用系统宏观的功能特点建立起来的(某种学科)实践经验模式,即是唯象的理论方法。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唯象理论解释为“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类似于波兰尼“缄默知识”(指经验总结又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理论和知识,但无法用言语或文字表达出来的“意会认知”)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科学理论。

唯象,有唯一、唯独、只是、物质第一性的意思。

象,有形象、抽象、现象、脏象、脉象、意象等意思,主要是与唯象学相对应的“意”象,即总结概况认识世界经验与规律的“意会之象”。

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范畴,中医学理论体系构成以“象”为内容,更为经典、系统的继承了这一唯象理论方法的特征。

如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世界观、物质世界的阴阳之分类,五行运动变化规律、六淫病气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诊断治疗方法、脏腑经脉等人体各组成部分,无不“以外揣内”“比类取象”思辨式方法为内容,讲求对“象”的意会,构成由主观意识感应的认识、分析研究、反映相关人和事物的一个系统,一个范畴,一个程序方面所表现的信息征象。

2学术概况
唯象中医学是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知识和语言,从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系统理论的中医学说。

钱学森于1986年提议建立和发展唯象中医学。

他认为现有的科学知识还不能真正揭示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原理,它自成体系,但又不能融合于现代科学体系中,因而中医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建立和发展唯象中医学。

根据钱学森提出建立唯象中医学的倡议,1989年4月9日至12日,在南京召开了有66位代表参会的首届唯象中医学研讨会,并成立了以中医学宗师邹云翔嫡传之孙邹伟俊医师为会长的唯象中医学研究会,出版了《唯象中医学丛书》等书籍。

20世纪80年代,河北涞水李浩医师在吕炳奎、崔月犁等老革命家、中医学家及精神医学界专家的精心指导与支持下,以唯象中医学术思想为主导,自创建立发展千张床位规模的中医精神病医院的临床基地。

笔者曾师从学习工作而受到深刻影响,其中医精神病临床治疗康复的特色模式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验到的显著疗效,笔者历经建院30年,也一直感到刻骨铭心的记忆与认同。

笔者曾为学员和会员参加唯象中医的学习和学术活动,并依托自办精神病医院临床基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25 -30-
地,从事唯象中医精神病学术思想的传承研习探索至今。

3学术背景
现代临床精神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个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氯丙嗪的出现并应用于临床,随着西方医学引入我国至今约一个甲子的时间。

但它以生物医学的细胞分子学微观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的生化理论的假说,成为我国精神病学科普遍、首选、主导的临床地位。

经过近代数十年的努力,同时也限于适宜的实验条件,在涉及阐明脑科学精神活动现象的机理、药理研究、临床医学等方面进展缓慢。

特别是据其形成的理论假说研制用于临床的抗精神病化学药物,其神经精神样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都是临床无法避免和患者难以接受的。

其大多限于短期控制症状药物效应的临床缓解式的“治愈率”,抗复发与有效康复的彻底性,无不令学术界和患者质疑。

我国从“八五”时期在免费投入大量抗复发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试点历经30年来的探索,也没能显著改善患病率上升,慢性精神衰退的患者逐年增多,康复治愈率低等现状的结局。

显然,现代占临床主导地位的精神病生物医学模式是不全面适宜现代人类健康理念目标和社会发展的。

4蹊径刍议
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反思的本性总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指导着医学科学的向前发展。

任何事物的生命力在于它本身的完善和不断地改良与创新,并与其相应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观念。

现代精神病学无不也是按照这个定律,要在它本身的反思中不断地进行改良与创新,保持其适应社会存在的鲜活的生命力。

中医是整体的、宏观的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哲学思维方式,西医是局部肢解微观的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哲学思维方式。

就精神病学来讲,如果我们把现存世界的中西两大医学体系进行有机适宜地、实现在哲学理论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发挥各取所长的优势,应用唯象理论方法指导建立中医精神病学临床体系,探索出有效治疗康复的途径方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和精神病临床服务,无疑是医学的进步,值得探索。

