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穗县城关一小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记录表
年级学科备课组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备课时间
2015、11、13
备课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章节)
课时数
12课时
出席教师
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主备人
张涛
记录人
张涛
教材分析
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它包括两大板块:“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收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诗海拾贝”包含活动建议和六篇阅读材料,分别是《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和《白桦》。“与诗同行”包含活动建议和五篇阅读材料,分别是《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每个板块的主题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正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广泛,学生可以自己去收集,教师也可以提供。
教学中
应注意的题
做好活动的计划、活动的开展、活动总结;把握好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学会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的歌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诗歌,给诗歌分类,为动手写诗歌做准备。
本单元(章节)知识侧重点
1、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3、能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2、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方法及环节设计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经过分班而组合的。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作业马虎,还需要老师加大力度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及养成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年级学科备课组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备课时间
2015、11、13
备课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章节)
课时数
12课时
出席教师
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主备人
张涛
记录人
张涛
教材分析
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它包括两大板块:“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收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诗海拾贝”包含活动建议和六篇阅读材料,分别是《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和《白桦》。“与诗同行”包含活动建议和五篇阅读材料,分别是《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每个板块的主题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正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广泛,学生可以自己去收集,教师也可以提供。
教学中
应注意的题
做好活动的计划、活动的开展、活动总结;把握好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学会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的歌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诗歌,给诗歌分类,为动手写诗歌做准备。
本单元(章节)知识侧重点
1、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3、能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2、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方法及环节设计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经过分班而组合的。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作业马虎,还需要老师加大力度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及养成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