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县四小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7课古诗二首草同步练习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古诗二首
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ué de zhī dào cǎo yuán suìyuè
( ) ( ) ( )
()
2。

我会根据不同情况注音。

我发现,“一岁一枯荣”的前一个“一”读(),后一个“一”读()。

“春眠不觉晓”中的“不”读(),“野火烧不尽”中的“不"读()。

3。

我会辨形组词。

夜( ) 雨( )原( )尽()
衣()雪( ) 野( )吹()
4.我会按照提示组词.
jǐn () jué( )
尽觉
jìn () jiào()5.我会解释加点的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 )鸟
6.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是()朝大诗人( )写的,诗中“,”句最有名,他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

7。

我会根据内容连线。

离离原上草一年一度秋冬枯萎,春夏繁荣.
一岁一枯荣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很茂盛.
春风吹又生野火是烧不完的这些小草的。

野火烧不尽来年春风一吹,小草又生长出来。

8.我会看图说话。

春天,百花盛开,
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
的叫着,
到处。

答案:
1。

觉得知道草原岁月
2。

yí yì bù bú
3.夜(黑夜) 雨(下雨)原(原野)尽(用尽)
衣(穿衣)雪(雪花)野(野火)吹(吹风)
4.
Jǐn (尽管) jué( 发觉)
尽觉
jìn (尽力) jiào(睡觉)
5。

眠:睡觉。

晓:早晨。

闻:听到.啼:叫.
6。

唐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 略
8。

指导学生观看插图,并让学生根据图片和相应文字,说一段话,合情合理即可。

20。

咕咚
教学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偏听偏信,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偏听偏信,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

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

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
4。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

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

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

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

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去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

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

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

小结: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

(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

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

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遍.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

(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

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了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

(课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

(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

(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

指名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

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

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
1。

(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

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

听!(播放第4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

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

(有狐狸、山羊、小鹿。

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

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

(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

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

“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

1。

(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指名读第5自然段。

(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

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

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达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

(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
2.师生齐读课文第6、7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

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

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

(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

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

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

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一去二三里》
【课堂实录】
一、激发兴趣,学认诗题
师:同学们会数数吗?咱们一起从1数到10吧!
生:(兴致勃勃地数数.)
师:l—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教师板书诗人名和朝代),他把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谁来读诗题?
生:(指名读,齐读诗题.)
师:(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圈划生字,认读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生:(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认识的。

师:会借助拼音认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问大人认识的。

生:我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

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

(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生:(学生圈划生字)
师:你们瞧老师也把生字圈出来了,你们圈对了吗?圈对了就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
生:(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师:看来大家都会圈生字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
生:能!
师:同座之间互相读读这5个字。

他全读准了,夸夸他;如果他没读准,就请你帮他。

生:(学生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
师:(教师巡视指导。


师:全读准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师:(出示“台”)谁来读?
生:(大声读。


师:声音真响亮!
生:(读得准。


师:字音读得真准!
生:(全班齐读。


师:(出示“亭台”)
生:(读得准。

)
师:“亭”字后鼻音发得真准。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六”)
生:(读得准.)
师:边音读得真准!
生:(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出示“花”)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三"、“十”)这两个字可不好读,谁会读?
生:(指名读)
师:你们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
生:(学生齐读)
师:“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随机抽生字卡)
生:(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字音都读准了,相信大家再读古诗,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

赶快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大家看(师手指每行诗句),这首诗一共有这样四行,分别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行诗。

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顺。

生:(分行读古诗。


师:哪个小评委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他们都读得很准。

师:你真会听!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四行诗可以分成几句呢?
生:可以分成两句,因为我们以前学习儿歌时老师说过有句号的地方就算一句。

师:你真会学习,还能结合以前学到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呢!对了,每两行是一句,这首诗一共有两句,下面就请男生读第一句师,女生读第二句诗.比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生:(男女生比赛读)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师:你们都读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小山村看看,好吗?
生:好!
师:咱们出发吧!(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

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诗人来到这里,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教师范读古诗)谁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谢谢你的夸奖,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有感情吗?因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诗人,想象自己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读出来了。

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近些看看吧!(CAI出示画面)我们往前走了二三里远的路,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几座房子。

生:我看到了从房子里冒出了烟!
师:你们真会观察,这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飘出袅袅炊烟呢!(出示词卡“烟村”)谁愿意把“烟村”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CAI点击图上村庄部分,出现“烟村"一词)诗人将这里称作“烟村”,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着整个村子呢!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得较流利)
师:你将自己所看到的都读出来了,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谁再来读第一句?
生:(读得很有节奏感)
师:这真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啊!你将你的感受也都出来了呢!我也想读一读了!(教师范读)谁再来读读第一句?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画面)往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几座亭子。

