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试讲教案说明及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篇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第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该单元主要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其余篇目还有《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两大游记名篇。
单元说明中指出,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述,它还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这样的名篇时,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对作者情感和抒发哲理的理解和感知。
而这同时要求我们能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反复阅读这些文章,体会其节奏、语气和韵味,这样的文章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增强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文言常识,结合在大量古代诗歌的学习后,结合这样的优美散文是必要而且必须的。
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以后的古文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而该教学教案是针对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学生而设计,设想他们对于此课已有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
结合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关系,第一课时以工具性为主结合以人文性,但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人文性的熏陶。
三、教学用时:
该篇目设计教学用时为两课时,但教案部分只呈现第二课时教案。
四、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说明:
该课时,首先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这能够有效复习工具性较强的第一课时内容,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然后开始对作者情感内容的把握,其中包括三种情感得具体显现,以及三种情感之间的过渡。
同时分析三种情感对于作者内心的触动由浅到深的作用。
这期间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而本课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正包含在这一环节。
最后,是是引导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在这一阶段应该注
意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或对于作者的不认同。
同时有效对外拓展,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明了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并结合课外作业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时代背景的把握。
同时课后作业的还体现可选性以及人文性突出。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积累文言知识,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理解文中作者行文所包含的三种情感之间的不断变化;
3. 正确认识,理解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的感慨,认识到作者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文中作者行文所包含的三种情感之间的不断变化是本课时需要学生掌握并体会的重点;
3. 正确认识,理解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的感慨,认识到作者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之情。
文中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人生哲学,学生需要在没有生活经历的前提下感悟是本课时的难点。
【第一课时回顾】
一.欣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简单介绍王羲之生平;
二.介绍“序”这一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
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也可以评论。
古人宴集,常常一同赋诗,会推举一人作序。
三.文本解读。
1.基础知识识记: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
2.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及参考书翻译课文,并未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在每一部分找到一个关键字“乐”、“痛”、“悲”;
4.结合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解散文朗读技巧。
四、布置作业,查找每一部分能够佐证该部分关键字的文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
(一)导入:
文言知识回顾: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一起初步学习了《兰亭集序》这篇美文,课堂上我们赏析了“天下第一行书”,也大致了解了王羲之的生平,同时我们初步分析了课文。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兰亭集序》,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大家朗读中读错的字词。
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 骋、shāng殇。
(二)诵读:
我相信经过大家的进一步学习,以及老师对朗读方法的介绍,大家朗读文本的水平一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现在先请同学们带着情感再次诵读《兰亭集序》。
二、文本中蕴含情感分析、把握:
(一)大家上节课很容易找到了我们三个部分的关键词“乐”,“痛”,“悲”。
1、问:作者行文提到“信可乐也”,那作者究竟因何而乐,又到底有几乐?
现在先由我带着大家分析第一部分(也就是最简单的部分)解答这个最简单的问题。
分析。
A、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B、“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
(良辰1乐;美景2乐;兴雅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良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从大家明快的朗读中,我知道大家已经认同了王羲之的那份快乐。
但是,别只顾着停留在“乐”,我们来看文章第二部分,霎时间的情感变化同学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呢?
(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学习,分析文章第二部分,让学生自己探讨,学习作者为何而痛。
活动环节:
1、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自己小组关于作者为何而痛的结论;
2、小组代表展示,综合结论。
参考:
痛:1、人生短暂;2、盛宴难再;3、世事无常;4、死生亦大。
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
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
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
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三)缘何而悲?回顾全文作者人生态度分析。
(1)悲:1、昔人兴感,已契我心;2、时人感怀,生死随化;3、后人视今,如今视昔;4、由己及人,千古同悲。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2)作者的人生态度分析。
作者在文中第三部分谈了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
结合前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的生死观:
A、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
B、他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
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三.拓展。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
大家能否再举出几例感慨人生苦短的诗句?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B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阮籍《咏怀》
C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徐干《室思》
D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石崇
E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王勃
F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G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
H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结语:同学们对于时代背景的敏感性让我倍感意外,我相信如果给同学们足够的资料和时间,同学们一定能够给老师一份惊喜。
而我要的惊喜是什么呢?那便是这节课的课后作业,希望大家认真完成。
四、作业。
(二选一)
1、大家能否从上述诗句中归结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部分诗句均出自魏晋时期,这说明这并非偶然,文中我们提到了魏晋时期玄学的盛行,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相关的文献,写下自己对这一种人生态度的看法。
2、王羲之用唯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请同学们用“生命如……”这样的句式写一句人生感悟,或者试着创作一首感悟生命的诗歌。
五、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痛悲
引号的含义?情感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