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含各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见溶剂分类与极性顺序
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2、生物碱碱性由强到弱的一般顺序:
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
3、川乌中所含生物碱的毒性顺序
双酯型乌头碱>单酯型乌头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
4、按苷键原子不同,苷类酸水解的易难顺序
N-苷>O-苷>S-苷>C-苷
5、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顺序
含-COOH>2个以上β-OH>1个β-OH>2个以上α-OH>1个α-OH
6、黄酮类化合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7,4′-二OH>7-或4′-0H>一般酚羟基>5-OH
中药鉴定之科属完美总结
·设备特殊成本高
·封装不严泄露无法喷射
·有内压受撞击易爆炸
·抛射剂挥发制冷多次使用可引起不适
2、气雾剂的分类
(1)按用药途径:吸入、非吸入
(2)按处方组成:二相(气、液)、三相(气、液、固/液)
(3)按给药定量与否:定量、非定量
3、喷雾剂的分类
(1)按内容物组成: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型
(2)按用药途径:吸入、鼻用、皮肤/黏膜
(3)按给药定量与否:定量、非定量
4、吸入气雾剂/喷雾剂的吸收
>>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
>>肺部吸收
>>影响因素::脂溶性、小分子吸收快、雾滴/粒粒径的大小
5、气雾剂的构成
(1)附加剂
·溶剂:抛射剂兼,乳浊液水/油
·潜溶剂:乙醇、丙二醇
·抗氧剂:维生素C、亚硫酸钠
·防腐剂:尼泊金乙酯
·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聚山梨酯类)、助悬剂(司盘类、月桂醇)
(2)抛射剂
抛射剂代表品种特点
HFA-134a(四氟乙烷)
氢氟烷烃类
新型,不破坏臭氧
HFA-227ea(七氟丙烷)
二甲醚可燃,腔道、黏膜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易燃、易爆
压缩惰性气体CO2、N2 耐压要求高
(3)耐压容器
(4)阀门系统
6、气雾剂、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1)非定量阀门:喷射速率、喷出总量
(2)定量阀门
·每瓶总揿/喷次、每揿/喷主药含量、每揿/喷喷量
·递送剂量均一性
(3)吸入气雾剂
·微细粒子剂量/粒度
·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雾化)
·粒度(中药5μm、10μm)
1、片剂的特点
(1)按片服用,剂量准确
(2)质量稳定(包衣、包合)
(3)五方便
(4)品种丰富
(5)制备或贮藏不当影响崩解、吸收
(6)某些易引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下降
(7)溶出不及胶囊剂及散剂,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8)昏迷病人和儿童不易吞服
2、片剂分类
(1)口服片:普通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崩片
(2)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
外用片: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可溶片
3、中药片剂的分类: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
4、片剂的辅料(赋形剂)
(1)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助成型: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糖粉、乳糖、甘露醇、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2)润湿剂、黏合剂——黏结:水、乙醇、淀粉浆(糊)、糖浆、胶浆类、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3)崩解剂——碎裂: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崩解辅助剂崩解机制: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产气作用
(4)润滑剂——润滑: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钠)、微粉硅胶
(5)其他:着色、矫味
5、片剂包衣的目的
(1)隔绝,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掩盖不良气味,增加顺应性
(3)肠溶
(4)缓释、控释,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
(5)隔离有配伍禁忌的成分,有助复方配伍
(6)美观,便于识别
6、包衣片的种类:糖衣片、(半)薄膜衣片、肠溶衣片、肠定位肠溶衣片、缓释衣片、控释衣片
7、融变时限:阴道片30min
8、崩解时限
(1)普通:15min
(2)原粉:30min
(3)浸膏/半浸膏、糖衣1h
(4)薄膜衣:化药30min,中药1h
(5)含片10min
(6)舌下5min
(7)可溶3min
(8)口崩1min
(9)结肠、肠溶1h
