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
A .蓖麻籽种子
B .洋葱根尖
C .菠菜幼叶
D .蝗虫的卵巢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在一起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故四分体只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蝗虫的卵巢中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D 正确;蓖麻籽种子、洋葱根尖 、菠菜幼叶都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BC 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
2.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答案】
C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
【名师点睛】1.同一生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故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2.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两次分裂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第一极体的分裂也是均等分裂。
3.下列能正确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是( )
A B C D A B
a b
【答案】C
【解析】图A中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A错误;B图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A与B或a与b不是等位基因,B错误;C图能正确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D图中A和a或B与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没有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D错误。
【考点定位】等位基因的概念
4.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
B.①图中的DNA:染色体=1:1,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
C.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
【答案】C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名师点睛】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细胞内有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2:1,没有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1:1。
3.有丝分裂全过程细胞内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细胞内,故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内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
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为XYY的孩子,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B.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为XYY的孩子,则丈夫的基因型为X B Y,妻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患红绿色盲的孩子基因型为X b YY,该患病孩
子是由基因型为X b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YY的精子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可见是由于父本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姐妹染色体YY没有分离,形成了异常精子的基因型为YY,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与遗传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异常减数分裂时,若生殖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若精子中含有2个Y染色体而不含X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Y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若卵细胞中含有2个X染色体而不含Y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
6.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b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几个碱基对( )
A.a+b
B.a-b
C.6(a+b)
D.3(a+b)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b个肽键,则该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a+b 个;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基因中的碱基对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至少为3:1,所以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3(a+b)个碱基对,所以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1.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数-肽链的条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至少为6:3:1;故根据上述数值关系可进行相关计算。
7.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
【名师点睛】1.基因对性状的可知途径中,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型才会相同。
8.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可知,DNA复制过程中A-T,G-C;RNA复制过程中A-U,G-C;转录过程中A-U,T-A,G-C;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即A-U,G-C;逆转录过程中A-T,U-A,G-C;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
9.右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答案】D
【考点定位】转录过程
【名师点睛】1.转录过程中的RNA聚合酶同时具有解旋作用和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故该过程没有解旋酶。
2.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涉及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故共涉及5种含氮碱基。
10.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B.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密码子仅位于mRNA分子上,故C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D正确。
【考点定位】密码子
【名师点睛】1.mRNA分子上相邻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故密码子中一定不含有碱基T;
2.密码子共有64种,整个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3.64种密码子中有3种密码子不决定氨基
酸,作为翻译的起始信号,其余61种都决定氨基酸;由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故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1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共64种,转运RNA共61种,说明有3种密码子不被识别和翻译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携带
C.转运RNA能识别所有信使RNA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
【答案】A
【解析】密码子共64种,转运RNA共61种,说明有3种密码子不被识别和翻译,而是作为翻译的起始信号,A正确;每种氨基酸都可由一种或几种转运RNA携带,B错误;转运RNA能识别除终止密码子以外的所有信使RNA的密码子,C错误;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中进行脱水缩合反应,D错误。
【考点定位】翻译过程
12.右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有利于提高该过程效率的是()
①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已经开始②多个核糖体上共同完成一条多肽的合成③多条多肽链可以同时进行合成④有些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1.原核细胞内没有核膜,故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中同时进行。
2.DNA的一条链上多个RNA聚合酶可同时催化多条mRNA的合成,提高了转录过程的效率;一条mRNA上多个核糖体可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过程的效率。
13.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B.表示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C.表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A
【解析】“中心法则”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等具体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C正确;其中DNA既可以来自DNA的复制,也可以来自逆转录过程,A错误;转录和翻译过程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D正确。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
14.下列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过程所需原料相同 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C.三个过程都需要能量 D.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而与翻译的模板不同
【答案】C
【解析】DNA复制时解开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作为模板,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所需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所需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20种氨基酸,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都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比较
15. 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携带着遗传信息,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B.乙共由三个碱基组成,分别是U、A、C C.甲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
【答案】C
【考点定位】转录和翻译过程
【名师点睛】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生物界中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tRNA的结构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个tRNA中含有很多个的含氮碱基,但只有其一端的三个特定碱基才能构成一个反密码子,翻译时与mRNA中的密码子配对,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转运。
1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
D.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两种类型,A正确;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内的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才会导致基因重组,C错误;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名师点睛】1.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两种类型,自由组合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内的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3.病毒和原核生物都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7.右图是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里有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答案】D
【考点定位】生物育种
【名师点睛】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多倍体育种过程可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但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故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幼苗。
