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检测仪方法在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动检测仪方法在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
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开展眼动检测仪方法对病症的辅助诊断优势
与结果精确性。

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支撑本次研究(患者均于2021年1月-12月时间段入院),将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同时筛选同时期
医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运用眼动检测仪开展
检查,观察两组患者15s内的凝视点数以及反应性探索评分情况,对患者病症进
行诊断。

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NEF、RSS)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
(P<0.05)。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NEF(27.16±1.33)个,RSS(5.36±0.34)分,指标相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差异限制(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
眼动检测仪辅助诊断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明确患者症状情况,研究眼球规律变化,支撑患者病症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眼动检测仪;凝视点数;反应性探索评分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病症实际上是以人体的情感、思维、
个性改变以及行为的分裂,体现为环境与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属
于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症,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一定
的增长趋势,需要加强重视力度[1]。

该病症常见于青年群体,且不同个体之间的
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患者可见妄想、幻听、错乱、联想障碍、行为障碍、
情感淡漠或被洞悉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自残情况,增大家庭与社会负担。


病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临床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情感因素、环境
因素等存在关联性,需要尽早治疗,以降低病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与危害。

眼动
检测仪方法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该方式可以辅助病症诊断,
为病症确诊提供良好的参考,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医院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
患者为研究样本(包含40例健康患者做对比),分析眼动检测仪方法对病症诊
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1年1月-12月)支撑本次探讨(40例),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筛选同时期医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
(40例),对照组40例,男女比(3:2)(男24例/女16例),年龄跨度21-68岁,年龄均值(42.41±2.51)岁,观察组40例,男女比(23:17)(男23例/
女17例),年龄跨度23-67岁,年龄均值(42.39±2.47)岁,纳入标准:(1)全
部患者均>18岁;(2)患者无其他类型疾病;(3)患者既往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4)患者首次开展眼动检测;(5)患者可配合检测;(6)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眼科病症;(2)患者难以主动配合检查;(3)患者存在
其他类型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4)患者服用过抗精神
病药物;(5)患者中途退出研究;一般资料数据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运用眼动检测仪开展检查,选择眼动检测仪,该检测仪装置与人
体工程学相契合,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根据患者的颅型与下颌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患者躺在测试椅上(一半位置),在眼睛前方放置小LCD屏幕,便于显示区域清
晰地显示受检者,对绿色十字水平条带进行调整,保证其直径与瞳孔相适应,按
照9点定位进行检测,运用鼠标依次单击中、左、右、上、下五个亮点,计算机
发出声音日行患者依次看向亮点。

进行测试,三组测试,每组三张图片,每张图
片其测量时间15s,要求测试者按照提示逐章查看,测试完成后提示患者是否存
在区别,患者可回答是或否,根据自身检测结果进行判断,记录各项指标,对数
据开展分析。

记录两组患者15s内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评分。

对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15s内凝视点数(NEF),观察患者反应性探索评分(RSS)。

(包含观察组治疗两周后的NEF、RSS)。

判断标准:当指标RSS≥7,NEF≥28时表示患者正常;当指标RSS ≥7,22
≤NEF<28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当指标RSS≥7,NEF<22时可满足精神分裂症特
殊表现;当指标RSS<7,NEF≥28可判断基本正常,但不能排除缓解状态:当指
标RSS<7,22≤NEF<28时可能为精神分裂症,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可能性;指标RSS<7,NEF<22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特殊表现(眼动检测仪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统计处理,以(±s)均数±标准差计量,以数(n)或率(%)
计数,对正态分布验证,t与检验结果,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指标(NEF、RSS)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
表1。

表1两组指标情况对比[n(%)]
组别n时间NEF(个)RSS(分)观察组4015s25.36±1.25 4.21±0.33对照组4015s30.21±1.36 6.35±0.24 t--7.522 6.621
P--0.0000.000
2.2观察组治疗两周后指标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NEF(27.16±1.33)个,RSS(5.36±0.34)分,相比治疗前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近年来该病症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应及早诊断治疗[2],以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该病症初期症状不显著,起病较慢,如患者可见工作能力降低、工作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降低、与人疏远、神情淡漠、对事物不感兴趣等,可伴有乏力、无力、失眠、头痛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见思维内容障碍、联想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幻觉障碍等,因而及早诊断尤为重要,可以及时控制病情进展[3]。

眼动检测仪是一种优质的诊断方式,该方式有助于患者病症诊断[4],根据测量结果明确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5],进而判断患者认知认识以及心理活动情况,获得最终的诊断结果,应用价值良好[6]。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各项指标(NEF、RSS)相比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该检测方式可以对患者病症进行判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有助于患者病症确诊。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NEF(27.16±1.33)个,RSS (5.36±0.34)分,相比治疗前存在差异(P<0.05)。

通过诊断可以明确患者病症情况,对患者开展针对性诊断,支撑后续治疗,应用价值良好。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过程中应用眼动检测仪方法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进行病症诊断,降低外界因素对病症诊断产生的影响,促使患者得到精准诊断,有助于后续治疗,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徐阿娜.眼动检测仪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8):164-165.
[2]刘舜琪,谭颖,崔文植.基于GMWMVGG13-SVM的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1,38(06):149-154+175.
[3]张艳飞,刘伟,李子洋.树木画投射定量指标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中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63-67.
[4]周格屹,田婷,王宁远.基于语音流畅度与模糊聚类的精神分裂症自动识别[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04):1044-1050.
[5]郭翠红.血清心肌酶谱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9):53-55.
[6]沈璐,王倩婷,施俊.基于特权信息集成学习的精神分裂症单模态神经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20,37(03):405-411+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