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 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 ) 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B.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 C.杀死幼小害虫个体 D.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排卵
【解析】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的正常交尾从而降 低出生率,或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性别比例 改变,这是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之一。 【答案】A
预计10年后麋鹿的种群数量会怎么 变化用曲线画出来?
4、数量变化
种群 数量 种群数量 K
O
资源“无限”
时间
O
资源“有限” 时间
“J”型增长
“S”型增长
K值=?
写出涵义
答案 ①“J”型曲线:
②“S”型曲线:
(2)试分析影响K值的因素是什么?K值能否发生
变化?实例分析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 影响K值因素有环境条件和生物自身的遗传特 性,所以K值是可变的。为保持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要注意合理放牧,适当控制草场承载量;可以
雌少雄多型 出生率、死亡率 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 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空间特征 聚群分布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种群分布型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
人类、社会性昆虫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种群的存活曲线
类型Ⅰ(凸型)
存 活 数 量 的 对 数 Ⅲ
了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我们应该将
生物种群控制在K/2水平,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 最大,具有比较强的更新能力。在害虫防治方面, 应该将生物种群控制在K/2之下,尽可能的低。
(改编题)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 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
1.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 仔细分析图中去先后回答下列问题: 个 ⑴水葫芦刚进入我国时,其 体 a 增长符合哪条曲线____, 数 a b 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 过度繁殖 特性。 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 A B C D E ⑵如用达尔文进化理论分析 时间 在生存斗争过程中淘汰的个体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曲线表现微生物发酵过程,则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 是 CD 段 (4)人们海洋捕捞作业,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捞量,又使鱼 类资源不受破坏,应使鱼类数量保持在 B 点上, (5)防治蝗灾应将害虫数量尽量控制在AB 段
种群最大数量成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问题: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
环境条件的改变,K值也随之发生改变,即改善环境条 件可使K值增大,如环境条件受到破坏,则K值将会减小。
吗?
概念图
周期性波动
类型 包括
外源性调节因素
种群的数量波动
调节 因素
非周期性波动
内源性调节因素
例2.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 会__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作用。 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 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
增长型
年龄组成 预测
稳定型
衰退型
1、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 迁出
决定 影响
种 群 影响 性别比例 密 度
下 翻
种群数量变化
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 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标志重捕法
④步骤:
不能过分醒目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捕捉 标记 放回
重捕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志个体数
写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 本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 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 涂黑。
若要调查某动物的数量我们可以怎么做? 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动物 ②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③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 原有总鼠数为
•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2、提出合理假设 3、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 的性质进行表达 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 验或修正
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 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 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 关系依次是( ) • A. 乙、甲、丁 B. 甲、丙、乙 • C. 丙、甲、乙 D. C 丁、乙、丙 •
确的是 ( )
A.若图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 A 关键信息 理想环境、“J”型曲线、环境阻力、“S”型曲
线、图中a、b、c、d、e点的含义
计算相邻两个边的压线个体,另外的两个边压线个体不算
例1.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 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 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 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K值 •为害虫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称
七、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物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不同种之间存在 生殖隔离现象。是一个分类单元。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 可能发展为不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核心问题:数量特征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知识依据 “J”型曲线增长和“S”型曲线增长比较分析、 增长速率的含义和在曲线中的变化规律、环境阻力的 含义以及与图中的对应关系、环境容纳量的概念以及影 响因素
• 捕鱼量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种群变化规律及环境容纳量来确定抓捕量。
变一变 请以时间为横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种群数量增长率为纵坐标 画出变化曲线图
推断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什么?


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 低,达到后死亡率高 类型Ⅱ (对角线型) 各年龄段死亡率相同

水螅 牡蛎
0
年龄
最大寿命类型Ⅲ (凹型)
低龄死亡率高,度过危 险期后死亡率低且稳定
• 研究种群存活曲线的意义: • 可以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易受伤害的年龄 而加以人为地有效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 以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 利时间 打猎或进行害虫防治。
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 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 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雌雄相当型
雌多雄少型
适时施肥,进行田间管理,改善农作物的生存环境,
提高K值;对生物品种进行改良,改变其遗传特性, 适应环境,提高K值。 (3)试绘出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增长率、 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 速率和增长率的变化曲线。
答案 ①“J”型曲线:
②“S”型曲线:
(4)依据图示分析,在何时种内斗争最激烈?为了 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我们应该将生 物种群控制在何种水平?在害虫防治方面,应该将 生物种群控制在何时? 答案 种内斗争最激烈是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为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种群的特征 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种群分布型 种群密度
1、概

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具有一定的时空性: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 界的个体隔离。 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 种群和物种的概念区别
D
种群的特征
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 下图所示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部位的产量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写出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并画出相互关系概念图 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影响密度大小 预测变化趋势 决定密度大小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决定密度大小
出生率 死亡率
外界环境
迁移率
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则种群密度 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 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 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 密度很快下降……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 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80
85
90
95
100
相对湿度/%
•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 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是否正确 • A. 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 动所致 •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 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 C. 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 适得其反
(四)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