笔者经过30年的研习探索,现就建立唯象中医精神病学体系的构想及其临床心得体会交流如下,望同道共议。

①指导思想:应用唯象理论方法,临床着重以精神病原发中医证候学与继发的药源性症状学的两个方面为核心内容的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语言,集以中、西医药学研究成果综合性方法,分门别类地从现象上总结和概括其基本规律,形成系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效实用的临床经验,探索治疗康复精神病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建立以唯象中医精神病学为特色的现代中医临床与护理理论方法体系。

②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病因病理学。

尊现代精神病“代谢中毒”病因假说,唯象的表述为人脑中毒所致“毒血脑病”学说。

人“体”中毒,指有形物质的躯体与组织器官的器质性原因(包括应用现代仪器检查发现)所致精神异常现象;人“脑”中毒,指即使目前现代医学也还无法发现的中枢神经递质生化分子变
异所致功能性的精神活动异常现象。

符合现代器质性和功能性的两大类所谓“中毒”所致精神病的病因之说。

③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分类学。

指以中医学理论方法建立其分类学。

把凡是精神活动衰退的、无形的、现代仪器也难以发现器质性证据的、检验数值偏低的划分为阴性范畴,反之则为阳性。

以此将精神病分为阴阳两大类型的总纲。

同时以八纲辨证方法,[2]辨别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参合脏腑经络理论学说明辨病的位置,指导临床方法治疗用药。

④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辨证诊断学。

证候的表现与消失是患病与康复的过程,是中医学对物质人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客观现象。

唯象学诊断尊其中医望闻问切在“量”的方面的传统诊法,加上现代科学仪器微观在“质”的方面辅助检查技术,形成以证候为核心内容的“四诊一查”五诊“辨证诊断学”,并用唯象学语言作出诊断,以便按照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制订个体化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案。

⑤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药邪致病”理论学说。

精神病临床在抗精神病化学药品的作用下所出现的毒副反应集中的表现是影响原发证候的表现和药物副作用下产生症状与体征的改变。

西药抗精神病药物是具有神经毒素作用的化学性药品,稍长时间的应用就会导致药物衍生物毒素的代谢蓄积,产生新的药源性神经精神样“药邪”毒副作用所致的临床病症与症状,往往导致躯体脏器损害,并发症应接不暇,甚则发生不明原因的猝死,是精神科长期以来临床存在且无法摆脱的阴影(西安王新瑞著《抗精神药物所致精神障碍》即此)。

通过研究“药邪”致病理论与实践规律,从药物副作用产生与证候关系,药物动力学和中医理法的关系指导组方用药,从整体上解决患者难以承受的临床药物毒副作用问题,一直是精神病临床急需突破的难题。

掌握这个原发疾病证候与药源性症状体征的消长变化规律就可以按照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起到促进药代动力学主动运转的药理机制,改善躯体脏器代谢环境,达到减轻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的目的。

⑥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治疗康复学。

发掘整理集历代众家之长,拓展治疗康复的综合性疗法,利用传统和现代中西医药学研究成果,凡是对精神病治疗康复有利、有效、有据的中西方医药方法,包括中、西医药、心理、针灸推拿、针刀拔罐、电抽搐、物理磁疗、工娱体疗、音疗等,均可为精神病临床服务。

不断发现和总结积累其治疗康复经验造福于患者。

这本身符合倡导精神病治疗康复讲求“综合性”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疗法。

⑦建立现代心理行为护理学。

精神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行为医学的范畴。

精神病临床护理,除躯体、器质性的原因外,实际上的核心问题是个体心理行为护理矫治康复的全过程。

如引用“习得行为习惯”等理论进行行为矫治康复护理方法,临床通过护理评估,针对精神病普遍表现病态的行为模式,在治疗过程中分阶段地设置个体与群体的强化行为训练治疗康复方案,采取积极相应的综合性心理行为矫治护理措施,无疑是促进心理行为康复有效的科学方法。