师:(出示画面)在这样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还可以看风景呢!(出示词卡“亭台")谁愿意把“亭台”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点击“亭子”,出现“亭台”一词)人们在正在亭台里休息,看风景呢!再看看近处,你又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鲜花。

师: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朗读介绍给大家。

生:(读得较投入)
师:我听出来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赏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些花都有哪些颜色?
生:(指名几个学生回答:黄色、红色、粉红色、蓝色……)
师:真是五颜六色,多美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得很美。


师:你读出了鲜花的美!
生:(突出了“亭台”)
师:在亭子里看风景一定享受!
生:(分男女生读)
师:你们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了,将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读出来了,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生:(师、生齐读)
师:诗人用这样一首小小的诗,就将自己所闻、所见、所感都写出来了。

小山村的宁静、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下面就在四人小组中,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小组读古诗.)
师:(教师相机指导)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
生:(轮流读)
师:你们真会合作。

生:(齐读,有韵味.)
师: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美!
师:那你们能读得比他们还美吗?
生:(带动作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们不仅读得很美,还带上了动作呢!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吧。

生:(配乐齐读)
四、快乐游戏,背诵古诗.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用这首诗向别人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吧!先试着自己背一背.
生:(学生自由背诵)
师:谁来当小小宣传员?
生:(摇头晃脑地背诵)
师:你这个宣传员真像位小诗人。

生:(背诵得十分有感情,有韵味.)
师:你真会宣传这里
生:(指名配乐、配画做动作背诵)
师: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

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古诗记住了!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他就能和你交上朋友了。

生:(随机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不能真的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已经让自己置身于那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有的同学还试着将它背了下来,像这样的课就叫做古诗诵读(教师板书:古诗诵读).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诵读课中学会更多的古诗。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师:清朝有个叫郑板桥的诗人也用数字写出了一首描写美丽雪景的诗。

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出示古诗)听老师读一读,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边听,边看,边想,听完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大雪!
师:是啊!这首小小的诗就写出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指名读、齐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和数字有关的诗,回家之后把这两首诗都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生:好。

师: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收集更多和数字有关的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一去二三里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课后反思】
这篇古诗诵读是一年级的学生在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后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诵读这个课型,虽然有很多孩子曾经读过古诗,有的甚至可以背出几十,甚至上百首古诗,可是那种读背和古诗诵读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在第一次古诗诵读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诗题、诗人,了解一首诗有几行,有几句,通过诵读古诗认字,同时借助图片了解古诗的大意,并且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可以说这次是学生与古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如何让学生做好这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从表象入手,重视简单的内容
第一次学习古诗诵读就像我们第一次和一个陌生人的人见面一样,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人,我们只能看表象。

比如说,这个人他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是哪里人等等。

所以学生在初见古诗诵读这个课型的时候我首先从学生所能直接看到的表象入手,一边板书诗题和诗人的名字一边告诉学生哪是诗题,谁是写这首诗的诗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通过自己板书示范让学生明白这首诗中那些字是生字,怎样把它们从诗中圈出来。

并且告诉他们这首诗有几行,再让他们猜一猜这首诗有几句,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行什么是句,以及行、句间的关系。

这些方面作为教师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再简单不过了,往往就被忽略掉了,不会作为一节课的重点,可是这些对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正是古诗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一年级学生阅读起步的基础。

2、读、看、想结合,充分利用图片理解古诗
有的学生会背很多的古诗,可是却不理解古诗的意义.在古诗诵读课上我们就要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古诗诵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第一次接触古诗诵读,如果用生硬的说教式,或抓住一个字、一个词逐词逐字地分析明显不适合一年级的学生,会打消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使他们不想学古诗,害怕学古诗。

因此,我在处理这一教学难点的时候就运用了诗文边的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

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3、及时归纳,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
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古诗诵读这个课型他们不了解,还有很多学习方法他们也不了解。

因此,在第一节古诗诵读课中如何让他们认识什么叫做古诗诵读,如何让他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成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及时地归纳总结,加深印象,使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教学生圈生字时,我就适当进行点拨,问学生:“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
这一问就提醒了学生以后碰到生字也应该像今天这样把它圈出来。

还有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时候,我首先通过有感情范读告诉学生要想读得跟老师一样有感情就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去想象,去体会。

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朗读这种方法来体会诗人的感受。

学生在很好地完成了古诗诵读的任务后我又及时地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已经让自己置身于那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

有的同学还试着将它背了下来,像这样的课就叫做古诗诵读。

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诵读课中学会更多的古诗."既让我学了解了“读、看、想”的学习方法,又让学生了解到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古诗诵读的过程。

学生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课型就不会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陌生了.
学生的“第一次"可能教师们曾经教过很多次,这些第一次往往因为习以为常而被忽略掉,从而痛失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时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抓住这些第一次,使学生在第一次与文本的接触中真正做到“亲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