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就推断“他肯定 • 是加入了流氓团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让人信服。
6、强加因果
• 例2:他是南方人,所以思想开放。
①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还是科学家,我也 必然成为科学家。 ②这个工厂由于生产搞上去了,所以各项政策也落实了。 ③前一阶段我重视了文化学习,因此忽视了体育锻炼。
※
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中心词
※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
※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 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
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不明 费解 歧义 指代不明
联合结构内外界限不清 多层定语结构不同 多义词(组)、兼类词 多音词 同音词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大于144华里,那
2、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3、有歧义 •例1: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而过。 •例2: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 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例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 钱分别存入了两家。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不知是“反对”还是“接受”。
• 例1:(93全国)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 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应给以严厉打击。 • 例2: (95全国)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 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 也无法演唱。
• “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怎能叫音乐作品呢? 不合事理。应在“既”的前面加上“在现代”,呼 应前面的“在古代”。
“伪劣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
4、多重否定不当
• 例1: (1992全国)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 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 是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传,这种说法有悖客观 事实。 • 例2:(1992三南题) 近年来,王芳无时无刻
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忘”相当于“不记得”。“无时无刻不”意为“时 刻都”,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反倒成了王芳没有搜 集、整理民歌。
课堂巩固训练 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 起自己的遭遇来。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 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 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哭泣改为哭诉。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 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1、并列不当
• 例1:(2001全国)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 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 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意识。 • “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 不 能将他们并列。 •例 2:(2008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 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 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名著”
不能并列
使用。
其它概念并列不当例子 ①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②我国江河湖海盛产鱼虾盐碱等水产。 ③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重视。 ④“五四”青年节,我们和市三中的青年教师、共 青团员一起联欢,感觉好极了。
2、自相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 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 状态等多方面矛盾。 • 例1:(2001全国)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 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 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 看到“和”、“与”“及”、“同”或用顿 号分开的并列短语出现,要注意并列是否合 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 • 例1: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 轻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轻工”又与前面的“食品、纺织”是种属关系, 并列使用不合逻辑。 • 例2: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 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 不清楚,应改为“我”。 3、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 晚上-来”与“晚-上来”结构不同,意义不同。
4、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 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 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 例1:(91年全国)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 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很熟悉。
“名字”是客体,“人”是主体,应当是“人对名 熟悉”,而不是“名字对人熟悉”,主客颠倒。
• 例2:(2009江西)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 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 王夫人对宝玉弥足珍贵。 “王夫人”“宝玉”主客颠倒。
• 例3: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 的。 不是“报纸与我接触”,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①理想对于不同的阶级从来就有不同的认识。 ②鲁迅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是不陌生的
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 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 例1: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 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
其它自相矛盾的例子: ①他是许多遇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②这次大会,我校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 ③八月十五晚上,月色浓重,群星璀璨。 ④一天一夜没停的大雨又下起来了。 ⑤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 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⑥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 分以上。
3、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 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
• 语病现象——
表意不明(五)
• 1、费解。 • 例如: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 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 “参观”又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大概 是说“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预 定在这次旅行的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 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语病现象——不合逻辑(一)
• 1、并列不当 • 2、自相矛盾 • 3、不合事理 • 4、多重否定不当 • 5、主客颠倒 • 6、强加因果
课堂巩固训练 1、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2、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 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 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 语病现象——
不合逻辑(六)
• 请看下面这些句子: • 1.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 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 2.你不会跳舞,你就是落后分子。 • 3.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 斗了一天一夜。
这些句子,从语法结构(主、谓、宾、定、 状、补)角度去检查,并没有毛病;那就得进行逻 辑分析。 语言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指的就是句子内容 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的现象,以 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现
注意“和”与“同”做连词和介词这两种特殊情况
联合结构的内外界限不清
※城建局筑路机械修造厂等单位联合创作的表现驾驶
员掌握安全行车规律的相声和其他曲艺节目,也受到 ▲ 群众的欢迎。
定语+(名词+名词) 多层定语的结构关系不同 他们一见到刚刚回来的黄诚文的哥哥,就围上 来问长问短,打听黄诚文的情况。 ※他就是全校闻名的初二(3)班的王红松。
• 例3: (1998全国)雷锋精神当然要赋 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 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 “否认”、“不”,三重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 刚好相反。
• 例4: (93全国)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 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 管理。 多用了否定词,把意思说反了。“防止” “不再发生”是期望发生。 • 例5:(2005天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 不当。 否定不当,应把“不足”和“不当”删去。 • 例6:女儿多次劝阻爸爸不要吸烟。
不合事理逻辑,不可能举行了“各种”民族 体育比赛,可以改为“多种”
3、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 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 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
4、我国五亿农民自古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辛 勤地劳动着,生活着。
关注标志词
• 1否定词的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 2有“避免”、“预防”、“防止”、 “忌”、 “缺乏”、 “杜绝”“忘” 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 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 3反问句再加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 意思说反了。
5、主客颠倒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 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 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
消除歧义方 法:1,通过重读 或停顿;2,通 过标点符号;3, 通过增加或变 换词语,改变 原句语境;通 过交换语序来 消除歧义5,通 过变换句式来 消除歧义,
这个人好说话。
致(治)癌 赈(震)灾 全部(不)
其它常见歧义句子:
①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 会。 ②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③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④关心的是他的母亲。 ⑤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⑥最喜欢的是她弟弟。 ⑦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⑧他的发理得好。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 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 这方面。
5、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 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 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 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6、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94年) 7、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 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 问题可由我们解决。(91年)
“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 示正在进行之中,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可将 “日前”改为“目前”。
• 例2: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 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漆黑”与“灯火辉煌”矛盾。 • 例3: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 了。
既然“基本”,又怎么能“完全”呢?