⑧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进修学院,解决人才培养教育及学术交流科研问题。

没有一支具有中西医结合知识教育背景的人才队伍,现代唯象中医精神病学事业是难以成功的。

建议国家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25期 -31-
门有政策保障性地纳入科研项目实施计划。

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界、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界建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学会、研究会等学术活动组织,在临床基地设立现代中医精神病学工作室,培训带教学术骨干,吸引更多的学者从事唯象中医精神病学理论的科研与实践,加强合作与引导,传承和发展现代中医精神病临床医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洪图.痫证源流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99(2):6-9.[2]章泽华.自拟愈痫汤治疗痫证63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2,4(19):84.
作者简介:
魏代金(1953-),陕西紫阳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精神病,中医老年病学。

编辑:段苏婷编号:ER-4170206001(修回:2017-09-02)
湿热咳嗽浅谈
An analysis of treating cough from Shire
王博
(乌海市蒙中医院,内蒙古乌海,016000)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5-0031-证型:IAD
【摘要】甘露消毒丹作为治疗湿热邪在气分的方剂,被现代医家灵活运用到湿热咳嗽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湿热咳嗽;温病;甘露消毒丹
【Abstract】Ganlu Xiaodu Dan was a medicine for treating Shirexie in Qifen, was applied in treating cough from Shire in clinic, with good efficacy. Now the medicine was reported as followed.
【Keywords】Cough from Shire; Wenbing; Ganlu Xiaodu Da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5.016
据统计,因咳嗽就诊的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统计,慢性咳嗽患者占呼吸科门诊的70%~95%。

此类患者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伴随症状少,且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易被临床医师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还易导致耐药菌产生,使患者咳嗽症状迁延不愈,加重了经济负担。

中医辨证论治往往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同时达到“除根”的目的,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历代医家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

而临床上常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统称为咳嗽。

对于咳嗽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有从脏腑认识,有强调外感邪气引动,有从六经叙述,明代张景岳觉得咳嗽的病机“多歧亡羊”,主张化繁为简,首次将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

而现代医家经学习和总结前人经验,使咳嗽的中医诊疗进一步系统和规范化。

随着自然气候变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人饮食偏嗜肥甘炙煿之品,或滥用滋补之药,加之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素体脾胃虚弱,在感受热邪或湿邪甚至寒湿邪时,邪气入里化为湿热,具有病程长、症状难以缓解之特点。

温病大家叶天士曾说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1],外邪从外来袭,多自口鼻而入,肺卫首当其冲。

湿郁卫气,导致肺卫失宣,加之平素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内伤,热邪内生,则出现湿热困脾,上熏于肺致湿热壅肺之象,临床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治宜清热宣肺化痰。

甘露消毒丹作为治疗湿热邪在气分的方剂[2],被现代医家灵活运用到湿热咳嗽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而甘露消毒丹作为治疗湿热咳嗽的常用方,值得共同探讨。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消毒丹”,最早记载于《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曰:“时毒厉气,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甘露消毒丹治之”。

书载主治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证。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指出:“甘露消毒丹……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湿温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

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颈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患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

”[3]提出甘露消毒丹的舌像为淡白、厚腻或干黄,体现出湿热尚在气分,未入营血,同时可以引申发展出湿热咳嗽有口渴、咽喉肿痛、干痒不利、胸闷、尿赤、大便不畅等兼症。

由上可知,湿热,或由外感受,或自内而生;由湿邪的特性得知,湿与脾胃关系密切,湿邪致病,当涉及脾。

因饮食之邪困阻脾胃而生湿致病自不必说,感受湿热外邪亦因湿邪易困阻脾胃而致病。

临床所见,湿热郁肺之咳嗽证多发生于脾湿之体,素体脾胃不强,遭受外邪侵犯,则脾运失职,同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