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选址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选址论证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概况 (1)
一、项目选址背景 (1)
二、项目基本情况 (2)
1.公司简介 (2)
2.项目简介 (2)
3.气量预测 (8)
4.气源规划 (8)
5.管网布置 (9)
第三章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9)
一、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 (9)
1.地形地貌 (9)
2.水文地质 (10)
3.气候气象 (10)
二、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情况 (11)
XX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概述 (11)
1. 规划要点 (11)
2. 县域空间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1)
3.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12)
4. 城镇发展战略、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 (12)
5. 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13)
6.城市近期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结构 (13)
7. 城市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14)
8. 城市近期建设道路交通计划 (15)
9、城市近期建设市政公用设施改善提升计划 (16)
10. 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改善计划 (20)
11.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1)
第四章建设项目拟选址方案 (22)
一、选址的依据和原则 (22)
1.选址依据 (22)
3.选址原则 (22)
二、项目的选址 (23)
1. 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 (23)
2.项目选址的现状 (24)
3.项目选址的工程技术条件 (25)
第五章建设项目的选址与城市规划的论证 (25)
一、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 (25)
1.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对拟选用地在用地性质、建设要求的协调(25)
2.建设项目用地与周边用地的协调 (26)
3.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27)
4. 建设项目所需的生活设施配套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的衔接和协调 (28)
二、建设项目土地利用分析 (28)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28)
1.环境质量现状 (28)
2.环保措施 (29)
四、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效益分析 (31)
1.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31)
2.社会效益分析 (32)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33)
一、选址论证结论 (33)
二、项目实施建议 (34)
第七章附件、附图 (34)
一、附件:
1、《XX县国土资源局文件》双国土资发【2013】104号XX县
国土资源局关于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征意见
2、XX县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XX县城市管道特许经营项目开发协议书
3、SB-2013-48号具体项目供地报告
4、SB-2013-48号具体项目供地
二、附图
1、上位规划基本情况
XX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土地利用规划图
XX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功能结构规划图
XX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道路交通规划图
XX县燃气管道规划图
2、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选址方案图
3、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区位图一(地块A)
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区位图二(地块A)
4、XX县BB-2013-48号建设项目供地宗地图(地块A)
5、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平面布置图(方案)(地块A)
6、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道路交通分析图(地块A)
第一章总论
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与城市规划密切结合,科学合理,提高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选址进行论证,以分析该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以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确定项目选址是否与XX县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建设等建设目标相一致。

为XX县下一步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选址背景
随着我国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各地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城市环境也随之恶化。

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尤其是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越来越不适于人类居住。

为此,我国政府从1999 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清洁汽车行动”,成立了“国家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推进全国各城市清洁燃料汽车的工作。

由于政府倡导推行的“费改税”措施的最终推出,石油价格的上升也将刺激该产业的超常规发展。

“西气东输”、“川气东输”、“俄罗斯―中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也给沿线城市提供了天然气(CNG)资源,沿海城市及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设施,部分工程已经在建设或使用之中。

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输”、“广东、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实施,仅天然气一项,在2005年以前涉及60多座城市,7000多万人口,可利用资源将达350亿立方米。

西部、北部也是我国车用液化石油气资源的主要产地,年总产量目前已达到100万吨。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所期待的。

为了加快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的发展速度,汽车加气站、燃气汽车数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国家的环境政策等都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发展清洁汽车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而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剧了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很多国家都将天然气列为首选燃料,
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

液化天然气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

在我国,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

“西气东输”、“俄气南供”及“LNG引进”等项目的正在计划和实施。

民用天然气近年来得以大力推广,是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又一新举措。

XX县天然气项目的推进建设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也符合XX县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项目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XX县华燃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邓强
成立日期:2012年
公司地址:云南省XX县金湖秀园小区四栋一楼
公司业务:以管道天然气输配,CNG、LNG输配,CNG汽车装配为主,以燃气生产资料,燃气生活用具为辅,并兼营餐饮娱乐,茶酒文化服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近年来,公司在各级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热诚关怀和真切支持下,通过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2.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建设
投资规模:项目拟投资980万元
项目内容:燃气供应对象为供气区域内的城镇居民、商业用气、工业用气、压缩天然气汽车。