6、强加因果
• 例2:他是南方人,所以思想开放。
①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还是科学家,我也 必然成为科学家。 ②这个工厂由于生产搞上去了,所以各项政策也落实了。 ③前一阶段我重视了文化学习,因此忽视了体育锻炼。
※
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中心词
※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
※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 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
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不明 费解 歧义 指代不明
联合结构内外界限不清 多层定语结构不同 多义词(组)、兼类词 多音词 同音词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大于144华里,那
2、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3、有歧义 •例1: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而过。 •例2: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 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例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 钱分别存入了两家。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不知是“反对”还是“接受”。
• 例1:(93全国)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 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应给以严厉打击。 • 例2: (95全国)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 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 也无法演唱。
• “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怎能叫音乐作品呢? 不合事理。应在“既”的前面加上“在现代”,呼 应前面的“在古代”。
“伪劣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
4、多重否定不当
• 例1: (1992全国)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 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 是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传,这种说法有悖客观 事实。 • 例2:(1992三南题) 近年来,王芳无时无刻
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忘”相当于“不记得”。“无时无刻不”意为“时 刻都”,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反倒成了王芳没有搜 集、整理民歌。
课堂巩固训练 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 起自己的遭遇来。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 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 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哭泣改为哭诉。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 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1、并列不当
• 例1:(2001全国)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 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 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 意识。 • “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 不 能将他们并列。 •例 2:(2008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 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 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名著”
不能并列
使用。
其它概念并列不当例子 ①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②我国江河湖海盛产鱼虾盐碱等水产。 ③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重视。 ④“五四”青年节,我们和市三中的青年教师、共 青团员一起联欢,感觉好极了。
2、自相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 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 状态等多方面矛盾。 • 例1:(2001全国)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 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 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 看到“和”、“与”“及”、“同”或用顿 号分开的并列短语出现,要注意并列是否合 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 • 例1: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 轻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轻工”又与前面的“食品、纺织”是种属关系, 并列使用不合逻辑。 • 例2: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 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 不清楚,应改为“我”。 3、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 晚上-来”与“晚-上来”结构不同,意义不同。
4、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 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 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 例1:(91年全国)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 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很熟悉。
“名字”是客体,“人”是主体,应当是“人对名 熟悉”,而不是“名字对人熟悉”,主客颠倒。
• 例2:(2009江西)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 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 王夫人对宝玉弥足珍贵。 “王夫人”“宝玉”主客颠倒。
• 例3: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 的。 不是“报纸与我接触”,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①理想对于不同的阶级从来就有不同的认识。 ②鲁迅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是不陌生的
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 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 例1: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 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
其它自相矛盾的例子: ①他是许多遇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②这次大会,我校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 ③八月十五晚上,月色浓重,群星璀璨。 ④一天一夜没停的大雨又下起来了。 ⑤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 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⑥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 分以上。
3、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 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
• 语病现象——
表意不明(五)
• 1、费解。 • 例如: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 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 “参观”又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大概 是说“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预 定在这次旅行的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 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语病现象——不合逻辑(一)
• 1、并列不当 • 2、自相矛盾 • 3、不合事理 • 4、多重否定不当 • 5、主客颠倒 • 6、强加因果
课堂巩固训练 1、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2、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 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 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 语病现象——
不合逻辑(六)
• 请看下面这些句子: • 1.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 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 2.你不会跳舞,你就是落后分子。 • 3.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 斗了一天一夜。
这些句子,从语法结构(主、谓、宾、定、 状、补)角度去检查,并没有毛病;那就得进行逻 辑分析。 语言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指的就是句子内容 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的现象,以 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现
注意“和”与“同”做连词和介词这两种特殊情况
联合结构的内外界限不清
※城建局筑路机械修造厂等单位联合创作的表现驾驶
员掌握安全行车规律的相声和其他曲艺节目,也受到 ▲ 群众的欢迎。
定语+(名词+名词) 多层定语的结构关系不同 他们一见到刚刚回来的黄诚文的哥哥,就围上 来问长问短,打听黄诚文的情况。 ※他就是全校闻名的初二(3)班的王红松。
• 例3: (1998全国)雷锋精神当然要赋 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 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 “否认”、“不”,三重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 刚好相反。
• 例4: (93全国)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 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 管理。 多用了否定词,把意思说反了。“防止” “不再发生”是期望发生。 • 例5:(2005天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 不当。 否定不当,应把“不足”和“不当”删去。 • 例6:女儿多次劝阻爸爸不要吸烟。
不合事理逻辑,不可能举行了“各种”民族 体育比赛,可以改为“多种”
3、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 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 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
4、我国五亿农民自古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辛 勤地劳动着,生活着。
关注标志词
• 1否定词的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 2有“避免”、“预防”、“防止”、 “忌”、 “缺乏”、 “杜绝”“忘” 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 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 3反问句再加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 意思说反了。
5、主客颠倒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 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 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
消除歧义方 法:1,通过重读 或停顿;2,通 过标点符号;3, 通过增加或变 换词语,改变 原句语境;通 过交换语序来 消除歧义5,通 过变换句式来 消除歧义,
这个人好说话。
致(治)癌 赈(震)灾 全部(不)
其它常见歧义句子:
①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 会。 ②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③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④关心的是他的母亲。 ⑤我校图书馆收藏了鲁迅的书。 ⑥最喜欢的是她弟弟。 ⑦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⑧他的发理得好。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 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 这方面。
5、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 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 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 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6、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94年) 7、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 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 问题可由我们解决。(91年)
“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 示正在进行之中,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可将 “日前”改为“目前”。
• 例2: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 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漆黑”与“灯火辉煌”矛盾。 • 例3: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 了。
既然“基本”,又怎么能“完全”呢?