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作者:裴亚萍
来源:《南方农业·下》2023年第12期
摘要落叶松在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栽培数量较多,起着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绿化造林等重要作用。落叶松绿化造林时,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其长势及成活率,進而影响落叶松绿化造林效果,因此做好落叶松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对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常见的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褐锈病、松材线虫病、落叶松球蚜及落叶松鞘蛾等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4.066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迭部县境内,总面积135 536 hm2,因地处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多风少雨,秋季少风多雨。该种气候条件虽然非常适宜落叶松等树种生长,但也为林业病虫害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和繁衍条件。落叶松作为保护区重要的绿化造林和用材树种,近年来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褐锈病、松材线虫病、落叶松球蚜及落叶松鞘蛾等各类病虫害
呈现出高发趋势,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甚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控落叶松病虫害成为林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
1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北方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的重大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是日本落叶松球腔菌,该真菌主要在病叶表皮下越冬,次年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快速繁殖生长,并可随气流传播。落叶松早期落叶病1年只发生1次,每年6—8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此时温度在20~25 ℃,湿度在76%以上,病菌易趁机侵入,进而导致病害发生。任何年龄的树木均可患病,相比较而言,5~20年生的落叶松发病率最高且症状最重,患病落叶松可提前落叶42~49 d[1]。落叶松落叶病以为害松叶为主,叶片发病后可发现叶尖、中间出现褪绿色斑点,然后斑点变成棕褐色,同时长出一些小黑点,病斑融合后则形成段斑,整个叶片颜色呈棕褐色,为害较重时树冠仿佛被火烧过一般,发病后1~2个月,针叶凋落,凋落的针叶上可发现有小黑点。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科学选择落叶松品种,优选综合抗性好、适应能力强的落叶松品种,如日本落叶松等,对早期落叶病有较强的抗病性。重视混交林营造,优先与阔叶类树种进行混种,提升落叶松林的抗病性。注重科学修剪,修剪时重点修剪掉患病部位,防范病菌传播扩散。做好间伐工作,营造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提高落叶松的抵抗力[2]。重视封山育林,营造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环境,预防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发生。密切留意落叶松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虫枝要及将其时修剪掉,严重时建议交替喷施1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用五氯酚、五氯酚钠熏治,每间隔7 d 用药1次,连用2~3次。
2 落叶松枯梢病
落叶松枯梢病具有危害性大、传染性强的特征,其病原菌为落叶松囊孢菌,病菌主要在罹病新梢、顶部残留叶片表皮下越冬,次年温湿度适宜后繁殖并随风雨传播扩散侵染,处于风口位置的落叶松发病率要高于其他位置的落叶松,修剪后存在伤口的落叶松发病率也要高于其他部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树,顶芽受害后会逐渐枯死,影响新梢生长,即使长出新梢也逐渐萎蔫弯曲死亡,针叶逐渐褪色变为黄色,后期枯梢。新梢患病后呈弯曲状。枝干患病后逐渐溃疡,患病部位逐渐开裂、溢脂,木质部变为紫褐色,整个枝干布满溃疡斑后逐渐枯死,枯死的枝干横切面木质部会发现楔形蓝变。根茎部发病后出现线纹,颜色为黑色,一直蔓延至木质部。发病后期,各患病部位出现圆形的小黑点,这就是分生孢子器(见图1)。
图1 落叶松枯梢病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人工造林,综合考虑立地条件选择树种,确保所选树种符合气候条件,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其更具适应性。所选择的苗木要求无病菌携带,避免发生疫病。加强育苗管理,苗圃育苗时用放线菌酮剂
3 mg·L-1喷雾,每隔1
4 d喷1次,连用数次,促进壮苗的培育。对于幼林,应做好施肥工作,每株落叶松用0.1%硼砂液喷雾,有助于提升树木长势及抗病力。移栽前做好检疫工作,禁止从疫区调出苗木。科学营造落叶松和阔叶混交林,提升落叶松的抗病性。苗木栽植前,建议使用有机汞剂EMP100 mg·L-1药液浸泡地上部位10 min,杀灭苗木中隐藏的病原菌。针对患病的病枯枝,应将其统一烧毁深埋处理,防止病菌传播。落叶松枯梢病较严重时,建议交替喷施40%福美砷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粉剂4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3 落叶松褐锈病
落叶松褐斑病是落叶松常见的一类病害,其病原菌为落叶松拟三胞锈菌,苗圃及幼林褐锈病的发病率最高,尤其是1~2年生的苗木及3~6年生的幼林发病最重,成年落叶松一般不发病或发病后症状轻。每年6—7月是落叶松褐锈病的高发期,降水多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病重,一旦发生往往会成片发生。落叶松患病初期,叶片上长出一些褪绿色的斑点并扩大,并在叶片背面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呈圆形隆起状,破裂后露出一些粉末状物质,颜色为铁锈色,遇风口飞散[3]。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苗圃及幼林发病前,可喷施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对褐锈病可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做好苗圃及幼林落叶清理工作,及时将其清理并统一烧毁深埋,防止病菌传播。育苗及造林时,合理控制栽植密度,不可过于密集,避免影响采光和通风而引发褐锈病。落叶松林过于郁闭时,可用百菌清烟剂蒸熏,亦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提高林农科学修剪意识,做好抚育间伐工作,有助于增强苗木长势,预防褐锈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患病苗木,应及时修剪掉患病部位,同时交替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代森铵1 200倍液、97%敌锈钠200倍液,每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4]。
4 松材线虫病
受线虫病为害的落叶松症状主要有以下3种。1)大部分患松材线虫病的落叶松,当年秋季就会枯萎死亡。高温干旱环境下,线虫入侵后3个月左右松材就会枯死,出现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在30~45 d。受害松树外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树脂分泌量减少,之后则完全停止分泌;蒸腾作用异常,树冠针叶逐渐发黄,大部分针叶变黄后松树逐渐萎蔫,然后全部针叶变为褐色,有的呈红褐色,最终整株松树枯死。2)低温环境下,若松树患松材线虫病,大多当年不会死亡,而是在次年春夏季节枯死[5]。3)部分具备较强耐药力的落叶松,在患病后1~2年的时间里并不会整株死亡,而是树冠枝条枯死,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死枝条的数量越来越多,后期枝条全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