2.根据题意,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yyRR,由于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个体表现型相同,但yyRr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故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3.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18.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A.④⑤ B.③⑤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两种类型,图中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体内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叉互换,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③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是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重组
19.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所利用的原理有错误的是()
A.抗虫棉——基因工程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D.生产啤酒——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抗虫棉——基因工程,A正确;无籽西瓜——多倍体育种,B错误;“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C正确;生产啤酒——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正确。
【考点定位】科学技术成果利用的原理
20.关于生物变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C.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答案】D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与育种
【名师点睛】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2.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单
倍体植株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AAaa是杂合子。
3.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单倍体育种可能得到新物种,如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与二倍体西瓜间存在生殖隔离。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B正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C错误;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22.右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据图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其配子的染色体组是X、Ⅱ、Ⅲ、Ⅳ或Y、Ⅱ、Ⅲ、Ⅳ
B.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
D.对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
【答案】C
【考点定位】果蝇染色体组成
【名师点睛】1.果蝇是二倍体动物,正常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故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即3对常染色体共3种形态,一对性染色体有2种形态,共5种不同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由
于只含有X或Y一种性染色体,故染色体有4种不同形态。
2.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测序应选择常染色体总数/2+2条异形的性染色体,所以对果蝇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测序应选择染色体总数/2。
23.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B.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含四个染色体组
C.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就是二倍体 D.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C
【解析】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直接由配子发育而来,故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含四个染色体组,B
正确;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C错误;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D正确。
【考点定位】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组
【名师点睛】1.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直接由配子发育而来,故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如由配子AaBB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单倍体,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
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如果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就属于二倍体,如果体细胞内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就属于多倍体。
24.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且比①→③→④过程育种年限短
B.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
C.①→②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答案】B
【考点定位】生物育种
【名师点睛】1.图中①→②过程为杂交育种,①→③→④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⑤过程是诱变育种,⑦过程为多倍体育种,⑧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
2.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
变异。
25.通过对细胞分裂时期的观察,发现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细胞,下图a、b、c、d依次属于( )
A.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C.三倍体、染色体片刻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
【答案】A
【解析】图a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属于三体;图b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4区段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c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故属于三倍体;图d中一条染色体上含基因3和4的区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
2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④⑤⑥D.①③④⑤
【答案】B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1.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3.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对生物的不定向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导致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答案】D
【解析】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多倍体植物的产生需要经过生殖隔离,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如果没有选择淘汰,则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D正确。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8.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B.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变异决定,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 D.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答案】A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A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错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错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l% B. 30%,42% C.70%,2l% D.70%,42%
【答案】D
【考点定位】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与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1.种群内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x1+Aa基因型频率x1/2,种群内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x1+Aa基因型频率x1/2。
2.理想条件下(自由交配)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理想种群中,设A的基因频率=p,a的基因频率=q,则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q2,Aa的基因型频率=2pq。
30.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和32.5% B.55%和42.5% C.45%和42.5% D.45%和32.5%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个体占50%,所以亲代A的基因频率=30%x1+50%x1/2=55%;由于该种群植物进行自花传粉,且种群内AA:Aa:aa=3:5:2,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3/10x1+5/10x1/4=42.5%,因此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3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果酒发酵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套装置需灭菌处理,过滤膜应能阻止细胞通过,方能防止杂菌污染
B.通气一段时间后,b瓶中有气泡产生
C.若继续进行果醋发酵,应接种醋酸菌,不断通气,并适当降低温度
D.向a瓶装培养液时要预留1/3的空间
【答案】C
【解析】果酒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应避免杂菌污染,所以整套装置需灭菌处理,过滤膜应能阻止细胞通过,方能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通气一段时间后,由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b瓶中有气泡产生,B正确;由于果醋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所以若继续进行果醋发酵,应接种醋酸菌,不断通气,并适当降低温度,C正确;由于装置有通气开关,瓶内微生物可以得到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值,向a瓶装培养液时可不预留1/3的空间,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与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1.果酒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发酵的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2.醋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比酵母菌高,果酒生产时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果醋生产时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3.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时应避免杂菌污染,所以整套装置需灭菌处理,过滤膜应能阻止细胞通过,方能防止杂菌污染。
32.牛奶、吸管、接种环、培养基、空气灭菌的方式依次是( )
①灼烧灭菌②巴氏消毒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
A.②③①⑤④ B.②⑤③③④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③⑤④
【答案】A
【解析】扎起微生物培养的灭菌操作中,牛奶灭菌的方式是巴氏消毒法,吸管灭菌的方式是干热灭菌法,接种环灭菌的方式是灼烧灭菌法,培养基灭菌的方式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空气灭菌的方式是紫外线消毒法,所以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