(1)加气站
压缩天然气(CNG)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汽车燃料,故也将其称为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已有40 多年历史,近二十年来由于油价飚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才逐渐提倡汽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

近年来,我国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的发展也很迅速。

以 CNG为燃料的车辆叫做 NGV(Natural Gas Vehicle)。

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有如下优点:
(1)辛烷值可高达 130 以上,抗爆性能强,发动机噪音低;
(2)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完全,气缸不积炭,发动机磨损少,提高热效率10%以上;
(3)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CO、烃化合物、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大大低于汽油燃烧排放废气含量,对环境污染少;
(4)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天然气,由于是气态,对润滑油无冲刷稀释作用,节省润滑油的耗量;
(5)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从7 增加到10~12,发动机的功率可提高 25%~30%;
(6)燃料费用仅为汽油车的 2/3,维修费用可降低 30%。

CNG 加气站简介:
1)L-CNG 模式(撬装):应用于无天然气气源的中小城市或是移动加气站
2)L-CNG模式(固定站)应用于无天然气气源的大城市CNG 汽车。

3)母子站系统:应用于城市门站或调压储气站,既可以向周边城市供应CNG 做为城市燃气气源,又可以给汽车充装 CNG。

4)子站系统:应用于没有天然气气源且距CNG母站比较近(200KM 半径范围内)的城市供应车用 CNG。

5)标准站流程:应用于具有天然气管网(中压A 以上压力级)的城市,供应车用CNG。

6)汽车用户用气量预测
据调查,XX县城规划区2011年出租车70辆,公交车8台。

出租车每天运营里程为300km/台,公交车每天运营里程为200lm/台。

结合XX县城规划区内出租车数量,参照一般县城万人占有出租车比例,确定XX县城规划区CNG出租车占有量为50辆/万人。

经测算,XX县城规划区2015年出租车为125辆,2025年出租车为210辆。

预测XX县城规划区2015公交车为13辆;2025年公交车为38辆。

由于车辆偏少,近期不规划建设加气站,2015年汽车燃气气化率为0,2025年气化率为80%,2025年汽车用气量为294.5×104Nm3/a。

2.居民用气、商业用气、工业用气
管输天然气供应管输天然气供应(pipeline tronsportation of natural gas)是使用管道将天然气(包括煤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

天然气供应管道按其用途分为:集气管道、干线输气管道(简称输气管道)和配气管道3种。

1)集气管道:从气田井口装置经集气站到气体处理厂或起点压气
站之间的联接管道和设施。

主要用于收集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并输送到处理厂。

经处理厂脱硫、脱水、脱液态烃和其他杂质等处理后,供应到用户。

2)输气管道:从气源的处理厂或附近的起点压气站到各大城市的配气中心、干线的
终点计量站(又称门站)、大型储气库或用户之间的管道。

管径大于集气管道和配气管道,
输送距离多在数十km到数千km,输送压力多在4.0一10.OMPa 之间。

是整个管道输送天然气系统的主体部分。

3)配气管道:是从城市调压计量站经配气干线到用户支线的管道。

其特点是输送压力低,一般1MPa以下,管径小于200mm,分支多,形成稠密的管网,除大量使用钢管外,低压用户支线趋向使用工程塑料管道。

4)用气量预测
a.居民用气量预测
(1)近期(2013-2015)
规划XX县城镇人口2.5万人(0.78125万户),按每户3.2人计,近期以发展新建商业小区为主,据调查,已建成的及正在建设的商业小区有阳光水岸小区800户,红阳小区380户,鑫和大城1480户,金湖秀园、虎乡绿园672户,居民住宿区及单位房2358户,共5690户,按房地产开发速度,每年可发展用户850户,实现管道燃气供气1700户,管道燃气气化率约为30%,用气量为38.17×104m3/a,加上瓶装液化气供气,燃气总气化率为90%;
(2)远期(2016-2025)
规划XX县城镇人口为4.2万人(1.3125万户),平均每年发展用户850户,实现管道燃气供气1.02万户,管道燃气气化率约为77.7%,用气量为185.64×104m3/a,加上瓶装液化气供气,总气化率将达到95%。

