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故事资源对于内蒙古动漫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i Shu Ping Jian Xi Ju Yu Ying Shi
·戏剧与影视蒙古族民间故事资源对于内蒙古动漫的艺术价值
纪晓岚
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摘要:对蒙古族民间故事的考察和阐发,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草原特色的民间故事,认识草原文化的独特审美意义;另一方面是将蒙古族民间故事通过动漫创作得到传承与发展,进一步弘扬草原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故事
动漫
形象
传播
接受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171-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JZC17665。
一、蒙古族民间故事与动漫开发的契合
(一)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可取性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民间口头叙述文学作品被喻为现实生存着的活文化,是民众生活的“活态”展现。
民间故事以口头的叙述语言,讲述有情节、事件的作品,忠实的记录过去和现在民众生产生活,表达民众悲欢苦乐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由于采用口头语言,因此生动形象,易于记忆和传播。
民间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文化、历史、民俗、宗教等领域。
因此民间故事是可贵的“精神遗产”,“反映人民实际道德品质和理想的道德要求最逼真、最清晰的一张银幕”。
[1]蒙古民族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民族,蒙古族民间故事遗产丰富。
蒙古族民间故事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口耳相传的口语化语言形式流传下来,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民间故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历经数次的加工和创造,自然而然成为受人欢迎的形式,记录蒙古民族的生活轨迹、日常生活的真实描述和主观表达。
蒙古人作为民间故事的创作者,他们身上的思想情感和道德风尚都被体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之中,蒙古族民间故事中蕴含着蒙古族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
这些久经流传的民间故事饱含着蒙古民族的乐观态度和思维方式,生动形象的民间故事真切反映了蒙古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生活状况,记录并展现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蒙古族民间故事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通过民间想象形象地传达出草原文化进程中精神内涵,而且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式演绎了蒙古民众的审美取向。
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幻想性和神奇色彩为动漫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想象空间,充满活力的草原文明和草原文化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笔者认为蒙古族民间故事仍然是动画创作的优秀素材,其艺术资源价值不言而喻。
由于蒙古族民间故事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传承形式单一,随着民间故事传承人的相继离去,传承的谱系难以续写,采录的录音资料出现消磁和失真现象,蒙古族民间故事处于严重的濒危状况,缺乏多元学科的互补研究和综合保护。
如何将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传承和保护从单一形式传承向丰富的传播形态转变,值得我们去深思。
(二)动漫是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有力载体
动漫作为一种以视觉语言和影视艺术为核心载体的艺术类型,涵盖角色形象、视觉画面、音效等视听元素,动漫创作通过对蒙古族民间故事素材的整理与加工,提取与吸收,采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民间故事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上出神入化的技术,使民间故事中原作的幻想意境表现到极致,观众可以真正感受到角色和时空的自由转换为民间故事带来魅力,极大地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
动漫对蒙古族民间故事进行新的阐释和展演,使蒙古族民间故事获得了一个彼此借鉴、反复充实的机会,使民间故事被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促成当代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接受和再生成。
动画是将民间故事的文本转化为视觉语言的有力载体,是民间故事最为适合的表现形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171
Yi Shu Ping Jian
的重要路径。
民间故事在国产动画电影民族化进程中,在“中国学派”的民族动画构架扮演重要角色。
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动画创作民族风格鲜明,“中国学派”动画在反映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借鉴民族文化遗产,探索动画与电影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动画逐渐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格,丰富了“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