(10)泡腾5min
(11)咀嚼片、冻干口崩片、溶出度、释放度×
1、胶剂
(1)特点及种类:滋补强壮。
皮胶类补血、角胶类温阳、甲胶类侧重滋阴还有活血祛风作用。
(2)胶剂的原料的种类与选用
>>皮类:驴皮张大毛黑、质地肥厚、无病害者
>>骨类:骨骼粗壮、质地坚实、质润色黄之新品
>>甲类:板大质厚、颜色鲜明、未经水煮者
>>角类:质重、坚硬、有光泽、角尖对光照呈粉红色的砍角
(3)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用
>>冰糖/白糖:增加透明度、硬度,矫味
>>油类(花生油、豆油、麻油):降低黏度,便于切胶,收胶时利于气泡逸散
>>酒类(绍兴黄酒/白酒):矫味、矫臭,收胶时利于气泡逸散
>>明矾:除杂、增加透明度
2、膜剂、涂膜剂
膜剂涂膜剂
特点·膜状,口服、黏膜,剂量大不适用
·含量准确、质量稳定
·五方便
·多种释药方式
·多层避免配伍禁忌
·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适用无渗出液的损害性皮肤
病
·缓释
·启用后四周
成膜材料天然:淀粉、纤维素、明胶、白及胶
合成: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PVA)
PVA、PVP、EC
溶剂:乙醇
附加剂
增塑剂、着色剂、遮光剂、矫味剂、填充剂、表面活性
剂
增塑剂(甘油)
(1)膜剂的分类
按结构类型:单层、多层、夹心层
按给药途径:口服膜剂、黏膜用膜剂
3、其他传统剂型
(1)锭剂:细粉+黏合剂
(2)灸剂:借助燃烧产生的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局部透皮吸收,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3)线剂
·药物的轻微腐蚀+药线的机械扎紧→切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使痔枯落或置瘘管中,引流畅通→以利疮口愈合·线剂结扎,辅以药物→治疗肿瘤,止血抗炎
(4)熨剂:细粉/提取液+煅制铁砂,外用
·用时拌醋生热→热刺激及药物蒸气透入熨贴的部位→活血通络,发散风寒
(5)糕剂:细粉+米粉/蔗糖→蒸制成块
·含糖味甜可口,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等慢性消化不良性疾病。
(6)丹剂
·毒性大仅外用,注意剂量和部位,以免中毒
·散剂、钉剂、药线、药条、外用膏剂
·红升丹(HgO)、白降丹(HgCl2)、轻粉(Hg2Cl2)
(7)条剂(纸捻)
·用桑皮纸黏药膏后搓捻成细条
·桑皮纸搓捻成条,黏面糊,再黏药粉制成
·外用——插入疮口或瘘管,引流脓液,拔毒去腐,生肌敛口
(8)钉剂
·细粉+糯米粉→搓成细长尖锐(或锥形)
·外用——插入,治疗痔、瘘管及溃疡性疮疡
(9)棒剂
·皮肤、黏膜(眼科)→腐蚀、收敛
1、丸剂的特点
(1)传统缓释、长效(慢性病、调和气血)
(2)新型滴丸速释(水溶性基质急救)
(3)固体、半固体、黏稠性液体药物均可制成丸剂
(4)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刺激性
(5)糊丸、蜡丸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
(6)制法简便,小量、大生产
(7)某些剂量大,服用不便,尤其是儿童
(8)易致溶散迟缓、微生物易超标
2、丸剂的分类
1.按赋形:水丸、蜜丸(大、小)、水蜜丸、浓缩丸(蜜、水、水蜜)、糊丸、蜡丸
2.按制法
(1)泛制丸:水、水蜜、浓缩、糊
(2)塑制丸:蜜、水蜜、浓缩、糊、蜡
(3)滴制丸:滴
3、水丸(水泛丸)的特点
(1)饮片细粉以水或水性液体制备
(2)丸粒小,光滑便于服用
(3)分层泛丸,提高稳定性,缓释+速释
(4)易溶散,吸收快,显效快,解表消导
(5)设备简单,小量、大生产
(6)细粉泛制,易污染
4、水丸的赋形剂
(1)润湿剂、黏合剂:水(制药纯水、新沸冷开水)、酒(黄、白)、醋、稀药汁、糖液、含蜜水液(<5%)
5、蜜丸的特点
(1)蜂蜜:滋补、矫味、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
(2)滋补,慢性病治疗
(3)还原糖可防止有效成分的氧化
6、水蜜丸的特点
(1)丸粒小、光滑圆整,易于吞服
(2)节省蜂蜜、降低成本
(3)利于贮存
7、蜂蜜的要求
(1)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
(2)白黄褐
(3)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
(4)芳香味甜不酸不涩
(5)无杂质
(6)还原糖≥64.0%
8、蜂蜜的品种:一等、二等、三等、等外品
(1)可选用:荆条花、荔枝花、梨花、芝麻花、枣花、油菜花
(2)切勿使用(有毒):乌头花蜜、曼陀罗花蜜、雪上一枝蒿花蜜、
9、蜂蜜的炼制
(1)目的: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性
(2)方法:生蜜加水煮沸,去沫滤过,继续加热炼制
(3)规格:嫩、中、老
炼蜜规格嫩蜜中蜜老蜜
炼制程度色泽无变化,稍黏黄色、鱼眼泡、黏性、无长白丝红棕色、牛眼泡、黏性强、打白丝、滴水成珠
适用
黏性强:
黏液质、胶质、糖、淀粉、油脂、
动物组织
黏性中等
黏性差:
矿物药、富含纤维炼制温度↑含水量↓相对密度↑
10、浓缩丸(药膏丸、浸膏丸)
◆部分饮片提取浓缩+细粉+辅料
◆全部饮片提取浓缩+辅料
(1)黏合剂:水、炼蜜、炼蜜+水
(2)分类:浓缩水丸、浓缩蜜丸、浓缩水蜜丸
(3)特点:体积小、剂量小,易于吸收,用、携、贮方便
11、糊丸的特点
(1)饮片细粉+米糊、面糊
(2)溶散迟缓、释药缓慢,可延长药效
(3)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性
(4)适用:含毒性饮片、刺激性饮片、需延缓药效
12、糊丸常用赋形剂:糯米粉糊(粘合力最强)、面粉糊(使用广、黏合力较好)、黍米粉糊、神曲粉糊
13、蜡丸