b.公建商业用户用气量预测
公建用户用气主要是指餐饮业、医院、学校、宾馆、写字楼、美
容美发、洗浴业等行业或建筑内的炊具、燃烧器、燃气锅炉及燃气空调用气。

一般公建商业用气量与居民用气量的比值为0.5左右。

XX县城公建商业用气量近期为19.085×104m3/a;远期为92×104m3/a。

c.工业用户用气量预测
XX县城镇规划区工业用气主要集中在城西北工业区,以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片区,目前,有7家企业入驻园区,5家企业已竣工投产,2家正在建设,县城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形成。

结合调查企业生产规模以及耗能情况,近期工业用气量按现状工业需求天然气量的110%预测,远期工业用气量按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并结合工业用地规模进行预测。

根据现有XX 县城工业用户需求天然气情况,XX 县城工业用气量预计2015(近期)预测为490×110%×104=539万Nm 3/a 。

远期工业用气量一部分按现有企业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的130%预测,2120×130%×104=2756万Nm 3/a ;另一部分结合工业用地规模进行预测为10万Nm 3/a ;远期工业用气规模:2766万×104Nm 3/a 。

3.气量预测
其他气量:
其他气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管网的漏损量;另一部分是因为发展过程中出现没有预见的新情况而超出了原计算的设计供气量。

本报告其他气量按占总气量的5%计算,其中管网的漏损量占总用气量的3%。

XX 县城镇其他用地量近期为30.26×104Nm 3/a ;远期为166.95×104Nm 3/a 。

根据以上各类用户用气量预测,XX 县城规划区年用气量为:574.6×104Nm 3/a (近期);3514.7×104Nm 3/a (远期);
XX 县城城镇规划区年用气量平衡表:
4.气源规划
a 、储气量规划
XX 县目前还没有管道燃气,中缅天然气管线途径楚雄州,规划在楚雄设分输站,楚雄分输站距离XX 县门站约60公里,分输站至门站的次高压管道设计压力为1.6Mpa ,序
号用户类型 2015年 2025年用气量
比例用气量比例 104Nm 3/a
(100%) 104Nm 3/a (100%) 1
居民用气 38.2 6.6 185.6 5.3 2
商业用气 19.1 3.3 92.8 2.6 3
工业用气 490.0 85.3 2766.0 78.7 4
CNG 汽车 0.0 0.0 294.5 8.4 5
其他气量 27.3 4.8 175.7 5.0
合计 574.6 100 3514.7 100.0
管径为Φ159,门站后的管道为中压管道。

采用楚雄分输站至XX 门站该段进行储气。

b、应急气源规划
根据目前国内液化天然气储罐生产、运输、使用情况,可选用容积为60m3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最高工作压力0.8Mpa,充装率最高按90%,最低液位按5%,气液比为600:1。

根据预测计算,项目拟建设一套LNG储存气化系统(规划建设2个60m3的LNG 储罐,可分两期建设)作为XX县城区应急备用气源。

5.管网布置
XX县城镇天然气管道的布置应元近期结合,近期管道的敷设结合远期发展。

很据气源性质及城市发展状况。

近期管网供气系统供应对像以县城东片区用户为主。

近期中压管网由场站接出,沿元双公路像县城敷设,另一路沿东兴路敷设,并与学府路主管形成主环。

远期管网由学府路像北敷设至元双公路,同时由东和大道继续向环西路敷设,然后沿工业园区道路敷设,与元双公路相连,形成城西北区主环网管。

(详见附图:燃气管网规划图)
第三章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一、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
1.地形地貌
XX县位于东经101°03′—102°02′,北纬24°13′—24°55′之间,
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系分水岭南侧。

东南与玉溪地区的易门、峨山、新平县毗邻,西与思茅地区的景东、镇源县接壤,北与楚雄州的楚雄市、禄丰县相连,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省会昆明210公里。