回溯过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系列取材于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动画作品,其中改编于蒙古族民间故事动画作品屡屡被搬上银幕,这些动画作品从题材、造型、画面风格、音乐都展现了浓郁的地域与民俗风情。
195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何玉门制作,改编于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动画作品《木头姑娘》,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蒙古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动画《猎人海力布》,198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一次涉足蒙古族题材,导演常光希拍摄《奇异的蒙古马》,1997年导演方润南、吴钩制作的《马头琴的故事》改编于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传说》,以蒙古民族代表性乐器马头琴的由来为蓝本进行创作,动画将苏和对自己白马的爱护之情和白马对主人苏和的忠诚之意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200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照美国商业动画的样式打造的影院动画长片《勇士》,讲述蒙古族博克手巴特尔由狭隘寻仇到感悟人生的成长历程,地域性的自然景观得到前所未有的壮丽展现。
上述由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间故事改编的一系列动漫作品,说明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不朽艺术生命力,是动漫创作的绝佳素材。
二、鲜活生动的经典艺术形象
(一)英雄形象
蒙古民族赞扬和尊敬英雄人物,有着崇拜英雄的文化传统。
蒙古族“男子三项竞技”搏克、赛马、射箭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是勇与力、胆与识的凝聚,是蒙古族英雄崇拜的具体体现,彰显蒙古族崇尚力量和勇敢的心理特性,这是游牧民族幸福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生动体现,是历史的记忆,民族的豪情。
蒙古族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在民间故事中塑造英雄形象,这些形象都有着魁梧的体态、超人的臂力、精湛的骑术、绝伦的剑法,高超的摔跤技艺、矫健的骏马,这些英雄形象植根于草原游牧生活的现实土壤中,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刚毅、勇敢的性格与审美取向。
如《半拉山的故事》中的乌恩,一巴掌就能打倒一头犍牛,刺飞虎、斩巨蟒、肩扛两座大山。
《乌兰嘎鲁》中的捷尔柯勒力气巨大,摆弄一匹马就像摆弄一只兔子一样。
《云青马》中胡德日牧人,膀阔腰圆,力大无比。
这些都是对“力”的崇拜最鲜明的表现。
蒙古族民间故事在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受到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传统影响,以独特的手法塑造了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如《猎人海力布》属于民间故事中的拯救母题,海力布凭借山神相赠的宝物,运用特殊能力分辩鸟兽的语音,拯救人们免于水患,将洪水的秘密告诉人们而自己却变成山石,猎人海力布的自我牺牲和勇气彰显了英雄主义形象。
蒙古族以勇为美的审美意识为动画角色注入了壮美的灵魂。
(二)丰富多彩的骏马形象
在蒙古族民间故事中,马的故事特别丰富,马具有一种英雄气概,竹批双耳,风入四蹄,龙骧虎视,跃腾万里。
马是草原的重要文化符号,蒙古族有“马背民族”之称,马不仅是蒙古族人的不可缺少的交通和围猎工具,也是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娱乐场上的骄傲,激战中生死与共的战友,马是牧人身体的延展,蒙古谚语说:“牧人有了马,就像鱼儿有了水”。
白色的番红花,蓝色的马兰,紫色的牛蒡,粉红色的苍耳,构成如花似锦的草原,草原的乳汁养育了骏马。
蒙古族将马褂、马靴视为最庄重的服饰,将马奶酒视为纯洁吉祥的食物,将赛马视为草原上最欢乐的比赛项目,聆听马头琴演奏视为最动听的音乐。
在狩猎时,牧人骑射围猎;在迁徙时,牧人骑马寻找牧地;在放牧时,牧人骑马管理畜群;在商品交易时,马为牧人驮来生活必需品;在婚礼上,浩浩荡荡的马队驮来盛装的新娘;在节日里,赛马比赛威震山岳;在征战时,骑马奔驰战斗。
蒙古族与马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是马背民族生态观的集中体现,凝聚着蒙古族的审美价值。
蒙古族民间故事用最美丽、最亲切的语言描绘骏马形象,从蒙古马的形体、神态、力量和速度进行描绘,牧人觉得有朝一日骑上一匹神奇的马的愿望是那么珍贵,这样的心理积蓄几个世纪,骏马的形象和对骏马的憧憬构成了蒙古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如《马头琴》中白马浑身雪白,皮毛像缎子般光亮,体态优雅而健美,它轻轻嘶鸣起来,清脆悦耳的声音便传向绿色朦胧的远方。
《云青马》是一匹飞驰如闪电,跳跃如迅雷,飞禽走兽无法比,闻名额吉纳的快骏马。
《黄骠马》白天太阳一出来,黄鬃黄毛就闪起金光;夜晚月亮一出来,黄鬃黄毛就闪起银光,;跑起路来简直赛过天上的流星。
民间故事以马为切入点,由马引申到牧人,再延伸至草原,淋漓尽致的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草原形象展现在受众面前。
(三)机智人物形象
系列人物故事被称作机智人物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系列故事,故事中机智人物形象多有“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主人公和他的对手的对立是展开故事叙事的基本原则,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更是突出体现民间故事“二元对立”原则。