(1)黏合剂:蜂蜡
(2)毒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减毒
(3)缓、控释制剂
(4)塑制法
14、滴丸
药物+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介质→球形或类球形
(1)特点
·速释(水溶性基质)-急症
·缓释、控释
·剂量准确,药物分散均匀
·液体药物固体化
·载药量较小,理想基质和冷凝剂较少,发展受限
(2)常用基质的要求
·熔点较低,60℃以上能熔化,遇骤冷又能凝成固体,药-基混合物室温下呈稳定均匀的固体状态
·不影响主药
·对人体安全
(3)滴丸基质种类
·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4000,6000)、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明胶、甘油明胶、硬脂酸钠·非水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十八醇
15、糖丸特点
(1)味甜,易溶化
(2)适合于儿童用药,多用于疫苗制剂
16、丸剂的包衣
(1)目的
·提高药物稳定性:防止氧化、变质或挥发,防止吸潮及虫蛀
·掩盖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控制药物作用速度或部位
·改善外观,便于识别等作用
(2)包衣种类与包衣材料
①药物衣
.朱砂:镇静、安神、补心
.黄柏: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
.雄黄:解毒、杀虫
.青黛:清热解毒
.百草霜:清热解毒
②保护衣:薄膜衣、糖衣、有色糖衣、明胶衣
③肠溶衣:聚丙烯酸树脂IⅡⅢ、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17、丸剂的质量要求
(1)水分
蜜丸、浓缩蜜丸:15.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12.0%
水丸、浓缩水丸、糊丸:9.0%(散剂、胶囊剂)
(2)溶散时限
小蜜丸、水蜜丸、水丸:1h
浓缩丸和糊丸:2h
滴丸:30min
包衣滴丸:1h
蜡丸:人工胃液(2h×),人工肠液(1h)-肠溶衣片
大蜜丸、破碎/分散后服用者:不检查
颗粒剂
1、颗粒剂的特点
·剂量较小
·服用、携带、贮藏、运输方便
·色、香、味俱佳
·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具吸湿性,易吸湿结块
2、分类
(1)可溶颗粒:水溶颗粒、酒溶颗粒
(2)混悬颗粒
(3)泡腾颗粒
(4)肠溶颗粒
(5)缓释颗粒
(6)控释颗粒
3、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水分:8.0%
(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3)溶化性
可溶颗粒: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
泡腾颗粒:5min
混悬颗粒、检查溶出度/释放度:不检查
1、分类
(1)硬胶囊(胶囊)
(2)软胶囊(胶丸):滴制法、压制法
(3)缓、控释胶囊
(4)肠溶胶囊
2、胶囊剂的特点
掩盖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性
便于服用
相对片丸,崩解溶出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隔绝光氧湿,提高稳定性
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硬胶囊内容物——固体、半固体、液体
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1)水溶液/稀乙醇→囊壁融化
(2)刺激性强易溶
(3)易风化→囊壁软化
(4)吸湿性→囊壁干燥脆裂
4、软胶囊对填充物料的要求
(2)阴道栓:鸭嘴形、球形、卵形、圆锥形
(3)尿道栓:棒状
(4)鼻腔栓
(5)耳用栓
2、作用特点
(1)局部(润滑、抗菌、消炎、杀虫、收敛、止痛、止痒)、全身(经肠道吸收产生)(2)药物不受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3)大部分药物直肠吸收,避免首过作用的破坏
(4)适用于不能、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3、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1)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2)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3)直肠淋巴系统
4、影响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药物因素
(3)基质因素
5、栓剂基质的要求
硬度
无配伍禁忌,无毒性、无过敏、无黏膜刺激性,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
熔点与凝固点相距较近
具有润湿与乳化能力,能混入较多的水
不易霉变,稳定
6、栓剂基质的类型、代表品种及应用
(1)油脂性基质
可可豆脂:同质多晶性
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子/山苍子/棕榈)
(2)水溶性及亲水性基质
甘油明胶:阴道栓,鞣酸×
聚乙二醇类
7、栓剂的质量要求
混合均匀
外形完整光滑
硬度适宜
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
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