XX县地形复杂。

境内山峰重叠,河谷交错,山高谷低,地形陡峻。

地势西突东矮,北高南低。

西边哀牢山脉纵横,东南、北有绿汁江环绕。

其地貌有以下几个单元:
强烈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区:绿汁江与礼社江呈开口向北的马蹄形,环绕于东——
南——西部,沿江为相对高差800——1000米的强烈切割高中山峡谷,河床多为“V”形,坡降大、坡陡谷深。

礼社江和绿汁两岸为比高大于500米的岩溶峡谷。

强烈切割的高中山:主要分布于克田河与礼社江之间。

相对高差500——1000米,坡度20——30度,山高坡陡。

切割较强烈的中山丘陵:马蹄形以内,东部克田河与绿汁江之间主要为此地貌类型。

一般高程2000——2200米,相对高差150——500米。

其中有妥甸、法脿、大庄、干海资等面积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平坝,为XX县耕地较集中的地方。

XX县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场站所在的妥甸镇是XX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县境中北部。

东与大庄镇接壤,南与爱尼山乡相连,西与楚雄市大地基(原)宜次乡交界,北与楚雄市子午镇及富民镇毗邻。

属滇中高原丘陵地带,最高海拔2333米,最低海拔940米,相对高差1420米。

2.水文地质
XX县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受绿汁江、石羊江、马龙河及14条支流的冲刷切割,形成高山深谷、过境水围绕大梁山、石碑山、白竹山、老黑山、大青山、密孔山、大哨山7座大山由北向南在三江口汇合出境,流入元江流域。

总流域面积3894.9km2,占XX县总面积的96.3%。

3.气候气象
XX县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冬季无严寒,夏
季无酷热。

但由于海拔、地形所致,从高山至河谷具寒、温、热三种气候带,因而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立体农业。

另外,各年雨量多寡不均,一年之中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

XX县光照充足。

全境年均日照2396小时,年均太阳辐射129.1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14.9℃,平均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年蒸发量1815.1mm。

XX县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均降雨量910mm,高海拔区域多于低海拔区域,海拔每升高100m,降雨量随之增加30——50mm,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5—16万平方立米,哀牢山每平方千米产水量61万立方米。

项目所在的妥甸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山高谷深,立体气候与小区域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二、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情况
XX县城“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概述
1. 规划要点
1.1 规划期限
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5年
1.2 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2.50万人远期(2025年)4.20万人
1.3 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用地规模为201.2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80.5㎡;
远期(2025年)用地规模为350.4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83.4㎡。

1.4 城市性质
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发展以绿色生态农、林产品流通服务业为主,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和山水园林特色的旅游服务型城镇。

1.5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主要向西、北方向发展,东至登高山妥鸡公路,西至吴家箐
水库,北至上王家,南至小庙河南岸江坡粮点。

2. 县域空间布局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化方针:
2.1、采取多元化、低成本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城镇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镇建设的低成本,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2.2、在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城镇的同时,要加强各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县域的中心;对一般城镇,农村居民点等建设要加强指导,发挥城镇示范效应。

2.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的进程,完善农村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尤其应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在保持经济繁荣、生态协调的前提下,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3.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年,XX县全县总人口约15.5万人,城镇人口3.8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5 %。

预测至2015年,XX全县总人口规模为1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5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44.97%。

4. 城镇发展战略、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
4.1 城镇发展战略
强化中心城区、调整空间结构,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城镇集聚规模;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四个建制镇为基础,构建中心城区——重点城镇(建制镇)——一般乡镇(集镇)——重点村集镇的县域城镇体系,形成组团式多轴圈层式的空间结构和要素,形成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4.2 城镇等级规模
到2015年,XX县城镇规模分成4个等级。

等级人口规模城镇名称(人口规模)
一5万以上XX县城
二0.4-5万鄂嘉镇、大庄镇、法脿镇、大麦地镇
三0.4万以下爱尼山乡、安龙堡乡、独田乡
四/ 普龙、阳太、密架、中山、六合、小村、旧哨、六街、野牛、邦三、茶叶、新树、清香树、说全
4.3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期末,形成XX县城为一级中心城市(核心城市),鄂嘉镇、大庄镇、法脿镇、大麦地镇为二级重点城镇(次中心),其它乡镇为三级一般乡镇,14个重点村集镇形成的四级城镇网络体系。

