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 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9T03:51:16.345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4期作者:贾媛媛杨圃睿[导读] 唯有实现供电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够确保人们的用电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内蒙古巴彦淖尔电业局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摘要:就当下 10kV 的电网发展来讲,其自身的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县级区域,主要的运行目的是为了向当地的乡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供电,提供用电的基本,这也就意味着,10kV 电网系统需要承担着较大范围的供电需求,并且供电量也相对较高,这就有可能造成一些区域的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进而影响一定的生产生活。就县级用电系统来讲,10kV 属于最基本的标准配置,也是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终极环节,是连接电力系统主网和电能用户的桥梁和纽带,在整个电网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较为突出。县级配电网络系统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其涉及的范围也相对较广,不仅包括变电站的管理,同时,也牵涉监控系统和维护系统的运行。而且,县级电网在运行状态下,始终承担着乡镇地区的供电责任。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规划与设计
引言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应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时,更需要注重自动化应用程度的有效提升。切实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停电的几率和停电的时间。如今,伴随我国用电量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实现供电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够确保人们的用电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1配电网的自动化特点
在配电网中实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主要通过综合的技术形式,对电力系统的电网进行自主的检测以及监控,将信息准确的传达到电力管理中心,结合反馈的问题信息,可以更好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近几年来,我国的各大电力企业获得了快速地发展,而且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在总体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供电企业和部门都对配电网的自动化提起高度地重视,每个企业和部分之间对配电网自动化的认知水平也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的互联网自动化建设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更好地对配电网进行统一并且高效地管理。自动化管理可以在出现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可以指出问题的具体位置,进而缩小了排查的范围,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降低了事故带来的损失,有效提升了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
2促进 10kV 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目前的配网系统、配电网规模、整体规划以及发展水平来看,自动化系统加入到配网电力设备的应用中能够促进其在供电运行方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使我国电力领域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甚至还会在国际领域中占领一定的地位,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根据目前情况看,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并不理想,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不足,此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国内电力企业的发展。在配电环节中,因为使用成本有限,所以我国的配电网系统仍然处在落后的状态,供电质量与建设水平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相关企业单位应该及时将此问题改善,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技术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精力,配电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当中,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单位应该适当抓住时机,充分挖掘出配电网系统的优势,并且将其应用到配电网的改革中,由此来提高配电网整体的供电质量和建设水平,满足社会群众的用电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技术问题的出现,改善大规模停电的问题,从而使社会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对 10kV 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3.1基本原则
就 10kV 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来讲,要把配网结构的合理化设计作为基本前提,这是确保电网运行可行性与实践性的核心基础。而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对配网进行分布和架构则是最中心和最基础的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对建设规则有充分的了解,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而且,设计人员应当遵守配网建设的基本法律和规章制度,要强化对配电现场的实际考察,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而后,在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时候,还应当考虑主干道的建设方式,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在通常情况下,环网接线是较为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线路在传导的过程中,与相应的导线和电力设备相互感应。另外,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网的线路进行分段,考虑到线路的位置以及周围的主客观环境,选择最合适的配电设备和装置,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信息,这样可以降低装置操作的难度。而且,设计
人员也应当充分注意现代化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注重把配网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提高整个区域供电的自动化水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让配网系统能够向着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方向发展。
3.2建立一体化供电模式
在配电网的变电站中,馈线开关和出线保护开关这两者和实现电网自动化有很大的关联,必须确保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建立起闭合性的电网,而闭合性电网的远程操作也会更应手,对于建立自动化运营模式,实现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的有效融入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设计师注意抓住馈线开关和出线保护开关的结合方式,加强电网远程操作能力,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模式的有力基础。
3.3信息技术在 10kV 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在 10kV 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要想让其更好地运行下去,那么首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配电网的设备加以管理,然后再对其目前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配电网中的每项设备都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其次,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地解决,从源头遏制危险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配电网在各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以此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3.4通信系统建设
通信系统是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配电网主站层和各级子站层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所以加强建设通信系统是特别有必要的。配电网自动化相关设备设施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所以在选择相关设备设施时,应优先考虑有着较高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的设备设施。同时,这些设备设施还需要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防潮能力、耐热能力等,以避免长期处于较为恶劣环境下的这些设备会出现系统故障。电力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并对一些已经较为老化的设备更新和改造,采用综合的通讯方式,将各种通讯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规避弱点,借此来更好地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3.5中心站设计
除了基本的通信系统建设,中心站在配电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够实时监测并分析配网的状态和情况,而且其自身的构成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点,涉及许多部分的工作,包括电信系统和通信系统,特定的计算机系统和检测系统。在中心站建设的时候,光纤网络应是最优越的选择,其自身不仅可以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还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能够让监督人员随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应急处理。
结束语
我国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经历过许多阶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条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用电量也日渐增高,我国的配电网只有扩大建设的规模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一条重要发展途径。重点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 10kV 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正楠 . 基于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分析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27-128.
[2]杨云森 .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 [J]. 通讯世界,2019,26(12):264-265.
[3]盛德刚 . 基于配网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研究 [J]. 科技
风,2019(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