能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药
内包材无毒
固体原料药物:细粉或最细粉
融变时限:脂肪性基质30min、水溶性基质60min
8、贮藏、运输
<30 ℃(生物制品2℃-8℃)
1、特点:
(1)保护、润滑、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作用(经皮给药系统)
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
(1)软膏剂:油脂性基质软膏、水溶性基质软膏
(2)贴膏剂(橡胶贴膏、凝胶贴膏)与贴剂
(3)膏药:黑膏药、白膏药
3、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释放(皮肤、黏膜)
穿透(真皮、皮下)
吸收(体循环)
4、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1)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
(2)药物性质: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①组成、类型和性质:乳剂型>吸水性(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
②pH:弱酸性药物pKa>基质pH>弱碱性药物pKa 分子型增加
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水合作用: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
(4)其他: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时间
5、软膏剂、乳膏剂的特点:慢性皮肤病;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经皮吸收,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6、软膏剂、乳膏剂基质的质量要求
黏度适宜,易于涂布;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释放和吸收;性质稳定,无配伍禁忌;无刺激性、过敏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7、油脂性基质
(1)特点:润滑、无刺激性、封闭、水合、保护软化作用强;油腻、疏水、药物释放较差、用水不易洗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2)代表品种
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
类脂类:羊毛脂、蜂蜡(黄蜡、白蜡)、虫白蜡、鲸蜡
烃类:凡士林(黄、白)、石蜡、液体石蜡
硅酮类:二甲基硅油
8、乳剂型基质
(1)特点:亲水亲油,有利释放穿透吸收;可吸收创面渗出物;易涂布、易清洗;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遇水不稳定药物不宜
(2)代表品种及应用
①0/W:吸水多、无油腻、易洗除,注意反向吸收;易干涸、霉变——保湿剂、防腐剂
乳化剂:钠皂、三乙醇胺皂类、脂肪醇性硫酸钠类、聚山梨酯类
②W/O:吸水少,透皮好,涂展佳
乳化剂:钙皂、羊毛脂、单甘油酯、脂肪醇
9、水溶性基质
(1)特点:释药快、无油腻、无刺激;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发霉——保湿剂、防腐剂
(2)代表品种: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聚乙二醇(PEG)
10、膏药
(1)特点与种类
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皮肤贴敷
黑膏药:饮片+植物油+红丹(铅丹)→炼制
白膏药:饮片+植物油+官粉(铅粉)→炼制
油润固体,用前烘软
常贴于患处,亦可贴于经络穴位
局部:保护、封闭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肿止痛
全身:祛风散寒、行滞祛瘀、通经活络、强壮筋骨等功效,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弥补内服药的药力不足(2)基质组成
①原料:植物油、红丹
②基质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铅盐
11、贴膏剂VS贴剂
(1)相同:薄片状、皮肤贴敷、不污染衣物→局部、全身
(2)不同:
贴膏剂:背衬层、药物贮库层、保护层
橡胶贴膏:药物+橡胶→膏料→涂布于背衬材料;黏性强,固定敷料、保护伤口、防止皲裂,载药量小,作用时间短凝胶膏剂:药物+亲水基质→凝胶→涂布于背衬材料;黏性差,舒适性好,水合作用增加,有利吸收
贴剂:背衬层、药物贮库层、黏胶层、保护层;可控释,作用时间长,减少给药次数
(骨架、控释)
12、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要求
(1)软膏剂:粒度(>180μm不得检出)
乳膏剂: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相同:避光、密封;“非无菌制剂”用于烧伤,标签标明,产品说明书注明,适应证明确“用于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注意事项下规定“应遵医嘱使用”;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
(2)膏药的质量要求
膏药:药料提取(药料炸枯)→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含挥发性成分饮片、矿物药、贵重药应研成细粉
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