蒙古族民间故事中巴拉根仓的故事家喻户晓是蒙古族民间故事中比较有特色的类型。
以机智、幽默见长的巴拉
172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
根仓,被誉为蒙古的“阿凡提”,巴拉根仓是蒙古族民间讽刺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自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故事组。
巴拉根仓是个机智、幽默、风趣横生的人物,牧民称赞他为神通广大的智者,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
可见巴拉根仓是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象,他的故事至今还是蒙古族人喜闻乐见的口碑文学。
这些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具有鲜明的性格,是民族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文化内蕴。
机智幽默的巴拉根仓,聪慧的奥塔娜,机智勇敢的其哈拉格等一系列角色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供我们提炼和再创作适合剧情发展的动画角色。
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弘扬草原文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蒙古族民间故事以绘本、动画等形式进行着创新式成长,新的形式和新的载体拓宽了民间故事的传播渠道,使讲故事不受时空限制,扩大传承和传播的对象,动漫创作使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传播渠道从口传心授向多元化传播倾斜,可视化的蒙古族民间故事使观者对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有全面的了解,有利于蒙古族民间故事被受众所共识,使民间故事以新的形式回归到当代民众生活之中来。
动漫为诞生于草原文化土壤之上的蒙古族民间故事的加工、保存与整理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为传播与弘扬草原文化拓展一片新的发展机遇。
蒙古族民间故事蕴涵着草原文化发展的丰富信息和独特内涵,是草原文化精神的有力载体,蒙古族民间故事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独特的民族叙事,传达出草原文化的精神。
文化的流传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环境和条件,渗透着“奶茶”气息的蒙古族民间故事,使青年一代能看见自己的蒙古包、毡房,了解我们的草原文化,激发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固有文化的情感,唤醒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的动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证明动画艺术能够复原古老智慧的民间故事潜能。
汲取了蒙古族民间故事的素材和民间艺术风格,按照动画创作的特点加以整理和改编,理
出脉络,搭出结构,进行动画筛选、枝剪与变形,创作者
自身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对民族文化的有意识表现,
将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民间故事当作素材,深入创新与
继承民族文化的内涵所指,用现代的眼光进行审视,运
用动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蒙古族民间故事,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汲取营养和历练的
创作者,赋予蒙古族民间故事生命力,使受众在认识和
接受蒙古族故事的同时,培养对固有文化的审美自觉,
在多元化叙事手段中,让蒙古族民间故事洋溢草原的
深沉和激情,让动画作品飘着奶茶的浓香。
《印象·刘三姐》建立在刘三姐的故事基础上,将民
间故事与旅游相结合,使刘三姐的故事为广西桂林的
山水文化锦上添花;梁祝的故事,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使西湖蜚声海内外;鲁迅的小说使绍兴成为人文旅游
胜地,这些典型案列都是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民间故
事中的文化产业资源,以当代新讲述形式传达给当代
的中国民间故事接受者。
作为文化资源,蒙古族民间故
事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独特有序的叙事、鲜活动
人的英雄形象,可以成为内蒙古动漫品牌独特的文化
符号,对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与动漫开发具有独特的
价值。
四、思考与展望
蒙古族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中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研究蒙古族
民间故事,深层次挖掘本民族的精神特质,揭示其独特
的艺术价值,使原生性的民族文化在的全球一体化浪
潮中显具魅力,推动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蒙古族民间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内核可以借助动漫
的影响力,激活民族记忆,强化民族认同感,动漫作为
载体拓展了民族文化传递的途径,将这种博大精深又
具传奇色彩的蒙古族文化宣传和推广出去。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高尔基.谈谈民间故事·论文学续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173
Yi Shu Ping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