一级中心城市,也是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XX县城,能起到带动辐射作用。

二级重点城镇,也是县域城镇体系的次中心城市——鄂嘉镇、大庄镇、法脿镇、大麦地镇,是区域的副中心,是核心城市与三级城镇之间联系、辐射和吸引的中间环节,一西两东起着桥梁、中介和传递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起着“放大”核心城市对三级城
镇的辐射和吸引力的作用。

三级一般乡镇,即乡政府驻地,三级城镇要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龙头,能够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起到组织和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四级重点村集镇,四级城镇是二、三级城镇功能的补充。

5. 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随着XX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集聚,区域内的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将形成:“一三三四”的模式(一极、三带、三区、四点)。

一极——建设以县城为核心的增长极,是整个县域的发展核心。

三带——建设元双线南下经济带、绿汁江东部经济带、大鄂横向经济带,加快形成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优势企业向经济带聚集发展的新格局。

三区——构建北、东、西三个产业区,即北部综合产业合作区、东部新兴产业开发区、西部生态产业建设区。

四点——建设四个聚集发展的支撑点,着力打造鄂嘉旅游小镇、大庄工业小镇、法裱文化小镇、大麦地热作产业小镇,形成四个聚集
点,辐射带动全县区域的发展。

6.城市近期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结构
6.1 城市近期重点发展方向
XX本身就是一个山地城镇,他的周边没有较平坦的可发展用地,所以它的发展模式是依山发展,规划确定城市用地近期主要往西北和西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西发展。

6.2 区域空间结构
总体布局形态:“一轴、一带、四片区”。

“一轴”:自北向南连接XX县城三大片区的一条城市发展轴线。

主要依托学府路进行建设。

“一带”:依托元双公路建设的特色商贸景观带。

“四片区”:依据地势和发展形成的综合服务片区、综合居住片区、特色休闲居住片区、查姆湖生态片区。

7. 城市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7.1 XX县近期建设目标:
衔接对外交通,建设对外窗口;突出山水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树立XX城市新形象。

7.2 土地利用协调控制
7.2.1.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土地需求量预测)
根据《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2005-2010年XX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用一元回归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进行预测,得出2015年XX县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为604.30公顷。

7.22.近期城市建设重点控制区控制举措
该类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城市政府应在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发展的前提下,允许并促进该类地区发展,但应制定较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项目必须具备对城市支柱产业有较大促进作用,对实行城市中远期职能有较大带动作用,项目立项建设应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对不符合地区产业职能定位,不符合地区城市规划有关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不予批准。

7.3 近期土地供应计划
7.3.1.供给原则
土地供应坚持“供需平衡、加强储备,盘活存量、控制增量,集约用地、确保重点”的基本原则。

7.3.2.供应规模
近期土地供应主要包括三部分:①新建增量:到规划期末新供应的用地规模;②存量消化:到规划期末可以利用的存量用地规模;③更新改造:通过功能置换转换的用地规模。

到2015年,XX县城市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在350公顷。

平均每年供应总量约为70公顷左右。

7.3.3.供应结构
根据对近年来XX县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分析,XX县的土地供给应该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符合,与城市发展战略方向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相符合,使城
区的用地结构更加合理和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3.4.近期土地储备
根据XX县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考虑到政府财政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近期主要考虑在重点土地储备地区共增加土地储备总量约300公顷,年均土地储备用地60公顷(具体土地储备地块及分布、实施时序等应按照土地部门的储备规划和有关要求进行实施和管理)。

8. 城市近期建设道路交通计划
8.1 对外交通系统改善计划
8.1.1.发展目标
经过几年发展,构建公路为主体的网络化交通体系;楚雄市到县公路(依托楚双公路和元双公路)高等级化,乡到重点行政村公路基本油路化;建立了高效、快捷、安全、舒适、便利的运输综合体系。

8.2.2建设重点项目
1)构建“2+6”骨干路网。

即建设一纵一横2条二级干线公路,6条主要支线公路。

2)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