黑膏药应乌黑、无红斑,白膏药应无白点
密闭,阴凉
软化点、重量差异
(3)贴膏剂、贴剂的质量要求
贴膏剂:含膏量、耐热性、赋形性
贴剂:释放度、标签中应注明每贴所含药物剂量、总的作用时间及药物释放的有效面积
相同:密封;黏附力、含量均匀度、微生物限度、有机残留溶剂;采用乙醇等溶剂应在标签中注明过敏者慎用
一、特点与分类
1、特点
直接用于眼部
无菌制剂
滴入、冲洗、涂布、插入、注射、置于眼局部
作用:清洁、保护、治疗
2、分类
(1)眼用液体: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
(2)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
(3)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
二、附加剂
1、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
2、pH调节剂: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
3、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羟苯乙酯
4、黏度调节剂:MC、PVA、PVP
5、其他:增溶剂、助溶剂、抗氧剂
三、质量要求
1、眼用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装量:滴眼≯10ml,洗眼剂≯200ml,半固体≯5g
混悬型:轻摇易分散,并应检查沉降容积比
避光/遮光、密封
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多剂量添加抑菌剂,标签注明
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供外科手术用、急救用的眼用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抗氧剂,一次性包装不溶性药物:极细粉
包装:无菌,透明度不影响可见异物检查
2、眼用制剂质量检査项目与要求
无菌
渗透压摩尔浓度
装量、装量差异检查(含量均匀度×)
滴眼剂、眼内注射溶液:可见异物
含饮片原粉、混悬型:粒度
眼用半固体:金属性异物
混悬型:沉降体积比
四、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1、眼用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角膜→房水→前房→虹膜、睫状肌→局部
>>结合膜→巩膜→眼球后部→全身
2、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
眼用制剂的pH及药物的pKa
刺激性
表面张力
黏度
中药化学歌诀
一碱苦参豆麻黄,黄连延胡防金花;
天仙川乌钱里光,雷公免疫抗炎服;
二苷杏桃郁李仁,三醌大黄杖首乌;
芦荟丹参决紫草,四香秦皮肿前补;
木脂五味厚连辛,黄酮五葛银杏叶;
槐花防陈满山红,六帖青蒿穿龙胆;
七挥薄术艾肉桂,三帖皂苷八人参;
三七甘芪合商柴,九是强心加布麻;
牛黄熊胆胆汁酸,蟾酥毒配强心苷;
麝香斑蛭动物药,双花当归有机酸;
丹参兜铃毒慎用,鞣质倍子没食子;
六种方法除鞣质,蜕皮激素牛膝含。
一、薄层光密度法:
1、秦皮: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
二、薄层扫描法
扫描层薄,黄连小檗。
内酯穿莲,牛黄胆酸,黄芪甲苷,槲齐苦碱,大青叶靛。
1、黄连: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3.6%。
2、苦参: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3、黄芪: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4、大青叶: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
5、槲寄生:含齐墩果不得少于0.17%。
6、穿心莲: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7、牛黄:含胆酸不得少于4.0%。
三、气相色谱
色谱气相,丁斑麝香。
1、丁香: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2、斑蝥:斑蝥素不得少于0.35%。
3、麝香:麝香酮不得少于2.0%。
四、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紫槐番乌,牛黛防牡。
1、紫草: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2、槐花:含芦丁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3、番泻叶:总番泻苷以番泻苷B计不得少于2.5%。
4、制川乌:含乌头碱不得少于0.20%。
5、牛黄:胆红素不得少于35.0%。
6、青黛:在6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含靛蓝不得少于2.0%。
7、防己: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
8、牡丹皮:单皮酚不得少于1.20%。
高效液相测定品种(26种)
微量升华品种
高效液相儿茶蟾酥,何大白甘西人防杜,蓼三厚天龙丹芩木,
吴翘血冬马栀金蒲。
秦皮甲素薄层光度。
1、儿茶、含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总含量不少于21.0%。
2、蟾酥:含华蟾酥基和脂蟾毒配基总量不少于6.0%。
3、何首乌:含2,3,5,4ˊ-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
