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以《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德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以《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9T15:50:21.5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作者:季卫春
[导读]
季卫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虹路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28-01
近年来,在新课标对思想品德的课程观念引领下,德育模式也逐渐倾向于儿童化、活动化。
各级各类研究也是趋向“生活化”、生态型,回归儿童生活和心理成长规律,让德育方式、途径贴近儿童的心灵,让德育主体回归儿童本身的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没有围墙”的学科。
它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其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和德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笔者就以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综合实践课程与德育体验式教学中“体验——反思——内化——生成”的有机整合。
课程整合操作过程及设计理由:
一、体验
首先,体验是德育活动的第一环节,依据德育目标和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
这一环节包括“三步”:
第一,教师根据主题确定体验的方式,或角色扮演,或生活场景回顾等。
第二,教师、学生根据体验活动要求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第三,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进行体验。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并且在活动中使学生清楚安全活动的重要性。
我在课前引导孩子们观察同学或关注自己的校园课间生活是怎么度过的,并做好记录(拍照或文字记录皆可)。
这一环节的基础是“体验”观察,学生在观察体验中体会小组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活动更加促进小组的合作精神,能从小组活动中增进小组同学的友谊,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生活,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符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同时,学生的品德认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道德发展寓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只有扎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实现。
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就应当从生活中来。
当然,这种生活不是一般的社会生活,也不是成年人的生活,而是学生自己的生活。
在本环节的活动中,由于从“体验”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获得切身的体会。
也符合体验式德育育人的特点。
二、反思
反思(反省)——这是第二个环节。
这一环节包括“三步”:
第一,再现生活,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回忆和再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有关生活内容和生活场景。
第二,自我反省,即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从而获得初步的道德认知。
第三,同伴对话,即在反省的基础上和学习的同伴进行交流,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展示,又是一种经验的分享,还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更是一种智慧的碰撞!
“反思”环节,学生通过了自身的体验,一般是很愿意说的,而且有话可说。
同时,教师也要平等地参与说自己的经历与生活,与学生互动。
这种活动是触及学生内心深处或者灵魂的活动,我们一定要坚持。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有的课,总是从社会精英、英雄人物、道德楷模,或者是反面典型等进入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一个他人道德生活“仰慕者”“旁观者”和“评判者”的角色位置,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自己道德生活的主体,引领其有序、逐步地完成个体道德的自主建构。
理解是依赖于个人的经验的。
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才是德育的真正起点,同时也符合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
三、内化
内化也包括“三步”:
第一步,明确,即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将上一环节通过反思获得的初步的道德认知进一步明晰化。
学生由此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及今后应该如何生活。
第二步,探讨,即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或者困境开展合作探究,从而加深认知,促进内化,形成能力。
第三步,强化,引领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对已知进行一次强化。
当然,这是一种正强化,有时也可以采取负强化。
显然,这里的生活情境,转化为了一种教育情境。
这一环节设计,完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目标,在小组间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能,锻炼口才,提高参与意识。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能展示团队合作风貌,能与团队成员合作并向其他同学介绍研究过程及结果。
同时加深了德育教育中学生对课间活动安全的“感悟”,核心是“内化”。
没有一种有效的内化,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获得应有的道德认知,学生的德性建构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准则和支撑。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是建立在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并对道德困惑有一个深入的探究,以及对已知进行强化(这种强化显然是一种“有血有肉”,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撞击),而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划记号,然后背条条,那么,学生课后的生活肯定是一如从前,不会有提升和发展,甚至还会不如从前。
四、生成
生成,这一环节也包括“三步”:
第一步,走向未来。
即由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或者由学生设想一个生活的具体情境,制定目标。
第二步,实践。
即让学生面对(身临)上述情境。
第三步,交流展示。
即同学们将自己做法、感受说出来,口头展示,相互交流,彼此分享。
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予引领和强化,又有利于学生应对今后各种不确定的生活情境。
“生成”这一环节的基础是“尝试”,核心是“行为”,是“做”。
学生的课堂生活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还应当面向未来。
所以,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一个尝试自己去设计符合课间安全并有意义的游戏,我们的德育教育从生活中来,最后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引领学生将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落实和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即生活实践之中。
只有这样通过践行,外在的道德规范最终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他们生活中的内心信仰。
在整个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生成。
同时又通过学生对纪律、道德的认知来进行校园行为规范教育。
以学生个体生活为基础,不断反省、体验和感悟的动态过程。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德育行为能力为重点,使德育回归生活,不失为实现德育创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