4、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
5、白芍:含芍药苷不得少于0.8%。
6、甘草:苷草酸不得少于2.0%。
7、西洋参: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
8、人参:生晒参、生晒山参、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红参
总量不得少于0.20%。
9、防风: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量不得少于0.24%。
10、杜仲: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
11、蓼大青叶:含靛蓝不得少于0.5%。
12、三七: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
13、厚朴: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不得少于2.0%。
14、天麻: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15、龙胆:龙胆苦苷不得少于1.0%。
16、丹参: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17、黄芩:药材黄芩苷不得少于9.0%,黄芩片不得少于8.0%,酒黄芩不得少于8.0%。
18、木香:木香烃内酯不得少于0.60%。
19、吴茱萸:含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20、连翘:连翘苷不得少于0.15%。
21、血竭:含血竭素不得少于1.0%。
22、冬虫夏草:含腺苷不得少于0.010%。
23、马钱子:含士的宁(番木鳖碱)应为1.20—2.20%。
24、栀子:含栀子苷不得少于1.8%。
25、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26、蒲黄: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不得少于0.10%。
微量升华何大黄,紫斑薄黛牡沉香。
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体。
(现代汉语词典升华等)
1何首乌:升华得深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
2大黄:粉末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毛状结晶遇碱变红色。
3大青叶: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的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4斑蝥:取粉末0.15g用微量升华法,所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在镜下观察,为柱形、棱形结晶。
5牡丹皮:粉末微量升华,显微镜下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结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
(丹皮酚的反应)
6沉香:取醇浸出物(热浸法),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渐显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
7紫草:粉末0.5g在试管底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壁上凝成红褐色油滴。
8薄荷: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9青黛用微火灼烧,有紫色烟雾产生。
特殊加工方法的药材
方法药材口诀
中药鉴别之火试
海金沙:置于火中燃烧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乳香:遇热变软,燃烧有香气,冒黑烟,留有黑色残渣。
降香:燃烧冒黑烟及油冒出,残渣为白色灰烬。
沉香:燃烧冒浓烟,有黑色的油状物渗出,香气浓烈。
血竭:少许置白纸上,在火上烘烤,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透视呈鲜艳红色;火烧可产生刺鼻烟气,应无松香气。
熊胆:用火烧可起泡,应无腥气。
麝香:用火灼烧,可见麝香仁初迸裂跳动,后熔化,油滴似珠,香气浓烈四溢。
无烧毛肉焦气,无火焰火星,残渣白色、灰白色。
珍珠: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并称层片状破碎,碎片银灰色,内外色泽一致,仍有珠光闪耀。
蟾酥:取少许放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融成油状。
青黛:燃烧可冒出紫红色烟雾。
雄黄:燃烧易熔融紫红色液体,并产生黄白色烟,有很强的蒜臭气。
硫黄:燃烧易熔融,发出蓝色火焰,并有刺激的二氧化硫气体
鉴别之水试
菟丝子:水浸后表面有粘液渗出,水煮后,种皮破裂,吐出白色卷须状的胚。
葶苈子:水浸后膨胀度≥3--南葶苈子。
水浸后膨胀度≥12-北葶苈子。
牵牛子:入水后,种皮龟裂状有明显的粘液渗出。
石膏:熟石膏放入水中,变硬。
蟾酥:遇水后泛起白色的乳状液。
青黛:遇水后不将水染成深蓝色。
海金沙:放于水中能浮于水面,加热后下沉。
乳香:遇水研磨成白色的乳状液。
没药:遇水研磨成黄棕色乳状液。
苦杏仁:遇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番(西)红花:放入水中呈黄线下沉,柱头膨大呈喇叭状,三分支,内有一短裂缝(1.5-2mm), 染水成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